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诗集传》的阐释框架

时间:2024-05-04

朱兆斌

(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论《诗集传》的阐释框架

朱兆斌

(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朱熹的《诗集传》在《诗经》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之所以有此影响,除了时代思想状况与朱熹个人因素外,一大原因在于《诗集传》本身与前人不同的阐释框架。这种不同主要表现为对《邶》以下之“风”诗的低视与以“劝惩”为核心的圣人—凡人的单向教导的诗教结构,二者意味着民间凡人的主体性被削弱,从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中退居到单向被动之一方,从而使诗教更加固化、稳定化。

《诗集传》;朱熹;《诗经》;阐释框架

朱熹的《诗集传》在《诗经》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诗集传》并非第一部对《诗经》的阐释性著作,之前有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为何《诗集传》还能有如此影响?笔者认为,除了时代思想状况与朱熹个人因素外,一大原因在于《诗集传》本身与前人不同的阐释框架。《诗集传序》涉及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诗为何而作”的问题、诗“所以教者何”的问题、“风”、“雅”、“颂”及“正”、“变”问题、学诗问题,从中可见朱熹的阐释框架。“诗为何而作”与学诗均涉及两个重要问题:诗歌的产生问题与诗歌的意义问题。

对于“诗为何而作”,《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①也就是说,诗歌因情而发,“吟咏情性”也。对于学诗的意义问题,《毛诗序》说:“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②也就是说,诗歌的意义在于教化,《周易》之“观夫人文,以化成天下”亦即此。由此,形成了诗教传统。

对于“诗为何而作”,朱熹的回答与《毛诗序》一致,即“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③。然而,在朱熹的理论框架中,“感”、“性”、“欲”的自然性并不能赋予诗以合法性。朱熹认为,人性必受伦理纲常限制。诗若有违伦理纲常,当然就不具备合法性。在对待“风”诗方面,便体现了这一理论特色。朱熹承认,“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也就是说,在“风”、“雅”、“颂”之中,“风”最能体现民间凡人的声音。然而,朱熹独推《周南》、《召南》,而低视《邶》以下之“风”诗。因为朱熹认为,“自《邶》而下,则其国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④。这一观点不仅与《毛诗序》不同,更与孔子之“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相悖。这意味着,民间凡人的声音受到严重质疑。

对于学诗的问题,朱熹说:“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察之性情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可见,朱熹的落脚点为“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对诗歌的意义的看法与《毛诗序》一致——诗教。然而,朱熹的诗教与《毛诗序》的诗教一样吗?

《毛诗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⑤在《毛诗序》的阐释框架内,诗教与政教是一体的,围绕着诗,形成了“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上下交流结构。而在这种上下交流结构中,社会—政治问题则是“上”与“下”共同关心的问题。由此,《毛诗》对《诗经》的解读便侧重社会—政治,如“《关雎》,后妃之德也”⑥。这就是阐释框架对阐释过程与结果的影响。

而到了《诗集传》,则产生了变化。朱喜说:“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心之所感有正邪,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朱熹还提出“劝惩”一词,即通过读诗“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在此,朱熹的《诗经》阐释框架不再是“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上下交流结构,而变成了以“劝惩”为核心的圣人—凡人的单向教导结构。而在这种结构中,最受关注的不再是社会—政治问题,而变成了社会—凡人问题。在“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上下交流结构中,“上”者还可能存在自身问题,如未能妥善治理天下而致人民困窘的问题;而在以“劝惩”为核心的圣人—凡人的单向教导结构中,存在问题的只能是凡人。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民间凡人从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中退居到单向被动之一方,其主体性被削弱了。凡人不能与圣人进行批判性的交流,而只能接受圣人的“劝惩”,从而逐渐趋向圣人所要求的状态。

且举《郑风·子衿》为例,毛传认为《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孔颖达进一步解释道:“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⑦这很符合《毛诗序》阐释框架之上下交流结构,在此结构中,社会—政治问题是“上”与“下”共同关心的问题:学校之废,即典型的社会问题。及至朱熹,见解大变,他认为《子衿》是“淫奔之诗”⑧。在此,《子衿》不再与社会—政治相关,而与社会—凡人相关。朱熹认为,《子衿》批判的是违反伦理纲常的男女关系。这样,由于阐释框架的改变,带来了阐释结果的大相径庭。

就《诗集传》与《毛诗》的关系,莫砺锋先生曾有以下统计:朱熹完全同意《小序》的观点的诗歌有82首,占《诗经》总数的27%;而对《小序》有不同程度异议的诗歌有215首,占《诗经》总数的70%。⑨由此亦可见朱熹确有个人独特的阐释思想。

要之,《诗集传》的阐释框架确对《毛诗序》有所继承,如都认可诗歌产生于“情性”,然而,《诗集传》至少在两个重要方面异于《毛诗序》:第一,对《邶》以下之“风”诗的低视,这意味着对民间凡人之自然情性的低视;第二,诗教表现为以“劝惩”为核心的圣人—凡人的单向教导结构,而区别于《毛诗序》那种“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上下交流结构。而这两个方面的不同,意味着民间凡人的主体性被削弱,从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中退居到单向被动之一方,从而使诗教更加固化、稳定化。

注释:

①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② 同上,第10页

③ (宋)朱熹集注:《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页

④ 同上,第2页

⑤ 《毛诗正义》,第13页

⑥ 同上,第4页

⑦ 同上,第313-314页

⑧ 《诗集传》,第70页

⑨ 莫砺锋著:《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本文获“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编号为15CB040)。

朱兆斌,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文艺学。

G256

A

1672-5832(2016)04-006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