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与北狮之分。北狮盛行于长江以北地区,南狮脱胎于北狮,起源于广东南海(今佛山市),两者在构造形状和起舞技术上都有显著的不同。从狮的造型上说,传统的南狮分为佛山“佛装狮”(佛山狮)和鹤山“鹤装狮”(鹤山狮)。鹤山狮艺脱胎于佛山狮艺,创始人冯庚长被公认为“广东狮王”。[1]其曾在佛山跟随开医馆、武馆的同乡冯了性学狮艺,由于勤奋好学,善于变化创新,创立了鹤山派醒狮。鹤山狮艺中的舞狮表演出神入化,离不开狮头制作工艺的精湛。本文从鹤山狮头制作方法及发展现状入手,重点分析鹤山狮头制作技艺的传承策略。
一、鹤山狮头制作技艺概述
鹤山狮头制作技艺融合戏剧、绘画、装饰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相传是陈斗、冯庚长根据猫头形象创作的,故又叫“陈斗狮”。鹤山狮头比佛山狮头扁而长,能直接套入表演者臂下,配合转动更加方便,狮头虽大却灵活,微小的动作也表现得栩栩如生;四角分明,左右对称,形神具备,不怒而威,嘴突出如青蛙嘴状(俗称蛤乸嘴),因此内行人又称之为“蛤乸嘴狮”。狮头的制作是一项精细的工作,鹤山狮头制作主要有四个步骤:扎、扑、画、装。
扎:用竹篾、砂纸为主料扎出狮胚。扎框是指最初搭制骨架环节,需要手工艺人凭借丰富的经验掌握狮头的尺寸和五官等比例,竹篾的长短、弯曲的弧度,直接影响狮子的形态,通过前期的结构确保最后呈现出狮头饱满、口带大笑、眼大明亮、杏鼻利齿等形态。
扑:用砂纸、纱布为原料扑狮,一般里外共盖三层,第一层扑纱布,然后将砂纸和玉扣纸贴合成一张纸扑上,纱纸面向上,玉扣纸面向下,较厚的玉扣纸方便与第一层纱布贴合平整。一般一层干透才能扑第二层,最外层对平滑度的要求最高,以便于作画。
画:即用油彩上色,按照脸谱和不同的要求,手工彩绘各式特定装饰图案。这需要手工艺人具备绘画功底及艺术审美能力,用夸张和浪漫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一个个威武雄伟、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
装:组装五官、小部件和毛。要用可活動的连接装置把下巴、睫毛和耳朵装上,以便这些部位能自由开合,活灵活现。[2]不同部位要贴不同种类的毛,显现外轮廓的地方用最长的缨毛,非外轮廓线用次长的羊毛,细节部位用短的兔毛。
根据传统,狮头造型上有“刘备狮”“关羽狮”“张飞狮”之分。三种狮头,颜色和装饰不同。“关羽狮”以红色为主色调,“张飞狮”以黑白配色为主,显得最为凶猛,而黄底、虎斑、青鼻、青脸的“刘备狮”则是最大众化、最受欢迎的款式。
狮头的制作从大到小分为五种尺寸,最小的尺寸可以供孩子们表演。不同的需求者也会对狮子的形貌有不同喜好,制作者通过对狮头尺寸与比例的把握到细节的描绘,可以呈现出不同形貌的狮子,如凶猛的、庄重的或颀长的等。手工艺人会通过精雕细琢尽量满足客人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每一个狮头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鹤山狮头制作技艺传承现状
2017年7月,鹤山狮头制作技艺入选鹤山市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传承人是鹤山市沙坪街道越塘松元村的狮头制作艺人冯胜强,他是开宗祖师冯庚长的第五代传人。20世纪70年代末,其父亲冯麟便在其姑父温联(艺名:联兴,师承冯庚长之子冯沃林)教导下开始制作狮头,冯麟最终将技艺传授予儿子冯胜强。尽管鹤山狮头制作技艺在冯胜强的传承下得以延续,但传承仍面临着新的困境。
(一)传承人数较少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狮头制作技艺各类传承活动也正在探索开展,但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文化宣传和非遗展示为主。传承人冯胜强也在极力培养年轻传承人,通过固定时间手把手教学的模式指导学生,但是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学生今后是否能投身于这一事业还未可知,目前技艺的传承人仍然较少。传承狮头制作技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娱乐方式影响下,年轻一代可能对传统手工艺缺乏兴趣。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地区,寻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年龄逐渐增长的传承人进入退休年龄,可能难以长期继续传授技艺,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教导新一代的传承人,进一步加剧了传承人数较少的问题。
(二)传承方式单一
狮头制作技艺通常主要依赖于口传心授的方式,由传统的艺人口述、亲自示范并指导传承人学习。[3]这种传承方式涉及大量的技术细节、手工技巧和经验积累,传承人要长时间跟随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技艺。虽然在一些地区可能存在学徒制度,年轻的学徒跟随资深艺人学习,但这仍然属于口传手艺的范畴。另外,可能由于传承受地域和文化限制,传统狮头制作技艺只在特定的地区或社群内流传,导致传承方式受到地域限制。由于传承方式相对单一,可能导致技艺传承范围有限,无法迅速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也难以满足现代传承的多样化需求。
(三)缺乏宣传和推广
狮头制作技艺缺乏宣传和推广体现在其知名度较低,在公众视野中缺乏存在感。很多人可能对这一古老工艺了解有限,甚至可能从未听说过。这导致公众对狮头制作的文化价值、技艺精髓和传承人的故事缺乏认知。在主流媒体上很少见到相关报道,也缺乏相关的文化活动、展览或节目来展示和介绍这一工艺。这导致狮头制作技艺未能融入当代社会,无法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和关注。
