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术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对策

时间:2024-05-04

一、数字化:学术图书出版的必然之路

近几十年来,现代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交流与传播逐步成为主流。伴随着读者阅读环境和阅读习惯的变化以及出版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出版在传播时效性、传播媒介多样性、盈利模式灵活性等方面均表现出短板与不足,难以满足大众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难以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出版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一)学术图书的范围和特点

学术图书作为出版行业的一个分支,广义上不但包括学术著作和学术专著,还包括学术论文汇编、学术会议录、大学及以上程度的教材和参考书、学科工具书、学术随笔等。学术图书一般由相应专业领域中术业有专攻的学者完成,由专业素养较高的编辑负责编辑出版工作,涉及内容高度专业化,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更多深层的内容可以通过嵌入二维码、链接等形式进行积极拓展,数字技术为此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二者有较为广阔的结合空间。

(二)数字出版的概念和发展态势

数字出版作为一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出版形式,指利用数字技术对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①数字出版以先进技术为支持,以内容集成、环保低碳、运营灵活、高度市场化为特点,给各国出版业突破产业困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空间带来了启发和突破。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将为整个出版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学术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传统的学术图书出版在全球范围内都普遍面临着成本较高、受众面较小、经济效益不高等困境。首先,学术图书的出版周期普遍较长,从作者定稿、编辑审稿到最终清样,往往反复修改,“多年磨一剑”;其次,学术图书编辑、校对、印制成本不低,但印数不会太高,导致单位成本过高;最后,学术图书销售渠道比较单一,零售销量不大,而图书馆馆配作为学术图书的一个重要销售渠道,近年来也受到数字期刊、在线数据库等数字出版物的冲击。鉴于此,学术图书出版在数字化浪潮中积极求变,寻求转型之路势在必行。

从出版社层面而言,综合性出版社和专业性出版社均会从事学术图书出版工作,但是不同出版社对于学术图书出版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学术图书经济效益往往不高,在某些出版社中处于边缘位置,数字转型问题更是迟迟提不上日程;即使是充分重视学术出版工作的出版社,其数字转型之路也面临重重困难,如传统体制束缚、创新意识不足、资金短缺、观念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盈利方式模糊,等等。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意味着产品形态的改变,业务流程、产业链、价值链、企业组织架构以及行政管理方式都将随之发生变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前期投入和维护成本巨大

目前,我国电子学术期刊平台较多,如万方、知网等,但电子图书平台则比较分散,覆盖面也较小,多数出版社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在尚无占绝对优势的共享平台的前提下,从各家出版社层面而言,学术图书的数字化出版如何顺利展开?一个理想路径是出版社建立数字出版一体化平台,形成出版(包括制作电子书、制作音频和视频、建立专业数据库和开发App等)、发行、销售、阅读一条龙产业链,通过网络预售、实时图书信息发布等方式做到即需即印、按需印刷。

不过打造这种使用便捷、运营流畅、用户体验良好的平台,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资金,这对于出版社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而传统学术图书普遍经济效益一般,很多靠出版社自身“以书养书”才得以出版;学术图书数字化转型盈利模式不够明确,前景不够明朗,且相关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有待提高,盗版既难预防也难维权,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出版社学术图书出版业务。

(二)读者阅读环境和阅读习惯改变

在数字出版的冲击下,当前很多读者习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碎片化阅读,传统纸质图书越来越乏人问津。碎片化阅读看似便捷高效,但是往往导致读者浮于表面、懒于思考,虽然一目十行浏览一下通俗娱乐性电子书不成问题,但如果读者难以集中精力认真通读专业性强的学术图书并进行必要的深入思考,其创新能力将随之大打折扣。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对传统图书出版业形成了进一步冲击,学术图书对读者的专注度要求更高,因此受到的冲击更大。

