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郭建强
西班牙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在世的时候,他的诗就通过戴望舒精绝的译笔转生到了汉语。“绿啊,我多么爱你这绿色。/绿的风,绿的树枝。/船在海上,馬在山中。/影子裹住她的腰,/她在露台上做梦。/绿的肌肉,绿的头发,/还有银子般沁凉的眼睛……”诗人和诗人的相遇,通过阅读,通过创作,也通过翻译而得以转化和再生。在20世纪30年代,翻译过法国诗人魏尔伦、创作过名诗《雨巷》的戴望舒,就是极具绘画和音乐才分的洛尔迦进入汉语的灵媒。在洛尔迦的诗歌中,洒布着碎银般的月亮的清辉,或者关于月亮的意象;而“望舒”的意思,则是月亮或者为月亮驾车之神。这可称得上是神遇。
洛尔迦初入汉语,即以其自由、纯粹的抒情引起中国诗人的震动。他的六弦琴上弗拉门戈的曲调响起时,在当时中国“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 的“古老的土地”(以上摘自艾青诗《春》),可以想象那种声调和意蕴多么一新耳目。更让人们吃惊的是,这来自遥远的西班牙的歌声竟然直入人心,与中国人内心的苍凉悲哀,和对希冀不曾止歇的求索形成了共鸣。“哥尔多巴城。/辽远又孤零。/黑小马,大月亮,/鞍囊里还有青果。/我再也到不了哥尔多巴,尽管我认得路。……”(洛尔迦《骑士歌》,戴望舒译)在20世纪的诗歌世界中,洛尔迦大概是将谣曲和诗歌、叙述和抒情、意象和情节结合得最好的诗人。他的语调(曲风)具有雪豹般一击而中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来自擂击,不是来自强力,而是一种生发和触发——诗人就是每个人内心灵泉的一部分,或者是开启者和引导者。只要打开他的诗集,洛尔迦的曙光、傍晚、橄榄树、银鱼、月亮、海风、露台、身体……就会像我们人生中记忆碎亮的光点,聚合起来,变成自我之歌,变成经历过或者从未经历过(有那么重要吗?)的生命体验,变成个人的微笑、叹息和泪珠。
有时候,我确信译诗是中国现当代诗歌的一部分,一样是中国诗人十月怀胎孕养的诗珠。洛尔迦借助戴望舒的汉语母腹出生,几十年来反哺着几代中国诗人。在昌耀的早期诗作中,你会听到洛尔迦的节拍和韵律;在北岛的诗歌谱系和背景中,留有这位西班牙诗歌天才的一席之地;如果没有读过洛尔迦,没法儿想象是谁启示顾城写下《生命的幻想曲》;在创造当代诗歌独特语言肌理风貌的海子那里,洛尔迦和这个上天存留于汉语的“诗歌发声器”天然契合:各种器官和灵感一样饱浸抒情的盐水和香气,一样本能地感受着死亡的阴影、动作和速率;一样在种种破碎中,要将诗归结为一个人,一种状态,一种最高和最后的指向。这种诗人注定要不断地托生、转生、重来,不断要以新的形姿投影于诗歌高峻的山岭和宽阔的人生滩涂。继戴望舒之后,陈光孚、王央乐、赵振江、王家新等学者和诗人,一遍遍调试汉语音色,搭建新的语感的通道,迎来洛尔迦的多种弹奏和分身。
今年,洛尔迦的“千只蝴蝶的骨架”(见《星辰时刻》,汪天艾译,以下同),再一次在汉语深厚多质的土壤里醒来,复活,扇动剪裁光线的彩色翅翼,将提琴的呜咽化为“陡峭的光线在狭窄空间里”(见《诗人和爱人通电话》)的歌唱。这是一个加重了忧郁色彩的洛尔迦,译者为《世界文学》的编辑汪天艾。
阅读这个新的洛尔迦,是对以往印象和经验的刷新。相比戴望舒或者其他前辈译笔,汪天艾的洛尔迦意象瓷实,语言富有质感。在这部名为“提琴与坟墓”的诗集中,西班牙明亮的色块变得稀少了,浓重地写着诗人对于死亡的预感、冰凉梦境的体验和关于近乎绝对爱情的等待。开卷第一首《夜曲》,给整部诗集定下基调:
我极为害怕
北方的树叶,
害怕缀满
露水的草场。
我要去。
你若唤不醒我,
我会把我冰凉的心
留在你身旁。
“远处的声响
那是什么?”
“爱人,
是风吹动玻璃窗,
我的爱人!”
我要曙光的宝石
穿成项链给你。
为何要把我
遗弃在这路上?
你若去了远方,
鸟儿哭泣,
嫩绿的葡萄园
也不再会有佳酿。
“远处的声响
那是什么?”
“爱人,
是风吹动玻璃窗,
我的爱人!”
雪之谜题
你永远不会知道,
我本可以
怎样爱你。
在一个个
暴雨如注的破晓,
干枯的树枝上
散落了鸟巢。
“远处的声响
那是什么?”
