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代广西本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4-05-04

金书妍

丰富、广泛而又生动活泼的各民族民间山歌,品种多样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戏曲,由民间“三月三”歌圩升华而来的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广西赢得了“歌海”的美誉。广西的本土音乐,至《刘三姐》时蜚声海内外,广西的本土歌手,从黄婉秋至韦唯享誉歌坛。时移势易,盛景不再,当今歌坛再鲜有广西的本土音乐佳作传唱,银屏舞台再难觅广西本土歌手的英姿。如何实现广西本土音乐的顺利传承、合理创新、大力发展从而再现辉煌,已是摆在我们广西本土音乐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广西本土音乐传承的基本脉络

说传承,必先理清广西本土音乐发展的脉络和现象。如果以歌的种类来分,显然过于繁杂,如果以表现歌的载体来看,则较为清晰明了。

(一)山歌

在年岁悠远、领域全面、成就辉煌的广西文化发展进程中,说到广西历代的本土音乐,更是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成果丰硕。早在外界称广西为“歌海”之前,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就办了一本杂志就叫《歌海》。广西是民歌的海洋、山歌的海洋、歌舞盛会的海洋、本土音乐的海洋,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回族、彝族、水族、京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的聚居地,都是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爱唱爱跳的“艺术之乡”“歌舞之乡”“音乐之乡”。广西的民歌、山歌、舞蹈、本土原生态音乐、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其音乐家、歌者舞者众多,其作品数量巨大。

从较早的说,古代十大美女之一梁绿珠,玉林博白人,西晋石崇宠妾,擅长歌舞、多才多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玉林容县人,唐玄宗贵妃,更是大音乐家、大舞蹈家,其代表作《霓裳羽衣曲》名垂千古。更不用说“一代歌仙”刘三姐了,其山歌纯乎天籁之音,响遏行云,遍及千山万水,美名流传天下,还因此丰富、提升了采茶歌、彩调剧等艺术门类。196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苏里导演、黄婉秋主演的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彩色故事片《刘三姐》,将美妙动听的本土音乐、坚贞不屈的爱情故事、美丽勇敢的女主角、秀丽绝伦的漓江山水完美结合、熔于一炉,风靡整个中国大陆、港澳台、东南亚、华人世界,“山歌好比春江水”“山中只有藤缠树”“只有山歌敬亲人”……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一直传唱至今,版本很多;2004年由梅帅元策划、张艺谋等人导演的世界最大、中国第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横空出世,在阳朔书童山前的漓江水面上正式亮相表演。

著名的“侗族大歌”,最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包括广西的三江、龙胜、罗城等地)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其高音部高亢雄浑、穿越天地,国际上称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列入名录的还有粤剧,在广西也有很多著名粤剧艺术家)。都说侗族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在民族文艺方面,侗乡一向被誉为“民歌之乡”,至今还传承着“行歌坐夜”的古风,其民间音乐以大歌、琵琶歌、侗戏、侗歌、哆耶、芦笙曲最受人喜爱;尤其是侗族大歌,以其神奇的多声部合韵震撼世界。

广西本土,北有侗族大歌,南有黑衣壮山歌。那坡县等地的黑衣壮山歌可与侗族大歌媲美,都是世上罕见的原汁原味的天籁之音。黑衣壮人千百年来一直爱唱歌,其富有民族特色的山歌民歌至今还保持着古风,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十分独特,被誉为广西民族“音乐富矿”和壮族民歌“活化石”。1999年,在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国家一级演员黄春艳用一曲那坡过山腔《壮乡美》,声音清亮高亢、婉转甜美,打动了现场和电视机前千万观众的心。

