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倾听卑微生命的声音

时间:2024-05-04

王玉初

看到一个故事,上海黄浦区豫园派出所对拾荒等人员集中管理整治中,发现了一名叫楼和志七旬拾荒老人,原来老人是原上海圆珠笔芯厂退休职工。他有十几万元工资未认领,在宁波还有一套二室房产。

老人的遭遇就像是变魔术,从一个几乎被社会遗忘的拾荒老人摇身一变,成了有钱有房的人。有钱有房,是多少刚入城市里人的梦想。有钱了,楼和志也变了。他不再邋遢,就像城市里一个休闲的老头。有记者问,“你一天之内从拾荒老者摇身一变成为有钱有房的‘中产,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楼和志说,“我要做个上海人,最好还能有个家主婆(老伴)。”

莎翁借《雅典的泰门》剧中人之口,说钱“这东西只要一点儿就可使黑的变白,丑的变美,错的变对,低贱的变高贵,老的变少,怯的变勇。”没钱时,楼和志考虑最多的是吃的问题。作为一个流浪汉,能吃饱饭那是最需要考虑的。至于住的,估计他考虑的不是能不能拥有自己的一间房子,最多只是想哪个地方能避雨,哪个地方在热天能凉快些。现在,钱让他不用再为吃住犯愁了。说这些,我不是想说金钱至上,只是希望各方能多想想那些低收入者的困难,想想那些失业者的困境。

我时常看一些小品文,说是国外一些资料留存的齐全,几十年后仍发来信件询问建筑的质量问题,或者是将曾经的退款接续上。而我们,总是找不到自己的资料。这次,我们没有让自己人失望,楼和志原来所在的工厂没有随意地销毁他的档案,也没有将他的工资充公。这,给楼和志的变化提供了基础,要不然,警察将查无此人,就会将他归为社会黑人口了。这样的留存最好能多些,因为每一个人的权益都当受到应有的保护。

楼和志的变化,让我想到了“尊重”这两个字。有钱了,楼和志最先想到的是让自己变得干净些。“做人像做人的样子,脏兮兮的谁也不喜欢。”我想,这是基于一个流浪者长期的感受而发出的肺腹之言。平日里,我们之于流浪者,可能多的是一份怜悯,要不就是给其一点施舍,而说到尊重,也许还相距甚远。这不禁让人感叹,对社会底层小人物,我们这个社会又给了他们多少尊重呢?

我还想了“尊严与幸福”这两个词。一个人的尊严和幸福是什么?就咱平头百姓来说,就是成家立业,老来有个伴吧。楼和志也不例外。在做流浪汉时,成家的幸福是他不敢想的。现在,他有钱了,有房子了,这给他赢回了做男人的尊严。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楼和志解决了吃住生理上的需求,他也要追求精神上的需要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又恰恰提醒了相关部门在给予一些弱势群体以一些基本的生活救助的同时,是否也该考虑考虑他们的精神需求。

楼和志老人的变化恰恰印证了我们还欠缺许多许多。何时能用心去倾听那些卑微生命的声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