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谢鸣晓
最近的朋友圈里,有人偷偷发出“正在现场工作”的图文,都会带着兴奋和傲娇的情绪。圈内,不论是演员还是剧组相关人员,只要是开工有活干就异常开心了,至于能够收入多少钱似乎已经不是重点被关注的事情了。
大家肯定还记得过去两年找不到摄影助理的日子,因为都自动升格为摄影师,无数的项目只有忙不过来。而现在和我多年合作的后期公司和员工改为绩效工资制度,基本就是各奔前程的意思。
这一切看似疫情造成,但回顾整个2019年,其实早有颓势端倪,大家心里清楚,我们的影视创作是个什么状态。
现在行业里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是受害者,很多的影视公司即使不倒闭也没有能力重新组织生产制作了,项目融资进一步难度增大,全产业链的苦日子来了。影院不能开门,拍了电影怎么办?电视台受到影响,拍了电视剧卖给谁?唯一显得热络一些的还有网络,网络大电影以及各种长度的视频节目,后面会提到。
“新冠”居家期间,在网上看了很多电影,相比较而言,国产电影太差了,即便有几十亿票房的都算上。韩国电影《寄生虫》成了一个现象级的作品,有人膜拜有人不喜欢,但是影片创作者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創意和使之达到效果的刻苦努力令人印象深刻。
这份刻苦在陈凯歌和张艺谋早期的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就是在现有的工业水准之上,做到极致,这种奋不顾身的力量会从银屏上投射给观众。
反观很多国产电影,从内容上绵软无力,隔靴搔痒,挥挥小旗卖卖萌。不管是不是审查的原因,体现出来的是一味地迎合和文化脊梁的瘫软。审查是为了保险不犯错误,但是也要关照行业的发展,如果满目尽是这些软片,长此以往不就成为整个行业的标准和眼界了吗?
苏联和伊朗的电影审查不可谓不严格,但还是创作出一批又一批有担当有尊严的作品,使得我们提起当年的苏联电影和伊朗电影仍然保有一份敬意。如果行业一直坚持有内涵、有人性、有品质、严肃创作态度的作品,会不会让整个行业各个层面有所改观呢?
在网上搜寻电影,说实话真是很难有兴趣打开一部国产电影,国产电影追求形式和流行,太注重演员和流量以及迎合低幼层次的观众了,在内容层级的人物生动、故事深刻、生活深入、人性善恶、摄影手法等等方面欠缺太多,这跟投资多少没有关系,咱们那些投资几个亿的依然是垃圾,不管你是用在演员身上了还是用在宣发或者买票房上了,电影本身实在乏善可陈。每年产量不少,可惜连看起来像是个电影的都比例不高。印度的韩国的日本的美国的以及欧洲的电影,即便是评分五六分的片子也能看出点儿东西来。
中国电影不会讲故事,没有人文关怀……真的是因为管控严格吗?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导演和编剧群体集体功能低下。按理说我们的从业人员数量应该不小,哪怕从概率上讲也该有意外出现,于是看到了电影《少年的你》。
2019年,《少年的你》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凭直觉,我主动买票走进影院看国产电影而不后悔的一次。这部电影感觉是剧本陷入泥沼,导演凭自己的努力真正电影化地诠释了这个故事,成功地将镜头伸进了人物内心。观众和人物近到能感知呼吸和心跳。所以这部电影赢得票房和观众口碑一点都不意外,导演最后获得最佳导演奖也是实至名归。
希望影视作品还是要回归严肃的创作态度,在人性挖掘上和社会普通生活上去着墨,至少也要保持真实表达真实描述我们真实生活的坚持。中国影坛一年有一两部《少年的你》《立春》这样的电影不过分吧。
影视剧创作面临的困境确实很多,过审和硬性的限制似乎是无法躲避的难关,但总有能闯关成功的,比如《南方车站的聚会》。
说起来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唯利是图”的那个过程谁都否认不了吧?影视公司为了创造利润,创作者为了养家糊口,播出平台更看重经济效益,管理部门为了不出事儿。感觉大家都理由充分,可结果是路子越来越窄、风险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差、作品艺术水准每况愈下、观众口碑越来越糟糕,除了数据越来越高。这正常吗?一部电视剧的播放量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看三遍!
