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旅融合背景下主题公园该如何发展

时间:2024-05-04

摘要:近年来,文旅融合成为旅游方面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此方向下,旅游将以文化为核心,将文化进行可参观性发展。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在这个背景下,应该选取具有魅力的历史主题,将历史、文化以现代化、体验化的方式呈现给游客。此外,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应该打造出自己的IP,将主题公园品牌化,进行宣传和推广。

关键词:文旅融合 主题公园 历史文化

一、国内主题公园发展概况

(一)主题公园的定义

主题公园已经有将近70年的历史,但是国内外对它的定义还是很模糊的,因为主题公园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化。美国国家娱乐公园历史协会认为,主题公园是指“乘骑设施、吸引物、表演和建筑围绕一个或一组主题而建的娱乐公园”。国外绝大多数人认为,主题公园是通过各种设施和吸引物来为游客提供娱乐和经历的,大的主题公园都具备食品零售店、纪念品商店等辅助设施。[1]中国的学者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的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氛围的项目吸引旅游者。

(二)国内主题公园发展的起始

华侨城在1989年推出了“锦绣中华”主题公园,这是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华侨城旗下的主题公园可分为旅游业态覆盖微缩景观型主题公园、互动游乐型主题公园、生态旅游度假区和都市娱乐目的地。其中,互动游乐型主题公园“欢乐谷”荣获国内主题公园行业唯一中国驰名商标。深圳华侨城在主题公园方面的成就是里程碑式的。

锦绣中华主题公园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创建世界一流景区”为主旨,以“坚持高尚品质,坚持民族特色,坚持创新发展”为原则,成为国内目前最具实力和典范性的文化主题公园。在锦绣中华之后,国内的主题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锦绣中华之前,国内尚没有“主题公园”的概念,也没有主题公园的市场。可以说,锦绣中华的诞生促生了中国主题公园的市场。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本土的主题乐园发展趋势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结合渐渐成为大趋势,两者的深度融合可以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内涵,使旅游成为一次文化体验。文化旅游符合人们的文化需求、消费需求。文化旅游的核心在于文化,旅游是展现文化的一种载体。文旅融合的亮点就是让游客在游玩中接受文化,认识历史,从而实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据“中国本土69家4A、5A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得分及排序”显示,康体娱乐型主题公园的旅游体验质量最高,其次为历史民俗型和海洋型。5家5A级的主题公园中,有两个康体娱乐型、两个海洋型和一个历史民俗型。

在文化旅游融合的背景下,文化成了旅游的核心与意义,因此,历史民俗类主题公园的发展会成为重点。近年来,国内比较火的历史民俗类主题公园有深圳的锦绣中华园,杭州宋城,西安的大唐芙蓉园等等,这些景点逐渐成为旅游的主流景点,成为城市观光的必去之处。目前,很多城市都有历史街区,例如福州的三坊七巷、杭州的河坊街、苏州的观前街。由此可见,历史类、仿古类景点已经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一个热门方向,是游客旅游体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个趋势下,主题公园与历史题材的融合也成为一个热门的方向。现在已有许多乐园开辟了历史、文化的内容分区,例如厦门方特就有东方神话的主题乐园。未来,历史、文化題材的主题公园将会越来越吸引游客。

(二)主题公园发展模式

1.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

国内外许多主题公园的公司都将主题公园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一个商业圈的模式。例如迪士尼公司,以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将主题公园与商业、房地产等联合发展,组成“IP+媒介+内容+主题公园+科技”的生态圈经营模式,形成创意产业、旅游、商业、房地产等多核复合式发展。这一类的联动发展是通过将主题公园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产业联动的方式进行的。

2.拓展主题公园的功能

以深圳华侨城为例,它旗下有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主题公园,近年来,华侨城正在将这些独立的主题公园联合,向“度假综合体”模式转型。在这个度假综合体里,综合了游乐、体验、民俗、博物馆等多种业态,使得主题公园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提高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3.打造IP主题与品牌

部分国内主题公园已打造出了自己的IP主题和品牌,例如欢乐谷推出了“欢欢”“乐乐”“小谷”三大卡通IP形象,不仅在园区内有设置这三大卡通形象的装饰,还在礼品店内上架了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华强方特欢乐世界则立足于公司推出的动漫《熊出没》中的动漫形象,运用于国内所有的方特主题公园中,园区内到处可见熊大、熊二、光头强的元素,为游客强化华强方特的品牌印象。