说到壮族的山歌民歌,除了“歌仙”刘三姐,除了黑衣壮及其黄春艳,还不能不提到嘹歌。嘹歌在廣西左江、邕江、红水河流域很多壮家地区广泛流行,但以百色市平果县为中心区域。嘹歌是因为其唱法中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电影《刘三姐》中亦有类似唱腔。在壮语中,“嘹”含有“唱歌玩乐”的意思,是壮族“好歌”“以歌为乐”的民族文化心理的生动体现。因此,嘹歌之名源于壮族“以歌为乐”、好唱“嘹嘹(辽辽)之歌”的习俗,其本意是“男女恋情之歌”。当然也可理解为歌声嘹亮激越、回环往复,给人豪爽、大气之感。嘹歌年代久远,晋代《交州记》中就有壮族先民“乘牛唱辽辽之歌”的记载;而且它分为《日歌》《夜歌》《散歌》三大部分,共有四千多首、十六万多行,全部用古壮字抄写,被称为“壮族史诗”,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与文学、艺术、民俗学价值。

(二)戏曲

戏曲成名于戏,但彰显于歌。中国古代无数大师,立名于代表作,但成名的却是唱腔唱段,一展歌喉,即可赢得满堂喝彩。因而中国古代的戏,不怎么演绎情况和细节,却着意于雕琢唱段,到最后,戏被湮灭了,但唱段却永世留传。

广西的采茶戏,首先源于采茶歌,也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风格欢快悠扬、反映人民日常生产生活、很接地气的民歌,在电影《刘三姐》中也有唱段;提到彩调剧,这是桂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属灯戏系统,歌舞并重、充满喜庆、乡土气息浓郁,电影《刘三姐》就是在同名彩调剧基础之上加以改编而成;粤剧是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广东大戏”,源自南戏,是一种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自己独特、丰富的风格,名家佳作层出不穷,在广西也大有市场,历代涌现出了不少优秀剧目与表演艺术家。

广西还有独有的桂剧、彩调剧、壮剧等。桂剧是广西主要剧种之一、广西地方戏曲之一、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之一,俗称桂戏或桂班戏,自清代嘉庆年间由湖南祁剧传人桂林,经过一段时期的语言变化而逐渐演变为桂剧,采用以西南官话为基础的桂柳话演唱,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借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戏也多文做;壮剧是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它在发展过程中也曾受到汉族民间艺术和戏曲的影响,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广西的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和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

广西的桂林文场、南宁邕剧、三江侗戏、都安瑶族神话古歌《密洛陀》、富川多声部民歌(瑶族蝴蝶歌)、马山多声部民歌(壮族三声部民歌)、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玉林吹打(广西八音)、钦州跳岭头活动、环江毛南族肥套活动、藤县狮舞、田阳壮族狮舞等,也各有特色、成就斐然。它们与上述提到的这些本土音乐作品,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流行于广西中越边境的龙州、宁明、大新、防城港等地壮族布偏与布岱支系人民当中、有一千多年漫长历史的天琴,这是一种弹拨类弦鸣乐器,形制精美独特、音色圆润明亮,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2013年广西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影片《天琴》,被称为继《刘三姐》之后,广西第二部民族风光音乐爱情故事片。流行于东兴京族地区的独弦琴,京语称为“睹演旦匏”,同样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竹木制管形乐器,挑起竹皮为弦(俗称篾弦),用以敲击或弹拨,并由此使弦鸣乐器得到不断发展,其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丰满,音色柔和优美,琴声歌声交融,两者浑然一体。在广西各地壮族聚居区普遍存在的铜鼓舞,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它是壮族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活动过程的再现,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明白如话地用身段、手势表现出来,一边击打铜鼓一边载歌载舞,兴高采烈,场面融洽祥和,给人以鼓舞,以向往,充满生机。金秀瑶族的长鼓舞,也叫黄泥鼓舞,它包括双人舞、四人舞和集体舞等多种形式,舞者们都要盛装打扮、配合默契,多数是用一个母鼓搭配四个公鼓组成舞群,母鼓在舞群中央,负责指挥和掌握整个舞蹈的节奏,由村寨里的老鼓手将其斜挎于胸前,用双手拍击,舞姿悠然自得、柔中有刚;公鼓要合着母鼓的鼓点,由鼓手竖着拿在手中,用左手敲击,舞姿矫健洒脱、热情奔放;几位打扮得十分漂亮的姑娘手持花巾、踏着鼓点边歌边舞,整个舞群配合默契、动作协调、队列多变,充分展示瑶族人的活力和喜庆丰收的愉悦心情。

