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路径

时间:2024-05-04

庞娟

一、引言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数字文化馆作为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领域创新应用的产物,改变了传统的群众文化服务模式和群众文艺创作形式,为群众提供了更广阔的文化共建、共享、共创空间,也为群众文化拓展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数字文化馆对群众文化发展的促进价值,从多角度、多层面探讨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路径,希望充分发挥数字文化馆的积极作用,助力群众文化长效、可持续发展。

二、数字文化馆概述

数字文化馆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馆进行数字化拓展,形成新型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通过数字技术将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公共文化资源得以通过互联网媒介和数字化设备进行共享和传播,同时数字文化馆提供数字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公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习惯,为公共文化服务形式的创新拓展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

数字文化馆围绕数据这一核心,进行数字化设备、数字化资源库、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媒介方面的建设,能够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广泛、更高效,且更为专业化,并与实体文化馆互为一体,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服务模式。因此,建设数字文化馆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提升意义重大,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数字文化馆对群众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推进数字化服务创新

公共文化云作为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对多种类型、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线上数据转化,是开展数字化文化服务的总平台,也为数字文化馆开展高质量服务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和支撑。数字文化馆通过与公共文化云的对接,能够满足广大群众多样的文化需求,带来便捷化、个性化、舒适化的数字服务体验。一方面,基于公共文化云平台,数字文化馆能够广泛利用线上文化资源,同时实现进一步的类型细化和资源推送,更便捷、更快速地提供共享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数字文化馆通过线上线下双向资源和渠道的结合运用,可以使群文服务、群文活动的开展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推进了群众文化数字化服务的创新拓展。以广东省文化馆为例,该馆在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稳步推进广东省数字文化馆平台与国家公共文化云的对接,将数字化文化服务覆盖全省,并以广东省文化馆统筹协调,将各级数字文化馆与新媒体结合,线下和线上互联互动,组织开展文化专题、影视点播等线上群文服务和数字展览、短视频征集等群文活动,通过数字化服务创新,使数字文化馆成为当地群众丰富文化生活的新渠道,并成为文化馆连接群众、沟通群众的新纽带。

(二)推进线上全民艺术普及

数字文化馆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各种艺术资源,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渠道,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欣赏和学习资源,将艺术普及服务覆盖到更广泛的群体中,从而极大地拓展全民艺术普及的覆盖面,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群众文化艺术。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为群众提供更加生动、立体的艺术体验,进而吸引更多群众的关注和参与,促进线上全民艺术普及。当前,各地方文化馆在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和普及的过程中,也致力于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线上全民艺术普及体系化建设。以北京市文化馆为例,该馆推出了25 集全民艺术普及微视频《京剧砌末之韵》,并通过北京数字文化馆进行传播,引发了群众的关注和好评,体现了数字文化馆在线上全民艺术普及中的重要性和推动作用。

(三)提升群众文化辅导效率

数字文化馆改变了传统群众文化辅导的形式,提升了辅导水平和辅导效率。首先,数字文化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在线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艺术、人文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观众可以通过数字文化馆进行自主学习,随时随地掌握文化知识,拓宽视野,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其次,数字文化馆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举办文化艺术课程和讲座等群文辅导活动,并提供个性化辅导服务。数字文化馆通过互动平台和个性化推荐系统,可以根据群众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群众文化辅导内容。群众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时段和形式进行学习,定制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培训计划,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要。因此,通过数字文化馆群众可以开展自主化的文化辅导,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也有助于培养多样化的文化人才,从而进一步夯实群众文化的发展成果。

(四)形成互动体验文化空间

数字文化馆的构建并不仅仅包括线上内容的呈现和线上平台的搭建,通过线上服务和线下体验相结合,可以对实体的线下文化馆起到功能性补充和空间性拓展的作用。通过数字文化馆的构建,线下文化馆可以改变和丰富传统的馆舍空间布局和功能设定,创设线下互动体验空间。以成都市文化馆为例,该馆基于数字文化馆建设成果,依托馆舍的场地空间,并结合馆内的公共通道和原本的场地功能,在馆内形成了沉浸式体验厅、元宇宙体验厅等新型沉浸式互动体验文化空间,创新開展沉浸式体验服务,使来访群众得到全新的文化体验。由此可见,数字文化馆的构建极大地影响了线下文化馆,使文化馆的场地从单一功能性的物理空间转变为综合性的创新空间、体验空间、服务空间,彻底改变了文化馆的群文服务模式。

四、数字文化馆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站建设滞后

馆办网站是数字文化馆的基本网络载体,也是建设数字文化馆的关键。当前,很多数字文化馆的馆办网站功能缺失、界面简陋,难以支撑数字文化馆的有效运行,无法为群众提供完善的数字化文化服务。这使馆办网站的建设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并阻碍了数字文化馆的可持续发展。

(二)忽视应用开发

各类群众文化应用软件的开发可以使数字化服务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且极大地拓展了数字文化馆的服务边界,使更多用户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数字文化资源和数字化服务。但当前,很多文化馆在建设数字文化馆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应用软件的开发,使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将建设成果落实。

