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识东朗

时间:2024-05-04

亚 丁

沿弓形河岸线矗立着的数座玛尼堆,默默凝视着匆匆流过的通天河河水,河对岸的雪山,以及时而浓云密布、时而碧蓝如洗的天空……

玛尼堆是用石头垒砌的外形似金字塔的祭坛。“玛尼”即“六字箴言”。由喇嘛先在石块或大石板上把六字箴言一点点凿刻上去,再描绘上黄、蓝、红几种颜色。颜料取自于高原上的绿松石、珊瑚石等彩色石料,还有金粉和银粉。喇嘛们用原始的制作方法,先将大块的石料砸碎,再研磨成粉末,然后用油漆把它们调制在一起。据说这种颜料永不褪色。每一座数米高或十余米高的玛尼堆,因布满了五彩的经文,好像充满了灵性。在藏传佛教里,玛尼堆意味着神圣和庄严,是力量、功德、佛法的象征。因而,每一个教徒路经玛尼堆时,都要在上面放一小块石头,口念六字箴言,然后围绕着它转上几圈。

通天河——一条源自于恰郎多吉雪山的河流;雄浑、激越,充满了野性,如白练般穿越峡谷蜿蜒而下,恰似从天的尽头急急奔来。在其落差为4000多公尺的数百公里的河段上,停泊着许多古老的山寨。这些原生态的山寨,却有着极富诗意的名字:里塘、东朗、塘央、麦日、水洛、银辛、色色……使人一下子联想到蓝天、白云、雪山、湖水,和响着悦耳的铜铃声、沿着崎岖的山路跋涉的马帮……

这条河里的鱼很多。尤其在东朗这一河段,水面宽阔,流速也相对减缓,使之与激流抗争的鱼群获得了喘息。从上游下来的鱼群总要在这里逗留,鱼群覆盖了河面,冷眼看上去河水都变了颜色,成了一条黑色的河流。藏民不吃鱼,据说有几种原因。原因一,认为鱼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把一条尺余长的鱼即使剁成数段,失去了头尾的身体和尾巴还会摆动很久,眼睛睁着,嘴和腮还在翕动。他们认为,一条鱼相当于几条牦牛的生命能量。如果宰杀几头大牲口就等于杀了一个人的话,那么吃鱼无疑就是在吃人。原因二,这里水葬的方式有别于其它地方。不是将故去的人丢进水中,被鱼吃掉,而是把故去的亲人用白布裹好后埋在河边,等庄稼收获完之后,再挖出来请喇嘛为其念经超度,然后火化。这里一年收获两季庄稼。家人死后马上火化不吉利,会受到神灵的惩罚,带来冰雹、干旱或其它灾害。河床处在谷底,温度较低,尸体易于保存,也好错过农忙季节。最后的一种原因是,把故去的人先埋在河边,人的灵魂自然就附在鱼的身上了。既然如此,吃鱼就等于在吃自己亲人的灵魂……

这里的房子是用石头垒的,并且连成一片,家家相通,你无论从哪一家进去,都能从任何一家的屋子里走出来。据说是为了防止土匪进犯而采取的一种举措,至今仍延续着久远年代的这一习俗。在河边的山坡上,一幢幢石头房子错落有致地挤靠在一起,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城堡。

离山寨不远的山坡上,有一“龚龙杜基”。“龚龙杜基”一词在藏语中意指男性生殖器。是一块直径约半米、长约1.5米,酷似男性生殖器的石柱。相传这里的妇女生育力十分低下,即使有个别生育的,也是生女不生男。一日,一喇嘛路过此地,他先是在四周转了转,之后对陪在一旁的头人说,河对面的那条山沟阴气太重。并指着河滩上的一根石柱说,把它移过来树在这里,对着那条阴沟即可。打那以后,寨子里渐渐开始人丁兴旺了起来。从而,人们对这根石柱充满了敬畏,认为是神赐予的。育龄妇女转山的时候,都会来这里围着它转上几圈。用手去触摸触摸,她们认为,这样做不仅会给自己或者家人带来运气,还会有新的生命诞生。外面的许多婚后不育的妇女,为了朝拜它,翻山越岭、历尽苦辛。据说很灵验。这根石柱伫立在此多久了已无从考证。它的茎部布满了藻类和苔藓,龟头的部位黝黑发亮。与它所对应的是河对岸的峭壁上一个酷似女性生殖器的洞穴。我不知道是否属于仍在延续着的生殖崇拜?

