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梁 珍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浅析高校服务型学生管理体系
梁 珍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高校学生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对学生的管理除了日常生活、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思想上的、心理上和就业指导上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又是负有教书育人的责任,高校如何构建服务于学生的管理体系,直接关乎到学生的成长成才。
高校;管理体系;服务型
University student management is a practical work,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in addition to daily life,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 learning,ideological,employment guidance,waiting for the multiple aspect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Student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school,the school is responsible for teaching,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system,how to build the service directly about students' growing up.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高校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传统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很难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发展需要。构建新型的服务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1.1 社会现实的需要
高校的改革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从人数来说这一个量的改革,却还没有做到质的突破。学生管理工作亦是如此,高校与学生之间不应该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更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放在高校的第一位。从校内来说,随着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维权意识和自主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高校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高校服务性的管理体系。从走上社会来说,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大学生有过硬的本领,高校有义务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适应能力很强的才人,这就需要对大学生有职业生涯的规划、就业方向的指导,技能的培训和心理辅导等方面提供服务性职能。
1.2 培养高素质才人的需要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但是不懂的做人的人未必是一个人才。高校除了教书还要育人。高校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的发展自己。这需要高校的学生管理体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去展开,通过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服务机制建设、完善服务制度建设等都来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管理服务体系。营造一个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张扬,根据各个层次的水平得到长足发展和不断提升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下充分体验到公平公正、不断进步、潜能得到不断释放、创新能力得到不到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自然得到提高。
1.3 增强学生管理的需要
由于高校改革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思想更加的活跃,主体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要求、挑战。“以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刚性的管理为主的高校传统学生工作模式,教育着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多以灌输、说教为主,管理着重于外在行为规范,以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学生安全、校园稳定为工作目标,方式上多以防御型、被动式的管理为主。”[1]高校管理者只有俯下身去倾听学生最真实的需要、关心学生所关心的,不断的引导他们走出低谷与迷雾,建立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管理体系,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1.4 高等教育走国际化的需要
互联网的普及使世界变得越来越渺小,世界人民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的高等教育想要参与国际化的道路,还需的向国外的学生管理模式学习借鉴。“我国高校实施统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2]由思想政治工作到管理再增加到指导,现在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有机的统一,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只要这个学校是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把学生的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做出相应的政策,那么这个学校对学生的服务就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2.1 基本概念的理解
(1)管理的基本内涵
在辞海里查询“管理”这个词,主要的意思有①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②保管和料理③照管并约束(人或事物)。在传统的高校中的管理更多的是第一种,但是现在高校管理要求越来越倾向于包括第一和第二种。高校的管理说到更广泛的其实是公共管理的一种。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它整合了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运作效率,提高行政部门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准。[3]
(2)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内涵
对现代大学学生管理制度,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从大学制度的构架角度出发,大学制度包括宏观与微观这两个层面,首先是即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另外还有党委领导、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校长负责。[4]现代大学制度中的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和学术责任四个方面,高校往往引入市场机制。从微观管理的角度去看,主要是指以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工作模式,以及各系院官方学生管理组织和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会、社团等。
(3)服务型学生工作的基本含义
服务性学生工作是指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为学生服务的主要工作形式的新型管理方式。“这种服务性的学生管理与传统的学生管理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服务思想的主导化、教育理念人本化、教育形式渗透化,接受方式选择化、服务面积扩大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内容专业化、工作队伍职业化、服务环境优质化等特点。”[5]
2.2 构建高校服务型学生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1)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是高校的重要一项工作,学生从人数来说站学校的绝大多数,学校又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生自然成了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高校学生工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的认识上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能动的生命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实践中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6]“以人文本”,就是在开展学生工作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创造性为手段,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7]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使学生得到尊重,更应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
(2)完善学生工作平台,建设服务载体
高校管理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科学的发展为指导,以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各种服务平台,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构建学习发展服务平台: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高校有义务和责任搞好学生的学习,针对不同的年级展开不同的服务工作,对新生来说,应积极展开“新生教育计划”和不太熟悉的“学分制选课计划”;对老生来说,把他们引向“研究型人才计划”和“创新型人才计划”。
构建资助服务平台:主要对家庭的贫困生给予及时的资助,对于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要公平公正,对特殊需要照顾的学生(残疾和单亲)的学生要优先考虑。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对于学生的心理变化要多加关注,对学生行为的异常要多加引导。建立心理咨询室,使学生在感觉各个方面压力大而不能排解的时候,也有一个可以倾诉和引导的地方。
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创业,成立创业基金,对大胆创业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补助,同时引导他们到农村和基层去开拓新的天地,为农村发展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对工作岗位上的技能要求可以集中展开培训,使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
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现代是一个信息时代,高校应建立全覆盖的全体学生的服务系统,增强信息发布的时效性,特别是对就业招聘信息的发布和引导,使毕业的学生能找有相应的工作岗位。
(3)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丰富工作经验
首先从管理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应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我国高校建设发展的规模日益扩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越来越引起高校的充分关注。[8]基于高校管理的对象不断有新的变化,辅导员应不断的学习和掌握学生的新动态,改变思想,创造性的开展学生管理,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从某种意义来说,辅导员素质决定了辅导员的工作是否成功。学生工作要能适应高等教育的不断创新,这也是学生工作的原动力。”[9]其次,从制度上去落实,建立目标责任制。在目标执行过程中,实行以“上级管理”为辅,“自我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在学校中整体的管理的目标清楚之后,各层级目标以明确的形式确定,目标制定者不需要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4)完善与落实管理规章制度
十八以来,对法律的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高校的行为管理规章制度也不能落后。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这需要高校不断完善和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并得到有效的落实。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使学生具有两重性。一是通过管理限制和约束学生的某些行为,另一个方面是希望通过管理,促使学生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种好的高校管理体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发展,相反是为了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权利得到维护。
3.1 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凸显
坚持“以人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要求高校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这是真真切切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服务的行动理念。只有把学生作为高校服务型管理的对象,才能使学生在高校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在这种新型的管理体系下成长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2 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应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10]高校只有不断的调整学生管理模式,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的方针,坚持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断的完善和健全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3.3 对传统观念束缚的挣脱
高校服务型学生管理体系是对传统的学生管理体系的继承与发展,它更是对传统的管理模式的一种更新和突破。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1]学生的角色从“被管理”转为“被服务”,这是一种巨大的地位改变,事学生处于学校的主体地位。由于这种新型的服务性管理模式在实践中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利于广大管理者的接受并乐于积极展开工作。
3.4 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高校服务型学生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是“管理是服务”和“教育也是一种服务”,“(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从而使对学生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得益彰,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高校学生工作低水平、浅层次、低效率的“管人”和“管事””[12]同时促进了学校管理向“服务、育人”的高水平、高层次和高效率转变。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各方面都不断快速发展的世纪,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只有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为学生的一切做好服务,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1] [9]李铁莉、刘兴邦、王宁、成语.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体系的构建[J].教育管理,2011.
[2] 王学风.中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比较及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3.
[3] 杨丽萍.党校教育模块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
[4] 焦宪杰.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5] [6]彭蕾.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初探[J].时代教育,2013.
[7] [12]鲁越.高校学生工作服务主导型模式研究[N].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
[8] 郑少南.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7.
[10] 马燕慧.浅谈高校服务主导型学生工作模式[J].学理论,2010.
[1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281.
梁珍(1989-),女,汉,广西玉林,研究生,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G474
A
1672-5832(2015)12-0279-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