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文/童孟侯
童孟侯中国作协会员,擅长幽默文学,出版幽默随笔散文集《你有权选择幽默》等多种
小时候总觉着同样是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肯定是长得好看的分配去当电影演员;难看的呢,只能当配音演员——不需要和观众谋面嘛。后来见到了帅气的乔榛,才明白不是那么回事儿,才明白大家伙儿对配音演员误解多多,才明白演员分两种:一拨愿意到台前折腾,一拨喜欢在幕后耕耘。
乔榛和丁建华是配音界的腕儿,经常搭档出差,配音、开会、研讨。到异地报到,会务组当然是先分住房,于是给了他俩一把钥匙:丁老师乔老师,你们是703房间,7楼的。
丁建华满脸通红:这要犯错误的呀。
会务组的人诧异:你们不是夫妻?你们怎么可以不是夫妻呢?
观众没有出镜权,但拥有丰富的想象权:唱歌组合“凤凰传奇”,一个内蒙人魏玲花,一个湖南人曾毅,一北一南,一只馒头一块糕,那是绝配。可他们竟然各自有妻子有老公。“花粉”们特不满意:你们为什么不组成夫妻?
年轻相声演员贾玲和白凯南,一个强势,一个懦弱,一个挤兑人,一个被嘲弄,把“妻管严”演绎得惟妙惟肖,那么,贾玲应当是白凯南的妻……
裘盛戎说观众是先生,演员是学生。此时此刻,“学生”能不能听“先生”的调度和匹配呢?
大革文化命的岁月,幕后的配音演员也被揪到台前来了,戴高帽子、游街、写检讨,躲都没地儿躲。但是,但是有一天配音演员捞到了一线生机,因为江青王洪文他们对8个“样板戏”恶心透了,一心要想看外国大片。但是,但是他俩一个外国字都不识,根本听不懂,那就只能叫配音演员配出中文来了。但是,但是只要配音了,“革命群众”就会知道有人在偷看“封资修”电影……这该如何是好?
解释有了,并且特强势:第一,看西方电影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研究国际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所以不看是不行的;第二,凡是参加配音的,不准向外透露此事,甚至连片名都不能向家人透露,什么《魂断蓝桥》,什么《虎虎虎》……不能,只能叫代号。比如电影《罗马之战》就只能叫19号。
2号首长和3号首长正在“研究”19号——多高级的毯儿哄啊!
著名搞笑演员周星驰很受上班族的欢迎,拿他来消遣,减轻心理压力,特好使。可是周星驰的普通话都烂成什么样儿了。于是,他抓来一条“石斑鱼”,让他默默游动在自己的声线上——这个配音演员叫石班瑜,周星驰的几十部影视都是他配音的。
周可以搞笑,石为什么不能搞笑?石班瑜就把“我先走”配音配成广东话“我走先”;把“我服了你”配成“I服了you”;把……
导演翘起大拇指:好好好,就这么配音!
电影上映了,观众只知道周星驰周爷发明了这款两西夹一中的“三明治”,真有才气。很快,这款搞怪的句式流行起来,形成“I某某you体”:比如“I吻死you”,“I灭了you”,灵活运用,随意填充;从此,周爷家的饭桌上再也少不了这道“石斑鱼”。周多次想撤了这“菜”,但撤不掉,观众不认可!
有一天我接到尚龙的短信:童老师,请你下午四点务必在你家门口等,有车来接你,参加上海市企业家艺术家联谊会。
下午4点之前,我早早换罢西装和领带,站在家门口等。尽管我有点纳闷:我自己有车,为什么还要他们来接?大概是客气吧?可是从4点一直等到5点,还是没见来接我的车。我掏出手机:尚龙,怎么没有车来接我啊?
接侬做啥?他愣了半分钟,终于醒悟:哦哟哟,对不起对不起,手机发错了,是接童自荣,不是接童孟侯!
这算什么事儿呀?脱下西装时我想:什么时候会会这个挡住我参加联谊会的童自荣。
去年,我们两个姓童的同时参加东山陆巷笔会,我问:本家大哥,搞配音是很有趣的吧?
他回答:没什么趣,很艰苦。人物要一个一个捉摸,配音要一句一句琢磨,绞尽脑汁。
我又问:你是为电影《佐罗》配音之后一举成名的吧?
他说:为“佐罗”配音后,过了一两年,我要为电影《少林寺》里面的觉远和尚配音,就是李连杰演的。导演说:小童啊,你可不能有佐罗腔啊,否则就笑话啦。是啊,虽然观众见不到我们的面孔,但我们不能“老面孔”。我就开始研究人物个性,研究翻译的对话,研究李连杰的口型,然后才进录音棚正式配音。现在大家看《少林寺》,听不出是我童自荣的配音吧?都觉得是李连杰自己说的。当然啦,我配音30年,还是有雷同的配音。我们配音界的毕克和邱岳峰才是大师,他们配一个角色创造一个角色……
“弄得像真的一样”——是贬义;“假戏真做”——也是贬义。可是在配音演员那里,这两句是褒义,为他人做嫁衣裳就得这么做。
眼下,一些影视明星在台前玩腻了,也到幕后串门儿。徐静蕾、黄磊、范伟……都拥到《赛车总动员》录音棚里。结果,假戏还是假做,再怎么努力配音都是“假声音”。
您琢磨啊,“范厨师”连普通话都说不好,连说普通话需要有正确的口型都没听说过,他敢于把浓浓的东北味儿吐到配音界来,勇气是十分可嘉的。
那么影视明星会不会一直干配音干下去呢?没那事儿!配音是伺候人,他们从来都是被别人伺候的。
眼下,知道李立宏的人大概很少,但是不知道《舌尖上的中国》的怕是不多。给《舌尖上的中国》配音的正是李立宏。
很多人都说:听到《舌尖》就觉得嘴馋,就觉得肚子饿,李立宏配音的全是美食嘛!于是,有人干脆关掉电视机立刻找餐馆去了,有人甚至背起背包,根据《舌尖》的线索,到全国各地寻找美食:李立宏的声音是好吃的声音!
其实,观众听了李立宏的声音觉得肚子饿,李立宏先生自己何尝不饿呢?一边儿是剧组里的盒饭,一边儿是人间美味,落差忒大!
有一回录音录了一上午,李立宏感觉不错,导演也觉着成功,然而录音师回听一遍,说:李老师,刚才有杂音,我仔细辨别了,原来是李老师的肚子在叫!
有时候录了一天,大家都觉得很顺利,可以收场回家了。可是录音师还坐在那儿不挪窝:今天的录音并不顺利,原因还是来自李老师肚子里的咕噜声。
天哪!过去,像李立宏这样的人应该评劳模了,这叫“带着感情工作”。倘若叫一个大腹便便的满嘴流油的老板为《舌尖》配音,怎么能打动听众呢?老古话说得特棒:饱吹饿唱嘛!
人能控制喉咙口的咕噜声,却不能控制肚子里边的咕噜声。李立宏痛定思痛,决定不再给第三季的《舌尖上的中国》配音了:把这种机会留给其他好声音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