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日本人的变态“垃圾经”

时间:2024-05-04

如意

对待垃圾,全世界最用心的肯定是日本人。本文主人公随先生陪读的半年时间里,真正体会到了日本人对待垃圾的执着、认真,甚至到了“变态”的地步!

迎头棒喝,垃圾洗干净再扔

先生赴日工作半年多,我终于争取到機会带儿子一起投奔他。在日本,高度发达的经济和完善的社会福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唯有每次在日本扔垃圾时的高度紧张,让我头疼不已。

我们的住所在名古屋郊外,之前通过先生的照片看这里,就为街道的整洁程度赞叹不已。如今亲身体会,更是咂舌——从日本大阪踏进日本本土,途经京都、东京等多个城市,其干净程度都是一样的,真可谓纤尘不染,甚至街头巷尾,找个垃圾桶都很困难!我不禁纳闷儿,日本人把垃圾都扔哪儿了呢?

到家放下行李,我迫不及待掏出婆婆做的辣椒酱。到底是家乡的味道美,看着先生大快朵颐的样子,我和儿子笑的前仰后合。吃完饭,我顺手拿了装辣椒酱的空瓶子要往外扔,先生忙不迭嘱咐:“垃圾箱在小区对面……哎,你要洗干净再扔啊……”

我一边步履匆忙往外走,一边心里笑:这个大男人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婆婆妈妈!扔个垃圾而已,岂有洗干净的道理!正想着,已出了小区门。四下遍寻,半天才在对面发现一个垃圾箱。那个垃圾箱由三部分组成,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不明归类三种来分类。上面盖了一条防雨塑料布,干净得就像家里的桌布一样。我看了半天,才确定这真的是垃圾箱。

正要随手丢空瓶子进去,旁边负责回收垃圾的老太太却严肃的大喝——

“奥样(日本人对太太的称呼)!这样的瓶子一定要洗干净才能拿来!”

老太太这大嗓门儿,立即引来其他在扔垃圾的日本“奥样”们的注意,她们都目光犀利,齐刷刷地朝我这个中国“奥样”射来!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但我可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啊!只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揣起空瓶子,面红耳赤灰溜溜的往家跑。

刚迈进家门,等着看我笑话的先生就乐不可支捧腹大笑。我拽住他细问才知道,原来,在日本,国土狭小和人口众多导致的资源严重匮乏,让人们都不舍得乱扔垃圾。他们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可以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上创造巨大的价值。

不仅如此,日本人还有个特殊的习惯,就是把喝完的饮料瓶、啤酒瓶或者家里用光的酱油瓶等,都用清水洗一洗,再放进垃圾桶内。因为这些瓶罐回收后也需要清洗,这样一来环保,二来与人方便也卫生了自己,省去不少麻烦。

“难怪刚才老太太那么凶!”我吐吐舌头:“这里面还有不少规矩啊!”

精细分类,扔垃圾从娃娃抓起

有了上次教训,再扔垃圾时我就变得小心翼翼。但却没想到,除了清洗瓶罐,日本对于如何扔垃圾,还有更多严格的规定。例如在我们住处,规定扔可燃垃圾使用白色塑料袋,扔不可燃垃圾要使用粉红色塑料袋。而且这些塑料袋都必须是专用的,要去附近的超市或24小时便利店里购买。不仅如此,扔垃圾还有时间限制。可燃垃圾每周一和周四按规定扔在指定地点,而不可燃垃圾,则是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和第三个星期三才能扔。

两种垃圾的辨别很费脑筋,哪怕是扔个唇膏或口红,里面的物质也属于可燃烧物品,外管则要归入塑料制品和小型金属。扔可燃垃圾还好办,不要的东西通通塞进大塑料袋里,然后周一和周四先生上班出门时顺便带出去扔掉,但要扔不可燃垃圾,就相当麻烦了。

日本人将不可燃垃圾分的非常细,例如:空铁罐和空铝罐要分开,空啤酒罐和空果汁罐要分开,还有各种各样的瓶子——白的、棕色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也全都分门别类的扔。每次去扔那些该死的瓶瓶罐罐,在负责回收垃圾的老头老太太目光炯炯之下,我总是表现的非常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将要扔的那些瓶啊罐啊一个一个慢慢在规定的回收筐里摆放整齐,那场景在儿子看来,根本就不像是在扔垃圾,而像是在举行告别仪式,显得非常依依不舍的样子。

当然,儿子的日子也没有比我好过多少。虽然还不到六岁,却要在进日本幼儿园的第一天就感受老师和小朋友们异样的眼光——他只不过为了跟新朋友分享糖果,而不小心扔到地上一片糖纸,就有老师走过来跟他“聊聊天”。

原来,日本这种环保意识是“从娃娃抓起”的。在他们还是萌萝莉和小正太的阶段,就要学会垃圾区分的基本常识。上小学之后,老师会组织学生去垃圾焚烧厂参观,让他们了解不同的分类会影响到垃圾焚烧转化率与资源回收再利用率。不但中小学课本中有很多与环保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就连日本动漫都在不遗余力地宣传环保,儿子看了几天动画片就知道破坏环境是大坏蛋!

这可苦了我。为了配合这个对垃圾处理近乎“强迫症”的民族,我只得每天不厌其烦的告诉儿子:食物不能剩下,每天要勤洗澡,更换不同的衣服,在家门口必须脱鞋,垃圾自产自销,精细的垃圾分类方法等。虽然日本的寿司和三文鱼对我这个纯正吃货有无比诱惑力,但我还是没过多久就瘦了一圈,简直被扔垃圾的变态行径折磨到心力交瘁!

