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方向

时间:2024-05-04

采编/红 菱



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方向

采编/红菱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热议“互联网+”,那么,这种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如何影响着艺术创作、艺术传播呢?面对互联网时代的瞬息变化和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艺术的现状如何?又将走向何方?是“互联网+”,还是“艺术+”?文化与艺术如何秉承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结合互联网发挥更有效更持久的影响力?

近日,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主旨论坛“互联互通时代的艺术:现状与未来”与分论坛之一“艺术创新与科技融合”都聚焦了互联网大背景下艺术的现状与未来。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专家、学者等汇聚一堂,探讨互联网对艺术尤其是对舞台艺术的影响,并分享艺术创新与科技进步相容相生的经典案例。

以前大家必须坐到一个共同的空间里看舞台上面的表演才能够欣赏艺术,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可以参与同一个文化的盛事,一些传统的音乐、艺术和舞蹈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互联网拉近了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各个行业、领域无一不被互联网渗透,包括艺术。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以及智慧服务的技术服务基础,分散的文化资源正在进行跨时空的有效整合,艺术产品借助新的传播媒体正吸引着更多的年轻受众。

捷克布拉格之春音乐节总监罗曼·贝勒在论坛上指出,现在的互联网使得人与人之间,观众和艺术家之间有了更加亲密的联系。“我觉得有时候这就像一个战场一样,我们要去竞争来获得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在这样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这样一个数码的时代,要么你出版了一些东西,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那就能繁荣昌盛;如果你出版的东西没有人喜欢或者不流行,你就不得不消亡。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工具来推动文化、推动这些文化活动、项目。而因特网提供了一些特殊的技能,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做好跟艺术节相关的组织和策划工作,更好地向观众进行艺术的呈现,宣传更多艺术家和节目单的信息。除此之外,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全新的可能性,它不仅在推动艺术家,同时也推动了我们这些规划者和策划人。在全球范围内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演、艺术节,在过去五十多年当中,人们选择看某个表演前,可以对不同的节目进行一个比较,如果有录音或者互联网上面有现有材料的话,都可以进行比较,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竞争。但因特网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知道如何来推广、宣传、售票。这些方便度已经是前所未见的了。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相关的因特网上面的数据,过去几年以来这种数据的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到哪一个国家对我们布拉格之春音乐节非常感兴趣,哪些国家是不感兴趣的。这都是使用数学统计学来做一个分配的分析,而且使用因特网也可以进一步拉近我们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术总监刘文国透露,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将很多节目放到互联网上进行

转播,“把舞台表演精髓通过互联网传播,争取更多青年人来参与我们的艺术节,让他们享受艺术的魅力。”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艺术总监、美国斯波莱托艺术节总监奈杰尔·雷登介绍,林肯中心建立了一个直播项目,将节目放到互联网上,未来可能还会出电影版。在林肯中心计划中,舞台精品有望变为电影、广播节目等多种形式。论坛上,雷登表示,当前来说,互联网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把艺术内容带向观众的媒介、工具。“以前大家必须坐到一个共同的空间里看舞台上面的表演才能够欣赏艺术,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这些都会有很大的改变。现在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可以参与同一个文化的盛事,一些传统的音乐、艺术和舞蹈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新媒体已经改变了我们现代的这种现场艺术表演的形式。有了微博、微信,现在你肯定可以看到别人对于某一个艺术表演的评论。我们的艺术家还可以找到一些全新的地方,可以剖析历史来做一些全新的东西,可以找到一些还没有人去评论的事件,可以做革命性的艺术的创作,这就是一种冒险。现在的艺术家可以创造一些全新的艺术品类,同时把它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知识很美妙,但想象力仍比知识更加的重要。”

互联网和新媒体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所以社会生活的转型必然带来艺术的转型,不论从形态到内容,都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新媒体和互联网给演出艺术带来的是新的形态和内容的革命。

互联网给演出艺术带来的是新的形态和内容的革命

时代在发展,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成为了艺术节、艺术作品推广的非常重要的渠道,同时也成为艺术家创作中不可忽略的存在。