龙州壮族天琴、东兴京族独弦琴、各地壮族铜鼓舞、金秀瑶族黄泥鼓舞,此外还有田东瑶族金锣舞、桂林渔鼓、苗族芦笙(贵州为主,广西也有)等,这些也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歌节

是什么烘托出广西“歌海”气氛的呢?答案只有一个——歌节。

广西如此丰富的本土音乐作品,过去传统的展示机会、表演平台有哪些呢?除了平时的生产生活、红白喜事聚会、男子谈情说爱追女孩、戏曲舞台演出等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赶歌圩、过节日了,其中首屈一指的就是壮族的歌圩,每年各地不定期的会有很多次,有些像汉族地区的赶集(也叫赶圩、赶场),或一四七日或二五八日或三六九日,每隔两三天就有一次,特别是“三月三”最为隆重、热烈,被称为壮民的春节;此外还有壮族的蚂蝎节、霜降节、陀螺节,汉族的赶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瑶族的盘王节、达努节、歌堂节以及别具风味的“打油茶”活动,苗族的踩花山、芦笙节及系列坡会群,侗族的花炮节、斗牛节、姑娘节、尝新节、赶歌会、赶社,彝族的火把节、跳歌节,回族的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水族的借端、借卯、借额、借苏宁喜,京族的哈节(哈唱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依饭节,毛南族的庙节(分龙节)、清明节赶祖先圩、元宵节放飞鸟,仡佬族的祭山节、吃新节(八月节),还有近年很火热的宾阳炮龙节、玉林荔枝狗肉节等。每逢圩日或节日到了,大家便穿上盛装,亲友聚集,唱歌跳舞,喝酒吃肉,谈笑风生,其乐融融,顺便还交易买卖各自的土特产品、手工艺品等。有些还举办山歌、民歌、戏曲、乐器等各种形式的“擂台赛”,高手们一一上台PK,普选出“歌王”与“歌后”来。

顺势而为,借歌搭台,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歌节定为省级重点文化艺术节,后演化为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改为南宁国际民歌节,每年10月前后在壮乡首府南宁举行,吸引众多中外民歌艺术爱好者络绎前来观看欣赏。也許,政府的初衷只是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其间,居然推出了一首好歌——《大地飞歌》,至于民歌节演变成歌坛大腕亮相的舞台,那是后话。《大地飞歌》虽非广西本土作曲、作词,但其旋律则饱含典型的广西音乐元素。

二、广西本土音乐如何再现辉煌

说起音乐,有没有人会想到广西?肯定有,并且很快会回答:《刘三姐》,黄婉秋。但业内人士同时又知道,唱响国内外的《刘三姐》,作词:乔羽(虽有一段官司,但这里不论),作曲:雷振邦。是乔羽、雷振邦助推了广西音乐,还是广西的民族和音乐滋润了乔羽、雷振邦?应该说是互为表里,而又正是我们应思考的所在。而后,人们还能想到的,恐怕只有韦唯这个壮妹,而韦唯的一鸣惊人,一是因为她独特的歌喉,还有就是那段离奇曲折的异国恋情,而非广西本土音乐的助力。这就回到了原点,即当代广西本土音乐要再现辉煌,着力点究竟在哪里?“歌海”要成为“海”,不仅仅是只有水,更要有滔天巨浪。

(一)抓住特色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地方的就越是普遍的。传统文化、本土音乐经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无数人的创造、继承、发扬,已经形成了它自己非常固定的风格,在形式、内容上都有自己的成熟、丰富体系。当然,过去在咱们的传统文化里多少是有一些糟粕的成分,如宣传专制统治、封建迷信、低俗粗鄙等,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年经过很多专家的修改、整理,这些糟粕已经基本上荡然无存了。比如独特的黑衣壮山歌、平果嘹歌、富川瑶族蝴蝶歌、环江毛南族肥套、钦州跳岭头、桂林渔鼓与莲花落、各地各族的狮舞等,应尽量保留与坚持原有的鲜明、淳厚风格,也就是必须得有那个“味儿”,必须得“地道”,不能任意改变、随便改变,不能变腔变调、不伦不类。方今广西有少数年轻歌手,没学会走就要开跑,基本功还不扎实,对广西本土音乐根本不懂,就要走自己的路,搞“创新”,那注定是要失败的。

