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武夷散记

时间:2024-05-04

魏建国

山水气象

一出武夷山机场,立马感到空气的湿润。毕竟江南,风景殊佳,虽是初冬,依然满眼苍翠。比之西北的干燥劲厉,江南确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也暖和得多,晚上散步,凉风习习。换下衬衣毛裤,感觉不到丝毫的冷,真是舒爽。怪不得南方美女多,湿润的空气滋养了她们娇嫩的皮肤,不受风沙的磨砺,不美才怪呢!如果把我陕北好女儿送到江南,肯定不比南国女儿差。武夷山以这样的方式,让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游人,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她。

大美武夷山,真是名不虚传。大凡天下名胜,不外乎两类:要么是自然景观,要么是历史人文景观。二者居其一,即可成名胜。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并驾齐驱的旅游名胜实属不多,武夷山却是二者皆备,双绝竞美,所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至今我国第四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武夷山的自然景观确属世界一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奇伟的丹霞地貌本相,再经过亿万斯年流水风雨的剥蚀,形成了今天这种绝美异常的山水地貌。天游峰下晒布岩,就是亿万年流水冲刷的杰作。同时,武夷山又有浓厚的历史人文遗存,产生过朱熹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和柳永这样杰出的文学家。奇山异水的自然景观,又有历史文化名人相伴,要不成名也难。

登天游峰,漂九曲溪,是游武夷山必备的功课。九曲水碧,天游山丹,确是风景绝佳处。天游峰位于武夷山景区中心,是景区中最大的一块巨石,奇峰独立,壁立万仞。游人要在极陡的台阶上依阶而上。一口气攀上峰顶,放声长啸。纵览群峰,视野开阔,胸襟大开。仰望茫茫云海,气象万千;俯瞰九曲缠绕,极尽妖娆。北方已是隆冬,这里仍是一片苍翠。分明在下雨,雨丝却似有若无,让人不记得打伞,衣服却在不经意中淋湿。武夷山的雨,也和我陕北的雨大不一样,极尽婉约柔媚。坐竹筏漂流九曲溪,从九曲开始,顺流而下,漂过一曲又一曲,绿水青山,奇峰怪石。筏在水上漂,人在画中游,真是悠哉游哉,乐而忘返。

武夷山峻伟奇特的地貌,仅仅是自然景观的一个方面,生物多样性,才是她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更重要的原因。这里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地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系统,植被的垂直分布非常明显。因此,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生物学的宝地,物产丰富,种类繁多。为此,国家专门成立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里有茂密的森林,陡峭的斜坡,深邃的峡谷和华东大陆第一高峰——黄岗山,海拔2161米。保护区不对外开放,只在进行科学考察时才可以进来。我们有幸进入了与保护区一脉相连的武夷山大峡谷生态公园,一睹武夷山的绝世真容,体会了一把醉氧的感觉。

生态公园在武夷山西南,从星村镇经西往北,不久就进入了武夷山大峡谷。这里是九曲溪源頭,溪流瀑布纵横,不断有溪流汇入。一路上完全是在风景中游,满目苍翠,着实养眼。按照国内外通行的做法,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标准,一般城市为每立方厘米200个,森林公园为1000个,武夷山则比这大多了。据大峡谷青龙景区醉氧台测定,2016年3月23日09:50,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为16.7万个(均值)和28.6万个(峰值)。同年6月16日09:40,这两个数据分别是23.6万个和48.8万个。因此,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空气清新异常,让来自西北高原寒苦风沙之地的我,平生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心旷神怡”。

车到大竹岚,进入了竹子的海洋。我们下车步行,走了十多里路,一点都感觉不到累,只觉得心情愉悦,美不胜收,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我终于明白,人一旦真正寄情山水,自然会远离追腥逐臭、争权夺利的世俗世界,但前提是要有真正的美景。中午在公园里吃饭,香甜至极,因为食材都是纯天然出产,味道自然鲜美异常。现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已经确定为国家公园,保护区机构已经撤出,暂由林业部门代管。未来如何发展虽未确定,但成为国家公园后,规格提高,加强保护是必然的。

午饭前后,大家检点各自拍的照片,其中不乏达到发表水准的作品。随便挑几张发到各自微信群里,引得朋友们羡慕不已。本来风景就好,队伍中又有专业摄影师,又有刚入道的摄影发烧友,专业装备,专业水平,加上人人持有的手机,哪怕像我这样纯业余的水平,也能拍出极好的照片:湛蓝的天空,雪白的流云,苍翠的树木,亭亭的竹林,地上铺满金黄的银杏叶,我们在黄金叶中或躺或坐,或立或卧,效果好得真是没法说。

