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唐 雄
2022年6月,由南方出版社出版,记录海南军旅作家王爱国一年驻村工作经历和感悟的纪实文学《驻村手记》,获2020—2022年度海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王爱国是湖北省黄梅县人。1981年10月,18岁的他从农村入伍到宝岛海南,2005年转业安置到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现担任厅机关工会主席(一级调研员)。2019年春节前夕,他被海南省委组织部选派参加海南首批乡村振兴工作队,任定安县富文镇党委副书记、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南埠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2021年6月任期满后,他继续留任富文镇,担任九所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他紧紧围绕抓基层组织建设,“百镇千村”“三清两改一建”、农村“五网”、乡村特色项目、致富产业发展建设,着力描绘“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海南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大部分村委会实行定点帮扶。但全省8083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却只有一部分在帮扶点驻村。这少部分驻村干部,派出单位每年都会拨付一些资金帮扶济困,是最受欢迎的。而大多数驻村干部则不在帮扶点驻村,几乎带不来任何资金。于是,便有了“手中无粮,鸡都不搭理你”的说法。
王爱国刚进村,就听到有村民议论:“既不会种田,又不带钱来,还听不懂海南话,那他们来我们这里干什么?”很多驻村干部也因此迟迟展开不了工作。为了打开这种尴尬的被动局面,尽快融入村民的生活,王爱国“视他乡为故乡,把村民当亲人”,他从学说海南话开始,主动与村民交朋友,帮助村民摘花生、挖红薯,跟着村民学干农活。渐渐地,他与村民相处得非常融洽。
王爱国在《驻村手记》开篇的第一节写道:“省委省政府之所以下大力气,投入许多人力物力启动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就是要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在此基础上把农村经济发展再推上一个新台阶。海南只有把‘三农’搞上去,基础夯实了,才有资格谈自由贸易港建设。”
他坦诚地写出他的心声:“虽然出生在农村,但自出学校门就走进了军营,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现在组织安排我到农村去工作,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但作为曾经的军人,我应该听党指挥,时刻听从党的召唤,不畏艰险,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牺牲和奉献为已任,做一名真正无私无畏的勇士。军人,必须有‘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担当。”
王爱国驻村时,南埠村尚有16户60人没有脱贫。通过挨家挨户遍访村民,他发现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支柱产业支撑。沉思之余,他一直考虑如何为南埠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发展独特的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定安是海南的内陆县,其形成于明代的定安黑猪肉粽,因味佳馅美而驰名岛内外,粽子浓香软绵、味透馅多,食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为海南三大名粽之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粽子是定安县的支柱产业,但南埠人却端着金碗要饭,我一定要帮助南埠村改变这种畸形的发展状态。”于是,他带工作队员到定安县城引进一家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将南埠村废弃了十多年的学校改造成了粽子加工厂。粽子加工厂年生产100多万个粽子,不仅为南埠村提供了80多个就业岗位,还解决了14位贫困户与1位残疾人的就业难题。仅2020年端午期间,每个就业的村民就能挣1万多块钱。黑猪、鸭蛋等养殖户,也分到了粽子产业带来的红利,成为南埠村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和惠民超级大平台。
有位叫胡诗义的贫困户,就是依靠村产业发展的带动实现脱贫的。王爱国在《驻村手记》中写道:“刚进村入户时,狗追着我们跑。走访到胡诗义家时,他连门都不让我进,后来在帮扶过程中我们成为好朋友了。现在进村,我们再也不担心被狗咬,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把我们当自家兄弟。也正是我们用心、用情、用力为村民办实事,才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拜读过王爱国《驻村手记》的南京金陵科技学院高级农艺师孟繁诚,希望海南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名特优蔬菜品种资源,将他的菊花脑(菊花叶)与同院园艺系邵德孝老师退休后,经过多年培植的橘红心大白菜、可生食的无腊粉嫩脆的包菜、嫩脆的早熟紫包菜等杂一代优良蔬菜新品种引进海南。王爱国收到孟教授寄来的种子,立即着手试种。
