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虚静湖记

时间:2024-05-04

陆建立

擎一把伞,脚下雨水流淌,沿着弯曲的小径,环湖逛了一圈,不大,实在难称湖,只不过是山间一潭泉水罢了。雨中整个大木山茶园,层层叠叠的茶丛,远处淡墨的山白雾弥漫,看似一幅泼墨的山水画卷。

湖的南岸小径,踩的是杉木铺就的踏板,弯弯曲曲,左是以坡而植的茶树,一层一层高了起来;右边临湖,或桃、或松、或蒿草,雨中在摇曳,水滴沿枝滑下,也有一段绕满绿藤的篱笆,脚下延伸着细碎的石板路。身穿玫红或湖蓝底白圈雨衣的茶农,三四人一群,低头在不停地采摘着雨水浸透的嫩芽,一双双被水浸泡白了的双手,才知道采茶活非常辛苦,当你坐着喝茶时候,兴许脑际里想起了茶农,那弓着身子,忙着采茶的背影。

西南湖角上有一段小桥,看起来像九曲桥,却只弯了一个弯,极短。一棵桃树在雨中开花争妍,仿佛有开心的模样,斜着树枝,横卧在桥上,路过的赏花者,定会手拉树枝,挡花一笑,留下美的倩影。同行的作家们走了一趟九曲桥,六位美女排成两行,动作各异,笑声一片,我们耳畔听到了相机的多次欢快的快门声。

一步步上桥,踏着层层木纹水泥台阶,湖边隔着一排竹篱笆,远远望见一座木结构的观光阁,四四方方,阁顶盖着一层厚厚的茅草,边上耸立着零星的几棵松树。登上二层的阁楼,走出室外,防腐木的栏杆围着,阁上四周走了一圈,见这是半圆形的岛屿,从湖岸开始,一层层的茶树,一直种植到观光阁下。湖对面一长溜的长廊,面前安置了四座草亭,还有飘动着的多彩的雨伞,這是来来往往的游客。湖边的栏杆上,挂着三四只救生圈,倒影的长廊,看起来像一艘海上漂泊的轮船。

阴沉沉的雨天,稍一会儿,雨小了,飘忽的雨丝,湖面平静似磨砂的,湖的北边有一排树枝的倒影,其中一棵极高大,整个湖面寂静极了。

往北行,茶园山道依旧是石块铺就的,采茶的茶农还在忙碌,层层叠叠的茶树嫩芽,点点黄色块衬托着碧绿茶树,一问,才知道是防虫的,这一带的茶叶以松阳银猴、乌牛早两个品种为主。松阳银猴是地方名茶,采摘细嫩,加工精细,其条索肥壮、多毫浑直、银绿隐翠、身形卷曲满披银毫,汤色嫩绿清澈,滋味鲜醇甘永,清香持久,有“仙茶”之美誉。两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松阳银猴茶茶道,浓缩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回到长廊下,长长的二根茶桌,坐满了游客,有手捧大碗茶喝茶的,或在聊天的。我将门票联边撕下茶票,交给一位服务生,他递给我一只粗陶碗,碗底里只几片茶叶,自己用开水一泡,茶叶一热,肥壮的茶条,色泽翠润,一股粟香扑鼻,茶汤清澈绿明,叶底嫩绿明亮。那嫩绿清澈的汤色,鲜醇爽口的滋味,和浓郁鲜爽的香味,无一不令品茶人叹服,不愧茶中珍品。

碰到给我们带队的当地导游,忙问:“此湖叫什么湖?”她告诉我,这湖是人工挖掘的,没有名字。我一笑:“当了几年导游了?”她回答说五六年了!我肯定地告诉她:“你这个导游不合格,景区分布图上有,此湖叫……”

原来,此湖有个雅致的名字,叫“虚静湖”。我知道贾平凹先生有个书斋名为虚静村,印象尤其深刻。“虚静”是自然的本质,生命的本质,亦是艺术的本质,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一种态度。于是,遨三五好友,来此喝杯好茶,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道。这一切,不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吗?

说了半天,我还没有告诉大家,虚静湖在何处?

此湖在浙江的一个山区,远离松阳县城的大木山上。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