(三)缺乏对新技术的运用

很多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局限于网站建设的阶段,对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缺乏应用,在线下的实体文化馆中更是难以实现线下线上的双向服务结合。这使数字文化馆的优势难以得到发挥,很多数字化功能难以运行,未能让用户体验到数字文化馆的个性化、互动化服务体验。

五、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路径

(一)加强网站建设

在数字文化馆建设的过程中,首要工作是明确馆办网站的受众对象和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文化馆的界面设计和文化资源数据库的构建。馆办网站要对当地文化馆组织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资讯、地方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和品牌、非遗项目以及典型文艺骨干、非遗传承人等重点文化信息进行整合、归纳、建档和发布。以甘肃省数字文化馆为例,其网站功能构建过程中,将新闻资讯放在首要位置,定期发布甘肃省文化馆组织开展的各项群众文化活动,设置了“演出直播”“试听空间”等栏目进行群众文化展出、文艺会演、送文化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的直播和影音图像的分享,还通过“场馆预订”“文化慕课”等栏目,为甘肃省各县市的基层文化馆场地预约,以及全民普及艺术课程提供线上服务。除此之外,甘肃省数字文化馆别出心裁地在馆办网站的数字空间上,发布了非遗地图和文旅地图,使来访者在线上轻松一点,就可以了解甘肃省非遗项目的所在地以及知名景点的位置。从中可以认识到,馆办网站是数字文化馆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能够展现当地群众文化的发展情况,满足当地群众的线上服务需求,向群众提供综合性的数字文化服务。

(二)重视应用开发

数字文化馆要以馆办网站为基础,同时依托互联网平台和移动平台,结合当地的品牌群文项目和特色非遗项目进行应用软件的开发。当前,越来越多的线上用户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为主,面对这一现状,数字文化馆应重点针对移动端应用进行开发。一方面,这有利于拓展数字文化馆的服务空间,使数字文化馆服务不局限于电脑平台的用户,向移动端用户延伸;另一方面,移动端应用的开发,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可以最大化地体现群众文化特色、满足用户群众文化需求。因此,数字文化馆要在结合微信、微博等移动端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专门应用的开发。以甘肃省敦煌市为例,当地与腾讯合作进行“数字敦煌”的数字化资源转化与发掘,并在这一过程中,在微信上专门开发了云游敦煌小程序,以充满东方美学特征的界面,伴随着传统中国音乐,在带给用户极佳视听体验的同时,对敦煌石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既能够线上观看壁画,也能够深入了解历史。数字文化馆可以借鉴此类先进经验,发挥创新思维,推进移动端应用的开发。同时,数字文化馆也要筑牢基础,以馆办网站为中心,在完善网站界面的同时,加强计算机平台的数字应用建设,以此对馆办网站和移动端应用形成功能性的补充,同时也能够强化数字化文化服务的效应。

(三)进行精准推送

数字文化馆与实体文化馆的一大区别,就是数字文化馆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个性化、定向化、信息化的精准推送服务,这也是数字文化馆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对此,一方面要以服务器终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基础,进行深度数据挖掘,构建用户模型,结合馆办网站和移动端应用,实现文化信息的精准推送,如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信息包括文艺演出信息、非遗展示信息以及地方文旅景区优惠信息等,并通过统计用户的浏览偏好和趋向,进一步精细化归档,从而强化信息推送的精准度;另一方面,数字文化馆要与当地的文化企业、非遗机构展开合作,通过精细化用户档案模型的建立,进行文化产品、非遗品牌的精准推送和线上服务,这在促进地方文创产品和文化服务形成最大化效益的同时,也能够推进精准化、定制化的文创产品开发,使数字文化馆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加强新技术运用

数字文化馆在当下以及未来建设中的重点,就是加强对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使用户在线上平台得到充分的虚拟互动和现实体验。一方面,实体文化馆可以建立专门的体验厅,从而与数字文化馆形成线上线下双向结合,为来馆的群众提供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服务。通过全景式展现,使用户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得到独特而深刻的视听体验;另一方面,数字文化馆要使馆办网站和移动端应用的页面实现全景式呈现,同时结合电脑、手機、iPad 等各类终端,形成可点击、可触碰、可灵活变化的界面,并在应用中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强化用户在数字空间的现实体验和互动体验。以上海市徐家汇社区为例,当地就构建了AR数字文化馆,将虚拟空间和现实景观相结合,用户只需微信扫码,就可以通过特定的小程序,进入虚拟地图,与线下实体参观形成补充性的信息浏览。同时还设定了趣味小游戏,通过在现实场景中寻找虚拟空间设定的碎片,兑换小礼品,极大地提升了来访群众的互动乐趣。

六、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文化馆充分发挥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机遇和平台。数字文化馆通过多样化的数字化服务开展,在促进群众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推进数字文化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更多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