看到报纸上“琼中红毛镇牙挽村发展百香果,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增收”的报道,王爱国立即邀请三亚台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李大有和他的团队到南埠村,以每亩300元、租期5年的方式,征用宝坡村18亩土地来种植。
王爱国在《驻村手记》中感言: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发展需要社会关注和企业参与,如果仅靠政府杯水车薪的资金来撒胡椒面,蜻蜓点水来扶持产业,是达不到真正的效果的。
他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纸上,落实在行动上。
九所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种植槟榔。2021年,槟榔价格持续走低。王爱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多方奔走,终于引进海南民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九所村集体槟榔园中套种五指毛桃。“五指毛桃”是一种中药材,市场上供不应求,收购价格在每斤40元左右(2022年涨到了100多元)。
除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五指毛桃外,王爱国还探索出了一种“村合作社+农户+专业公司”的发展模式,即:村合作社利用村集体扶持资金向专业公司以每株1.5元价格购置5万株幼苗赊给村民在自家槟榔园种植,待村民丰收后由专业公司收购,在收入中扣除槟榔苗款还给村合作社,农户种植零风险,专业公司将根据产量给村合作社补贴,从而达到三方共同盈利。在槟榔园套种农作物节约土地使用成本,每亩可种1500多棵,种植成本低,不影响槟榔生长。海南民润农业科技不但给予种植技术指导,而且还包收购,每亩两年净收入一两万元。目前,栽种的五指毛桃都已成活,长势非常好,将逐步替代槟榔种植。王爱国作为“抗疫中药——五指毛桃林下经济与健康产业发展项目”负责人带领创业团队参加2021年海南自贸港创业大赛,获得了乡村振兴组优秀奖。这种产业发展模式,得到海南农科院和农业专家的称赞和推广,吸引海口、屯昌、琼中、白沙等地前来学习借鉴。
2022年初,王爱国又千方百计引进海南仁杰防护设备有限公司投资5万元在九所西村租种5.2亩撂荒地,兴建“海澄文定”优品蕃薯种植示范基地。6月,优质地瓜在九所试种获得成功,他专门撰写了《定安九所优品蕃薯种植报告》上报农业部门进行推广。特别是他摸索的“以工代训”模式,培养了一批熟练种地瓜新技术能手,改变了当地传统种植用工多、产量低、采收费时费工、挖到地瓜影响卖相的不足之处。除引进新技术种植外,他还在除草除虫、成本控制、产品宣传、市场推广和营销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当地农民帮助非常大。同时,他还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投资、村民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示范点,并与该公司一起利用两年时间打造定安地瓜、花生等特色产业品牌,带动周边村民把所有闲置的地都利用起来发展种植业,帮助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务工,增加收入。
2022年初,王爱国带工作队入户调查时,发现九所村有9位老人没人照顾,有的是子女外出打工,有的是孤寡老人。于是,他把解决老人吃饭难的问题,列为驻村工作队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事项。
为群众办实事需要资金,王爱国到处化缘,终于筹措到了3万元。他把九所村一家闲置的房子进行翻新改造,配齐炉灶厨具,于5月20日正式开业,为九所村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他在通过政府引导、爱心资助、光伏支持、产业补贴、村民参与的情况下,还在食堂周边兴建了小菜园、小果园和开心农场,让村里的弱劳动力自己种的菜、自己养的家禽,为“长者食堂”的午餐提供食材。同时,他还在长者中倡导年纪小的照顾年纪较大的,身体好的照顾需要照顾的,走出了一条“以老养老、以劳养老”农村互助服务、抱团养老的新模式,既解决了困难老人吃饭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九所村65岁的老人王修仁说:“孩子们出去打工,吃饭成了难题,在这里吃很方便,老人们在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民政部门赞扬他们是真正打通了服务困难群众的“最后一米”,以“小菜园”“小食堂”做出了大民生。
王爱国从1981年起就生活在海南,是一名作家,更是知名的户外旅游爱好者,对旅游情有独钟,熟谙海南的历史文化。
他从2012年4月开始,带领“带你走天涯”徒步群的户外旅游爱好者环岛徒步健体,用双脚丈量海南,主动担当起海洋环保宣传的使命,自觉为社会公益事业传递正能量,充当海南乡土文化的传播者,曾经出版了《带你走天涯》 《结伴同走天涯路》两部专著。