造成缺乏宣传和推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文化认同的不足可能导致人们对传统工艺的价值缺乏理解,进而减少了宣传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传承人数量较少,他们可能更专注于传承本身,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宣传和推广活动。同时,经济因素也可能是一个制约因素,因为开展宣传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而传统工艺由于资金有限而难以进行宣传活动。此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传统观念的制约也可能使人们对宣传和推广持保留态度。
(四)市场需求下降
传统狮头通常用于一些庆典和文化活动中,但随着社会变迁和文化多元化,许多传统庆典活动逐渐减少或失去了昔日的热度。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偏好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降低,缺乏对传统狮头制作技艺的兴趣和热情,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可以通过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得各种类型的娱乐,人们更热衷于一些新兴的文化表演形式,传统狮头表演的市场需求相对减少。另外,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实惠和便捷的娱乐方式。这些都使狮头制作技艺面临市场挑战。
三、鹤山狮头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路径
(一)加强传承人保护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一系列对传承人支持和保护的措施,确保这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延续。首先,可以建立传承人保护计划,为传承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这一计划包括设立专项基金,为传承人提供生活补贴,减轻他们在传承过程中的经济负担。其次,设立技艺传承奖励制度,激励更多人参与传统狮头制作技艺的传承。通过设立奖金、荣誉称号和颁发荣誉证书,鼓励传承人积极参与技艺的传承工作,同时提高传承工作的社会认可度。此外,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技艺传承中心,为传承人提供学习、交流和工作的场所。传承人可以在这里互相交流经验,学习新技能,同时也可以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源,支持传承人进行技艺的创作和展示。传承人交流平台的建立也有助于传承人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增强技艺传承的使命感。最后,加强对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防止他们的创作被侵权,保障他们的创作权益。
(二)采用数字化传承方式
数字化传承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狮头制作技艺转化为数字化内容,以便更好地传承、记录和分享。这包括制作详细的教学视频,展示制作步骤和技巧;在在线平台开设课程,结合文字、图像和视频教材;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创造虚拟工作坊,让学习者亲身体验制作过程;编写电子书和应用,提供详细的制作教程和指南;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照片、视频和教程,吸引更多人参与;创建在线社区,让传承人和学习者交流互动,分享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法等。通过数字化传承,不仅可以将传统技艺推广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还可以为传承人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推动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三)开展传承教育
通过开展狮头制作技艺的传承教育,能提高传承者的技艺水平和传承意识,培养更多的狮头制作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先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传承教育机构,如狮头制作技艺学校、狮头制作技艺培训中心等,提供系统的狮头制作技艺课程和培训。同时,制订狮头制作技艺的教学大纲,明确狮头制作技艺的传承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有狮头制作经验的传承者进行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其次,针对各个学校的不同需求开展多样化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可以在学校开设鹤山狮头制作技艺的课程,内容涵盖技艺的历史背景、工艺技巧和制作流程,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的兴趣。组织鹤山狮头制作技艺的展示和演示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摩制作过程和技艺表演,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增加对技艺的认知。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体验活动,让他们亲自参与制作过程,深刻感受技艺的魅力。举办鹤山狮头制作技艺的比赛和展览活动,分为技艺制作和表演类别,提高学生对技艺的学习和运用能力。邀请传承人到校园举办讲座、交流和指导活动,向学生讲述技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分享制作经验和心得。制作相关教育资料,如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向学生介绍鹤山狮头制作技艺的知识和价值。