下午游闽赣交界的桐木关时,正遇风雨。穿着单薄,风便稍显凛冽,雨丝却似有若无,雾气弥漫。分明听得见瀑布的轰响,循声而去,却怎么也找不到。植被太好,茂密的树木遮蔽了挂在山坡的瀑布,只能闻其声,不让见其形,只能徒呼奈何。

茶业茶源

武夷山市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历史上叫崇安县,北宋淳化五年(994)建置,1989年撤县改市,是一个县级市,土地面积和人口规模与陕北的普通县差不多。武夷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是闽赣两省的界山,西北属赣,东南属闽。而在相邻的江西上饶,也有一个以“武夷山”命名的地方,不过规格没有福建的高,叫武夷山镇,属上饶市铅山县辖。武夷山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引得闽赣两省都要争打这张王牌。

武夷山市地处武夷山脉腹心地区,盛产茶叶,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地之一,著名的大红袍茶就产自这里。游武夷山,除过领略自然风光的奇伟瑰丽外,还有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征,那就是无处不在的茶。地面上的每一抔土壤,岩石间的每一处平地,全都是茶树。空气中的每一个角落,也全都氤氲着茶的气息。武夷山人的日常生活,完全沉浸在茶的氛围中,所有的店面都围绕着茶叶展开,茶馆茶楼遍地都是。每一个居民都是茶商,每一个农民都是茶农,不种粮食,只产茶叶。放眼四望,别的草木都是烂漫生长,高低错落,唯有茶树,笔划一般,高矮相等,郁郁葱葱。所有的茶田,都修剪得井井有条,规规整整,整齐划一。游客必到的武夷山景区,不仅是一个旅游景区,更是一个茶叶圣地,景区内所有的土地上都是茶树,种类不下二百余种,统一叫大红袍。景区中心的一处绝壁上,六棵茶树作为大红袍的母树被保护起来,像神一样被敬奉着,成为景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景点。景区中有一个慧苑寺,真正的洞天福地,儒释道三教合一,以释为主。古语云,天下名山僧居多。确实,洞天福地,也只有释家道家才消受得起,凡夫俗子,哪有这个福分?领我们游览的导游是景区副总,对景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了如指掌,讲解得异常专业,比普通导游水平高多了。在我的印象中,武夷山不仅是风景名胜地,更是茶的天堂,是名副其实的茶世界!天然美景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使名胜少了高不可攀的富贵气象,多了让人亲近的烟火气息。这让人不得不怀疑:武夷山景区到底是风景名胜地,还是茶叶生产基地?能将风景名胜和产业基地结合到如此天衣无缝的程度,在风景名胜中,恐怕只有武夷山吧!

下梅村是清代武夷岩茶万里茶道的起点。岩茶到下梅村集中上船,然后到江西河口一路北上,经汉口、襄樊、唐河、社旗、洛阳、晋城、祁县、太原、大同到内蒙归化(今呼和浩特),再经外蒙库伦(今乌兰巴托)到俄罗斯恰克图,全线长约7000余里,是武夷巖茶外销的一条主要茶路。下梅茶业的兴盛,源自当地邹氏家族与山西茶商的联手经营。清顺治年间,邹氏先祖携四个儿子从江西南丰茶溪村迁居下梅,惨淡经营茶业。到康熙年间,生意日渐兴隆,使下梅发展成为晋商在武夷山采购茶叶的集散地。在经营茶叶的过程中,邹氏与山西榆次车辋常氏茶商建立起了牢固的合作关系,生意越做越大,鼎盛时期,邹氏形成了一千多头骆驼的雄厚运力,一年的交易量达到上百万两白银。邹氏发达后,大兴土木,修祠堂,建家庙,起高楼,保留至今。邹氏还投巨资改造了横贯全村的当溪,在沿岸修筑了九处埠头,以利于行筏运茶。《崇安县志》载:“康熙十九年(1680),武夷岩茶集崇安下梅,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经营茶叶者,皆为下梅邹氏。”由于下梅地处大山深处,受战火兵燹破坏小,许多精美的古代民居得以保留下来,如邹氏祠堂、儒学正堂、参军第、施正堂、闺秀楼、天一井等。这些古民居的主体建筑是传统的木构架,外围风火墙。高耸的风火墙由石砌、土垒、砖斗三部分组成,墙项上还有色彩缤纷的漆画。相邻的风火墙形成一条巷道,给人以迂回曲折的感觉。门楼大多嵌以精致的砖雕,砖雕或饰以花鸟,或饰以山水,或饰以人物。这些雕刻与楼台、屋宇、墙体有机地结合成整体,完美地体现了清代的建筑风格与建筑艺术。下梅村因此成为历史文化名村,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每日游人如织。人们在这里仿佛又回到了古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一带,是武夷岩茶的主产区,也是很多名茶的发源地。桐木庙湾就是名扬天下的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发源地。桐木是一个行政村,庙湾是其中的一个自然村。这里的茶叶远销世界,又贵又好。据说,第一次远销英国的茶叶就产自这里。当年,英国人从中国引进茶叶后,很快喝上了瘾,再放不下。这也难怪,英伦三岛地盘不大,气候寒冷,出产有限,游牧为主,居民饮食以肉蛋奶居多,蛋白质摄入不少,维生素摄入不足,自然消化不良,寿命有限。这种情况不独英伦三岛如此,所有的游牧民族莫不如此,他们的寿命远没有农耕民族长。唐初文成公主入藏,带入大量蔬菜种子和茶叶等。文成公主入藏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让吐蕃人的寿命大大延长,原因就在蔬菜和茶叶上,让马背上的吐蕃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有益的变化,摄入了生命体必需的维生素,提高了身体的消化功能,从而延长了寿命。英国人习惯喝茶后,不得不大量购买。在当时的英中贸易中,英国输入的是茶叶、丝绸、瓷器等,输出的是呢绒等工业品。但中国是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根本用不着呢绒什么的。不长时间,英国库存白银就告急了,贸易逆差越来越大。情急之下,强盗本性发作,干起了贩毒的勾当,把鸦片输入中国,导致鸦片战争,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谁能想到,这样重大的历史进程,最初的源头,竟然出自如此偏远的一个小山村。

