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影像时代的文学魅力

时间:2024-05-04

张小虹

“岛屿”是个非常独特的名词,既非僵硬的国族符号,亦非泛政治化的情感动员。“岛屿”作为一种历史地理的指称,潜藏了在地思考的逃逸路径,跳脱省籍,无关统独。

《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系列电影》是今年台湾纪录片的一大“奇迹”,原本以为是诉诸小众的文学家影像传记,却出乎意料地引起热烈回响,放映档期一延再延。六部纪录片,选择了六位年过六十的文学大家,由五位优异的纪录片导演拍摄:杨力州的《两地》拍林海音,陈传兴的《化城再来人》拍周梦蝶,陈怀恩的《逍遥游》拍余光中,陈传兴的《如雾起时》拍郑愁予,林靖杰的《寻找背海的人》拍王文兴,温知仪的《朝向一首诗的完成》拍杨牧。

而“他们在岛屿写作”作为命名此文学影像系列的重要性,正在于代名词的“他们”指向一个漂浮游移却隐然成形的时代群体,既有历史时间的距离,又有美学感性上的回眸。而“在岛屿写作”则形构出一种当下此刻的书写进行式,贯穿过去与未来,以写作的创造性能量,标记岛屿之浮光掠影,而非以岛屿既定之经纬,圈限写作之范畴。“他们在岛屿写作”,让“岛屿”不先于写作而存在,让“写作”无法离开岛屿而成立。

于是“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出生地殊异,成长地殊異,但都在岛屿写作,都在书写岛屿,都在以文学书写作为逃逸成规范式的路径。以《两地》中的林海音为例,出生日本大阪,原籍苗栗头份,但却是以描写北平童年的《城南旧事》享誉文坛,而她在担任联副主编时期,更不遗余力引荐钟理和、黄春明、林怀民等作家,为推动不受政治、党派、省籍干预的“纯文学”尽心尽力。

又如《化城再来人》里的周梦蝶,河南出生,不到28岁来台,在武昌街明星咖啡馆外摆旧书摊,以写作为修行,今已九十高龄,仙风道骨、天真自在,显然若是要用以省籍划分的“外省作家”,或是预设了原乡故土的“离散作家”,还是已然被政治标签化的“台湾作家”来界定周梦蝶,恐怕都难以掌握那“栩栩然蝴蝶也”的生命流变。《他们在岛屿写作》的影像细腻温柔,却也同时是对当前以政治力割裂台湾的深沉反击。

六部纪录片展现出影像威力下的时代感性,有叙事结构上的繁复,有影音调度上的别出心裁,更有美学与伦理间的巧妙幽微(一叹,美丽诗作后的美丽爱情都已然销声匿迹)。有别于传统“作家身影”的拍摄手法,六部纪录片的每一部片都有两个创作心灵的呼应与颉抗,一个是使用文字的作者,一个是使用影像的导演,彼此之间的微妙张力,让影像不再是文字的二次表述,让文字跳脱怀旧氛围,重新展现当代感性。《他们在岛屿写作》让我们蓦然回首,多久没有读诗了?多久没有看小说了?多久没有嗅闻纸本的气味?听见不一样的声音与细腻变化的色彩与节奏?

总被政治力搅和得乌烟瘴气的台湾,从不令人真正绝望,正因为在这个岛屿的某个角落,某个时刻,总是不期涌现这样的影音创作与文学记忆,让人觉得如此美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