一部影视剧的播出,主创者大都会以“受众的肯定”为荣吧,但是现在需要的只是“眼球”和“口水”,很多投资人和主创者似乎更愿意以广大受众的频频吐嘈为荣!只要能赚到钱,挨骂也是一种关注!有一个强悍的理论说,吐嘈越多,说明我的影视剧越受到关注,这不恰恰是完成了眼球经济的流量指标吗?
这逻辑没毛病,可是我们已经失去了用数据衡量一部影视剧的优劣,难道连观众的认可和评价也要抛弃吗?如果去掉了公司和平台刷的口碑,真实的口碑什么样儿很多人心里都有数。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是我们不在乎(苏联那句挺绕口的话怎么说的,总之就那个意思吧)!这个时代似乎不太容易找回视荣誉为崇高理想的精神了。
互联网出身的巨贾大多没有题材判断力和想象力,他们只看得懂数据。就和不负责任收购电视剧的人搞出个演员名单一样,卡司里有大腕,投资失败不是我的错。同样,有了IP,投资失败也可以推卸到制作团队和发行上,最不济还可以说时运不济没烧香。
整个行业都似乎突然没人开始关注创造力,都开始浮躁,都开始投机取巧,都开始鸡贼。有的制作公司的制片人和责编听到拿到手的是编剧的原创作品,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毫不掩饰,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只要出来一个还算有点创造性并得到一定范围认可,还取得了现实成功或者数据成功,便会被作为成功案例大肆解构然后反复抄袭。不管是电影还是剧,从人设到穿越形式到各种怪兽出没,它就是榜样戏剧元素,就可以遵循甚至包括注水……谁能看到这种做法害得多少投资打了水漂,多少公司倒闭?
文艺创作不是工厂的产品制造,它是体现个体创造性的工作,写作机器人一度被神话到要取代编剧,现在呢?现在倒是有些写作团队、编剧团队在冒充写作机器人。
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是影视从业者的基本要求,现在呢?抄作业的不以为耻,收作业的反以为荣,判作业的还大声点赞,看作业也只能接受洗脑要么远离!
影视创作的根本在剧本,所以对于编剧我一直心存敬意,但是我并不会致敬所有编剧。当制作公司明确告知编剧,项目的目标观众就是三四线城市或者是小镇青年,越狗血越好,越“十三点”越好。为生存低头码字的编剧,可以理解,谁没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呢?
