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要:文艺节目是电视节目庞大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文艺节目也从过去强调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发展成为追求内容、张扬个性,强调原创性、独特性的市场产品。当前,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极大促进了新媒体的诞生和普及。无论是作为物质载体的数字电视进入智能化时代,还是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介的迅猛发展,都对电视文艺节目的形态和制作理念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电视文艺节目在接受新挑战的同时,也不断与新的传播方式,新的媒体形式相融合,不断探索新思维,向新阶段跨越。
關键词:电视文艺节目 新媒体 互动
一、新媒体时代媒介的互动性发展
互联网技术与数字电视的结合,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的传播形式,促使电视媒介必须探索新方式,拓展新渠道。单向被动的线性传播,已经不适用于当今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渴求和对表达的诉求,非线性多层次的传播才能支撑起传播媒介不断提高的广度和深度。因此,传统的媒体界限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媒体传播类型和形态的壁垒不断被打破,各媒体平台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媒介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媒介手段的进化,使得这一趋势正不断转化为现实,“互动”这一概念,正迅猛地向整个媒体行业蔓延。新媒体对“互动”的利用,几乎成为媒体行业的标杆,对电视节目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当前,无论是报刊等纸媒,还是广播、电视等综合媒体,抑或是立足于互联网的多媒体网站,都广泛应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手段,进行宣传以及与受众群体互动交流。
二、电视文艺节目的受众群体和节目定位
(一)以节目受众为主体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各类传播媒介面对的新生代受众群体,其受教育程度远比过去要高,对各类信息的接收和筛选能力也更强。结合互联网平台出现的自媒体,使得这些受众本身也成为具有传播能力的媒介。他们擅长通过各种媒介观看文艺节目,并且更加乐于评论节目,表达观点,对节目的互动性要求也更高。因此,相比过去传统的被动接收媒介信息的群体,电视文艺节目的受众群体更具有主观能动性。这也就要求电视文艺节目必须以受众为主体,确立以人为本的节目宗旨。电视文艺节目必须明确以此为前提,深入了解节目受众,对受众的精神需求、审美方向、文化品位进行定位,这是电视文艺节目设计节目内容、确定媒体发展方向的前提。
(二)以节目内容为根本
电视文艺节目赖以生存的根本,是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内容。媒介手段的进化和技术的进步,一方面能够促进电视文艺节目表现形式多样化,节目内容多元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当前电视文艺节目搜罗的信息碎片化,需要整合的信息量远比过去要庞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整合,是新媒体时代电视文艺节目工作者必须掌握的。
随着市场化经济不断渗透到媒体行业,具有商业产品属性的电视文艺节目,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制作成本、盈利、收视率等因素。既要不偏离文艺节目应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层次,坚持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又要保证节目的市场价值,不断创新。坚持文化自信,传播充满正能量的先进文化,创作令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是电视文艺节目始终坚持和努力的基本方向。
三、新媒体时代电视文艺节目的互动性表现
(一)电视机的互动性
进入数字电视阶段,电视文艺节目首先从物质媒介上表现出了交互性。观众不仅可以随意选择和接收各类电视文艺节目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手机通讯、电子邮件、微博互动等形式进行双向交流,这是传统的传播模式无法达到的。在电视机走向智能化的今天,其同样具备网络媒介的部分功能。技术的提升使得电视作为物质媒介的交互性不断提升,具备了新媒体的交互性。
(二)内容支持的互动性
在传统的播放模式中,观众被动接收节目信息,“你播我看”,基于这个前提,制作方对于节目内容几乎占有绝对的主导权。而这一传统模式改变为双向交互后,观众真正占据了主体地位。当前,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与经营进入产业化阶段,就必须制作内容精良,服务于定向用户的专业化节目。节目与用户的双向交流以及得到的反馈,正是满足这一信息需求的基础。
(三)节目管理的转变
当前,我国的电视播放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付费用户,形成了稳定的专向渠道。一刀切的综合性电视文艺节目,已经无法适应各类型定向群体不同的需求。因此,在节目管理上要精准定位,实现频道专业化、节目品牌化,将互动理念深入到每个环节,实现以新媒体环境为基础的互动节目模式。不要局限于节目的短期盈利,要通过对文艺节目的整体管理,优化节目策划和制作,构建稳定的、具备双向回馈的交互渠道,推进文艺节目的产业化。
四、新媒体时代的电视媒介互动形式
(一)通讯互动
通讯互动贯穿了固定电话到智能机阶段,相对新媒体时代其他新兴的互动形式来说,是比较传统且比较普及的节目互动形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这一互动形式成为很多文艺类节目的首选。在红极一时的《开心辞典》《非常六加一》等节目中,都大量运用了通讯互动。在今天,通讯互动原本的主流地位被技术手段进化带来的传媒互动革命冲击,网络电话、网络通讯逐渐取代了通讯互动的作用,但其目前依然在大量的电视节目中作为重要的互动手段。
(二)短信互动
短信互动是随着手机普及、通讯实现移动化以后逐渐兴起的互动手段。由此衍生的短信竞猜、短信投票、短信留言、短信评论等互动形式是当前电视文艺节目中主要运用的互动手段。短信互动有利于电视台统计数据,查看反馈,且互动门槛和成本都比较低,因此被广泛运用。
(三)网络互动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根本。相对于其他互动形式,网络互动形式最为多样化,覆盖范围最为广泛,覆盖程度最为深厚。网络互动主要包括网络社区、实时通讯软件、微博等几种形式。其中,随着智能机的普及所带来网络移动化的普及,微博成为当前网络互动最主流的形式。微博的兴起,是自媒体的兴起和发展的前提。电视文艺节目与受众互动形式的根本改变,正是源于自媒体发展所形成的、个人作为传播主体的实现。
五、新媒体时代电视文艺节目的互动性融合与创新
新媒体融合了互联网时代多媒体的各种形式,与电视文艺节目的融合是大势所趋。灵活利用新兴的自媒体,将互动性、即时性充分融入到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和管理理念当中,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掀起话题效应,将新媒体作为电视文化节目的交互平台、营销平台、延展平台。建立具备稳定观众群体的节目生态,并通过节目和网络媒体的合作,在视频网站等网络媒体进行独家播放、再播放等扩大观众规模,增强观众互动,培养市场渠道。
综上所述,在电视文艺节目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良性融合,发挥电视文艺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的优势,创新互动模式,有效形成互动机制,最大限度地提升节目价值和节目影响,是当前从事电视文艺节目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未央.电视综艺节目与新媒体互动的创新[J].新媒体研究,2016(21).
[2]李聪颖.关于电视文艺节目娱乐化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15).
[3]任天知.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和审美探讨[J].当代电视,2016(03).
(作者简介:贾光煜,男,本科,山西传媒学院,研究方向:电视理论)(责任编辑 张云逸)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