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书记,先拆我家吧。”
“还是先拆我家吧。”
……
“不!大家都别争了,先拆我家,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最后说话的女人,话音虽不高,但语气坚决,不容动摇。她的话一出口,别人就都不言语了,大家知道她的脾气,这件事上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就像2019年迁坟一样。
她,叫张贺军,在安新县小有名气。当时,在雄安新区557个行政村里,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两副重担一肩挑的女性,寥寥无几。
一
白洋淀,这颗华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风景如画。新安北堤,是白洋淀北面的一条重要堤防。宋庄村,是安新县城东面长堤上的一个美丽村庄,一路逦逦迤迤,三四里之间,堤两侧错落着394户人家。
张贺军在这里出生,长大,成家,立业。家中七个姐妹,她是老小,姐姐们爱她,叫她小名“老七儿”。乡邻们也都叫她“小七儿”,很少称呼她的大名。她常常自称“张七儿”,生来一副男儿秉性,心直口快,仗义执言。
张贺军的父亲曾担任生产队的小队长,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热心助人,赢得了乡邻尊重。张贺军处处以父亲为榜样,30岁出头就担任村妇联会主任,一干12年。常言道,妇女能顶半边天,作为妇联会主任,重要性可想而知。由于她处事公道,大家都信任她,有什么事都愿意和她念叨。谁家有个难处,婆媳之间闹别扭啦,小两口打架拌嘴啦,她都会及时出面调节。张贺军有个长处,就是能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变成自己的话,让村民们一听就懂。张贺军团结了一批有思想、有能力、讲奉献的中青年妇女,后来她们都成了宋庄村“巾帼志愿者”骨干,这是后话。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成立。同年12月26日,张贺军走马上任,出任宋庄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2019年10月,村民代表推选张贺军为宋庄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张贺军成为宋庄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双天官”。但面对新区成立后的高质量高要求,这个体格有些瘦弱的女子能承受吗?
事物的运行规律往往是不破不立。宋庄村因为坐落在新安北堤上,家家户户临淀而居,堤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津保航道,南面不远是大鸭圈和小鸭圈(白洋淀內的两个淀泊)。村民们世世代代在堤上居住,靠淀吃淀,“鱼苇粮航”,有三样取自淀中。村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白洋淀。就说这生活废水吧,都是通过下水管道直接排进淀里。很多年了,习惯成自然。为了治理白洋淀生态环境,这些年环保部门没少下力气,关停了与淀区污染有关的企业。白洋淀人看到淀子一天天干净起来,心里自然高兴,可是,不让用下水道这件事,涉及到了个人生活,不方便了,不习惯了,又有些想不通了。
2018年4月,雄安新区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决定不让一滴生活污水流入白洋淀。为此,村里提前准备了370多对桶,一家一对,带盖的塑料桶用来盛生活污水,铁桶用来装生活垃圾,每天由村里派人收集。人们的生活一下子变得非常不方便,一时间人心有些不稳。有的人家下水道白天不排放,晚上又用上。面对这种情况,张贺军带着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苦口婆心劝说,讲道理,慢慢地,人们想通了,配合了,用两个桶坚持了半年多。
排污口这件事,张贺军记忆犹新。那时候她天天坐船沿着河道检查,发现有一家下水道还在流水,就入户做工作。一说不通,再去;二说还是不通,再去;事不过三,这家终于答应封堵下水道,配合村里工作。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她打算就近从坡上蹦下船,没留意旁边有个钢管,一下子碰到了头上,当时就觉得嗡的一下,剧痛,她连忙用手捂住,感到黏黏的,一低头,大滴大滴的鲜血落在船上。那家人看到了,连忙进屋找了一卷卫生纸扔下来,她用纸压住伤口,让船直奔东关码头。她不想因为自己惊扰村民。到医院时,那卷纸早已被血洇透了,伤口整整缝了五针。
张贺军说,那道伤疤,天气阴冷时还会隐隐作痛,但为了新区,为了白洋淀,这伤,值!
