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风度

时间:2024-05-04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所以,北方文人喝白酒也能喝出古之侠者的豪气来;吴越乃报仇雪耻之乡,所以,南方文人喝点黄酒,也能觅见几分蛰伏民间的野气。后来有些吃酒人以为,酒气上来,脱了衣服,光着膀子,便是放达,便是晋人风度,实在好笑得很。他们谈晋人风度,总要跟酒掺和在一起。结果学坏了,徒有酒气,没有风度。晋人风度,我想,不单是喝酒喝出来的。不过,在我的师友里面,也有些人喝着喝着,风度就出来了。孟繁华教授算是一个。看他喝酒,我会有一种如对晋人的感觉。孟教授,我戏称他为“孟夫子”,圈子里大都叫他“老孟”。但他跟我发信息时,常以“孟老”自居。东君,电子稿收到,孟老;东君,书已出,请示地址,孟老。但私底下里,我们还是管他叫老孟或孟老师。我与老孟认识,是因为他曾给我写过一篇小说评论。后来,我又读了他不少评论文章,渐觉文风一如酒风。他喝快酒,也有辣评。文人的酒气在文字里面,文人的文气也在酒里面。

前阵子,读到几篇谈老孟酒事的文章,得知他有一阵子曾奉医嘱戒酒(也有人说他是谨奉妻命戒酒)。中秋之前,我来鲁院,就有人提起老孟,说他又破戒了,哪天约他出来喝点酒吧。我戒酒经年,生怕请人喝酒、自己不喝,让人觉得无趣,索性就不敢跟他联系了——这么说,就意味着,我跟老孟之间永远隔着一杯酒。然而有一天,老孟突然打来电话,说他正打车朝我这边来,要参加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颁奖晚会。我说,既然颁奖地点就在现代文学馆,你不如先到我这边小坐一会儿吧。他说,今晚我还要念颁奖词,时间有点紧,先去吃饭。我接完电话,刚走出大院,就看见他从出租车上下来。付完钱,他就跟我急吼吼直奔隔壁一家湘菜馆。坐定后,我拿着菜单对孟老说,今晚你要念颁奖词,酒就别喝了吧。孟老突然绷紧了脸,瞪着一双茫然的眼睛,问,不喝酒,这怎么成?就喝两瓶,不碍事的。看样子,跟老孟见面,终究是绕不开酒的。我叫了两瓶啤酒之后,他脸上立马绽放了笑容。老孟喝的是快酒,一杯接一杯,一点儿都不像我们南方文人那样作浅斟慢酌状。他是个温和的急性子,说话语速快,这一句还没说完,就想把下一句话说掉;腿长,走路也快,这一步刚刚迈出,那一步已飞速跟上,恨不得一步到位;喝酒也是这样子,这一口还没落肚,那一口已灌下。他自己喝快酒,但从来不会催促别人赶紧干掉。因此,一座之中,如果人人善饮,他可能是最先醉掉的那一个。至于喝啤酒,鲜见醉过。我坐在他对面,是放心的。记得那晚喝了几瓶啤酒,老孟如梦初醒般地说,今晚不能喝多,改天再约吧。过了几天,他果真又约我们一伙人吃饭,果真又是开怀畅饮。

老孟的生活颇有规律,日食三餐,夜眠一觉,该跑步时就跑步,该写作时就写作。唯独喝酒,他几乎没有规律可循。有时一天之内可以赶几个酒场,有时即便没有人招饮,也要在写作之余斟杯酒给自己犒劳一下。不该再喝的酒,他也照样要喝。

老孟有个解酒的法子,据说很管用的。他还曾把这个法子当作民间秘方,传授给不少嗜饮的作家。这秘方说来很简单:如果你第二天起来,宿醉未醒,那么,你就不妨稍喝点酒,这叫“还魂酒”,以酒解酒,是最好的解酒方法。只是,老孟以酒解酒,常常会不知不觉又把自己喝高了。那时候,他大约有点痛恨自己那只执杯的手了。如果说,他没有讨酒喝,那么一定是他的手要讨酒喝——或者是,他的舌头要讨酒喝?他需要足够的酒精来解除舌头的困扰?天知道。