特色是个标签。走到哪,你都是你,并且与众不同而又引人注目。“蓝蓝的天空……”旋律一起,受众马上闻到了草原气息,内蒙古的。“达坂城的姑娘美如画……”,令人心驰神往,新疆的。《青藏高原》虽然原唱是李娜,但那高亢,令人热血沸腾,那神秘,叫人心猿意马。李娜虽为湖北人,但歌给人的感觉,是西藏。“唱山歌嘞……”,广西的。但太久远了,近六十年过去了,我们还沉浸在“唱山歌”里,《吉祥三宝》又风靡于世了。但这说明了第一个问题,抓住歌曲特色是重要因素,旋律决定个性。

抓住特色的第二个要素:歌词。词为心声,要打动人,先打动自己。歌词要打动人心的点有两个,要么让人热血沸腾,要么使人情不自已。切入点有两个:一是作词,千万别忘了诗词最本源,也是最有效的表现手段:赋、比、兴。“山中只有藤缠树,人间哪有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全词没有一个“爱”字,但字字都是“爱”在泣血,这是作词赋、比、兴的典范。二是关注生活中的真实,《常回家看看》从春晚一推出即脍炙人口,就因为它的平常事、平常心、平常情而打动亿万平常人。《大地飞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从如日中天到现在充满争议,乃因她离开了民歌的特色,成了大腕们汇集的舞台。

(二)培育人才

这个话题有些老生常谈,之所以还要谈,不是因为人们不懂,而是因为现今的艺术管理和培育,着重点抓错了。实事求是地说,咱们广西虽然经济弱一点,但绝对不缺文化,历来才子名流辈出、名篇佳作涌现,不逊色于任何地方、任何民族。所以我们不用妄自菲薄、自卑低调,而是充满自信、心态踏实,挺起胸膛、双眼熠熠,大大方方承认、大大方方宣传,大大方方、开开心心地去对别人说。比如说到广西本土音乐,咱们侗族大歌可是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哟;粤剧也是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以广东为主,咱们广西也有呀!咱们广西可是全国著名的“歌海”,南宁国际民歌节举世闻名呀!

那么为什么自《刘三姐》以后,广西再少有本土音乐佳作呢?因为我们回到根本,来看看形成音乐影响力的三个要素:词作家、曲作家、歌手。按一般创作规律看,排列顺序为此,先有词,而后曲作家按词意寻找符合感情宣泄的旋律,再而后由歌手演绎而完成。如果追根溯源地想一下,古人为什么会有按曲填词呢?症结就在这,我们搞反了。于是现实社会中,相关部门着力培养的往往是歌手,但是一名歌手一旦小有名气,顷刻就“孔雀东南飞”了,留下的只是一个籍贯,而非本土音乐。如果我们拨乱反正,着力培养的是曲作家,成名后你无论飞到哪,都永远是广西的。然后是词作家,词曲珠联璧合,本土音乐就成就斐然,至于歌手的演绎,也极其重要,但无非为我所用罢了。宋祖英将《大地飞歌》演绎得声情并茂,但《大地飞歌》始终是广西本土的。