但是有些成了名的编剧,完全成了生意人,味道就变了。不是所有成为生意人的编剧都不好,加入这个编剧行业,利用他的专业、他的人脉去帮助别的编剧,让更多的人受益,并且能引导后进向正确方向发展,那他就是好的,就不算是纯粹的生意人。他同时是编剧或者编剧经纪人。
实践证明了假如一个编剧一年能出几个剧本,还只署他的名字或者第一署名,那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编剧一定在剽窃别人的劳动果实。一部剧本不论是原创还是改编,几十万字的量所耗费的时间容不得虚假,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再牛的编剧也是每天二十四小时。
有时候编剧的确可怜,特别是面对流量和数据以及各家公司可以对于剧本创作指手画脚的人。如果碰到的是戏剧学院戏文系刚毕业的学生,那运气还算好。最多有些术语差异,还是能谈明白的。如果碰上的是不知哪里下岗、买了个二手笔记本写过几篇影评的或者是坐在肯德基里当过枪手的责编,那就算倒了大霉了。翻来覆去的修改特别是违背艺术准则与要求的修改,所谓的脑洞只剩下胡说八道,谈人物塑造都被看成怪物,爱恨情仇没有了人的基础标准,没有了对错。以至于后来有个引为笑谈的不能成精的规定,影视剧里的都不是人了。
以前曾经有人为了保证影视剧的质量,提出过影视制作剧本中心制的模式。对此我觉得是因人而异,一案一议。但是现状是剧本中心制还基本无法实现,也没有哪一家剧本公司或者编剧大拿有这个实力和能力完成剧本中心制运营下的经典案例。这和多年前演员转行做导演有点类似,玩着玩着都放下干不下去了(除了徐峥)。
影视剧发展这么多年,是由各个细分工种整合完成的,别说编剧目前做不到,就是行业中最牛的制作人,恐怕也要在项目运行中整合资源来达到最终的成功!张艺谋也只是转型成为导演,也没转型成为制片人。陈凯歌导演也没有兼任制片人。你总不能对着这两位大师说没有人比我更懂电影吧。
目前的状况下,不是剧本特别好就可以获得成功,也不是有大咖出演、名导执导、其他各工种也都优秀就可以获得成功,没有一家公司有这个实力能够全产业链具有优势,所以说当下任何简单的中心制都可能是良好的愿望。
以前出现过若干电视剧制片人大腕,名噪一时,三年两部头部大戏,行业翘楚。仔细看看他们是怎么成功的,业内人心知肚明。电视台换了收购人,他们有多难过。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制片人,只知道每天要拍完十几页的剧本,却完全控制不住演员。最后闹出拍某某家,而扮演这某某人的演员没有到场。于是用替身拍完了这十几场戏。这样能拍完已经体现导演基本功了,但是效果也就那样了……但最后背锅的还是制作团队。太注重演员在作品中的价值,几乎唯演员做取舍的模式,注定产生不了什么实力派,假实力派倒是比比皆是。
还有制作公司拍完发现集数不够,找剪辑师把素材场景重新归类,凭空剪出几集戏,然后让编剧对口型对字数重新写剧本,直接搞成译制片了。剧集播出后,演员都大惊失色,自己根本没演过这些戏啊。这招说起来不太好操作,是有相当的技术含量的。所以说,了解制作流程的有阴招的制片人不缺,但对创作有点敬畏之心的制片人少之又少,这不是说中国的事情就是复杂一些,而真的是术业有专攻!
只有优秀的资源调动和整合能力极强的公司与制作人,才能游刃有余。有的制片人几年忽悠了几千万拍了几部电影,结果没一部能上映,因为上映就是亏损就是坏账。拖个几年,没准投资人都不见了,破产跑路了。希望整个影视行业不要彼此较劲,同行外行相倾相害。行业要向好,必须有大格局的带头人和行业翘楚做表率,做到了就是具有行业级标志人物,否则就是个成功生意人或者二流艺术家罢了,甚至就是害人精。
期待标志性的作品,标志性的事件,标志性的人物早一点出现,毕竟大家现在日子都不好过啊!
