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主持人语

时间:2024-05-04

经事,是说一个人经历的事情多了,阅历丰厚,犹如刘禹锡诗“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所言,以至于成为谚语。而在四川方言里,“经事”一词出现频率很高,那是指扎实牢固、经久耐用。放之于彭家河的这两篇文章,我语之为:这就是“经事”的写作。

《麦地里的父亲》一读,再读,那种涌动在家乡地表之下的情义就破土而出了。他不仅仅是对父亲的银钩铁画,而且展示了乡村与城市、麦地与收入、外出打工与回乡务农的多种转换,展示了川北一个山村里的眼泪与欢乐,我还看到了在那些“夜色比天空还黑”的川北山道上,一个懂事的少年身背重荷,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成都。文章咏叹了那涌动于心的混杂着岚烟与炊烟的牧歌,更有对乡村生活与乡村经验的提纯,还有一个作家的自我厘定:面对未来,犹如泥土对种子的那一份相信与确认:“一个时期的难题,到了另一个时期,就已经不是问题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是的,爹也说过这话。在很多为难的时候,我想到这句话,就不再焦虑了。”

彭家河的写作,一直具备“举重若轻”的态度。分崩离析、晴空霹雳的事情,他总能不惊不乍地叙述,还没忘记以“轻松”的口吻调侃一二。我以为,《地铁穿越中年》恰恰是今天的我们正在面临的抉择。我曾说,大地总是缺乏诗性,缺乏诗性所需要的飘摇、反转、冲刺、异军突起和历险。也可以说,诗性是人们对大地的一种乌托邦设置;而找不到回家之路的大地,就具有最本真的散文性,看似无心的天地造化,仔细留意,却发现出于某种安排。穿行于地下的行者,想过没有,你的地下穿行,与地表的麦地庄稼,上下生长,相对而生:“火车驶向远方,地铁遁地穿行。地铁从不羡慕火车一路风光,坚持在地下的幽暗中奔波,如进入中年的我,不再在意诗和远方,只牢牢贴紧生活的轨道,踏实勤勉,毫不懈怠。地铁在我的中年来回穿梭,我该如何与地铁互鉴,以至与时俱进,赢得未来?”

是的,散文的“经事”的写作,在生长,在集结,在到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