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鲁迅审美思想历程及表达方式探析

时间:2024-05-04

朱宝春 胡 丹

引言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之所以能够创造深刻、典型的文学作品,塑造不朽的艺术形象,与其深邃、现实而独特的审美思想是分不开的。本文通过对鲁迅审美历程的探索和分析,进一步厘清鲁迅审美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研究其对文学创作,尤其是形象塑造的影响,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为社会为人生的艺术价值。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鲁迅先生对悲剧本质的高度形象概括。其实,综观鲁迅的一生,时代的悲剧与其完美的社会人生理想追求时时矛盾,时时冲突,鲁迅用以反抗的武器是悲剧式的典型形象和饱含愤怒与悲怆的锐利的“匕首”与“投枪”。在其将理想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时候,其内心深处流淌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和怨怒,“拯救”社会的理想化追求自然渗透于字里行间。

从对图画书的渴望到对美学的研究,审美精髓贯穿鲁迅人生的各个历史过程。鲁迅对图画书的兴趣从幼年时开始。“我们那时候有什么可看的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没有图画满足儿童幼稚的爱美的天性。鲁迅幼年时期,接受的是传统的旧式教育,“四书、五经”是主体,儒家正统思想及相关书籍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虽然玩乐、爱美是儿童的天性,但时代的原因,鲁迅没有机会学习美术、书画一类的艺术,好在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山海经》中图画的内容,便对图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到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因为喜欢看远房叔祖家带图的书《花镜》,又听说有一本绘图的《山海经》很神奇,特别想看看。当阿长有一天说:“哥儿,有画儿的‘山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此后我就更其收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尔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从画》和《诗画舫》”。这便是鲁迅美术的启蒙,亦即美学思想的萌芽。但是,虽然那是在鲁迅童年时期,但鲁迅对传统思想是批判的接受,在他懵懂的思想中涌动的是对不合理、不近人情的说教的反感和反抗意识。“我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鸷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惩恶的故事。那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当鲁迅知道其中的故事后,非常扫兴,一是感到做孝子之难,二是对故事中过分宣扬孝道而“编造”的故事很是反感和恐惧。

鲁迅对美术的热爱一直伴随他的一生,鲁迅对美术和美育的重视程度也非同寻常。在教育部任职的空闲时间,他抄帖、收集拓本。后来,又大量收集汉唐石刻画像,进行美术造型的研究,甚至后期病中也没有中断。经过与出版家李小峰商议,鲁迅在1928年翻译了《近代美术史潮论》,最终在《北新》刊物上连载,并按照鲁迅的要求系统地进行了插图,达到了图文并举的目的。1928年年底,朝花社成立后,出版了《朝花旬刊》,并出版《艺苑朝花》五辑:《近代木刻选集》(1)、《路谷虹儿画选》、《近代木刻选集》(2)、《比亚兹莱画选》、《新俄画选》,都是鲁迅从自己收藏的画中编选出来的,目的是介绍外国美术,让国人了解,提高其美术水平和审美能力,进行美育教育。1933年,鲁迅又与郑振铎合作编印了《北平笺谱》,实现了其美育和美学的部分夙愿。

鲁迅在教育部任教育科科长兼佥事时,积极支持蔡元培的教育改革措施,尤其是对提倡美育一事很热心,曾帮助蔡元培草拟关于美育方面的文件,到教育部举办的夏期讲演会演说《美术略论》,并写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界定美术的性质、分析美术的类别,阐述美术对国民教育的重要意义等,全面表达了对审美教育的看法。许寿裳曾经说:鲁迅搜集并研究汉魏六朝石刻,不但注重其中的文字,而且研究其中的画像和图案:因为汉画像的图案,美妙无伦。可见鲁迅对美术的热爱和对审美的倾向。

从追求完美到无助的“呐喊、“仿徨”,其美学思想深深熔铸于文学创作之中。鲁迅追求的是完美的社会、人生理想,其审美倾向是为社会、为人生的。但是,在家庭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无法实现的童年梦,拯救苦难的人们,挽救危难中的国家,在处处碰壁的情况下,一变再变,最后只能在铁屋里拿笔“呐喊”,跑到厦门“彷徨”前行。