王爱国驻村后,不遗余力地宣传富文的旅游。为挖掘富文蕴藏的历史内涵,促进富文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的旅游爱好者走进富文、了解富文,建设美丽乡村。他邀请海南农业农村专家和旅文部门负责人到富文,规划了以金鸡岭为起点,形成金鸡岭(金鸡岭的传说)→九所(富文金矿、古石桥、嘉庆三年石碑、王弘诲墓园)→潭陆(常树村抗战故事)→大里(琼剧、望楼岭境主圣娘的传说)→石门(林氏祠堂) →新联(深水村美丽乡村) →南埠(圩市变迁)→田头(龙凤山、普济寺)→高塘(牛奶鸡、澳洲小龙养殖基地)→大路(坡寨乡、福明坡寨羊基地)→白鹤(白鹤婆祖传说)的“富文乡村一日游”旅游休闲线路,体验“旅游+采摘、旅游+领养、旅游+劳动”项目,并两次组织海口游客自驾到富文,享受富文独特的旅游大餐。
在布局九所美丽乡村时,他带领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干部,依托名人古迹打造乡村微型公园,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
九所村是富文镇政府驻地,有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海南历史文化名人、“奏考回琼”的明朝南京礼部尚书王弘诲的祭葬地。随着脱贫攻坚完胜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娱乐、文化生活也应该相应得到提高,但富文至今为止却还没有一个供居民休闲锻炼的场所。村(居)民们仅靠喝老爸茶、买彩票、打麻将等娱乐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或消磨时光。
见此情景,王爱国立即召集驻村工作队员与村“两委”干部进行商议,决定利用海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弘诲墓园的影响,结合九所村为富文镇政府驻地的地理位置和九所美丽乡村示范村优势,把九所村环村路建成一条5公里的健康步道,并选取十个景点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打造一个集“文化传承、劳动体验、健康运动、产业观摩、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乡村小微公园。目前,小微公园已完成道路规划、广场优化、文化墙建设、门牌路牌指示牌等的安装,雏形基本形成。并充分整合现有的小菜园、小池塘、水稻田、长者食堂、文化广场等资源优势,朝着乡村旅游方向发展,实现旅文促振兴既定目标。
王爱国工作之余,坚持每天写工作日志,真实地记录海南基层干部与派驻乡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所经历的艰辛、见闻和感悟。驻村3年多,他发挥自己在部队多年从事宣传工作的优势,积极撰写文章宣传村镇农业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利用网络、微信等媒体传颂他们带领贫困户致富的感人事迹,撰写了200多万字的驻村日志。人社厅信息管理员把他写的日志,都转载在海南政府公务员门户网上;海口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把日志收集成册,当作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在旅文厅工作的战友看了他的日志,也加入了第二批乡村振兴工作队。他在2020年、2021年写的工作日志,亦整理为《驻村记事》《驻村事迹》,交出版社审稿待出版。
《驻村手记》是海南省第一本由驻村干部撰写自己驻村工作经历和感悟的图书,记录平凡中的感动,谱写乡村振兴最美华章,既有对贫困问题的分析,也有对海南乡村风土人情的赞美;既有百姓生产生活现状,也有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许多感人事迹……52万字108张图片,描摹了一名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的驻村情怀,展示了其用情、用心、用力为村民服务的系列事迹。同时,为驻村干部“久久为功”“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价值,值得所有乡村振兴工作队借鉴与学习。
王爱国的驻村工作,众口皆碑。2019年5月30日,海南电视台“绿色农业进行时”栏目报道了王爱国带领队员助力乡村振兴的先进事迹。2020年7月17日,海南卫视播出的《我和我的南埠村》,对他致力壮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形成南埠村特色产业,进行了详尽的报道。2020年9月,他被国家人社部评为“优秀扶贫干部”。2022年3月,海南退役军人事务厅在“戎耀党旗”栏目以《谱写乡村振兴的最美华章》对他进行宣传,新华社以《愿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干到退休——海南一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的无悔选择》为题报道了他的驻村事迹,被国内外多家外文媒体转载。2022年7月,他被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推选为“老兵心向党 建功自贸港”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宣讲团成员,到部队、机关、学校、社区进行巡回宣讲。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重点是产业振兴、产业兴旺。”王爱国在《驻村日记》中表示:要让农民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希望,应该借助乡村振兴之势发展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