有一年十月末,我参加《十月》杂志在宁波一座老宅里举办的颁奖活动。颁完奖后,主人捧出本地黄酒来待客。房子老,酒也老。老孟中午喝了酒,下午仍然可以主持一场文学对话会,谈笑风生。对话会结束,他的舌头也没闲着,又开始喝起酒来。他一时间没有找到称心的对手,似乎有些孤独,就坐在那里,自说自话。很显然,他喜欢热闹的酒场,即便一桌的人都不喝酒,他也能制造出一种众人聚饮的氛围。你不喝酒吗?好,老孟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一个干上一杯的理由。好像举杯的手是主人的,嘴是自己的。那晚喝完酒后,他又与艾伟、雷平阳、韩东等到量贩歌厅唱歌。横穿马路时,老孟气宇轩昂地走在前头,手掌猛地一挥,冲着那些往来车辆大吼小叫,吓得韩东赶紧上前扶住他,唯恐出现意外。老孟说,喝了酒之后,我眼里是压根没有红灯的。在包厢里,老孟又是痛饮,又是狂歌。出来已是深夜,我们步行回到宾馆时,他看到斜对面有家兰州拉面馆的灯光还亮着,就提议我们去吃宵夜。临街坐下后,老孟看见边上有人正在下象棋,就过去看热闹。看着看着,他就忍不住要指点一二。输掉的一方知道老孟棋艺不错,就摆了个残局,请他破解。老孟想了半天,仍旧无法收拾,就伸手拿掉了对方的“将”。那人猛地愣怔了一下。老孟跟他对视一眼,忽然大笑一声,把自己的“帅”也夺了。那人的脸上立马露出哭笑不得的神情。老孟很认真地问,我们这一盘算是平局,行不行?那人怯生生地应了一声。老孟极得意,就冲着店堂吆喝一声:伙计,给我再开一瓶冰啤酒。老孟一边喝冰镇过的啤酒,一边跟云南诗人雷平阳大谈诗歌。边上的伙计听说他是大学教授,就毕恭毕敬地站在一边,像个不交学费的旁听生。老孟谈到酣处,忽然转头问那伙计:小兄弟,你可知道诗人北岛?

第二天,我们一行人去了奉化溪口。吃中饭的时候,老孟见桌上还没上酒,就舔了舔舌头向大伙宣布:中午这顿酒就免了。话没说完,已经有人递上酒杯。他又舔了舔舌头说,就喝一点点。喝着喝着,他兴头又来了。饭吃完了,他晃了晃酒瓶说,这酒不错,下午坐飞机可以带上了。有人告知,不能携酒登机。老孟看着酒瓶里的残酒说,粮食是酒之魂,所以酒也不能浪费。言毕,把每个酒瓶里的残酒倒进自己的杯子。酒入喉中,仿佛雪花填井,居然没一点声息。

老孟饮酒时,曾将大手一挥,说,中国这么大,没有一个地方我没走过,没有一个地方的酒我没喝过。他有一回谈起我的家乡,没有对雁荡山赞叹有加,独独赞赏那里所出的一种叫“美人情”的酒。他感叹了一声:这酒呀——然后咂咂舌头,没有再说下去。老孟以为,人生最快意的事莫过于,在大雪纷飞的北方,约二三知己,就着酸菜炖肉,喝上几口烈酒。那样的日子,谁不艳羡?

在我印象里,老孟喝起酒来像游山。酒仙一个,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再喝下去,就像武陵人误入桃花源,先是时间感没有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然后是空间感没有了,身在酒乡,忘了自家在哪儿,回家时往往是忘路之远近,忘了路线。有一回,我们浙江一拨作家在京召开作品研讨会,晚上一众照例喝酒、唱歌。在某个包厢里,老孟突然带着一身酒气过来,抱了每个人之后,又抱了每一根柱子。吴玄知道他这一天连轴转,已经喝了几场酒,就让他坐下缓一下劲。谁知他像装了弹簧似地,按下又起来,就是静定不了。吴玄见情势不对,打了一辆车送他回家。但他那时候大约是酒劲发作,记忆力都长到手指上了,他一忽儿指东,司机往东;一忽儿指西,司机往西。七拐八弯地,就找不到家在哪儿。忽然看到一家尚未打烊的小酒馆,他就对司机说,就是这儿了。于是下车,与吴玄对饮起来。这时喝的,正是他所谓的“还魂酒”。天明时分,他的脑子果然是清醒了些许。出门一望,就找到了回家的路。这是吴玄事后跟我们提起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