“互联网和新媒体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所以社会生活的转型必然带来艺术的转型,不论从形态到内容,都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新媒体和互联网给演出艺术带来的是新的形态和内容的革命。”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在论坛上指出。同时他介绍了上海戏剧学院正在进行的“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的项目。“为什么用‘集成创新’的概念?我们感觉到,第一是技术的过剩,现在新发明新出现的技术有95%还没有转化为艺术创作;第二是技术的滥用,离开了戏剧和艺术的本体,形成冲突状态;第三要面向新一代原住民,在数字媒体时代,一个新的观众群的适应;第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深层来说,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技术带来的异化,需要艺术来弥合。”论坛上,韩生还特别介绍了正在进行的“云剧场”的实验,“我们提出了‘云剧场’网络交互剧场实验的目标。这里面用的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多空间并行、异地剧场同步。过去的概念中,戏剧表演是在一个空间当中,观众和演员直接交流以及观众之间的交流,但是现在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在变化,可能空间和剧场的‘场’的概念都在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区域里,可能在做同一件事。所以这时候剧场就可能发生在不同的空间同步进行。比如,罗密欧在这个剧场,朱丽叶在另外一个剧场,但两个人可以同演一台戏。这个概念我们先在校内的剧场空间内进行实验,把现实表演和虚拟表演以及不同空间的表演做交叉。然后可以在上海不同的剧场进行实验,然后还可以异地,比如说另外一个剧场在北京或者在新加坡、德国等,但演的是一台戏,这时候网络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把两个不同的空间连成一个剧目在不同空间同步展开。我们现在开始铺设这样的通道。”

舞蹈家、画家沈伟指出,近些年,他也开始探讨空间,探讨距离,探讨一个人和空间的距离以及视觉、投影等带来的新的距离,而这个空间是以前不存在的。在演出的时候,为了探讨不同的空间,他也用到了这种新的空间的认识。他举了一个演出的例子:一位演员身上挂了一个iPhone,演员之间跳舞的时候,那个iPhone的摄像头看到谁,就在屏幕上面马上呈现这个镜头看到的东西。“数码时代是生活中的一种新的现象,起了一个很好的沟通作用,同时给生活中的感官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呈现。比如一个小孩花四五个小时在电脑上面做事情,他的情感跟电脑已经产生了一种关系,这是这些年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艺术家可以呈现、表达他跟互联网、数码时代的关系。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现象在艺术家里面可能会呈现得越来越多。”

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艺术总监托马斯·奥斯特玛雅在论坛上介绍道,作为国际化的剧院,他们会把现实生活的某些方面带回到剧院,让表演人员和观众进行互动。“表演当中有这么一个时刻,主角在发表一个演讲,关于政治的系统。在这个时刻,大约有15分钟的时间,我们使用了一个法国哲学家写的文本,在这个文本念完之后,我们就问观众谁同意主角的观点,在伊斯坦布尔和其他城市我们做了这个相同的工作,有时大概有80%到85%的观众会举手。接下来,表演当中所谓的坏人,两个政治

家,他们代表的是保守派的想法,这两个人攻击了观众,有时观众会参与互动,我们把观众的互动给拍摄了下来。每一个观众的参与、互动都是在表演过程当中,这都是我们表演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和表现就好像参与了戏剧当中的角色,对戏剧当中的人物进行攻击和反驳,所有这些都不是事先设定好的。通过这样一种数码化的体现和展现的方法,世界上不同城市的人都可以在网上观看当时现场的观众是如何反应的,以及他们是如何参与的,还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人的反应。最终我们可以有一个全球意识的建立,每个国家并不是孤独和孤立的。”