(三)受开放存取等新型出版模式冲击

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共同发起了一场旨在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这一特点推动科研成果普及的行动,即开放存取(open access,亦称开放获取)。通俗地说,开放存取即作者直接在互联网公开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允许社会公众自由获取、复制、传播或用于其他合法目的,但不得侵犯作者保留的权利。开放存取文献主要分为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和信息开放存取仓库(open access repository,主要指其他学术研究资料)。

目前,开放存取在国际学界已取得了较大发展,诸多国际知名出版社亦积极参与其中,建立了诸多影响较大的开放存取平台,如High Wire Press、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R(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等。而目前我国开放获取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我国学术图书的作者大多为高校教师,而目前国内高校的职称晋升标准依然以纸质学术出版物为准。另外,我国学术图书的一大读者群体是高校师生,目前国内高校授课方式仍然以教师教授、学生利用纸质教材教辅学习为主。因此无论从作者资源角度而言,还是从读者群体角度而言,纸质学术出版物仍有市场,开放存取暂时不会在国内成为主流。尽管如此,开放存取在未来必然获得飞速发展,极可能对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传统学术出版形成巨大冲击,届时出版社、作者、读者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阵痛期。

三、数字化时代学术图书出版的对策

学术图书的数字化出版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第一,学术图书拥有其他类型图书无可比拟的内容优势。无论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出版,本质上都是内容为王的。学术图书专业指向性强,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编辑亦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因此学术图书的内容质量一般较高,且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时效性更长。第二,学术图书具有稳定的受众优势。学术图书的读者一般是相关领域的专业研究者和在校师生,群体比较稳定,保证了长期的需求量。长远来看,数字出版将极大降低出版成本,使读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内容。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数字化浪潮为学术图书出版带来了机遇。如前文说书,学术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依托出版社的整体规划,才有可能取得切实的发展。在出版社层面,学术图书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

一是积极开发电子书。随着各类阅读终端的兴起,学术图书出版社也要尽快将学术图书数字出版与电子书结合,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针对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盛行这一现状,学术图书编辑在推出学术主题电子书时,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在宣传营销中突出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和出版社的品牌优势;在版面设计中突出内容的闪光点,并以分级标题、超链接等手段尽可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是建立专业学术数据库,搭建一体化平台。目前诸多国际知名出版社均已推出专业学术数据库,以提供免费开放性资源和付费购买版权相结合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内容获取渠道,具有借鉴意义。鉴于建立专业学术数据库成本非常高,出版社可积极探索与大型传媒集团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对方的宣发渠道,筛选目标读者,从而有效实现内容传播与推广。

三是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结合。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并非无法共存,而是互相结合、互为补充的出版形式。数字出版包括传统出版业数字化的全过程和结果,也包括新型的数字媒体,因此数字出版物是新技术与纸质出版形式的优化与整合。出版社在搭建数字出版一体化平台过程中,可推动学术图书与其他图书共同上线,互相引流,并通过免费开放资源与收费订购相结合、按需印刷、即需即印等方式,灵活开展学术图书的出版工作。

四是实施品牌战略,强化IP思维,提升优质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权威学术出版社或者知名学术图书系列具有品牌优势,在数字化时代其优质产品更容易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方便读者快速提取信息,从而进一步增强读者黏度和忠诚度。长期以来,国内很多权威出版社在学术出版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出了众多优秀的学术专著。可以想见,这批产品在数字化时代,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必然会更上一层楼。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学术研究的日趋精细化使学术图书内容必然随之精细化,传统点对面的传播方式需要向点对点传播方式转变。数字出版时代,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保证学术图书内容的精准投放变得更加重要。

注释

①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0-08-16)[2021-05-17].http://www.nppa.gov.cn/nppa/contents/312/23777.shtml.

② 胡荣.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冷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5(6):213-214.

③张来胜.专业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浅析[J].编辑学刊,2018(5):104-109.

④ 曹靖.学术图书编辑如何破解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基于数字化出版背景[A]//培养编辑名家 打造出版精品—中国编辑学会第16届年会获奖论文.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4-211.

⑤ 耿海英.媒介融合背景下学术图书的出版问题研究[J].出版广角,2018(12):40-4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