二
宋庄村不大,以长堤为界,堤南是白洋淀,堤北是耕地,夏收小麦,秋收玉米,安新县有名的宋庄西瓜,随着季节摆上人们的餐桌。由于没有像大张庄羽绒、大王服装、三台制鞋那样的支柱产业,宋庄村村委会的日子并不好过。
张贺军上任时,她先想办法给村里跑了些钱,渡过难关。但这总不是长久之计。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她偏偏要做这无米之炊的巧妇。
村东头三岔路口处有个小旅游码头,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几处私搭乱建,通过做工作,很快被清理掉。紧接着,张贺军组建起一支志愿者队伍,开始建设小码头,除了土方、砖灰用料之外,所有的用工没花村里一分钱。看着整饬一新的小码头,大家开始由衷地从心底佩服她,那些不理解她的人也慢慢转变了态度。
宋庄村的巾帼志愿队,由48名女同志组成,其中年龄最小的26岁,年龄最大的是满头银发的75岁老党员夏迎春。这支队伍的组建,和张贺军当妇联会主任时所做的工作密不可分,大家都愿意跟着她干,不仅不要报酬,还往里搭钱。仅2020年3月,巾帼志愿者们就自愿捐款近5000元,购置花草树木,用来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在宋庄村青年路两侧,这些女同志,肩挑手提,植花种草,将原来杂草丛生的路边野景,改造成鲜花盛开的植物园地。她们组建了微信群,只要组长一声招呼,大家就一起出动,有时候凌晨四点就起来了。
2020年6月疫情期间,安新镇的郭里口村和王家寨村由于地处淀区,村民购买蔬菜瓜果和日常生活用品有些困难。张贺军组织本村村民为两个村捐款11000多元,并为他们带去了宋庄的西瓜,既帮助本村瓜农解决了滞销难题,又为郭里口和王家寨两村村民解决了吃瓜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疫情那段日子里,张贺军和安新镇政府驻宋庄村的包村干部白梅多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送去医用口罩、消毒液和方便面。白梅说,那些日子,张贺军的口袋里常常装着几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在大街上巡查时,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看见谁没戴口罩,她就给发一个,还教给正确戴口罩的方法。白梅掏出手机,放了一段录音。手机里的声音很大,那是张贺军在村里广播室用大喇叭进行宣传的豪爽声音:“宋庄村的父老乡亲们请注意了啊,我是张七儿……”用白梅的话说,张贺军没把自己当成村领导,她始终视自己为宋庄村的闺女,是这村的孩子。她的话发自肺腑,是从心底为大家着急。她的话真诚质朴,就像对家人的切切叮嘱……
当谈及在工作中的感受时,张贺军说:“人们都说‘有泪不轻弹,那是因为没到伤心处。我也哭过,比如2019年。那是冬天,由于新区规划,宋庄村需要迁坟。迁坟工作正式启动后,在‘第一迁的问题上,我第一个表态:先迁我家的坟。但在迁坟的时候,当我看到棺材里的水和漂起的尸骸时,心里一个劲地翻个儿……后来,丈夫把我拉走了。我远远地站在一边,泪水止不住地流,正因为我是党支部书记,我不能像村里其他妇女一样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
此时的张贺军,多了一份亲切。共产党人也是人,情感哪怕压抑着,也总有显露的时候。
三
2020年12月19日上午,在宋庄村征迁工作组办公室内,一个60岁左右的妇女抽抽噎噎哭着。她只是哭,一句话也不说。肩膀一抖一抖的,好像随时会昏厥。拆迁工作组总指挥安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路达等一班人连忙上前安慰,询问缘由。好长时间,她的情绪才稳定下来。大家这才知道,她是张贺军的四姐。可直到离开征迁办,她都没说一句话。是张贺军不让她四姐说话,不让她提要求。在别人面前,她不想埋怨自己的妹妹:自打老七当了这个村书记,她不仅没沾过光,还处处背害,老七不讲理,连话都不让说,憋屈得她终于忍不住哭了。
宋庄村,420多户,于2021年1月13日完成整村征迁,用时不到一个月。征迁过程中,没有一户上访。
一开始,按照征迁计划,“红线”内的300多户先拆,但线外还有100多户村民,如果征迁工作开始,剩下的那些村民将面临吃水、供电、出行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张贺军,让她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
“红线”外的村民纷纷找到她,对她讲:“小七儿,我们可怎么办啊?这出不去进不来的,没水又没电,日子怎么过啊?”一位大姐说着说着掉下了眼泪。许多人的眼圈跟着红了。想想以后可能面临的困难情景,张贺军也落了泪。
她一路小跑,赶去征迁指挥部。
