时间:2024-05-04
段晓月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0000)
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及启示
段晓月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0000)
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示范区为背景,基于对北碚区四个街道、八个乡镇的问卷调查,就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发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差异及问题,旨在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
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启示
1.1 城乡居民公共文化的自觉意识较高
调研显示,被访的城市居民中有读书看报习惯的占76.5%,其中在获取书报的途径方面,选择“公共图书馆、社区综合文化站和电子阅报屏”的占69.9%;有67.1%的城区居民表示“知道全民阅读活动”,32.9%选择“不知道全民阅读活动”,由此可知,大多数居民对相关公共文化的宣传活动有较深入了解。
根据对乡镇居民的调查,69.6%的居民“知道村镇农家书屋每年开展的活动”,而“不知道”的则占30.4%,可见,村镇居民对基本公共文化活动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68.2%的村镇居民“参加镇(村)组织的文化活动”,而“不参加”的则占31.8%,这说明较多的村镇居民乐于参加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
1.2 城乡居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北碚区基层公共文化资源丰富,城市和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种类多,品种全,场地多样,群众参与度高。
对于北碚城区群众来说,可参加的公共文化活动有:免费的电影放映(28.5%),戏剧、音乐会等文艺演出(15.5%),书画展、摄影展等(20.3%),文体娱乐活动(35.7%),可见城区群众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对文体娱乐活动如广场舞、太极拳和扭秧歌等通俗的一般的大众的文化乐于其中;城区群众参与公共文化的场所有: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7%),社区市民学校(11.7%),文体广场(36.6%),公园(20.3%),健身梯道(15.7%),可见城区群众可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多样,其中群众选择最多的是公园。
北碚区乡镇群众比较喜爱的文化活动有:读书看报(5.3%),听广播(13.7%),看电视(32.9%),看电影(16.7%),上网(5.4%),文艺演出(26%),由此可见,乡镇群众更喜爱就近的、便捷的公共文化活动;乡镇群众平时参加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8.7%),农村社区学校(10.6%),文体广场(59.8%)和其他(0.9%),基于较多群众对于文艺演出的喜爱,又因文体广场可容纳人数多、项目多、面积大等优势,基层群众更倾向于选择文体广场作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
1.3 政府文化惠民工程成果丰硕
北碚区政府把文化惠民项目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不断优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根据群众实际需求,提供书刊、广播、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无线网络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在北碚区城区和乡镇选择“收听广播”分别占44.5%和41.2%,选择“享受社区电影服务”和“享受村级电影服务”各占39%和38.9%,选择“享受政府送文艺演出服务”分别为34.5%和50.3%,选择“享受公共服务场所提供的WiFi免费服务”和“接通网络”分别占42.8%和80.3%。
2.1 重庆市北碚区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1)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显著
文化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整体性提高,但是受到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逐步拉大,直接导致文化消费差距的拉大。
根据本次调研显示,北碚区城乡居民收入在1000元以下分别占22.3%和31.6%,收入在1000元以上各占77.7%和68.4%,在文化开支占月收入的离散系数中北碚城乡各占0.551和0.446,由此可见,北碚城区居民仍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力量,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和文化消费水平有待提高。
(2)农村公共文化机构发挥作用有限
根据对北碚农村地区居民调查反映,相关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发挥的作用较弱,可提升的空间很大。有75%村民认为,北碚区综合文化站还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有10%的村民认为综合文化站没有发挥作用,仅有15%的村民认为综合文化站发挥的作用很大。
(3)城乡基本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失衡
根据《重庆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0—2020)》,相关的硬件设施主要包括文化设施、广电设施、体育设施、流动设施和辅助设施。虽然北碚城乡地区有设置基本公共文化设施,但是在农村地区还面临设施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在北碚区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比较中城区的多功能活动厅、排练室、展览室健身室、美术室视听室等基础设施的数量均多于农村。
2.2 重庆市北碚区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城乡户籍政策的限制
自195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来,我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乡户籍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乡经济资源的流动。受这一制度的影响,城乡居民经济收入的差距逐步拉大,公共文化的建设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导致北碚城区相关的公共文化资源相对过剩,而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则相对滞后。
(2)城乡文化体制改革的失衡
一是,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进程中,公共文化活动需要配备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特别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专业分配不合理,数量分布不均衡;二是,农村地区在公共文化用人计划上,人员数量紧缺,没有足够的力量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三是,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不高,职能配置不合理,无法完成对群众的文化服务和培训工作;四是,农村公共文化机构制度不严格,通过调研走访得知农村农家书屋大多偶尔开放或遇到检查时开放,对外开放时间不固定,随心所欲,遇事应付。
(3)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根据调研走访调查,当前,北碚区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缺少相应的场地,群体力量单薄,加上缺乏政府的有力引导,使得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学习文化知识、营造文化氛围的热潮还未蔚然成风。
3.1 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力度
深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重点在于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北碚区政府应逐步采取有力措施改革城乡户籍壁垒赋予农村人口自由流动的机会,使城乡居民共享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加速公共文化整体性进程。
3.2 深入挖掘群众文化创造潜力
创新源于实践,文化创造的源泉在于基层。城乡群众是基本公共文化重要的建设者,也是公共文化重要的需求者。首先,以政策和资金鼓励和支持城市和农村各类优秀艺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其次,鼓励和发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并给予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再次,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增加品牌活动,坚持重大活动与长效机制并重,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3 加大对城乡公共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将重庆市北碚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与“创文”工作紧密结合,根据《北碚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北碚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演出服务实施方案》、《北碚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和《北碚区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各街道、各乡镇的具体实施措施,实现各级部门通力行动;二是,加强社会宣传,营造文化氛围,通过在城乡各街道、广场、小区和公园等人群密集的场所悬挂醒目标语、张贴喷绘主题广告、播放LED显示屏公益广告、创建北碚区公共文化服务APP、下基层普及公共文化知识等宣传渠道,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三是,加强新闻宣传,造声造势。借助重庆市相关电视台、广播台、报纸和网站加大对北碚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集中宣传示范区创建成效,扩大北碚区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影响力。
3.4 确保城乡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切实符合群众的真实需求
针对城乡各地区的文化发展差异,北碚区政府应根据各地人口密度、交通状况和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确保农村地区配备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适当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既要达到一定数量规模,又要注重提高内部配套设施的质量,保证公共文化设施运转的时效性。
[1] 孙柏瑛.地方治理中的有序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6-70.
[2] 陈汉宣,马骏.中国政府绩效评估30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45-50.
[3] 孔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政府的作用[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77-80.
[4] 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广东: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123-130.
[5] 陈瑶.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与模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61-164.
[6] 徐勇.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155-160.
段晓月(1989.10-),女,汉族,山东济南,硕士研究生,西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专业公共政策与公共文化方向。
D630
A
1672-5832(2016)07-0127-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