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孙子怡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天津 300387)
马克思群众观研究述评
孙子怡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天津 300387)
群众观是对待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贯穿了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在理论界,马克思群众观也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因此本文着重对研究马克思群众观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研究马克思群众观的几大方面,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群众观
马克思的群众观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学术界从概念、基本内容、实现途径和时代意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梳理、归纳、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希望可以明确对该问题的研究趋势,此外,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第一,关于马克思“群众”概念的研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和手稿并没有直接对群众概念作过专门的界定,其结果就是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群众概念并没有达成共识。因此,首先对“群众”概念进行界定是研究和探讨马克思群众观的基础工作。比如,丛日云总结出“群众”是“臣民”向“公民”的过渡环节,既超越了臣民,又体现着公民概念的某些要素,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王桂艳、牟成文和衣芳都认为,“群众”概念有三层含义:从政治角度看,群众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从唯物史观角度看,群众是广大劳动者;从科学社会主义角度看,群众是与政党相联系的。杜鸿林、王其辉认为群众应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较广泛且影响比较深远的是1983年肖前等人编写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马克思“群众”概念的表述:“……人民群众首先有量的含义,即指多数人。其次,还有质的规定性,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群众指一切起进步作用的阶级……。最后,在任何时候,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中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①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即使群众的特征和构成要素各不相同,但是,其核心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处在一定政治地位,具有共同的利益和目的,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群体。
第二,关于马克思群众观形成过程的研究。纵观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群众观的形成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他在中学和大学学习期间。该阶段深受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哲学转向现实世界。这表达了马克思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萌芽和倾向。第二阶段是他在《莱茵报》做编辑和主编时期。该阶段马克思开始意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初步阐明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思想。第三阶段是从《莱茵报》到《神圣家族》时期。该阶段他明确阐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思想。第四阶段是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至《共产党宣言》发表。此时马克思运用实践观论证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目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第三,关于马克思群众观主要内容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历史人物、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个人和群众的关系,阶级、政党、领袖、群众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如杜鸿林、王其辉都认为指出马克思群众观主要包括群众历史观、群众实践观、群众利益观、群众发展观等方面。
第四,关于马克思群众观中国化的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群众观的继承和创新方面的研究硕果颇多,其共同特点和趋势主要集中体现在方法论和战略策略上。如衣芳等人从党群关系等角度指出群众对于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价值取向是人民群众。郝贵生针对全面深化改革下党群关系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应坚持以马克思群众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学者开始逐渐将群众观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尽管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但是也凸显了群众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具有了新的意蕴和张力。
另外,国内学者还更多的单独选取某一具体领导集体对马克思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角度来谈的。如毛泽东提出的“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思想;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思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是从党群关系角度对马克思群众核心思想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从多方位、多领域角度表述了马克思群众观的时代性特征;***总书记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党建角度构建党员干部的优良工作作风,警惕“四风”的侵袭和腐蚀,构建和谐党群关系。
总之,值得肯定的是,国内的研究成果普遍是以马克思群众观为理论依据,侧重于党的每届领导集体在方法论上对马克思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致力于深化党群关系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但是,作为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史观究竟如何“重要”以及“重要”到哪种程度,理论界并不是十分清楚,而且对此方面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被弱化的倾向。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公开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都把群众史观理论作为一章内容来讲授。而近些年来,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材已经把群众史观理论降为一节内容,甚至一节的内容都不到。②在公开发表的刊物中,理论界对于马克思群众观与唯物史观(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人的价值、人的解放理论)的关系、基本内容以及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的研究就显得比较单薄和空洞,甚至简单概括。
注释:
① 肖前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3,第349-350页。
② 郝贵生:《关于群众史观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9期。(71)
[1] 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5(2).
[2] 杜鸿林,王其辉.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群众观述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3(3).
[3] 牟成文.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J].中国社会科学,2012(2)
[4] 衣芳,王爱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本清源和与时俱进[J].理论学刊,2007(1).
[5] 郝贵生,李俊赴.论群众史观的理论地位及其基本内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6).
[6] 王桂艳.马克思群众概念的三重意蕴[J].学术交流,2014(3).
孙子怡(1990-),女,硕士,天津市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基础理论。
D26
A
1672-5832(2016)07-0145-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