说回编剧,过去的十几年间,凡是成功的影视公司都有个资深靠谱的文学总监。他知道如何调配编剧资源,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某个编剧的介入,如何以最经济的方式完成剧本。但这都是有成本,包括试错成本的。凡是空口白牙对编剧说我这里有钱,你有好剧本吗?碰到这样的制片人,编剧要做的就是转身走开。
如果你拿出一个现成剧本,没准这制片人还想怎么就写出来了呢?肯定是没人要。你如果拿出一个有点创意的大纲,也许半年后别的影视公司就会开拍一个看起来类似的项目。
基于你碰到靠谱制片人的前提,后续抓剧本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意阶段,常见的方式是先由编剧构造整个故事梗概。这个是考验编剧脑洞的阶段,你能不能靠天赋描述出一个让人兴奋的故事来非常关键,甚至决定了你这辈子是否有本事吃编剧这口饭。
假如你妙笔生花打动了靠谱制片人,就进入到第二個阶段整体构思阶段,即故事大纲。考验编剧真正的能力开始了,优秀的编剧写的大纲就是半成品的剧本,能力不够的编剧死在大纲上的比比皆是。有些文青女责编还特别重视大纲或剧本的文字阅读感,能读得愉悦自然是好事,但别忘记剧本或大纲只是图纸。大纲就是一部剧的骨架部分,如果骨架扎实清奇、骨密度高,确实就具备了优质剧本的极大潜力。
目前的项目操作一般大纲也要过会,也要做取舍,把不该出现的,方向性的、政策不准确的部分、审查可能遇到的问题等等都去除掉。那么就进入第三阶段剧本写作阶段了,这才是真正实力体现的时刻。有人专门长于梗概,也有人长于大纲,真正落实到剧本不仅要有结构能力、写作技巧、台词功力、共情能力、叙事能力等等,考验是全方位的,好的编剧在这个阶段颠覆梗概和大纲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最优秀的编剧会直接进入剧本写作,梗概和大纲腹稿就够了。很多公司和制片人也被梗概和大纲坑得死去活来,前两个阶段都天花乱坠,到了第三阶段则面目全非一塌糊涂。為什么很多项目换几拨编剧还出不来,真的是会说的不一定会写,会写的不一定会说,因为从梗概、大纲到剧本的坑太深了。
这个从梗概到大纲的流程其实并不能解决创作问题,剧本毕竟是剧作家综合能力的展现,是他个人的积累、思考和创作的成果。谁来主持这个论证的流程是关键,创作的最佳流程是对于信任的编剧给予最大程度的信任以保证其发挥,好剧本应该这样产生。这就是当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最辉煌的时候有个人员庞大的文学部的原因,可惜那时电影发行不是市场化的。上影错过了原始积累的最佳时机后,随着当年文学部的解散而越来越艰难。
电影院现在还没有解封,但是迟早会解封。总会有那么几部爆款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再不济还有汽车影院,或者和网络平台合作,总会有口气在。
最近一些中小型影视公司讨论的都是网大、网剧、短视频。网大就是擦边球小电影,加上五毛特效就说是科幻,如大蛇巨鳄海怪等,都在低成本后期制作能力范围内的。画面质量都不能在大银幕放映,也是蜂拥过独木桥的节奏。这种类型的创作作为生存手段没问题,但是成为主流就是灾难性的,今后恐怕制作特殊道具的人都没有了。有些手艺恐怕只有像原来上影或者北影这样家底的国企才能维持了,这是一份责任也是唯一脱困的途径。
网剧的产量也急剧萎缩,在互联网的当下,市场你不细分都不行了。网络上,除了传统的美国大片,韩国电影和印度电影都有耳目一新之作。我们同剧本翻拍输给韩国,移植印度电影到泰国背景,有聪明也有无奈。大把的美剧英剧,韩剧日剧,冷门点的还有泰剧都出现了。
至于短视频就更扯了,那个基本是自娱自乐的狂欢,网红带货真的不是一般影视公司想做就能做的。比拙,你还真不是对手,滔滔不绝卖口红的,真的不是影视创作团队能搞定的活儿,有时还是安利的直销班底更接近。
如果一家影视公司要在大银幕电影、电视剧、网剧、网大、短视频这些视频影像方式中自如切换,那么一定需要一个庞大的创意团队来涵盖这些影像内容的创作。这也是我想起原来上影厂文学部的原因。比如说惊悚恐怖片,大银幕制作和网大的方式,从剧本到制作呈现有什么差异?这没有专业深刻的思考和强有力的实施,是会失败、浪费金钱的。对于各种类型各种平台的细分,是每一家影视公司在项目之初就要想清楚的。显然,这对制片人导演编剧来说,要求更高了。
视频内容的需求永远不会缺席,只不过受众转换了获得的方式与途径,长篇叙事的影视剧也不存在过时与淘汰,还将一直很好的存在,现在的混乱不代表未来的不堪。
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作为出发点的产品制作会很快到来,不可能一直在一种虚假的数据中太久,也不可能不去细分市场上耽搁太久,做全域认同的思维定式随着传统媒体定势的落寞终将改变。只有做点实事儿赚点辛苦或者良心钱,现在做细分市场的布局可能抢占先机!
