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要: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包括对汉语言文学的标准、汉语言文学的解读以及汉语言文学的鉴赏三个部分。同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语言又是在汉语言基础上得以发展的,这也是汉语言文学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机遇,汉语言文学应当充分结合网络语言进行自身的丰富和创新探索,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活力。
关键词:网络语言 汉语言文学 冲击 机遇
在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过程中,在原有汉语言的基础上,催生了网络语言,并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网络时代下的产物,其在网络环境中有着较高的适用性,并有着一定数量的人群基础。但是,网络语言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固有的汉语言文学形成了冲击,使汉语言文学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诸多的问题。[1]
一、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
(一)对汉语言文学的标准造成冲击
从网络语言的特性来看,其具有求新、求异、求变的特点,多数网络语言在形成的过程中,借用汉语言文学的谐音等,虽然具有诙谐性和趣味性,但是明显超脱了汉语言文学的标准。部分网络语言在创造的过程中,甚至专门使用错别字,对汉语言的标准不做遵循,由此导致网络语言的意涵相对传统汉语言文学来说有着较大的变动。这些变动不仅是对汉语言文学标准的一种冲击,同时也会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产生影响,甚至对我国网民产生误导,导致网民在汉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不标准现象。尤其是对青少年和知识层次相对较低的两个网络群体来说,这种误导相对来说会更加严重,因为这两个群体对汉语言的辨别能力相对较低,但是对网络新事物的需求能力却相对较高。对青少年网络群体来说,由于其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形成不良的认知与习惯,使其对汉语言文学的标准产生错误的认知,会对其后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造成干扰,影响其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的写作能力。[2]
(二)影响汉语言文学的解读
在网络群体的活跃过程中,具有丰富性的网络语言不断出现,这些网络语言在网络渠道的发酵过程中,从小众走向大众,从网络走向现实,成为社会大众最喜欢应用的语言。但是网络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也对汉语言文学的解读产生了影响,部分社会群体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以网络语言的含义进行理解,不仅影响到语言的解读,同时也影响到社会大众的语言习惯。如在网络交际过程中“雨女无瓜”的含义为“与你无关”,“我太南了”的含义为“我太难了”,这些网络语言使用汉语言文学的谐音来进行生产,并与表情包、输入法等相结合一起,扩大了自身的传播和使用范围,造成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混淆,影响到人们对汉语言本身的解读。从另外一种层面来看,网络语言的发展,也使国外留学生和汉语言爱好者对汉语言的学习造成影响,汉语言文学本身就有着自身的多意性等特点,再加上网络语言的加入,会进一步导致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对汉语言文学翻译和学习的困难,由此影响到国际大众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和学习,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传承与传播。
(三)影响汉语言文学的鉴赏
网络语言的发展,也对汉语言文学的鉴赏造成影响,尤其是对汉语言文学的手法赏析和美学赏析不利。网络语言在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会结合网络环境培养社会大众的语言使用习惯,逐步对语言本身形成自身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和传统的语言习惯不相符,造成在对汉语言文学鉴赏的过程中,产生错误的解读,影响到鉴赏的准确性。尤其是对广大学生群体来说,其在汉语言文学学习的过程中,对汉语言文学的鉴赏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鉴赏要求又与网络语言环境下培养的习惯相冲突,进一步影响鉴赏的结果。[3]
二、网络语言下汉语言文学的机遇
网络语言虽然与汉语言文学有冲突,但又是社会大众最为真实的生活写照,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从网络语言的本质来看,汉语言文学是其重要的形成基础,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學在网络环境中的一种丰富。因此,汉语言文学应当在网络时代充分把握网络语言,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一方面,汉语言文学要结合网络语言对自身的内容进行丰富,展现出自身的灵活性和时代性,在与网络语言的互动中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汉语言文学,推动汉语言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要结合网络语言的发展进行创新探索,如汉语言文学可以探索在网络视域下的文学创作,并在创作过程中结合网络语言的内容进行,体现出自身在网络环境下的魅力。
三、结语
网络语言的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又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汉语言文学应当在把握网络语言本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大众的需求、时代的要求,对自身进行创新发展,以此来化解网络语言带来的冲击,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黎荔.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01).
[2]戴全佳.浅谈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J].汉字文化,2019(22).
[3]陈宁.探究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J].国际公关,2019(11).
(作者简介:黄睦涵,男,本科,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语文课程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