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要:舞蹈具有教育功能。教育必须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就舞蹈教育的功能与本质展开论述。
关键词:舞蹈教育 功能 本质
一部舞蹈教育的历史不仅是一部舞蹈的教育功能逐步被发掘的历史,也是一部与人对舞蹈的认识和社会对舞蹈的需求有关的历史。只有人对舞蹈教育的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社会对舞蹈教育有了足够的重视,舞蹈教育的价值才会得以充分显现。
一、舞蹈教育的现状
中国舞蹈教育的历程可谓曲折,先秦时期宝贵的乐舞教育传统曾经失传,近代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普通学校的舞蹈教育曾借助于体育教育复兴,但新中国成立后,却出现职业性的舞蹈教育发展兴旺,非职业性的舞蹈教育仅限于为少部分有兴趣特长的人服务的偏向。个别部门的舞蹈活动取代了国民艺术教育体系中的舞蹈教育,致使95%以上的中国人在走出幼儿园以后就与舞蹈绝缘。长期以来,国民艺术教育体系中只有音乐、美术课程,而没有舞蹈的位置。
改革开放后,舞蹈教育普及迅速,发展势头良好,但受职业舞蹈教育的影响,舞蹈还没能真正成为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作用于素质教育的艺术课程。尽管舞蹈教育的历程并不坦荡,但我们更应看到时代和科学的进步是它能被认可和得到应有重视的主要推力。
二、舞蹈教育的意义
细密的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促进了各种科学的诞生和各艺术门类的独立发展,但这一文明进步是以人类自身的思维发展走向“单维化”为代价的。科学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指出了它的弊端。在如何弥补和拯救现代文明的这些弊病时,人们都想到了艺术教育。科学家发现:这个世界可以由乐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组成。“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福楼拜曾预想:“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个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会合。”
总之,时代和科学的需要,使现代人开始认识到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舞蹈这门动作艺术,其实包含了运动、音乐、美术、戏剧表演等多种因素。为了培养身心健全的创造性人才,当今教育倡导多元学习,促使不同学科之间产生积极互动。为了更好地发挥舞蹈的素质教育作用,应该打破每门艺术教育单独进行的传统,开创跨界合作、多种渠道综合开发的局面。
三、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新里程
法国的舞蹈普及教育主要通过遍布全国各地的业余舞蹈学校开展。20世纪80 年代以后,法国文化部又推出“舞蹈在学校”行动,组织舞蹈家到学校演出,到基层辅导。通过这样的活动,还有制定相关法律以及培养大批具有国家文凭的舞蹈教师,使舞蹈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走向规范。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舞蹈教育主要学习和借鉴美国的理念和方法。韩国的舞蹈教育理念在于“形成理想的人类”,他们不把舞蹈当成目的,而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日本的舞蹈教育分为创作舞蹈与民间舞两个方向,其中相当重视创作舞蹈,通过举办学生创作舞蹈比赛,使学生在身体、智力、情绪上得到发展,提高了审美意识。韩国和日本都在关注这些舞蹈的功能和价值,在积极推动的过程中使舞蹈教育得到普及。台湾的舞蹈教育在延续美国体育舞蹈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推出了九年一贯制的“创造性舞蹈”教育。他们的儿童舞蹈教育更注重趣味性、阶梯式、自主化的教学理念,更多选择情景式教学、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式,使孩子们在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里身心都得到发展。21世纪也迎来了中国舞蹈教育的新纪元。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行为,包括舞蹈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被正式列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这是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末提出素质教育目标后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也是对自改革开放以来,舞蹈教育在学校第二课堂日趋活跃,社会舞蹈教育机构和舞蹈活动不断增加的肯定和提升。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列入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后,2010年北京舞蹈学院吕艺生教授推出的“素质教育舞蹈课”开启了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新里程。近年来,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也已在考虑舞蹈进中小学第一课堂的事项。这些预示着中国的舞蹈教育将翻开历史崭新的一页。
四、结语
21世纪的中国迎来了教育的新纪元,也预示着中国的艺术教育将翻开历史崭新的一页。我们要深刻体会其独特本质与素质教育功能,只有完善了作用于人格的艺术教育,才能完善整个教育。
参考文献:
[1]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2]吕艺生.舞蹈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唐诗,女,本科,长沙幼儿师范学校,中学二级,研究方向:舞蹈)(责任编辑 刘冬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