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 星
(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述问题
王 星
(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7)
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需要在准确把握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认真分析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时代内涵,以便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国内背景
深刻把握当前国内环境、认清中国国情,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我国基本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之后,在更好更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这样的国内环境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形势和发展趋势。
1.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大大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挑战。经济高速发展积累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指导,而且要明确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1.1.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改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逐步健全,党的建设日益加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应当最大限度地团结社会各阶层民众,尤其是人口始终占大多数而又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基层民众,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国际背景
1.2.1 经济全球化形成全新境遇。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发展趋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后,开始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但是,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产生了新的影响,严重地威胁到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当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的课题。
1.2.2 政治多极化造成复杂形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和社会制度的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已成为现实趋势。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为我国集中精力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机遇。但也由此带来各种力量的重新分化与组合,带来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称霸的斗争,尤其是“苏东剧变”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被动摇。因此,在政治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要加强其普及宣传教育,让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从而巩固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2.1.1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人民大众的静态结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被作为历史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自觉内化,才可能转化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现实物质力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人民大众能了解、认同和信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作为静态结果,最终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深度、认同程度和信仰程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静态结果的表现有层次区别。
2.1.2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人民大众的动态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将理论转化为大众可接受的形式和内容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现为影响范围从少数精英向人民大众拓展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大众践行的过程。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强调理论对现实世界的关照。理论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对实践的指导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总之,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静态结果与动态过程的统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2.2.1 人民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所决定的;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决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决定了其必须具有人民性的特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性是由其内容和形式所决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都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是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2.2.2 层次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层次性,是由其对象的层次性决定的。一方面,不同群体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不同,另一方面,不同群体的实际理解力、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地域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不同。大众的层次性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层次性,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地域对象的具体利益差异,提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提供适合不同人群的理论内容,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为大众所掌握和认同。
2.2.3 动态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态性首先表现为其理论内容的动态性。“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②其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态性体现在过程方面。再次表现为外部坏境的动态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从区别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抑制或转化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相结合的动态过程。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D64l
A
1672-5832(2016)07-0146-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