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的父亲

时间:2024-05-04

何静梅

自从父亲离开我,总想写点文字纪念父亲。可迟迟动不了笔,这一等,就是七年。

今晚临睡前,我在《散文选刊》上看了高建新老师《天亮后,他醒来了》,他的文字像洪水一样冲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父亲1926年出生在陕西礼泉县城关公社黄埔大队,因为家里穷养活不起,一岁时送给了赵家庄一户没有生养的老夫妻。1941年父亲高小毕业受进步思想影响,独自离家到西安,成为黄埔军校西安分校18期炮兵连的一名学生,改名何复兴。

1942年冬天,抗日战争吃紧,当时父亲在军校还没有学会射击,就扛起枪上了前线,是战友们在战斗中教会了他瞄准、射击等实战本领。他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残忍野蛮,仇恨的烈火在父亲年轻的胸膛燃烧。他点子多、主意巧、胆子大。前前后后共消灭了19个日本鬼子,大家都夸他:初生牛犊不畏虎,这陕西娃,好样的!父亲就摸摸脸上的尘土说,其实我也不想打他,他也是他妈的娃,可是他一群外国人跑到我们国家祸害人,我不杀他天理难容!

在一次大轰炸后,父亲爬出坑道,只见尸横遍野,血把大地染成了酱红色。他的一只眼睛被炸瞎,一只耳朵被炸聋,一根手指头也折了。他一路要饭到西安。原单位找不到了,就在军校校务部报了名。后随陶峙岳部队进疆,一路步行,风餐露宿,九死一生。因为他有文化,在国民党部队里官至连级。解放后,他给自己定下了建功立业的誓言,把名字改为:何建功。之后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4团开荒造田。他当过连里的班长、干过记分员、挖过厕所、当过马倌。风风雨雨几十年,像无数的老军垦一样,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都奉献给了兵团这块热土,到上世纪80年代,父亲因病提前离休。

在我的印象里,他没有穿过新衣服,从不留剩饭,饭桌上一点馍渣被他看见了都要捡起来吃掉。父亲外号“万事不求人”,家里的活从不找人帮忙。80年代连队给每家分了一块自留地,父亲就在自留地里动手盖房子。他先把3间房子的土块打好,在地上画线,挖地基,父亲垒墙,母亲递土块。到了给房顶上房泥的时候,父亲发明创造了一种工具,母亲在下面用桶装上泥巴,他在房上吊根绳子摇一摇轱辘,泥巴桶就被吊上去了。

父亲修自行车在我们二营是出了名的。附近几个连队谁家自行车坏了都找他修,一是因为父亲手艺好,不偷奸耍滑,还有一点就是父亲只收一点成本费,从不多收一分钱。有的人身上带的钱不够,父亲就说没关系下次吧,其实下次早就忘了。有时,有的小孩没钱,父亲就说:“算了吧,娃也怪可怜的。”母亲就埋怨他:“别人修自行车挣钱,你不挣钱还把螺丝的钱也搭上,不如坐在家里,还省得我给你洗那些油乎乎的脏衣服!”父亲就笑笑说:“几个螺丝能值几个钱?人活一世要多做好事哩,这样老天爷看见也喜欢,不叫你早早到阎王那里去报到,你不是就能多享几天福哩!我能活到今天就已经嘹咋了(好得很),党的政策对额好,看病住院都报销,吃点亏怕啥哩!”

由于战争对身体带来的创伤及长期的劳累,父亲老年的时候经常住医院。在生命在最后阶段,他还是那么节俭,顿顿都是粗茶淡饭,我每顿饭给他买几个菜,他都说太多了浪费哩。我说:“现在又不缺钱,想吃啥买啥,别节省。”他就说:“我要給你妈多存点钱养老哩,你妈‘五七工待遇低,万一有个病啥的,自己有点钱就不麻达(麻烦)你姊妹俩,家家都不容易!”

我家的钱都是父亲保管,他老年的时候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但对他的存折心里一清二楚,每回住院,他都随身携带一个黑色皮包,白天背在身上,晚上睡觉取下来压在枕头底下,生怕被偷走。有时,他高兴了就举着皮包对我妈说:“老婆子,你几十年照顾额不容易,给你留下养老的钱都在这里,额要以后走了,你千万不要给两个娃找麻达(麻烦)……”

我的父亲,是我和妹妹的继父。但,这几十年的养育之恩比山高,比海深!在女儿的心目中,他就是我的生身父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