“爱人,
是风吹动玻璃窗,
我的爱人。”
这是一首关于爱与死的永恒之歌,诗歌以洛尔迦特有的拼贴技法,形成了回环往复的吟咏旋律。诗人并不是惧死,而是遗憾于离开、失去、从未得到。这是一个危急时刻,可能被挽回的和拯救的关键即在“你若唤不醒我,/我会把我冰凉的心/留在你身旁”。洛尔迦像每一个能够洞穿生存本相的智者一样,本身具有绝望气质;然而,他又是天生的诗人,必须将希望的光焰捧护到最后一刻。他绝望地看着一点点来临的曙色,怎样地涂抹掉夜晚梦的痕迹;同时,在傍晚越来越浓重的步履中,体验那种压迫心脏的力量如何挤尽光线。诗人把对于人世的所有感受都堆积到最后一刻,等待也许永远不可能出现的奇迹:“等我死了/要把我和我的吉
他/埋进沙子里”(《记事簿》)。洛尔迦在不同的诗作里,一遍遍地发出将死的预言,这种绝望的声音在诗歌中显示为一个痛苦的魂灵赤裸的战栗。在我看来,是那些因激情而生痛的幽灵,找到洛尔迦告诉他一个个神秘的梦和关于死亡的气味、形态和质感;进而使诗人意识到自己就是众多幽灵中的一员,肩负的使命就是踩着爱与死的舞步,对抗、穿插、熔融、分裂、互生,永不休止。在这首《夜曲》中,诗人所设置的三次对话,在不断加深的死亡气息中,像是曙光宝石穿成的项链,于闪烁与沉寂之间显示不同的含义。洛尔迦的天才,有一方面显露在用民间曲风传递深邃的生命体验。一首《夜曲》,是爱的光线在玫瑰、岩石和刀鞘的纹理间的流淌、转折、改变,乃至消散的叹息。其间,通过内心独白和复沓式对话所营造的死亡即至的气氛,堪与德国诗人歌德的名作《魔王之歌》媲美。《魔王之歌》中的孩子惊惧于死亡的临近,而大声向父亲疾呼;《夜曲》中的“我”则以平静的心态接受这个事实。两首诗作都强烈地突出一方已经陷入浓重阴影,另一方却意识不到关键所在的“钥匙”就在他或者她的手中。洛尔迦的死亡抒情其实是爱的战栗,这种战栗极具深度足以波动大海,使得即使“蟋蟀的歌让那黑色/满是孔洞”,也将反向行走成为爱的恋曲。《夜曲》民谣式的结构,会在阅读中奇妙地让诗中的光线、色彩、环境不断发生微妙的位移。随着诗行的推进,对话者的处境、心境和情感状态,犹如被冷焰舔舐,呈示流质甚至气态,这是一种活着的诗歌生长出的多义苞芽。
洛尔迦的诗歌里有着丰富的盐,那是结晶了的大海和浓缩的泪。诗人“螺旋状升起的哭声”,不仅仅是个人的体验和神秘的预言。洛尔迦用提琴和吉他凸显时代和社会的颗粒感,20世纪30年代血腥混乱的世界,让诗人发立眦裂:“世界的末日/来了/可怖的审判/定了/星群的灾难/发生了。……银质的人群/融进/神秘之地的/浓稠酵母。”诗人在《末日》一诗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提前为即将成为废墟的欧洲大陆写下墓志铭。难以想象这个出生于格拉纳达的天才,这个在诗歌和人间都大睁双眼,清醒地观察和描述毁灭的大火如何像冷雨一样焚烧肌肤、骨头和头发的诗人,竟然是一个真正将自我的无畏与人间正义结合在一起的勇士。洛尔迦认为“艺术家应该和自己的人民一起哭泣和欢笑,应该放下自己的百合花枝,到埋至腰身的淤泥里去帮助那些寻找百合花的人”。因此,诗人通过作品和行动反抗法西斯的种种暴行和不义,他的希冀是“向西班牙所有的工人问好,在这个五月一日团结在一起,渴望一个更加公正、兄弟們的社会”。这样一位永远和穷人站在一起的诗人,必然为右翼势力和长枪党所憎恶。让安达卢西亚活在他的诗歌里的诗人,后来被称为“最西班牙”的诗人,最终饮下了西班牙人射出的子弹。
洛尔迦的诗歌中有着浓密的痛苦感受,痛苦的强度让我想起同时代秘鲁诗人巴列霍。巴列霍也是死亡感受强烈的诗人,也是拥有高超的现代诗歌能力却拥抱土地和穷人的诗人。巴列霍的痛苦是灼热的、高烧的,洛尔迦的痛苦则是清醒的,甚至清凉的。痛苦在他的诗中清醒地结晶或者融化,回忆和幻想、体验和预感、身体和现实、个人和社会、艺术和人心……凡此种种构成了洛尔迦诗歌的张力,诗人的魔力就在于点铁成金,让这一切通通化为在我们的灵觉和内心萦绕不绝的音乐。诗人的音乐天分让痛苦变成了忧伤、热烈的海水,诗歌中的刀锋因为明亮,子弹因为飞行,甚至具有了优美的色泽和弧度。洛尔迦是具有生命体验深度的通灵者,他神秘地看到了“镜子碎开的时候,影子汹涌而出/淹没他虚幻的卧房”。但是,诗人的高贵正是在于执着爱的反抗:“我的爱,我的爱,我想要留下/提琴与坟墓,华尔兹的绸带。”(见《维也纳小华尔兹》)
汪天艾的选择让再次转生汉语中的诗人,呈现痛苦战栗的诗歌之灵的形象。这是新的洛尔迦,这是洛尔迦用他的六弦琴和提琴再一次拥抱世界。这是诗人对于“最后的爱”的履约:是一个人寻找另一个人,相互唤醒、相互交换钥匙、相互取开压在心脏上的黑手,相互的至深拥抱。如同藏传佛教中的掘藏师,洛尔迦提醒我们:有一首诗在等待生活在天南地北的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卢 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