很多年前,表演界已经开始引入科技的成分。近些年来,多媒体技术在舞台上的运用越来越多,但在广艺基金会执行长、广艺科技表演艺术节创办人杨忠衡看来,很多舞台表演并不是科技艺术表演,因为终究还是一个表演艺术,使用的技术并不在这个表演里面占有主体的地位。论坛上,杨忠衡介绍了近几年来台湾的艺术家发展的一种叫作科技表演艺术的新门类。“在过去的五年,我把2010年称为台湾科技表演艺术元年。所谓科技表演艺术,发展得很早,大概从视觉艺术出发,从静态、动态到能够互动,到加入表演的成分在内,逐渐变成一种表演的形式,称为数位艺术表演。它的精神还是一种数位的艺术品。推动到第六年,我们对于科技表演艺术有了一个新的定义,基本上还是表演艺术,但是科技元素在表演里面具备同等的地位、分量,而不只是舞台效果的工具。其中有那么几类:第一类是融合类,在表演里面两种元素的结合是比较均等的,会分不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二类技术面较强;第三类是表演性比较强,也许技术层面不是那么的尖端,可是是表演整个数位精神的所在。举个例子,舞台剧《黄翊与库卡》的创作者是艺术家黄翊。一般艺术家操作数位技术必须依赖其他工程师的协助,但黄翊是一个很特殊的天才,为了与机器人一起跳舞,他去学习机械操作。舞台剧中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他自己亲自写出来的,而他与机器人的共舞会让你忘记这些技术的存在。现在,数位艺术表演才刚开始,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是数位表演艺术是不够的,我们怎样发展出一个又有数位精神又兼具表演艺术精神的东西呢?如果有的话,会是什么?这是我们过去五年探讨的重点。相信这个门类在可见的未来可以带动一种新的思潮。”让科学家、艺术家走到一起去创造,这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单单把科学和艺术当作两种原料调在一个杯子里面搅一搅就希望有新东西产生,一定要考虑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是什么呢?是艺术、是艺术家、是艺术机构的职责和作用。科学和艺术的合作真的可以带来一些无穷的创意。

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艺术总监弗里德·斯托克介绍,在非常早的时期,林茨电子艺术节就做了当时一个非常大的创举,把艺术家的作品和科学家的作品、技术人员的作品进行了一个融合。“可以说这在当时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做法。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计算机技术没有广为使用,所以当时使用的是电子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早期也已经有了这样一种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相互灵感的迸发。而且当时发现,把新的技术引入到文化与艺术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弗里德·斯托克看来,让科学家、艺术家走到一起去创造,这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单单把科学和艺术当作两种原料调在一个杯子里面搅一搅就希望有新东西产生,一定要考虑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是什么呢?是艺术、是艺术家、是艺术机构的职责和作用。科学和艺术的合作真的可以带来一些无穷的创意。有了这些创意可以创生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这种创造也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传统的方式。好比在工厂里面生产一样,创意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一端输入、一端产出,而是整个过程当中各种力量交互、互相影响。我们现在在尝试一些不同的模式,用艺术的力量来看一下艺术可以为其他的行业、其他的一些领域做些什么。这些作品做出来之后,通过它的回馈,重新循环往复,又可以激发出怎样全新的内容。这是一种全新的艺术的表达,这也是我们艺术最重要的一个作用。”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2015年羊年春晚上,李宇春的独唱节目中最让人震惊的是利用全息投影技术一下子变出了四个李宇春。但这还不是最让人啧啧称奇的,2014年美国公告牌音乐大奖颁奖典礼现场,迈克尔·杰克逊以全息影像的形式“复活”,轰动全场。而这“神来之笔”出自美国“脉冲进化”数字特效公司。“‘迈克尔·杰克逊’唱了一首从来没有唱过的、不是他原来唱片里的歌,这样人们不会把这歌跟原来的进行比较。迈克尔·杰克逊在唱歌的时候,一定会跳舞的,围绕着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员中,有一些是投射出来的假人,有一些是真人演员在真的表演,好像跟迈克尔·杰克逊有互动一样。我们有台上、台下,让观众觉得是有景深的,是非常真实的。”美国“脉冲进化”数字特效公司执行主席约翰·泰克斯托在论坛上详细说道。他还介绍了另一个项目,把一个去世的说唱演员再次搬上舞台,“这个项目我们花了七个礼拜,做了动画版本,重塑这个人。我们在一万九千人面前投射了这样一个全息的人物形象。特别的一点是,他唱的是一首老歌,加上一些新的歌词,让观众意识到不是真人,是假人。?一开始这是一个

娱乐节目,后来成为一个很轰动的事件,网上有几百万的点击量。我们发现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行业,从中可以看到演员的价值等等飙升。我们不仅重塑了演员复活本身,而且让整个艺术界都知道这个数字人或者说把一个去世的人再带回来有多大的价值,这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当然这还涉及到家庭人员意愿的问题。再回到这个行业,我们是不是可以重塑一个所谓的虚拟表演的行业?不仅可以重塑名人,而且可以重塑每个普通人,这是很大的机会,特别是数字时代,有很多新的商业机会可以从中产生。”

