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民族民间音乐是不同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能够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新时代下持续发挥其文化价值,尤其是在全球化趋势加快,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碰撞的今天,传承与弘扬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显得十分必要。
一、民族民间音乐概述
(一)民族民间音乐的概念
在音乐学领域,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内涵丰富、囊括范围较大的概念。民族民间音乐中既有现代音乐,也有传统音乐,既有汉族的音乐,也有少数民族的音乐。总而言之,凡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具备中国传统音乐风格和特色的音乐作品,都属于民族民间音乐。
(二)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民族众多,地形地貌复杂,人口数量世界第一,这使得我国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民族风情,各地区的差异十分明显,这种差异也影响到了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发展。我国56个民族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即便是同一个民族,也会由于地域差异而使用不同的方言。语言的多样性使民族民间音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与传播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就是口头传授,其具有非常明显的即兴性。大多数民间艺人或者民间歌手在创作或者传播民族民间音乐时,首要采取的方式就是口头传授,面对面教学,不会采用过多的书面材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民族民间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并没有依照规范完整的乐谱,一般都是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在日常劳作和生活中即兴创作出来的,是大家共同的智慧结晶,而后续经歌手和艺人整理、改编和创作,得以在更多地域流传,口头传播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也能够融入更多人的想法和创意。[1]
正因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在于即兴性、口头性和地域性,由此在其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另外一个特征——流变性。同一首歌曲在不断流传和发展过程中,经过不同地区人们的加工,融入了不同区域的特色和风情,会使得其内容、旋律、音调上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当他们在庆祝自己的活动和节日时,就会创作一些音乐以此助兴或者表达祝福。可以说,民族民间音乐已经成为少数民族举办各种活动的重要内容,而这些活动又进一步促成了更多民间音乐的产生。民族民间音乐的产生还伴随着民间乐器的发展,民间器乐创作和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营造活跃的气氛,带给人心情上的愉悦,这就是其功能所在。由此可见,民族民间音乐兼具实用性和娱乐性的特征,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二、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现状
(一)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进程持续加快,现代科技也在持续发挥着其优势,外来文化对我国的文化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处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去欣赏经历历史沉淀后的民间艺术,民族民间音乐发展面临着困境。
与此同时,在现如今的我国音乐市场上,人们更喜欢流行音乐,享受流行音乐带来的新鲜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与发展就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缺乏市场,传承和创新缺乏动力,愈加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发展前景不乐观。
(二)民族民间音乐的时代特征
新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要想继续发展并传承下去,就必须勇于迎接新时代所给予的挑战。不可否认,有些民族民间音乐在形式上是比较落后的,很难满足当代年轻人对音乐艺术的需求,很难赢得大众的认可和支持。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民族民间音乐就要积极创新,要跟随社会和市场的变化而实现发展。当然,也不能完全摒弃传统,而是应对其中精华的部分予以保留,立足当前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进行适当创新,同时贴合大众生活,才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
外来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对外来文化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排斥,而是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方文化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如果能够将二者有机结合,不失为一种新的创新手段,能够引起大众的兴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也应当如此。取西方音乐文化精华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力量,能够更加突出民族传统音乐的特色,同时又能够迎合时代需求,彰显时代精神。[2]
音乐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文化,起着调剂生活的作用,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之所以受到阻碍,传播形式单一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想争取流行音乐的市场,就必须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依托现代互联网和科技手段来实现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与传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另外,还可以积极推动传统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的结合,促使其共同发展,使流行音乐更具文化内涵,又能够将民族民间音乐让大众熟知,比如60年代流行的《共大赞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可结合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元素,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民族民间音乐的当代意义
(一)民族民间音乐传承民族文化
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最好体现,是不同的民族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之后对生活、生命的感受和體验,在长期的发展和沉淀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不同民族的特色。民族民间音乐是与一般文字材料有区别,但又彼此紧密联系的历史记录载体。在汉字被创造出来之前,我国有很长一段历史是没有明确记录的,只能够从人们口口相传的民间音乐中才能够窥得一丝祖先生活的痕迹。民间音乐传递的是人们心中最真实的声音、最真挚的情感,是不同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一个又一个微小的缩影。我们在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时,不仅仅是在享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听觉盛宴,更是在了解一段又一段民族的历史。
(二)民族民间音乐蕴含民族精神
民族民间音乐源于不同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的产生就是人们在日常劳作和生活中抒发的各种情感。比如一些节奏轻快、情感充沛的音乐,就是人们为了激励自身参与劳动和创造而产生的。民族民间音乐很少有消极的主题,通常情况下,都是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蒙古族著名的《嘎达梅林》,讲述了英雄嘎达梅林为了人民,同封建势力和军阀英勇斗争的事迹。欣赏不同的民族民间音乐可以发现,很多作品中都能够体现出劳动人民善良朴实的一面。即便是有少部分负面、消极的作品,也多表达的是对生命逝去、人生无常的哀愁,引发人们对生命和人生更多的思考。[3]这其中的大部分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能够留下来的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音乐作品。