五夫横渠

武夷山之所以成为世界双遗产地之一,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原因在于她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是世界研究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基地。

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卒于孝宗庆元六年(1200)。绍兴十三年(1142),父亲朱松病故,临终前将朱熹母子托付给好友刘子羽。刘子羽是抗金名将,此时遭秦桧陷害,闲居在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家中。他不负好友重托,为朱熹母子构筑了一座楼宅。第二年,14岁的朱熹遵父遗嘱,奉母亲安居于此。因为朱氏祖籍婺源有紫阳山,故将新宅命名为紫阳楼。以后,朱熹又以父亲的印章“紫阳书堂”匾其厅堂。淳熙三年(1192),朱熹举家迁居建阳考亭。他在五夫定居了49年之久,度过了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

紫阳楼在民国初年毁于兵燹,仅存遗址。1998年底,有关方面在原址上按原样重建,作为朱熹故居对外开放。故居仿宋代建筑风格,为歇山顶的闽北民居风格,里面的厅、堂、斋、轩均按朱熹自撰的《名堂室记》进行布局。故居规模不大,朴实无华,客厅、书房,卧室、床柜,天井、照壁……概仍其旧,八百多年前的生活场景一一呈现。故居保留了传统文化特有的原貌,文化气息浓郁得让人震撼,映入眼帘的每一则语录,每一副楹联,都是“存天理,灭人欲;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善为传家宝,忍是积德门”一类的警世格言,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智慧,堪称传统文化的一处圣地。

五夫镇兴贤街凤凰巷内的朱子社仓,至今保存完好。社仓初建于乾道七年(1171),为朱熹首创并命名的一个民办社仓。乾道四年(1168),闽北荒馑,饥民骚动。朱熹力劝里中豪富,发家中存粟,以平价赈济灾民;同时上书建宁知府,请求发放官仓存粮以应急需,灾情遂得缓解。之后,朱熹又先后上书历任知府,请在五夫建仓,得到官府支持。乾道七年八月,社仓建成。朱熹亲撰《建宁府崇安县五夫社仓记》一文,追溯建仓始末。社仓建成受益后,建宁府属各县争相仿效。淳熙九年(1182),朝廷将朱熹呈请施行的《社仓法》“颁诏行于诸府各州”。自此,五夫社仓因开救荒之先河,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历代重修不辍,因而保存完好。社仓廒廪现仍为五夫镇粮站存粮之用。看来,这位名垂千古的一代宗师并不是只会掉书包的书呆子,而是能够学以致用的经世之才。

朱熹在五夫还留下了许多遗迹遗物,最著名的当属那株他亲手所植的香樟。这棵香樟,树冠遮天蔽日,郁郁葱葱。看样子,树龄至少有八九百年。朱熹当年吟咏过的那半亩方塘,至今尚在;那源头活水,依然汩汩流淌,不绝如缕。