鲁迅思想的深刻性与其家庭的变化有直接关系。鲁迅的家世,原来属于小康,由于祖父科场案和父亲多年疾病、病故,致使家道败落,变故的过程中鲁迅真切地感受到世态炎凉,致使鲁迅逃异乡、走异路,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和异样的道路。其实鲁迅一直在追求完美的人生理想。先去日本东京,再到仙台学习医学,鲁迅追求的是为社会的现实的理想,其审美倾向是无瑕的,理想化的。鲁迅在学习藤野先生讲授的《血管学》时,为了美观,故意将下臂的血管移动了位置。“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但是我还是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心里自然记得的”。可见鲁迅的艺术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期待。只可惜当时没有适宜的环境土壤。当时的中国,生存危难,为生计奔波,哪里有欣赏美的情致,哪里有潜心追求高雅的心情,对于鲁迅这样心系国家和苦难民众的革命家,也不可能去实践为艺术而艺术的追求。

无奈,为了改变国民的思想和灵魂,鲁迅放弃了学习医学,改走文学救国的道路,毅然选择了用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土壤上作战。鲁迅只能将美妙的图画,对审美理想的追求,对儿童生存环境的希冀时时述诸笔端,作为前进中的几个亮点照耀着漆黑的途路,同时给人以希望和慰藉。故乡海边沙地月夜的神奇画面:那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英武的少年,充满了迷人的色彩和美妙的情趣。老家后面充满无穷乐趣的百草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拍雪人、捕鸟、摘野果,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那是儿童的乐园,是作者理想的家园。鲁镇式的乐土:钓虾、放牛、看戏、划船、煮豆……可是,社会的黑暗,理想与现实隔着一层厚障壁,待到鲁迅成年后,由于家庭的变故和社会的黑暗,鲁迅美妙的生活情趣和完美的理想全部被打碎,被毁灭。生活环境所迫,鲁迅只能沉浸在故纸堆里消磨时光,思考未来的出路,转变战斗的风格和生活方式,最后吹起“呐喊”的号角。可是,处处荆棘,挫折与无奈之下,思想驳杂,苦闷、“彷徨”。北京女师大事件与其被教育部除名风波,鲁迅只好从北京“逃”到厦门,再到广州,最后到上海,开始他最后十年的创作和战斗生活。

“这样的战士”,一直为社会理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鲁迅开始用“匕首”和“投枪”,与传统的旧势力及貌似革命的投机者作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鲁迅的作品,看似描绘得太黑暗,缺少光明和希望,尤其是他的杂文,“痛打落水狗”,猛、准、狠,常常一针见血,抓住对方的要害和弱点,批评得彻底,不留一点情面。是鲁迅性格的刻薄,还是个人的恩怨所致?其实正是鲁迅美好理想破灭的感伤,是鲁迅对社会大环境无可奈何的心理激发。鲁迅是从反面,从社会的“丑”与“恶”来表达完美的人生追求,表现出审美的社会倾向性。虽然个人的力量微薄,但鲁迅毫不退缩,无私无畏,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就像这样的战士:“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但他举起了投枪”;“他们都同声立了誓来讲说,他们的心都在胸膛的中央,和别的偏心的人类两样……但他举起了投枪。他微笑,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他终于在无物之物中苍老,寿终……但无物之物却是胜利者。太平……但他举起了投枪”。

鲁迅审美思想的历程,由爱美的天性驱使,从对图画书的孜孜以求,从完美的社会人生理想的奔波追求到最后美好蓝图的一一破灭,但失望中的鲁迅并没绝望,在他拿起笔进行口诛笔伐的战斗磨砺中,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为不是战士的战士,勇猛、坚强、清醒,虽然没有看到胜利的旗帜,但是却坚持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诚然,鲁迅作品中缺少崇高、伟大、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缺少正面的美好的生活图景,尤其是抒写现实的作品中,但在其对黑暗的“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揭露和对镇压无辜革命者的控诉中,审美倾向和作品的深刻的艺术价值跃然纸上,使读者从反面感受到其文学形象的厚重底蕴和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鲁迅人生里程是战斗的革命的历程,是用文学的号角呐喊前行的历程,更是追求完美、为实现崇高审美理想跋涉的历程。

参考文献:

【1】吴中杰,鲁迅传【H】,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

【2】中国现代文学馆编辑,汪晖,陈燕谷编选,鲁迅代表作(上)[H],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朱宝春(1968—),女,大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大学语文、美学主讲教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胡丹(1969—),女,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主讲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