4.主题公园内的演艺活动

主题公园内的演艺活动是在主题公园内开展的,由专业团体根据特定主题进行创作,再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是主题公园的重要旅游吸引物。它的表现形式有巡游式表演、光影秀、夜场主题演出、项目实景演出、大型室内主题剧场演出等。目前,此类演艺活动已经成为主题公园中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娱乐活动,是游客在园区中体验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例如临潼华清池有大型室外演艺秀《长恨歌》,厦门老院子景区有《闽南传奇》秀,这些演艺活动甚至不再是主题公园的附属品,能够凭自身特色吸引到游客。

5.主题公园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势从内部看为打造自己的IP与品牌,形成良好的口碑吸引游客;推出独特的演艺活动,结合公园主题,在演艺活动中加入文化、历史的元素,使游客能够边欣赏边获得文化体验。从外部看有拓展功能,将主题公园从单一的游乐型延伸到集游乐、休闲、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度假综合体;将主题公园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形成共赢的局面。在文化旅游、创意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主题公园中的文化内容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历史文化类主题将会成为主题公园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文旅融合下主题公园的发展潮流

(一)文旅融合背景的影响

文旅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国家对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应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方向,将文化和旅游在各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合。

文化旅游使文化成为一种旅游资源,怎样将文化进行可参观性生产,是文化和旅游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基础。主题公园则是文化可参观性生产的一种模式,将文化历史作为主题,以微缩景观、历史古镇、表演、体验等形式展现文化,将文化从抽象到具象进行转化,将文化以体验的方式融入旅游。2018年,中国历史文化类主题公园占比13%,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历史文化类主题公园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所占比重将达28%。

(二)主题公园的选题

由于文旅融合,主题公园未来需要以文化为核心发展,因此历史类、民俗类的主题公园将成为主题公园的热门选题。在“中国本土69家4A、5A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得分及排序”中,游客对康体娱乐类、历史民俗类、海洋类主题公园的旅游体验都较好,说明历史民俗类主题公园正在摆脱“无趣”“无聊”的刻板印象,成为游客心中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随着文化慢慢成为旅游的目的,历史民俗类主题公园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三)主题公园该如何发展

世界上最有名的主题公园之一——迪士尼主题公园,是全球范围皆适宜、男女老少都爱去的主题公园,它对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具有很大的借鉴、学习意义。首先,迪士尼是个动画公司,出版了米老鼠、公主系列、玩具总动员系列等在全球范围内都受欢迎的动画作品,这些作品变成了迪士尼各个园区的主题,也组成了迪士尼主题公园的IP。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应该更注重IP设计,将“主题”变成自己的IP,推出相应造型的基础设施、游乐设施、创意衍生品等,使游客能够明确地感受到主题公园的主题与形象。其次,迪士尼主题公园拥有自己的特色,例如花车巡游、城堡烟火秀,这些活动成为游客的吸引点。那么,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也需要开创以文化为主题的演出活动、体验活动,将历史文化以现代科技的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现给游客,将其发展为主题公园的特色、亮点。此外,迪士尼主题公园之所以可以面向几乎所有群体,不仅是因为它有广泛动画受众的基础,还因为在园区内,有供不同年龄段人群体验的设施。国内的主题公园在设计时,面向的群体大多为亲子、年轻群体,应该向更广的范围延伸。在发展方向上,本土的主题公园应该跳出个体化发展的局限,与其他产业联合,形成一个文旅商业区进行发展,还可以扩大主题公园“休闲娱乐”的单一功能,将度假、娛乐、学习结合为一体,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成为一个功能聚集区。最后,在主题选取上,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如果要以历史民俗为主题,应该立足于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将中国文化的魅力展示出来,不仅要能打动国人的心,更要吸引外国游客。古城已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类的主题公园能在将来跳出古城、历史街区建筑的限制,将文化以更现代化、更有体验性、更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展现给游客,这是主题公园创新的一个方向。

四、结语

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在主题设计上需要以文化为核心,但是在发展上必须以创意为核心。创意、创新是中国本土主题公园竞争的首要领域。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历史文化类的主题公园拥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应该抓住机会,将中国文化以更新、更细、更有吸引力的方式传递给游客,充实游客的精神体验,实现主题公园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主编.创意旅游经典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2]保继刚.深圳、珠海大型主题公园布局研究[J].热带地理,1994(03):266-272.

[3]肖妮,黄悦,刘继生.中国本土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9,39(06):978-986.

[4]黎枫.华侨城:引领主题公园新模式[J].企业管理,2019(04):86-88.

[5]陈英杰,窦然,白雪.主题公园型旅游演艺活动需求特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01):115-117.

[6]王德刚.以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线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 中国旅游报,2020-01-06(001).

[7]张朝枝,朱敏敏.文化和旅游融合:多层次关系内涵、挑战与践行路径[J].旅游学刊,2020,35(03):62-71.

(作者简介:齐佳颖,女,本科,厦门大学,研究方向:艺术管理)

(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