除过五夫镇的朱熹故居外,武夷山景区内还建有一座朱熹传道授业的书院——武夷精舍,又叫武夷书院。书院始建于淳熙十年(1183),位于九曲溪五曲东岸,隐屏峰南麓。其时,朱熹刚从“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任上辞官返乡,回到武夷,创建书院,广收门徒,聚众讲学,历时八年之久。期间,大儒云从星拱,流风相继,四方学子接踵而至,形成了“当今道在武夷”的盛况,武夷山因此被称为“道南理窟”。清初,康熙皇帝亲颁御匾“学达性天”赐与武夷精舍。

我冒雨在武夷书院内外瞻仰,深深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所折服,流连忘返。我恭恭敬敬地请来了朱老夫子的手迹拓片。家里刚装修好一套房子,要挂一副字画,手头的几幅都觉得不合适,正在想着怎么弄。没想到,缘分竟在遥远的武夷山。朱老夫子的手迹,不正是我殷殷期盼的对象吗?我精心挑选了几张,一幅是前一天在故居现场感受过意境的那首《观书有感》手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另一副是对联:“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夫子的手迹,笔力雄健,圆润饱满,确是大家风范。回来后,我恭恭敬敬装裱起来,挂在书房,晨昏瞻仰。

《宋史》将两宋大儒的传记,并没有像其他史书那样收入《儒林》,而是别出蹊径,另设一个类别《道学》,用4卷篇幅,记载了24位名儒的事迹。《道学》之后才是《儒林》《文苑》《忠义》《孝义》诸类。《道学(一)》收入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5人,另在张载传后附录其弟张戬。《道学(二)》收入程氏历代门人谢良佐、游酢、杨时、罗从彦、李侗等10人。《道学(三)》只收朱熹、张栻二人。《道学(四)》收入黄干、李璠等6位朱氏门人。从篇幅看,朱熹记载最详,用笔最多,其师承及门人弟子,占了多一半,可见朱熹在理学中的地位,是真正的集大成者。

《宋史·朱熹传》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辞”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粗略统计一下,达26次之多,加上同样意思的“归”“致仕”“休致”等词,不下30次。这在惜墨如金的二十四史中极为罕见。也就是说,朱熹从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及第开始做官,到庆元五年(1199)退休,在51年的宦游生涯中,辞官不下30次之多。仅此一举,就不知要愧死古今多少官场中人。诚然,一辞再辞中,免不了有时会有沽名钓誉的成份,但也说明,朱熹本人对做官的兴趣确实不大,即使做官,也多是皇家某个宫观的主管之类的闲职散官。他担任过潭州南岳庙监,先后主管过台州崇道观、武夷山冲佑观、西京嵩山崇福宫、太一宫、南京鸿庆宫等。这些官职,多是以研究学问为主,有的仅是挂名。真正主政一方或执掌某事的实职,倒也做过几任,政绩也颇为可观,甚至让皇帝也感到惊讶,大为赞赏。

淳熙五年(1178),朱熹任南康知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淳熙六年(1179),浙东大饥,宰相王淮上奏,建议将时任“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的朱熹,改调浙东负责救荒。朱熹出色地完成了救荒重任。“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辏。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朱熹的行政才干,让孝宗也大为惊讶,高兴地对王淮说:“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即便如此,朱熹对那些炙手可热的实职实权,总是尽量回避,能不做就不做,把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研究学问、著书立说、传道授业中。《朱熹传》载:“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纔四十日。”

理学一脉,源自洛学,朱熹本人就是洛学程颢程颐的第五代传人。二程弟子众多,最著名的有谢良佐、杨时、游酢和吕大临,号称“程门四大弟子”。杨时与游酢都是福建人,成语“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杨时于熙宁九年(1076)中进士,不久执师礼拜见程颢,分手时程颢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杨时传罗从彦,罗从彦再传朱松、刘子翚和李侗。朱熹是朱松之子。朱松临终前托妻寄子的好友刘子羽,正是刘子翚之兄。朱熹又是李侗的亲传弟子。本就天资聪颖的朱熹,不仅博览群书,从经典中汲取营养,又有家学渊源,更遍交当世有识之士,师从刘子翚、李侗等大家,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学术根基自然扎得很牢了。

来武夷山前,恰好遇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平生第一次到关中眉县横渠书院拜谒了张载。作为北宋儒学正宗的关学,正是张载所创。张载因久居横渠,被后人尊称为“张横渠”。横渠因此而享大名于千古。