那里她太熟悉了,那是她的家,用不了多久,也要被拆掉。对接之初,工作组找不到合适的办公场所,是她主动把自家的四间平房让出来,给工作组作办公用房,无偿使用。为了接待工作组,她给工作人员买肉、买菜,包饺子。她知道他们不容易,这两年来转战不停。每天早早地来,挨家挨户地调查、做工作。这些天,家家都烦,人人都烦。需要征迁的烦,不能征迁的也烦。人一烦,说话就冲,工作组这些人没少受气。唉,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自己比他们还要复杂,既是征迁户,又得做征迁群众的工作,心里不好受,还要打起精神,全力配合好征迁队的工作。
一搞征迁,陈芝麻烂谷子,就都出来了,离婚分房的,要给人家分家、分财产;有矛盾纠纷的,要倾听双方的诉求,斡旋协调,一并解决,村干部和工作队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
这些年在村里工作,摸爬滚打,张贺军以为自己早就习惯了,可没想到征迁工作这么复杂,可以说什么情况都有,根本谈不上一帆风顺。她说,真要感谢村里“两委班子”的同志们,关键时候都顶得上去,都是好样的。
村里有两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瘫痪在床,行动不便;另一个双目失明,经济上太困难,没钱租房。两家都在租房上出现了困难,无法按时完成腾退任务。这时,支委宋威主动找到张贺军,提出让他们两家搬到他闲置的四间房内,无偿居住。后来村子整体征迁,宋威又继续为这两家寻找房源,进行了妥善安置。
副支书杨占辉,整天忙着为大家联系房子,可自家的房源还一点着落也没有呢。他媳妇看指望不上他,就自己四处去找,一边滚着眼泪一边数落他:“你把钱借给乡亲我不埋怨,你管村里的事我也不埋怨,但最起码你得给咱们家找个住的地方吧。”埋怨归埋怨,房子到底还是占辉媳妇找的。
说到借钱给贫困户找房源租房,村里的五个两委成员,哪个没拿出来过?不管是家里还是大街上,都是现掏现借。为了新区建设,为了“千年大计”,为了子孙后代,大家都豁出去了。
想着这些,张贺军更觉得自己有责任把拆迁中的大事办好,让所有乡亲都能安心地过好以后的日子。
到了征迁指挥部,张贺军把想法一说,指挥部当即和县征迁指挥部联系,县里立即把情况汇报给了新区。新区和县里马上派人入村调研。很快,上级经研究决定,宋庄村整村征迁。
消息传来,大家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站在老屋前,张贺军让人拍下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她,身着红色征迁工作服,旁边一个大大的“拆”字分外醒目。她的脸色看似平静,但谁都知道她的内心一定涌动着巨大的波澜。就在前一天,她力排众议,一锤定音,将“先拆我家”四个字砸在了每個人的心上。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在老屋前响起。先是她一个人唱,很快,两委们加入进来,村民们加入进来,工作组的同志们都加入了进来……
张贺军心里发酸,含着泪离开了。刚走了10来米,就听到隔壁邻居家中老太太的哭声,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征迁工作真是意想不到的好。我没想到会如此顺利。宋庄村的村干部让我感动。宋庄的老百姓让我感动。”安新镇宣传委员、包村干部刘君德动情地说。
在宋庄村村委会临时租用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好几面锦旗,上面写着:
“一心一意为村民,尽心竭力办实事”“为村民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为民办实事,百姓贴心人”“心系百姓,人民公仆”……
这些,代表着每一个村民的心声。
新安北堤外,浩瀚的白洋淀是那么明丽,清澈的淀水是那么洁净。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为Ⅲ类,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白洋淀水质的改善,是雄安新区对历史做出的卓越贡献。这里面,包含着无数人的心血和付出。在清清的淀水面前,谁都无法忘却,堤上、淀内村庄百姓经历过用一对对桶收集生活废水和垃圾的困苦;谁都无法忘却,像张贺军这样为白洋淀还清工作负过伤流过血的村党支部书记。
2022年1月,宋庄村征迁工作完成一年后,一条新的大堤傍着新安北堤的西侧,从安新县旅游码头的北面蜿蜒南来,到原宋庄村堤段西端处合二为一,尽情展示着双堤并峙的宏大格局。这是雄安新区在白洋淀边擘画的崭新图景。这里面,有每一个雄安人的博大情怀,当然包括张贺军这样刚强又柔弱的雄安女子。
(王广乐,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刊发在《散文百家》《雪莲》《延安文学》《荷花淀》等刊。出版有散文集《雄安古镇漫记》《流光碎影》。)
编辑:耿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