“我还就不信邪了!”在儿子又一次因为没将纸屑分类扔好而“遭遇”家访后,我的情绪简直暴躁到极点:“大不了回国!怎么这么麻烦!”

正在沙发上剪指甲的先生听了吓一跳,赶紧把剪下来的指甲屑小心用纸包好再来劝我:“其实老师这样要求孩子并没错啊,不但能从小养成爱干净和保持良好卫生的好习惯,更能培养他对自然的敬畏心啊!”

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本青山绿水,其实是被曾经的污染“逼”出来的。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整个日本都深受环境污染公害问题的困扰。到了70年代,日本经济每年平均以10%的增长率全速前进,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地面下沉、噪音、震动和恶臭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再加上70年代的石油危机,彻底唤醒了日本人的环保意识,垃圾分类体系也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其实不光是你这种家庭主妇,就连我这大男人也受到束缚啊!”先生说得委屈不已,随手打开他的公文包,我惊讶地发现,里面除了办公文件,竟然还有购物小票、空瓶子等垃圾,最可笑的是,還有一个便携式烟灰缸!先生看我诧异,只得尴尬的耸耸肩——

“日本到处都是禁烟区,烟头又不能乱丢,我只好带着烟灰缸,把垃圾带回家来……”

我正哭笑不得,儿子从门外抱进个“大礼包”,一脸嫌弃的埋怨:“妈妈,你怎么又分错了垃圾!害的邻居佐藤笑话我半天!”

我定睛一看,倒吸一口凉气——这大塑料袋上贴着的黄牌警告分外刺眼,老天,不但老公从外往家带垃圾,我偶尔想偷懒一次,还把垃圾给我寄回家来!

赏罚分明,乱扔垃圾是犯罪

有了这次惨痛教训,我只得更加小心。日本几乎没有职业歧视,但没有处理好垃圾分类的人,却会被邻居看不起。我和儿子刚搬来,在市役所进行登记后,就领取到一本这个市垃圾分类的说明,足足27页,重点部分的详细说明多达518条,几乎概括了家庭所有可能会产生的垃圾的分类办法!

不仅如此,日本还制订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包括基础和综合性法律,还有各种具体类别的法规,我以为这些不过是写出来吓唬人的形式主义,却不料在一次外出时,先生悄悄指着亭子里默然独坐的老人,对我耳语——

“星野夫人真是可怜,丈夫去世早,本来儿子企业运营挺好,却因为将施工垃圾偷偷掩埋而被处五年徒刑,还罚了一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1万)!一下把家里掏空了……”

我听得瞠目结舌,这样的“杀鸡骇猴”足以把我这外国人吓呆。先生告诉我,不止是严苛的法律,日本也形成了对乱扔垃圾行为的谴责风气,那些不按规定扔垃圾的人,将会受到巨大的舆论压力,这也是为何没有人同情星野夫人的原因。

“可是,大件垃圾不掩埋,总不能掰成小块放回收箱吧?”

先生笑笑,翻开他的手机通讯录,那里面有好几个搬运工人的电话。当我们需要处理旧电视、旧冰箱、旧沙发、旧汽车等粗大垃圾时,得事先给区役所打电话预约,然后有专门人员上门来收。扔掉这些垃圾都需要付费,费用的多少根据垃圾和生活废品重量、种类和环保化处理难度大小而定,对环境污染重,环保化处理难度大的,收费则较高,反之则低些,这与我在国内的“卖废品”截然相反!

这样的垃圾回收率基本占到垃圾的90%以上,剩下的需要焚烧的垃圾实在不多。先生带我去看过日本的垃圾焚烧厂。这些焚烧厂大多深埋在地下,只有烟囱是露出地面的。即使在焚烧垃圾过程中,烟囱里也只是冒一点点白色的烟,闻不到什么异味。垃圾的高回收率与高燃烧率,保证了日本异常洁净的环境。焚烧的热量常常用来发电或者直接供温热水,让人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觉得“处理垃圾费”掏的甘之如饴。

除了付费,日本政府还明文规定,一个日本家庭,每个月的垃圾和生活废品都不能超过一定的重量。每个家庭,每次垃圾和生活废品的量都会被登记在册,像我们这样的三口之家,一个月不能超过10公斤,超过就要罚款,没超过则会给予表扬和现金奖励,扔的越少奖励越多。

这样一来,为了在邻居们面前抬起头,也让儿子结交到更多新朋友,我不得不想尽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垃圾和生活废品。比如,吃剩下来的骨类硬质性食物,我会狠劲儿用铁锤弄碎,然后用水从洗碗池冲走。那些实在不易弄碎的骨头,就由先生和儿子一起拿到阳光下晒,直到把里面的水分全部晒干,以此来减轻他们的重量。每次爷儿俩嘻嘻哈哈捧出一堆骨头往阳台走时,我都在身后暗自得意——从没想到我竟然如此聪明,想出这种“利家利国”的好主意!

转眼,我们已经在日本呆了半年,渐渐习惯了各种琐碎的规矩,知道了大街上只有在便利店门口才容易找到垃圾桶,知道了一个塑料瓶可能要分瓶身、瓶盖、塑料包装三个部分来扔,知道了扔一辆旧自行车可能要花600日元,而给我的回报却是,被小区列为“最受欢迎家庭”!

编辑/贺长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