张载祠堂,横渠书院,古柏老桧,遒劲如铁。在张载短暂的宦游生涯中,曾在陕北任过云岩县令,颇有政声。《宋史·张载传》载:“(张载)举进士,为祁州司法参军,云岩令。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及告所以训戒子弟之意。”今天宜川县(即宋时云岩县)的民间风俗中,特别是在婚丧嫁娶和养老事长方面,与陕北各县全不相同,还保留着许多古风。这正是先贤遗教,千年不衰,流传至今。

张载生时,关学之盛,不亚洛学。张载与二程父亲是表兄弟,年龄又比二程大十几岁,远离官场,一心向学,学问精纯,自成一家,且学以致用,引得天下学子翘首西望,以成为关学弟子为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横渠的这句名言,千百年来,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奋发有为啊!《张载传》载:“(张载)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与朱熹同时期的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陈亮说:“横渠张先生崛起关西,深思力行而自得之,视二程为外兄弟之子,而相与讲切,无所不尽。”自古对宋儒各家排序虽以“濂、洛、关、闽”居多,但也不乏以“关学”居首者,如明初大臣解缙上奏,建议修书以“上溯唐、虞、夏、商、周、孔之奥,下及关、闽、濂、洛之传”。再如清初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讲到,南宋末年,学者王应麟与汤斌研究理学,“朝夕讲道,言关、洛、濂、闽、江西之异同。”

张载门下弟子中有许多当世名臣与历史名人,《水浒传》中著名的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就是张载的亲传弟子,后来成为朝廷最为倚重的统军大帅,以一身进退关乎天下社稷安危、亿万苍生命运的国家干城。不幸,张载去世后,弟子中没有像他那样的学问大家,不能广大师门,较为有名的吕大临又投二程门下,后成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张载去世后,程颢曾到关中讲学,有的关学弟子也去听讲。关学式微,后继无人,遂使洛学唯我独尊。不少学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做了深入研究。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序论》中指出:“呜呼!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焉者也。学之兴于宋也,周子得二程子而道著。程子之道广,而一时之英才辐辏于其门;张子斅学于关中,其门人未有殆庶者。而当时钜公耆儒如富(弼)、文(彦博)、司马(光)诸公,张子皆以素位隐居而末由相为羽翼。是以其道之行,曾不得与邵康节之数学相与颉颃,而世之信从者寡,故道之诚然者不著,贞邪相竞而互为畸胜。”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中赞同这一观点,认为:“王夫之的话是相当深刻的。没有像洛学那样凭依于以富文司马为代表的豪族集团,是关学异于洛学的社会根源。”这种情况至今依然。文化事业如果没有官方参与,事业必然受限,成就自然有限。如果官方介入太深,又必然会损害到文化事业本身。这对矛盾,引得历代多少文人对官方爱恨交加。以文学评奖为例,不管是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都存在一种情况:单纯从文学角度看,达到获奖水平的大有人在,但奖就那么几个,给谁都说得过去。艺术水平都在同一个层面上,到底谁能获奖,就得看外在的现实政治、经济、人脉等因素了。为什么很多人对文学奖有看法,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在洛学力压关学的过程中,还有其他原因,如历史、时代、地域等因素。金人南侵,北宋沦亡。关中沉沦,中原板荡。宋室南迁,偏安东南。中国文化重心也由北到南,儒释道各种文化形态聚焦于闽浙赣皖交界的武夷山一带。朱熹以儒学为主干,融合佛道之学,建立起了完整严密的新儒学思想体系——理学。自此,理学一脉成为显学,影响后世凡八百年,确是其来有自啊!理宗淳祐元年(1241),朝廷将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五人从祀孔子庙,奉为圣贤,享受后人祭祀,确认了他们在儒学中的崇高地位。

从关中横渠到武夷五夫,冥冥之中,我进行了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的溯源之旅。朱熹作为一代大儒,理学集大成者,其思想长期影响中国。南宋以降,无论知识界还是民间,从科举制度到思想观念,从日常生活到风俗民情,无不受到理学的巨大影响。到明代经过王阳明的继承发展,再到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的知行合一,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干,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今天,中华文明正面临着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所以称为“复兴”,就是说我们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长期处于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文明顶端,领导着整个人类发展的方向。只是在近二百年内才在工具、科技上落后了,饱受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欺凌。但是,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大海一样的博大胸怀,拥有世界上其他任何文明所不具备的包容性与适应性,具备融化一切外来文明的超强能力,能够将外来文明转化为滋养我们的新鲜养料,使中华文明的本体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我看来,所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际上就是要在世界上恢复“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再现“以德怀远,万邦来朝”的盛况。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华文化从儒学到理学的一脉相承作为脊梁,何谈复兴?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今天对孔子、孟子、张载、朱熹、王阳明等诸代先贤,评价再高也不过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