(三)民族民间音乐体现地方民俗
民族民间音乐基本上不是抽象的,而是对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和劳作的真实写照,包含着大量的人文元素,是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民俗文化也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其中包含了一个民族或者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语言方式,等等,在不同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中,都充分体现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民族民间音乐正因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而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并且其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特征也使其流传和发展的可能性更大。
(四)民族民间音乐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能够将不同民族各自的历史文化通过形象具体的音乐形式得到很好的展现,既能够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又能够加深不同民族对彼此之间的了解。通过口口相传,在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上有着积极的作用,许多民族自身在文化价值观上本就存在一些相似的地方,由此实现了进一步升华,更好地促进了民族团结。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音乐上的共同追求能够使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有更加通畅的渠道,使友情得以传递,情感得以加深。
四、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一)找准定位,创作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在今天,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要想在激烈的音乐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就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目标,对当前的时代背景和音乐发展趋势有更加准确的把握。民族民间音乐只有找到自己正确的方向,才能够打破困局,突破当前阻碍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各种障碍。事实上,尽管很多年轻人对流行音乐更加追捧,但也有不少对民族民间音乐满怀热爱、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音乐的人,他们身体力行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也为大众带来了不少优秀的具备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例如歌手李玉刚,在其代表作《新贵妃醉酒》的创作和演绎过程中,不仅采用了戏曲的装扮,在演唱上更是应用了传统戏曲的唱法,并且融入了我国传统乐器,如二胡、古筝、琵琶等,而在这首歌曲的开头和结尾,他又采取了流行的节奏唱法,中间部分则采取了传统戏曲唱腔。两种唱腔的结合与转化使歌曲的韵味更加丰富,让人耳目一新,传播范围极广。
依托现代互联网的支持,更涌现出了不少有潜力的创作歌手,在其创作的音乐作品中,与传统戏曲的结合成了热潮,有的甚至直接使用民族方言演唱,就其流传情况来看,很多年轻人也很快适应并口口相传。对此,我们要鼓励这种传统和流行结合的创作方式,更需要给予新生代歌手和艺术家更多机会,鼓励各种主题积极、内容健康的民族民间音乐在新时代下的创作行为,丰富民族民间音乐作品。[4]
(二)积极吸收时代精神,丰富民族民间音乐内涵
回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史,不少民族民间音乐作品都是在相互吸收和借鉴、不断融合和创新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传统音乐从来没有停止过与各种外来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对今天的国人来讲,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应当立足新的时代背景,重拾文化自信,从历史中吸收精华,吸取教训,获得继续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力量。
今天致力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人,更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自身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融入时代理念,彰显时代精神,使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涵进一步丰富。今天的中国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这项事业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参与,才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人在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就可以融入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和反思,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展望。
(三)借助现代化传媒手段,加强宣传与推广
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让今天的生活与生产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也让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过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只能够依靠人们口口相传实现,而今天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我们更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加强对中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与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5]因此,相关部门就可以主动投身于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与推广过程中,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来创新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形式。例如,《中国民歌大会》就让全国人民对民间音乐有了更多了解。而在一些虽然不是以民族民间音乐为主要宣传对象的文化节目,比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声临其境》中,也穿插了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宣传和介绍,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对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人士的注意。整体而言,我国在宣传和推广民族民间音乐的力度上仍需要加强,要想真正实现大范围的传播,就必须使其面向更多的人群。未来网络宣传应当作为主要途径,同时传统的电视媒体宣传辅助发力,应该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只有在不断地改变和调整当中,才能够找到自身正确的发展和创新方式,不断创新自身创作和传播的形式,丰富自身音乐文化的内容和内涵,彰显时代精神,满足更多人的音乐需求,进而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参考文献:
[1]陈静.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乐的融合发展[J].艺术大观,2021(23):7-8.
[2]杨祝祥.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間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J].铜陵学院学报,2021,20(02):79-82+86.
[3]王曦.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互融性研究[J].黄河之声,2019(20):27.
[4]陈慈航.浅谈民族民间音乐及其传承[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02):95-96.
[5]胡曈曈.论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意义及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39(07):116-118.
(作者简介:陈柯,女,硕士研究生,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责任编辑 张云逸)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