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叶淑君
“后生仔”开创新式养老院
——广州市松鹤养老院院长劳伟敏访谈记
叶淑君
一个 “80后”小伙子,是广州市海珠区最具规模松鹤养老院的院长,他虽出身富贵,有着相对富裕的成长环境,子承家业,但却有更励志和温暖的目标:“我想创办小区式的敬老院,让老人们有家的感觉”。他从点滴做起却有远大的理想, “我想将我的品牌做成连锁养老机构”。他叫劳伟敏,新一代专注于养老事业的佼佼者之一。
劳伟敏讲话很有逻辑性,带有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老练,却又不失刚出校门的活力与灵动。说到为什么会选择从事养老行业,劳伟敏很诚恳地说:“主要是那时候养老院院长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院里需要有掌舵人。我自己之前做了不少养老院的建设准备工作比较熟悉,加之个人对养老这个产业有兴趣,就站出来承担了这件事。”。
2007年劳伟敏20多岁,刚从英国学成归国。当时的他正在思考应该做一番怎样的事业,思考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家人来到了广州市海珠区沙园区考察工地。他回忆道: “那时这里全部是工厂搬迁后的旧厂房,我们看准了这个地段,于是便租下来重新设计、投资建设,建起了养老院。我从施工员到采购员到项目负责,前前后后都是我跑出来的。”看着松鹤养老院一砖一瓦的建立,加之众人的帮助和支持,劳伟敏怀着不负众望的决心开始了他的养老事业。
回想松鹤养老院刚创办的时候,劳伟敏这个学机械工程出身的小伙子可谓是四处碰壁,按照他的话说:“懵懵懂懂,在啥也不懂的情况下摸索前进。” 由于不清楚目前老年人群体的消费水平,初期在养老院产品定价上出现了误差,导致前几个月入不敷出。强大经营压力使劳伟敏在董事会面前的心情是沉重的,他甚至怀疑过自己曾经作出的决定,但他不甘心放弃。他开始向前辈们虚心请教,不辞辛苦地走访各地参观学习,不断地调整定价以试探市场的反应程度,功夫不负有心人,松鹤养老院终于找准了定位,开始了它追求卓越的发展道路。
一谈起传统老人院,不少老人总会将之与 “压抑、狭窄、冷清”这几个词联系在一起。为了改变人们这个想法,创始人们不惜花重金把松鹤养老院打造成一个鸟语花香的公园。他们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这里绿化面积高达40%,种植了如桂花、茉莉花、九里香等植物,使得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香。 “我们这里就像一个完善的小区。家属来探望老人家就像去一趟公园,他们能经常来,这里的老人家也开心多了。”院长劳伟敏如是说。
在成阴的绿树当中,五栋仿如宾馆的主建筑拔地而起,连廊式衔接使每栋建筑之间实现互通。每栋大楼虽只有三层高,但均安装了电梯,方便长者出入。每栋大楼中央都有一个小花园,长者们足不出户便能闻到花香。人性化的养老服务,老人们住得开心,走在院里的心情是愉悦的,看到老人们脸上欢乐的微笑,听到医护人员友善的问候,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和谐安逸。除此之外,室内舒适的居住环境让松鹤成为一个无可挑剔的安乐之家。院内每个房间的地板都使用弹性的PVC地胶,做到防摔、防滑的功效,大大改善了安全隐患。除此之外,院内两套监控系统,共70多个摄像头做到全方位24小时监控。每层楼都设有服务站,有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无论是走道上柔和的夜灯,还是经过特殊设计的浴室扶手和暖风机,就连门窗上的防蚊罩都经过精心设计,松鹤对每一个生活细节的优化可谓达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为了营造一个宾馆度假式的氛围,提供让人称心如意的服务也是很重要的。松鹤提供个性化点餐服务,聘请了专业营养师安排膳食。除了有优质的膳食服务,松鹤还开展了许多活动。院内设有多功能娱乐室,长者们或尽情一展歌喉,或欣赏经典怀旧影视。如果喜欢安静,还可以约三五知己下棋打麻将。这里还设有阅览室,定期提供书画展览。针对长者生理健康需求,松鹤还定期为长者开设跳舞、太极运动、健康讲座等活动,尽情满足长者的各种需求。
初生牛犊不怕虎,新人有着强大的野心。 “养老行业牵扯的内容很复杂,加之现在国内养老体制不完善,养老的医疗保险以及专业护理人才培养机制的匮乏导致养老院工作困难重重,但是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把它走好走得更远。公司制的管理结构是养老院管理的新创新。民营养老院不比国营,其存在巨大的成本和经营压力。政府的辅助很有限,因此我们需要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革新。我想在现有的基础上,做成养老服务集团,将我的品牌尽可能发展到各个区,以连锁的形式,统一模式,统一管理。现在是打基础得经验的阶段,我想专心把沙园区的做好,至于做大的目标不可操之过急。正是有许多前辈给予我的建议和支持让我有了今天,未来我需要更加努力,做得更好。”这是劳伟敏院长接受采访时最后说的一段话,发自肺腑,令人敬佩。
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竟然有如此远见,能够在如今相对浮躁的投资创业环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不盲目跟风,脚踏实地,虚心谨慎,善于学习,难怪如今松鹤养老院在短短五年左右的时间就成为了广州市养老院模范企业,受到政府和业内人士广泛好评。如此靠谱青年做院长,怎能不有所作为?有些时候新人少了条条框框,做事情会更有激情和创新,也许这也是劳伟敏院长成功的原因之一。
“养老院没法治病、医院没法养老”,这是民办养老院目前制约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养老院内大多设有医务室,但其设备、人员级别一般无法通过人社机构的评定,无法使用到医保,老人一旦生病要到外面住院,面临医院和养老院双重的床位费用,对老人和家属是一大压力,对民办养老机构扩展也不利。”劳伟敏表示,希望政府部门可综合考虑,对民办养老院内设置门诊部、刷医保卡给予一定的政策便利,让老人慢性病等简单治疗、用药可在养老院内处理。
目前很多民营养老院都是租地运营,不仅要缴纳高昂的租金,还会随时面临用地上的变故,经营上难以做长远打算。另外,护理员整体素质不高,学历以小学、初中居多,持证上岗的比例仅30%左右,一般来自边远农村,年龄普遍在40—50岁之间。笔者根据走访多家养老院发现,护工人员短缺、护工待遇和社会地位较低等问题普遍存在,在民营养老院体现得更加明显。招工难,租金贵成最大的问题。
养老院普遍希望政府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出台集中免费培训的优惠政策;并在人员社保、医保上给予优惠;城市也要用更多的关怀、优待来留人。
我们总是在说企业家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懂得回报社会。可究竟什么才叫社会责任感? “养老”看似是一个福利事业,从事者应该是无偿志愿奉献的,但在中国,这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光靠政府微薄的补贴是远远不够的,于是需要民间的力量。我们不能苛刻地要求民营企业有着 “普渡众生”的无私情怀,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利益,他们的辛勤付出需要回报。在劳伟敏看来,养老院盈利和社会公益并不矛盾,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这是劳务双方的自愿选择,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付出的巨大成本应该有所回报。做好自己该做的,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让每一个入院的老人过上舒适的生活就是我们应该负起的责任。无论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企业也好,还是以公益为目的的社会团体,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若每个人都为养老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这就是对整个社会的贡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