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成全

时间:2024-05-04

吴佳燕

“文学跟艺术一样,能抵制住傲慢的时间”,在《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一书里,詹姆斯·伍德认为小说在描述我们的生活形态、从死亡与历史遗忘中拯救那些生活的肌质方面有着独到的能力。小说比其他文体有更大的容量、自由度和创造性,或许是生活和时代最好的表达方式。过往的经历与个体的记忆是一座富矿,值得作家终其一生去发现、挖掘、反刍与雕琢,亦映射出丰饶宏阔的心路历程与时代面影。本期刊发的几篇小说,是作家从熟悉的生活经历中撷取的时代浪花,设计感与想象力别出心裁,时代感与内心戏四处发散,天地万物,世间百态,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让人思考个体与时代、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关于“成全”的广阔多维。

有着近四十年的写作生涯和对世情人心的深透洞察垫底,范小青的小说往往给人驾轻就熟、手到擒来之感。她认为在平常生活中发现“不寻常”,在变动不居的时代裂缝中找到“小说的种子”,是作家很重要的能力。《大哥刘里明》通过一个典型人物的塑造串起近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刘里明属于那种有些旧式做派的中国男人,积极乐观,热心助人,好面子、有耐心,广结人缘,对朋友有求必应甚至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他身上积淀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和世俗伦理对人的影响以及人性弱点:君子成人之美,甚至死要面子活受罪。“大哥”是怎么炼成的?作为一个客居异地的小公务员,刘里明能够帮助到他人不是他本人有多大能耐,而是靠他大包大揽的口气、百折不挠的行动和盲目乐观的心态编织出来的关系网,折射出的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裂缝和社会人情。刘里明不是时代的弄潮儿,却也是竭力在时代大潮中寻找缝隙自由游动的一尾鱼,慢慢积攒起自己的人脉、口碑和“平民大哥”的光环。这样的人物在今天的居委会大妈等基层民众身上仍能看到影子。刘里明的热心快肠是一种美德,是不遗余力甚至忘我无私地对他人的成全,又何尝不是对自我虚荣心和认同感的寻求与满足?进言之,资质平平的刘里明之所以能成为风靡一时的“南州刘里明”、“刘半城”,正是一个处于转型初期的时代社会对他的成全。随着物质的丰富、文明的发展、现代的规范,刘里明那种一厢情愿、一往无前的处世规则也就慢慢行不通了,“大哥”只能淡出江湖,成为过去时代的暗影,并在声称出去喝酒交际实则跑大老远小店吃面的没落悲凉中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范小青与其说是对刘里明这个独特的人物形象饶有兴趣,不如说是她对人生阅历中那一个个具有年代感的旧事物的怀想与迷恋:军大衣、电冰箱、单位分房、下海大潮、开始用电脑……每一个事物都是时代的印记与风尚,每一个事物都承载着个体遥远亲切的记忆与情感。

取悦型人格指那些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把取悦他人当成一种习惯的人。刘里明多少有些取悦型人格,王棵《天涯》里的李生也是,探讨的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成全。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而让子女身心健康地成长应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全。李生因为小时候母亲的强势养成了平和温顺、在乎他人感受、容易愧疚的取悦型人格,却成全了自己的孝顺之心和反思品格。“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在异地工作多年生活终获如意的李生把八十多岁的双亲接到城市同住,想让父母跟着自己享福,也回归温暖的家庭生活。然而关心容易相处太难,相处的结果与李生的初衷出入很大。父母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住城市里的大房子,各种兴奋过后的不适与磨合,让人联想到电影《东京家族》里到城市探视子女的老夫妇的寂寞身影与无家可归感。李生终于明白,即便时光老去,能力反转,他仍然无法去安排和改变父母的生活,他们自有规划和主张,从未想过完全成为他人的附庸。子女顺从与达成父母的心意,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才是对父母最大的成全。而随着衰老和死亡的迫近,父母活得越来越卑微、自足而深刻,“生命终究要去往更深广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说,天与地,才是他真正的父母。来自于天地,去往天地,这是他与所有生灵的共同命运”。王棵的《天涯》是新时代背景下的“父母进城记”,以细腻思性的笔触多方面探讨了亲子关系及生命本质,每一次的打开与反思,都是人的收获与成长。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生万物以养人。刘荣书的《溯河春醒》和包倬的《驯猴记》都关乎更大意义上的成全,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山川草木对人的成全。题材的年代感、电影般的画面感和对饥饿的书写是刘荣书小说的鲜明特色,或许正是过往生活对他的馈赠。但他意不在对苦难的展示控诉,而重于个体感受和生活场景的细描,让人在逃无可逃的困境中、壮丽山河的启示中峰回路转、别开生路,获得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升华。都说天无绝人之路,《溯河春醒》以深情的笔触建立了一条饥饿年代山川草木对人的搭救链条:因为没有粮食吃,一只被视为家庭成员的母羊被带到集市卖掉;因为父亲的冒险决定和老友的仗义帮助,卖羊的钱换来了一张渔网;因为一条河流和河里的鱼,父亲的渔网如释重负般让一家人渡过生活的困厄。山河唤醒,草木复苏,春和景明,天地有情,“乡间里那些朴素的事物,仿佛暗中接传着一道‘旨意,不声不响,前赴后继,共同造就了一段属于草木的传奇”,温暖动人。这不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和食物链条,而是秘密神奇的世间流转与成全之道,不仅让人渡过眼前的困难,更获得天宽地广、生生不息的希望。相较而言,包倬的《驯猴记》像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速写,叙事节奏快,故事新奇,笔调冷酷。写一家三代人与猴子之间的关系,由单向的索取到双向的沟通与体恤。第一代人与猴子之间互不了解,猴子因为无知和对人的模仿而丧生。方小农的爷爷方百丈作为货郎走乡串户,在阿尼卡后山歇息时猴子拿着他卖的剃头刀模仿他刮胡子,一时间纷纷割颈而死,方百丈也被吓死。第二代人对猴子开始了解亲近,但更多地是为人所用。方小农的父亲在饥饿年代学会了驯猴之道,让猴子表演和帮着干农活,却被全村人嫉恨,曾经解人之难的猴子最后却被主人无奈吊死。两代人的故事都涉及人对动物的掠夺与罪过,终于藉由第三代人看到救赎的可能。方小农是动物园的猴子驯养员,对猴子孙小圣相当理解宠溺,就像是形影不离的兄弟。方小农因为看不惯表演中节目对动物的虐待带着孙小圣逃离。然而在猴子放归山林的实验中,久困人间、习惯被驯化的猴子却再也回不去曾经的家园。小说的最后一幕,方小农与孙小圣的互跪作揖让人百般感慨。深重的大的伤害,难以实现的小的成全,作为生存链顶端的人类,该如何与动物、与自然之间和平共处、彼此成全?

中国人向来崇尚自然诗学,讲究世间万物以它自然本来的样子发展最好。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和宗教一样都是对人的更大成全。西方哲学家尼采也说要“成为你自己”。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总结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发展愿景。归根到底,世间万物和谐相处、平衡发展,需要人的同情共理和成全之心。“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全是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精致地利己,更不是让人痛心的互害模式。成全不一定达成,结果也不一定圓满,但至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山河壮阔,人间值得,多的是冥冥之中成全的心意和美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