舞台表演到最顶级的时候已经让人忘了技术的存在,单纯的就是一个艺术表演,这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欢迎任何新媒体元素的加入,但绝对不要忘记想讨论的是什么

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论坛上,嘉宾们举了很多科技进步与艺术创新融合的例子,与此同时,他们也强调,艺术尤其是剧场艺术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特色与作用。

沈伟指出,沟通是人和人之间从视觉到听觉、嗅觉各方面的全方位的沟通,因此,互联网屏幕上面的沟通方式,没有办法代替剧场艺术。“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东西是人和人之间的磁场、感染力。同一个音乐,你在电脑上面听或者听CD与你坐在剧场里面听音乐家演奏,是两回事,后者是完全把你整个人给融化掉的感觉。这是我们很多艺术家都认同的一点。因此我的作品一般都尽量不用技术,不然的话,今天出来一个新的技术很好玩,下个星期又出来一个新的,去年的就不好玩了。新鲜的技术没有得到历史或者文化上面深度的沟通,无法永恒。”

托比亚斯·维特也有类似的观点:“剧院是来创造一个真实的时刻,一个当下的时刻,一个现场的演员跟一个现场的观众互相沟通和交流的、面对面的时刻。因为是同时发生的,电影和媒体是做不到的。在数字世界当中,我们人和人之间的接触会有新的意义,但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这样一种直面的接触,这会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会改变很多东西。新媒体是有它的意义,但是不能取代人的集会和直接的对话。所以,在剧院当中投入的每一分钱,每一种努力都是值得的。”

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指出,舞台上面对新媒体的使用慢慢会变得越来越自然,但是同时他也认为:“我们必须面临这样的现实,要把我们所面临的艺术世界看作是一个财富,也就是三维的、真正的生活、现实的情况,我们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因为这是完全自由的,同时也是表演的人员、我们的观众自我真实的体现。在当下的表达,这就是戏剧的魅力所在。任何新媒体元素的加入都是受欢迎的,但我们绝对不要忘记我们想讨论的是什么,要讲的是什么故事,这是我们戏剧和剧院的核心。”

中国台湾的当代传奇剧场艺术总监吴兴国在论坛上谈到了2013年爱丁堡艺术节邀请他去做的开幕演出,他以独角戏的方式诠释了卡夫卡的作品《蜕变》,其中用科技的方式跟艺术做结合、对话,里面用了大量的黑白水墨的影像,而这些都统一在他想表达的主题下。“这个作品可以说,一半在说卡夫卡,一半在说中国的戏剧、文学、美学的一些哲学概念。对于西方的著名的故事,我们不但不破坏它,而且想办法把我们中国的人文精神放进去,把中国文学的底蕴跟美学的底蕴与世界名著经典做结合,也让西方人能够快速认知我们的表演艺术到底是如何来传达情感的。”

杨忠衡认为,科技艺术在未来有这么几个远景:“第一是从技术到艺术,所有的技术最大的新鲜感可能持续不到一天,所以科技艺术最后还是会回归到人性、思想、创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从有形而无形,很多艺术家第一步让你看到舞台上面用什么技术,但实际上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表演中让人感受不到技术,就像我听了一个钢琴家的独奏,那个钢琴可以说就是当时的科技艺术,要是没有那么精巧的工艺,用错了材料、材质,都会造成艺术品的瑕疵。但当它到最顶级的时候已经让人忘了技术的存在,单纯的就是一个艺术表演,我觉得这是我们追求的境界。第三是从同源而合流,科技和艺术,或者他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我们要创造一个新的创意,在经过不同的发展之后,在舞台上面还是合为一体。”

弗里德·斯托克指出,理想来说,在思维创意的阶段是靠艺术为主,而不仅仅靠原先严谨的科学的方法。“我们是天马行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给问题找到更多可能性的解决方案。但有的时候,真正的问题在于你要了解有哪些可能性,这也是艺术的输入能够带来巨大价值、巨大生产力的一个方面。但是在这里我特别想提醒大家,不管你的焦点在哪里,一定要考虑,你做的东西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产生怎样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艺术与科学有一个更好的合作。”(摄影:祖忠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