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鹏
专栏主持:
传统与当代,继承和创新,本土与全球,发展与融合。或许,这些都是我们想要传达的。
原湖北美术馆馆长
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所拥有的馆藏数量达十七万余件,跨度达一千多年。值得一提的是,该馆所藏的18-20世纪早期俄国造型艺术作品在数量、品质方面都在俄罗斯首屈一指:超过两万件的素描、色粉、水彩作品,三千余件版画作品,还有超过三百件极为精美的微型肖像画作。2016年正值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建馆160周年,伦敦国家肖像美术馆和该馆策划了一个交流展览项目,主题为“从伊丽莎白到维多利亚:来自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的英国肖像”;俄方展览的标题为“俄罗斯与艺术:托尔斯泰和柴可夫斯基的时代”,26幅来自该馆馆藏的肖像画在伦敦国家肖像美术馆展出。这些画作的描绘对象均为活跃在1867—1914年期间俄国艺术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也是国立特列恰科夫向当时的名家订制的。
继先后推出“北方之星: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俄罗斯帝国的黄金时代”、“宝光璀璨:法贝热珠宝艺术展”和“盛世威仪:俄罗斯皇家军械珍藏展”之后,上海博物馆于2018年再度与俄罗斯的重量级博物馆合作,共同举办“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集中向公众呈现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时代价值与艺术成就。该展览以凸显“巡回展览画派”的主题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为主,通过风俗画、肖像画、风景画和历史画等四类代表作的呈现,反映“巡回展览画派”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思考与关切。从结构上看,分为“学院与传统”、“巡回与先驱”、“自然与情怀”、“人物与个性”、“历史与现实”和“求新与探索”六个部分。除此之外,策展团队也十分注重“纵向发展”和“横向比较”:以纵向的时间轴为主线,从该画派的肇始一直延续到后期的艺术新动向;“横向比较”则旨在凸显出“巡回展览画派”与“学院派”作品在内容主题和技法上的差异性,更直观地反映出前者的社会功能和创新意识。
以较大规模收藏俄国本土艺术家作品的行为在17世纪就开始了,圣彼得堡美术学院聚集了一批出自俄国重要艺术家的杰作,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供学院的学生临摹、研习之用。除此之外,有意识地建立俄国艺术收藏的人物当属沙皇亚利山大一世,他于1825年在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内建立俄国展厅,其中不乏名作。1856年,帕维尔· 特列恰科夫购藏了两幅出自俄国艺术家之手的画作——尼古拉·希尔德的《诱惑》和瓦西里·胡佳科夫的《与芬兰走私者的冲突》。在此之后,他还收藏了克拉姆斯柯依的肖像画。以列宾、瓦斯涅佐夫、苏里科夫、波列诺夫和列维坦为代表的19世纪80-90年代的年轻一代艺术家的作品也被他有序地收入囊中。
需要提到的是,这些人均是1870年成立的“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的重要成员。19世纪中叶,随着农奴制度的解体,俄国迎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在布留洛夫、伊凡诺夫相继谢世之后,经过整整一代人的努力,到19世纪70年代,随着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高涨,“巡回艺术展览协会”创立于圣彼得堡。该社团的历史可以回溯到1863年,当时的圣彼得堡美术学院发生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事件。这一年的11月9日,圣彼得堡美术学院正举行宣布大金质奖绘画比赛题目的隆重仪式,学院委员会的成员个个佩带着奖章绶带,神色庄严地端坐在铺着暗绿色丝绒的长桌边。年迈的加林公爵,用威严的语调宣读着学院委员会的决定:“庆祝学院成立100周年的大金质奖章绘画比赛,决定以《瓦尔加拉宫的宴会》为题:在宝座上端坐着由神和英雄环绕着的上帝,乌鸦栖息在他的肩头……狼追逐着月亮,跑过瓦尔加拉宫的拱门……”就在这时,在对面静静地聆听的十四名学生中,站出来一位身材消瘦、脸色苍白、留着稀疏短须的青年画家克拉姆斯柯依。他走到院长的面前,庄重地说:“我们曾多次请求学院批准我们各自按自己的意愿创作画面,但是,委员会没有给予任何满足的意愿,因此,我们希望把自己从这种束缚中解放出来,给予我们自由美术家文凭。”在这次事件中,他们与严苛的学院规定相决裂,高举创作自由的大旗,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名衔和特权,最终选择离开美术学院。