影视剧还将是视频内容的优质部分,短时间不会改变。内容行业是个人创造的行业,不好固化,所以形成垄断太难了,于是头部大平台就做渠道垄断、数据垄断、成本垄断、话语权垄断等等,成果是有的,但是想形成稳定长期的垄断确实不可能!优质内容任何时候都稀缺,以个人创造为主轴的影视剧行业,什么时候进入都是最好时机,只要你能创作出好的优质内容。
面对这么寒冷的影视严冬,能不能尝试针对不同受众做一做市场细分,以中国的人口基数,每一个细分市场其实也很庞大的,如果还是一味地追求高大全,这寒冬啥时候能过去啊?做细分市场会不会是破题的一个好的方向呢?中国市场是不是永远不支持细分?
因为疫情的原因,一切都进入了一个全面沉淀期,影视行业也不得不一同进入这个难得的沉淀期,以往的盛世繁华、忙碌追逐、拼命应酬、尔虞我诈、釜底抽薪、疯狂社交、夜夜笙歌等等的一切都没了,应该发现以往我们认为的寂寞不可活并不是那么回事儿,大家都停下来也都活得不错,发现除了吃是必要的,其他好像都是身外之物!
希望借助这个非常时期,让我们对于社会、生活、生命、情感都有新的感悟,让我们的创作可以有正确的修正,让我们对于价值和价格有新的理解,让我们的时间得到有效的管理,让我们对于影像的诞生有全新的认知……这一切希望可以带入到我们的创作中去,让我们的影视剧在内容和内涵上能够有所进步,这样想想反而是好事了。
经济全面受到影响,资本的传说和故事不知道能不能够也收敛一些?假如不能,不论是制作公司、传统播出平台和新媒体播出平台,还能继续这样赔钱赚吆喝吗?如果不能,一轮又一轮的洗牌又是周而复始。
经历寒冬,但是在我们这个行业还是存在几个“吹哨人”的,可悲的是很多人几乎都被蒙住了心和眼,看到所有的警示、提醒、客观理性、苦口婆心都嗤之以鼻,甚至是蔑视与藐视,普遍认为什么都没有数钱的成就最高。这样,很快“吹哨人”就要冻毙在风雪中了。
尽管看起来有一些公司和项目在网络上能够赢利,但是加上隐性成本,其实收益有限了,之所以说是寒冬是因为绝大多数公司和项目都不具备赢利的能力了。但重点是我们这几年给观众提供的都是什么样品质的产品?把多少人推向HBO,奈飞,美剧、韩剧、日剧等等的怀抱。崛起最终还要是文化崛起才是真的赢家吧,总希望有印度公司来翻拍中国电影吧!
对创作者个体来说,更需要的是工匠精神,尽管那个过程十分煎熬,因为可能过于消耗生命而难以坚持……这些年经常看到礼崩乐坏文化沙漠道德丢失这样的词汇。千万不要把极端事件所迸发出来的非常时期精神看成是回归,这不是常态!回首这些年我们的影视剧行业还有几个人有工匠精神,几乎全部被放倒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作为个体的人来说,生活是现实的,生存是残酷的,有谁耐得住寂寞又耐得住贫穷呢?当看到一个靠数据造假或靠脸吃饭的人一天能赚一个普通人一辈子的钱时,你叫那个想坚持的人如何坚持?从政策层面,能不能让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安居乐业,也是保证工匠精神延续的关键。
凛冬已至,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出去,但是,电影万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