(三)提倡创新

第一,前面说广西本土音乐要保持原汁原味,有自己的特色,这没错,但是该创新还是要创新,该改革还是要改革,该发展还是要发展。只是这种创新、改革、发展要在保证特色、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高水平地进行。这种创新,在形式、内容上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要符合时代特征,还要借鉴流行音乐、西方音乐的一些优点。比如在南宁国际民歌节上,斯琴格日乐演唱影片《刘三姐》里的经典唱段“山歌好比春江水”、齐秦演唱《刘三姐》里的经典唱段“山中只有藤缠树”,都是用了他们的唱法,有创造、有新意,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不是很成功吗?湖南卫视创作少儿版《刘三姐》,不是很有意思吗?为什么咱们自己的本土音乐家不学一学?我的一个朋友赵羽,广西本土原创歌手、著名唱作人,广西电视台影视频道音乐总监,人称“广西山寨原生态音乐的录制机”,他的音乐作品将中国壮族原生态与流行音乐结合演绎,就比较成功。他曾两次登上世界音乐殿堂悉尼歌剧院演出,是华人流行组合第一支在悉尼歌剧院演唱的乐队主唱;曾获得第十三、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广西赛区流行组金奖、全国团体优秀奖;多次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晚会的舞台;代表作有《壮族故事》《百鸟衣》等,收录于《哈嘹》《壮族故事》专辑里。

第二,内容创新。内容创新,亦即是主题、题材、内容、价值的提升。那就是除了符合音乐艺术本身规律、传承传统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具有时代特征以外,当代广西本土音乐还要多一些作品讲述今天的现实生活、社会状况,多宣传今天的好政策、好面貌、好生活。国家给咱们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平等、团结的支持与引导,及其他关心、优惠、扶持政策与措施,精准扶贫脱贫计划,还有“一带一路”的思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故事,城市乡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自然风景,广西基础设施的改善,村村甚至家家通路、通水、通电、通信號,解决居民住房、孩子上学、老人医疗等种种问题。这方面的音乐作品为什么不多?多创作一些这类传递正能量的主旋律歌曲、歌舞剧、影视剧,多举办这样的晚会、节目、活动,更好地发挥当代广西本土音乐的正面作用,把咱们家乡广西演唱得更嘹亮、更有名,该是全体广西音乐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平台创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各级政府一直乐此不疲的做法,我们不去论谁搭台谁唱戏,归根结底,都直接和间接助推了歌舞的繁荣。一度影响较大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从1999年开始,迄今已逾二十载。自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后,民歌节沦为博览会的文艺晚会,除首届的民歌节以通俗唱法演绎民歌,还带有民歌色彩外,之后与民歌渐行渐远,成为国内外演绎大腕云集的舞台。如果我们变换以下思路,每年以广西的元素为要求,在全国征集十首原创歌曲在民歌节上演唱,哪怕真正唱红的只有一首,也是广西本土音乐的战功。同理,由张艺谋等人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名气也很大了,也是不错的做法。但还远远不够,影响可以再大,效益可以更好。“三月三”歌圩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历史最久的民族歌圩,不是很好吗?但是还可以搞得更大、更多,水平更高,更有经济效益呀!利用“三月三”节日,广西歌王大赛已经办到第十届了,应继续坚持下去,办得更好才行。文化项目要跟经贸活动、旅游开发结合。《印象,刘三姐》是与桂林的旅游结合得挺好的,游客白天看风景、晚上看演出,多好!其他地方为何不借鉴?德天瀑布,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山水壮丽,刚升级国家5A景区,为什么没有多少相关文艺节目?2015年霍建华与赵丽颖主演的电视剧《花千骨》就是在德天瀑布拍摄的,播出后非常之火,景区为什么不借此大做文章?江西庐山景区每天不断放映电影《庐山恋》,影响很大,对增加游客、收人大有作用,咱们为什么不学?乐业大石围,世界最大天坑群,为什么不学桂林搞实景演出?广西每年这么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型会议或活动,比如每年一届的东盟博览会,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还有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为什么文艺演出、本土音乐展示机会这么少?我认识几个广西一级演员,为什么每年参加的表演都不多,大量时间闲置在家?这些年广西也有不少与本土音乐有关的歌舞剧、影视剧,如冠名《刘三姐》的新版电影、电视剧也出来不少了,广西的“刘三姐”主演从马若云、傅锦华、黄婉秋、唐佩珠到王予嘉已经是第五代了;还有历年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妈勒访天边》《绿珠女》《锦宴》等歌舞音乐作品,但同样还远远不够,数量应该更多、质量应该更高,产业化、经济效益应该做得更大更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