1864年,这帮一贫如洗的青年学生在克拉姆斯柯依的倡议下,决定共同建立美术家合作工厂,刊登广告并且承接各种与美术相关的工作。他们在安德米拉捷斯基租用的房屋内,成为一个愉快的、公社式的集体。在夏天来临时,他们离开首都,到民间去写生作画;在漫长的冬天里,他们从事新的创作,并且热烈地讨论大家所关心的题材。1868年冬天,從莫斯科来的画家马沙耶多夫提议成立“俄罗斯美术家巡回展览协会”,这个协会的宗旨是要把美术家的作品送到京城以外的地方去展览,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他们的作品,从而打破由皇室和贵族垄断美术、左右评论的状况。莫斯科方面积极倡导这一建议的还有著名画家别罗夫、普良尼什尼科夫、萨甫拉索夫和马科夫斯基等人。协会的积极支持者是著名文艺评论家斯塔索夫,他协助起草了协会章程,经常撰写评论文章介绍协会成员的作品和活动,可视为协会的精神领袖。
1871年11月29日,协会举办了以绘画和雕塑作品为主的首展,标志着协会艺术活动拉开帷幕。共展出了十六名艺术家的四十七件作品。这次展览成为当时圣彼得堡艺术界的头条新闻,各大报纸竞相报道,相关的艺术评论层出不穷。在此之后,直到1923年(当年举办了第48届巡回艺术展览),“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展览每年在圣彼得堡启幕,之后再前往莫斯科、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喀山、沃罗涅什、里加等俄国境内的主要城市展出,这也是“巡回展览画派”的由来。多年以来,特列恰科夫一直是巡回艺术展览会上的主要买家,其眼光和购买实力无人企及。仅以1871年举行的首届巡回展览为例,帕维尔·特列恰科夫在展览会上直接购藏了八幅画作。四十七件作品中的二十一件最终成为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的藏品。到了19世纪90年代,特列恰科夫的藏品数量接近两千件,其中包括1500幅18—19世纪俄罗斯第一流的绘画作品和几百幅素描。正如俄国著名批评家和历史学家亚历山大·伯努瓦所评价的:“就其本质和知识结构而言,特列恰科夫是一位学者。”他所寻寻觅觅的是首先是最能够反映俄国绘画发展历程的、最好的作品。
就该展览的第四部分——“人物与个性”这个环节来说,包含《无名女郎》、《护林员》、《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肖像》、《列夫·托尔斯泰肖像》、《亚历山德拉·捷利舍车娃肖像》、《大学生》、《帕维尔·米哈洛维奇·特列季亚科夫肖像》、《尤里·伊里奇·列宾童年肖像》等名作。在特列恰科夫定制的肖像画中,除了第一件肖像订制于1862年,最后三件(次)肖像订制于1889年、1897年、1898年之外,剩下绝大多数作品完成于1869—1883年之间,这正值特列恰科夫收藏生涯的黄金时段。有一个趣闻与上述《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相关,特列恰科夫花费了四年多的时间才说服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同意为画家做模特儿,前提条件是收藏家和文学家各收藏一幅肖像。
对于普通观者来说,要了解这些精品需要专业的学者来引导,这也是目前博物馆、美术馆的大势所趋。上海博物馆策展团队特别策划、制作了《巡回展览画派与中国》访谈视频,邀请我国十二位老中青三代著名的艺术家、美术史家共话此次特展。受访嘉宾分别在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千禧年后三个不同的历史契机下,或留学俄苏、或亲历“苏联专家班”,以最直接的方式接受了俄罗斯美术的训练,而后成为我国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领军人物,影响了中国的主流艺术形态。比如上世纪50年代留学列宾美术学院的全山石、邵大箴、肖峰、奚静之,同时期参加“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或受其影响的靳尚谊、詹建俊、张自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留学列宾美术学院的孙韬、叶南、王铁牛;千禧年后留学莫斯科大学艺术史系和列宾美术学院的于润生、王剑锋。上海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视频吸引了大量虚拟观众,该馆专门为这个特展制作的360度全景式展品體验程序,为观众在微信上观看作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独特体验。此外,“Smart Muse”系列活动和课程也“一票难求”。“博物馆游艺”和侧耳SH合作,特别邀请印海蓉、徐惟杰、何婕、邢航四位SMG新闻主播,诵读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名作,带领我们走进“巡回展览画派”特展,解读画作的历史与传说,体味画中人的欢乐与哀伤,让静止的画面重焕生机。总之,我们期待上海博物馆有更多的精彩展览,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 吴佳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