最后,还可以通过很多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推进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如通过在线教育、社区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文化节庆活动、工艺美术展览、创意工作坊、传统文化体验营等形式开展。这样的多元教育方式可以将传统技艺融入不同领域和层面,拓展传承范围,激发更多人对鹤山狮头制作技艺的兴趣与认知。
(四)寻求产品创新
为了在现代社会中保持活力和吸引力,狮头制作技艺必须在产品创新方面进行探索。首先,在材料方面的创新十分关键。传统的狮头多采用木材和纸张,但可以尝试采用更环保和轻便的材料,如复合材料、塑料等,以提高产品的耐久性和便捷性,这样的创新不仅能降低制作成本,还有助于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以推动技艺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结构设计方面的创新。传统狮头的结构相对简单,限制了其表演的多样性,因此,可以探索更复杂和精细的结构设计,使狮头在表演时能呈现更丰富的动作和表情,增加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最后是制作工艺的创新。可以尝试引入现代技术,如3D打印、数控机床等,提高制作工艺的精度和效率。同时可以运用现代设计元素,如机械运动、声光特效等打造更现代化和科技感的狮头产品。
(五)拓展市场
鹤山狮头制作技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拓展市场,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第一,品牌推广。设计专属标识和名称时,可以充分体现狮头元素,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使其形象鲜明且易于辨识。运用多样化的媒体和传播渠道,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提高品牌知名度。
第二,文旅结合。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组织参观狮头制作的工作坊,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与工匠互动交流。规划旅游路线时,可以将狮头表演融入旅游行程中,与其他文化景点和特色活动相结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第三,文创产品开发。可以推出更多创意产品,例如,可以将狮头元素与现代生活用品相结合,打造独特的文创衍生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与其他文创品牌、设计师、艺术家等进行合作,借助他们的资源和渠道,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覆盖范围。
第四,国际市场开发。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机构、演出团队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将品牌宣传和文化创意产品翻译成多种语言,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文化艺术展览,展示鹤山狮头制作技艺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保护和传承鹤山狮头制作技艺不仅仅是继承历史文化的责任,更是为了让这门非遗瑰宝能够融入现代社会,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滋养。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全球化影响下,传统技艺确实面临许多挑战,但同时也是其传承和发展的机遇,唯有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才能焕发新的活力与创意,让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继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麦和幸.鹤山狮艺创始人、广东一代狮王冯庚长[EB/OL].鹤山市人民政府网,2021-01-18.
[2]鹤山市文化馆.鹤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21:94-103.
[3]雷显峰.“非遗”手工艺传承人的高校研培模式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21(5):72-7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江门市基础理论与研究科學研究类科技计划项目“非遗保护视角下鹤山狮头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项目编号:江科〔2022〕110号)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凌雪,女,硕士研究生,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 刘月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