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赵旭
作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一环,美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多边合作——“美湄合作”在2009年7月拉开了大幕。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与柬埔寨、泰国、老挝、越南四国外长共同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标志着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号角吹响了。时隔不到一年,2010年中国同亚洲17个国家代表在韩国釜山共同签署《亚洲铁路网政府间协定》,截至2013年,由昆明出发,经过景洪、磨憨,到达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段高铁已经开工,建设资金到位70亿美元。“泛亚”高铁的一枚枚道钉,成为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开展公共外交合作的范例,也是对美国在该地区进行渗透的回应。
软硬兼施,美国力图扩大影响
一、湄公河流域国家是美亚洲军事战略的“补给场”
尽管美国在湄公河流域还没有正式军事基地,但美国和泰国、菲律宾等国都有双边军事同盟条约。近年来,美军通过军队互访、联合演习、培训军事人员、提供军事援助等形式,寻求与东南亚有关国家建立军事合作关系,图谋筹组以湄公河流域国家为核心的东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并签署了有关军事人才培训和军事基地使用的协议,包括港口访问、建立维修设施及提供后勤支援等。早在1998年,新加坡向美国海军提供樟宜军港口和可供美航母停靠的专用码头;同年美国和菲律宾签订了军队访问协定,双方组织联合军演及军舰互访。2000年以来,美军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军演30多起,其中2011年2月7日在泰国清迈举行的“金色眼镜蛇”美泰联合军演是在湄公河流域规模最大的一次。
二、“美湄合作”开发人文项目,意在笼络民心
保持强大军事压力的同时,美国还通过经援扩大在湄公河流域的影响,笼络人心,争取民意,以制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和作用。“美湄合作”主要涉及环保、卫生和教育等领域:湄公河委员会与美国密西西比河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伙伴关系;由美国地质勘探局研发可应对气候变化及湄公河下游生态系统的模型分析软件;双方还共同致力于防治艾滋病等其他传染病;建立多种形式伙伴关系和技术合作,以提供教育及就业机会。
中国扎实推进周边
“公共外交”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上所强调的:现阶段,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
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要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必须打“组合拳”,多管齐下,将公共外交作为“大外交”格局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从对外关系到国际关系的转型,将自己置身于整个国际关系的架构内来考虑得失,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一、积极拓展务实合作,让“高铁外交”惠泽中南半岛
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贸易、投资合作空间,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近年来,中央一直强调“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基本方针,希望通过经济上的一体化带来政治上的和谐与安定。“高铁外交”就是依靠资金合作等方式修建高铁,通过陆路延伸及技术、资金参与等形式,向周边及其他地区扩展,被海外媒体称为“高铁外交”。中国高铁建设不仅使中国与东盟高速、紧密连接,而且使多边经贸合作更加便捷,在地缘政治上实现突破。2010年8月,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通过了“大湄公河次区域铁路衔接计划”。预计到2020年,六国将实现铁路网络的连通。纵观中国将修建的高铁网络,辐射了大湄公河流域3亿人口,除人员、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之外,高铁仿似一条纽带,将湄公河流域国家与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2014年中老高铁将实现700万吨/年运力,2025年将突破2600万吨 /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的最新调查指出,高铁沿线城镇的GDP比邻近地区高出2.7%。中国高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旦显现,势必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人文交流,营造和平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高铁经过的老挝和泰国北部地区,经济滞后、地势险要、基础设施落后,多年来是当地经济发展“被遗忘的角落”。“高铁经济”无疑将成为地方发展的最大经济增长点。中国和湄公河流域国家劳动力价格的差异导致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正在向高铁辐射区域寻找新的出路。泰国和老挝政府认为能够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根本上解决北部山区的发展问题,将对国内政局的稳定乃至中南半岛政治稳定起到关键作用。
二、合作共赢,中国高铁赋予“中国—东盟”自贸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深化互利共赢格局,加快自贸区经济一体化进程。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自实施以来,实现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其中九成的货物贸易实行零关税。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成效不断扩大。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协定的框架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和中国的贸易将受惠于高铁的发展,克服交通瓶颈。完善的公共系统铁路系统,将有力地升级基础设施、加快人员、能源、零关税货物贸易往来;减少关税环节,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实现货物贸易的高速增长。以往从中南半岛向中国运输大宗商品多靠水运或公路运输,运力较低,需要时间较长,成本较高。高铁的建成将彻底改变货物运输模式,提高效率。高铁不仅仅升级了运输模式,还对服务贸易及投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丰富人文交流内涵,提升公共外交的实力。中国和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合作发展不仅涵盖了经贸往来,还包括人文等多边领域。中国和该地区国家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合作空间巨大。双方合作将互为发展机遇,为彼此发展创造新生动力和外部条件。我们还应对湄公河流域合作乃至于东盟国家合作持冷静、清醒的态度。东盟成立时的初衷是“和平,自由,中立”;东盟国家在制定对外政策时,“中立”的原则贯彻始终,也应当理解其“小国心态”:自身势单力薄,唯靠在大国之间维系平衡,维护该地区的“均势”,才能生存,因此在外交上多采取实用主义政策,力求相对平衡的大国关系。第26届东盟外长会议发表声明欢迎美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就是例子。对此,中国应警惕高铁合作项目的负面影响,兼顾利益攸关方的利益底线,在矛盾和纷争中寻求合作,在竞争中实现互赢。中方应在多种场合强调,中国的发展给周边带来的是机遇和繁荣。中国和湄公河流域国家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发展友谊具备巩固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因此,在进行对外开发、合作时应认清本质,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开发的原则,在消除其疑惧情绪的同时,合理利用,妥善开发,确保中国的战略利益。
尽管中南半岛利益相比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正如西方地缘政治理论认为,欧亚大陆的陆权国家中国的崛起,是海权国家美国的“噩梦”。而要消除这种“噩梦”,必须在地缘政治理论中的“边缘地带”对中国进行遏制。中南半岛正是其中的“边缘地带”。正如中国围棋里博弈时有个信条叫“金角,银边,草肚皮”,在这个“金角”上,大国的较量时隐时现,实力的碰撞在所难免,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安全和繁荣稳定涉及周边、南海以及整个亚太格局的稳定,不容忽视。出现摩擦和危机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寻找管理和处置危机的办法。
维护和平是实现共同梦想的基本前提,推动发展是实现共同梦想的重要途径,加强合作是实现共同梦想的有效方式,实现共赢是实现共同梦想的必然选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和中国外交全局,对于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巩固对中国总体有利向好的周边环境,维护好、利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礼宾局)
(责任编辑:刘娟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