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文/李秋生
宁可知道得少些
文/李秋生
从理论上说,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会知识丰富,海纳百川。
但眼下人们却愈来愈觉得,现在担心的不是知道得太少,而是知道得太多。各种广告太多了,只要一打开电视,广告就会铺天盖地而来;各种信息太多了,手机微信24小时传播不停,不睡觉都看不完;各种小道消息太多了,每一条消息都是来源神秘,“绝对可靠”,信不信由你;各种干扰电话太多了,售房的,理财的,求助的,诈骗的,半夜三更都会打来。
在如此“新形势”下,提出宁可知道得少些,似乎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宁可知道得少些,并非拒绝知识,而是拒绝海量垃圾信息对大脑的干扰。
宁可知道得少些,有益于身心健康。如果一个人整日被一些无休止的不良信息影响,会六神无主,心烦意乱,身心交瘁,无所适从。
宁可知道得少些,可以减少上当受骗。有位朋友,喜欢喝两杯,从广播电台节目中收听到一则酒广告,说是某某纪念活动推出的一种高档精品名酒,价廉物美。因为是电台广告,他信了,打出电话购买了一箱,结果是一箱名不符实的低档酒。更让他心烦的是,对方掌握了他的号码,不停打电话来促销。打烦了,不接。对方换一个号码,又打来。颇有一种“酒不卖你死不休”精神。这位朋友苦不堪言,他算真的领教了广告“大大的厉害”!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假富婆借种生子的广告令众多男子上当受骗。该“富婆”谎称“夫意外伤残不育,想借种生子做完整女人”,报酬是通话半小时必汇50万元,安排见面100万元,怀孕生子300万元。但前提是男子需先缴诚信保证金1000元,协议公证费16000元。因有“巨额回报”,不少男子相继跌入陷阱。
宁可知道得少些,能够聚精会神学习研究一些真正有用的学问。著名翻译大师傅雷以卷帙浩繁、技艺精湛的译著,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术修养,被学术界称为一两个世纪也难得出现一两位的巨匠。他16岁赴法学习艺术理论,1931年秋回国,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与世俗同流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大师级作家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的重要作品,且形成了自己的翻译风格,人称“傅译”。他不仅在翻译方面,而且在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极其渊博的知识。有人说,傅雷的成功来源于寂寞。傅聪这样评价他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一个寂寞的先知”。傅雷自己也一再告诫儿子傅聪,“要耐得住寂寞”。一个人要是总爱往人堆里钻,思想、感觉、感情就不能好好地进行整理提炼。所以,范文澜主张“板凳要坐十年冷”。郭沫若认为“没有安定的精神,决不能从事艰苦的学者生涯,决不能与冰冷的真理姑娘见面。”鲁迅的体验更加奇妙,“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海明威干脆这样说:“给我快乐,毋宁给我孤独。”
当今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激烈,想成才,想胜出,想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特别多。“人往高处走”。这种追求无可非议,但首先得问一问自己,我寂寞了没有?是不是知道得太多了?知道得太多,难免会使人失去主见,陷入平庸,随波逐流。被狂轰滥炸的广告消息包围,被名目繁多的宴请聚会左右,被充满诱惑的盛名厚利锁定,注定难以实现理智的人生目标。
宁可知道得少些,对当代人来说,或许是一个成功的秘诀,同时也是一个摆脱烦脑的途径。末了,还想再说一句,作家姚雪垠赠予一位朋友的箴言是:“越耐不得寂寞越寂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