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要:在初中学习阶段,语文这门课程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阅读教学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不仅对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学生语文学习技巧的提升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初中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并不是非常强烈,这也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使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促进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 教学策略 提升
对初中生来说,阅读能够丰富其所掌握的知识,锻炼相关的能力和技巧。通過阅读学生能够对自身不断进行提升和突破,了解外界丰富多样的事物,并从书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因此,作为学生进步的源泉,阅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得到积累,为今后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语文阅读进行教学时,通常都只是单一地对课本内容进行朗读,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常常给学生带来一种枯燥、死板、缺乏趣味性的感受。[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这也导致教师尽管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但是学生却兴趣平平,甚至昏昏欲睡的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新,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限制。基于信息化时代的背景,教师可以将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化元素相结合,将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中,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辅助。例如应用多媒体,引入更多趣味性的素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在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设置的过程中,不要留给学生太多的空余时间,要使课程内容的节奏更加紧凑。避免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并且要为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高效、有序地进行。例如在学习《朝花夕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对文章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文章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预先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预习,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跟上教师的步伐,每讲到一个知识点时,学生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初中学习阶段,鲁迅先生的文章在教材中出现较多,让学生提前对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进行查阅,通过网络学习资源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加充分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在课程开始之前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阅读问题。这样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带着疑问去进行听讲。对问题的设置应该围绕文章的重点区进行,这样也能够促进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以兴趣为主,提高阅读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主要动力就是兴趣。如果阅读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那么阅读的效率也会相对较高。[2]同时兴趣也能够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即使没有教师进行督促,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教材,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讲解。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兴趣,促进学生产生阅读欲望,进而主动对文章进行阅读。例如,可以将学生的爱好作为教学背景,或是在课堂引入环节,融入更多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元素。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一种阅读思想,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中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喜欢看一些小说、散文等类型的书籍,很多小说和散文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许多收获。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阅读主题,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这也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调动感官全面阅读
通过大量书籍的阅读,学生可以认识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增长自身的经验认知。[3]并且许多文章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获得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学科技巧,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开拓眼界,积累各个学科的知识,让学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够教会学生做一个明事理的人,不断地在阅读中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阅读给学生带来的收获非常丰厚,对一个人的学习、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眼睛去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大脑去思考,通过语言去讲述,通过耳朵去倾听。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促使学生抛开阅读枯燥无味的观念,使学生进行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联系,对阅读内容产生更加丰富的联想,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并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在情感上更能产生共鸣。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教会学生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阅读,文章全篇都是应用朴实的言语来进行描述,因此,可以以一种平缓、深沉的语气来进行朗读,并配以舒缓的音乐。有些词句中蕴含了对父亲深深的亲情,可以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充分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朗读活动,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四、引导学生交流感悟
对初中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领会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充分体会文字这一载体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整个教学的主体角色,而教师扮演的则是辅助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阅读教学来说,是一种让学生形成对文章正确理解,掌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想更加充分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让学生多进行文章感悟的交流来实现。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通过文章内容不断地去认识世界,形成独立的思维,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一过程是学生与文字之间建立沟通的过程,也是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过程。而让学生通过语言对自己的感悟进行表达,又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更深层次的沟通。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所产生的感悟和理解都有差异。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进行阐述,并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沟通交流。为学生建立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进行自由的表达。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一种半开放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避免过于固定的框架给学生的思维拓展带来限制,同时也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思考方向。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如“文章的情节是围绕哪个人物进行展开的?谁是文章的次要人物?次要人物的出现给故事情節带来了哪些变化?”等,让学生展开讨论,再通过阅读对问题进行探索,最终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进行课后阅读
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为了使学生的视野能够得到开阔,增长学生的见识,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得到一定的提升。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教学内容有限,无法完全发挥出阅读教学应有的作用。因此,阅读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向课后进行延伸。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例如去阅读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可以是一些讲述历史的名著,如《三国志》《东周列国志》等,这些书籍可以促进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的了解,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也可以是一些抒发情感的散文,《繁星·春水》《目送》《孩子,你慢慢来》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会,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但是,每个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种类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对课后阅读任务进行布置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有太多的限制,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并且让学生在阅读书籍之后书写阅读感悟,可以在语文课堂的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轮流对自己的阅读感悟进行分享。也可以定期地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自己的收获进行简单的概括。这样也能够给其他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方向,促进学生积累更多文章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认知。还可以让学生组建阅读小组,让学生在组内与其他成员进行充分的交流,互相分享和推荐相应的书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的主题,例如以亲情、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等。
六、结语
初中语文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相应的知识技能,也是促进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都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以兴趣为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进行全面的阅读;引导学生对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感悟进行交流。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拓展阅读,不断丰富阅读内容,使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知识积累更加丰厚。
参考文献:
[1]周建新.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2015(3):154-155.
[2]罗兴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作文:教研,2019(001):1.
[3]陶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探究,2017(002):63.
(作者简介:余继华,女,贵州省兴义市威舍镇中学,副高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