原计划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后启程,村长一大早就跑来说,你们在这里再住一天吧,下午有一对新人要举行婚礼,也一起热闹热闹。扎西问我,可以吗?我当然高兴了。没什么不可以。推迟一天启程。

婚礼是在下午四点以后举行的。在婚礼举行之前,新郎和新娘之间并不知道对方是谁,都是由父母指配。有的父母会事先告诉自己的子女,有的父母则一直严守秘密。在婚礼举行的当天,新郎在上午的时候被村里的亲属找理由带去做事,或者打柴,或者做一些其他的活计。其实是防止新郎逃婚,事先被控制起来了。婚礼很简单,先由长老宣布新郎新娘的名字,接着早有准备的村民把新人从人群里拉出来,簇拥着推到前面。在乡亲们的笑闹中,毫无准备的新郎很是局促不安。身着绛紫色袈裟的喇嘛手捻佛珠、默颂经文,对新人说一些祝愿的话。琴手们开始奏起了弦子。在弦子的伴奏下,村民们围着新人跳起了锅庄{1}。身着长裙的妇女,舞动着长袖,像一只只翻飞的蝴蝶,在草地上快乐地边舞边唱。一首歌常常是由一个妇女起头,接着大家随声附和,歌声在山谷间回荡。

弦子终于停下来了,大家开始坐下来围在一起喝青稞酒,喝酥油茶。接下来是吃包子。这是又一古老的习俗;山寨里的妇女从中午开始就前来帮忙了,十来个妇女忙得团团转。剁馅的、揉面的,一会儿说说笑笑,一会儿唱起了民歌,一派喜气洋洋。包子的馅由煮熟的洋芋、腊肉和牦牛肉搅拌在一起的,放上盐巴和佐料。更有趣的是把其中的一些包子放上了辣椒、硬币、糖、木炭、线团……

包子出锅之后每个人都要抓起一个,如果你抓到的是木炭馅的,那么就会认为你这个人心太黑了,不可深交;是盐巴,生活困苦过的不开心;硬币,明年就会发大财;糖,预示着生活美满幸福;线团,这个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磨难。我只是远远站在一边饶有兴致地观看。一直在锅灶旁忙碌着的一位高个头、身材匀称的中年妇女微笑着冲我招手,示意我过去。她指着锅里的一个包子让我去拿,我按她的授意做了。我把它掰开一点,里面露出了糖馅。我抬起头,她正看着我,她的眼白已不再清澈,那是长年在火塘边劳作,烟熏火燎的结果。微笑着的眼睛依然美丽。她定知道这是糖馅的,把它指给了一个与她素昧平生、行走在高原上的旅人,正是她内心善良的使然。我的内心涌出一股暖流,我笑着冲着她点了点头。

狂欢一直持续到深夜。我走出人群,发现新郎站在一隅默默流泪。是什么原因使他在这个日子里流泪?新娘不是自己的挚爱?为了自己一去不复返的童贞?还是喜极而泣?当他发现我在看着他,他羞涩地用手把脸挡上了。我从羽绒服口袋里把用纸包裹着的那个糖馅包子拿出来塞到了他的手中。

今夜继续睡在小学的教室里;这是一幢干打垒的房子,里面是破旧的桌子和一样破旧的板凳。我把气垫充满气。把帐篷展开盖在睡袋上。我毫无睡意,独自来到操场上。一轮明月在深蓝色的夜空中高悬,森林里不时地传来鸟的啼鸣。遒劲的山风在午夜时分渐渐减弱。由于缺氧,可以听见自己粗重的呼吸。对面一脉蜿蜒绵长的雪山隆起的边缘,与天幕形成了明暗对比的效果。林涛的吼声消失了,来自远处阵阵细微的雪崩的轰鸣却变得异常清晰。在这被万重关山阻隔的雪域高原上,在雪山脚下的一个几乎不被世人知晓的山寨里,我看见了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和我们一样却又不一样的同类。他们穿着自己纺织的土布衣服。物质生活如此匮乏。然而,你看不到他们不快乐。他们在辛勤劳作的同时,不停地歌唱。山寨里的歌声总是此起彼伏。善良、质朴是这里的人们具有的品质。事实上这些天性中最美好的品质,在文明社会中早已遭到谎言和尔虞我诈的清洗。我们不再简单地生活,对物欲永不餍足,也不可能从容地面对苦难。他们则不是这样,他们内心纯净得亦如这高原上的天空。因为他们有信念,天堂是他们向往和深信不疑的地方。

{1}锅庄:藏族的民间舞蹈。集体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