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段诗意但难免俗的辩解

时间:2024-05-04

汤成标

陶渊明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据《陶渊明传》记载,公元405年,陶渊明40岁时,他曾为稻粮谋而出任彭泽令。不过到年终例行考核的时候,身边有人提醒他,要想顺利通过考核,有必要衣冠整齐地去恭迎上级官员的审查。这是职场中极为常见也极为正常的举动,但是他的反应出乎寻常,来了一段知识分子式的感叹:“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据说,他当天就辞官归田了,之后便彻底告别了官场,正式开始了长达20年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的终点。

这次出仕,本是他主动求官,房玄龄《晋书·列传·第六十四章》里记载了他的话语:“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换成白话就是:我姑且想出去干一干,作为交友的资财,可以吗?为什么主动?低一点是为了生活,高一点就是实现人生抱负,这里我们不深究。但是无论如何,他主动谋求的官职,仅仅因为不肯低下头去配合检查的自尊心的问题而辞官,这于好多方面交代不过去。

如果出仕是因为生计问题,他首先要面对家人的不解,仅仅因为自尊心问题就放弃一份丰厚的收入,似乎是不可理喻的;其次,他的作为也欠帮他谋职的亲友一个交代;再次,他的举动迟早会传到他的“朋友圈”,朋友会怎么看这件事以及他这个人?所以,这件事在他的心里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先后写作了《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组诗等作品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本文试以《归园田居·其一》来揣摩其自我

辩解的心态。

一、自有佳处待我归

《归园田居》组诗共5首,文学史上历来以为其代表作。5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组诗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贯穿始终,其中虽有情感上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辉映全篇。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主要叙述平生志趣和描写田园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生涯的憎恶和摆脱尘网的快慰,抒发了对山林生活的热爱。从叙事的角度,很多人愿意把这首诗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八句是“为什么归”,后十二句是“归何处”,总体看来,有一种解释弃官归田的原委之感。

先不论他辞官的原因“为何归”是否合理正当,单单看他“归何处”这部分内容是否值得他挂印而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雞鸣桑树颠。”以上八句描绘了诗人辞官之后的去处,有的读者还给这一段诗句起了个名字:村居图。试着分析一下这幅村居图:

从房产的角度来看,有十多亩土地,八九间草房,以现代的眼光审视,这也算不得什么,只不过是有房有田的农民罢了。但如果回到农耕社会,有自有田地基本可以温饱,何况还是十余亩。有八九间草屋,那是一个大家庭,在地方上应该是有话语权的。这样的条件,起码是村里的中产阶级,再不济也是一个中小地主。换句话说,诗人勾画居住环境时有一种意思也暗暗地表露出来了——衣食温饱是没有问题的。

从位置来看,“暧暧远人村”,“远人”两字有一语双关之妙。表层是远离喧嚣,深层则是远离污浊的官场。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这些士人都不大愿意依附于某个政治集团,又要在门阀氏族之间的斗争中自保,因而纷纷远离倾轧,躲入山林,放浪形骸,回归天性。“远人”这两个字给这村居增添了一丝神秘的隐逸气息。

从环境来看,一眼看去,依稀可见的村落里缕缕炊烟升起,居处宁静淳朴;纵耳所闻,无论是穿透深巷沉寂那梦幻的狗吠,还是撕破清晨宁谧的响亮的鸡啼,非但没有增添吵闹感,反而平添了诗意与情趣。这样的环境可谓宜居,可谓性情散淡的文人的向往之地。

以上都是显见的。但村居图中更深的东西,则深潜于绿化布置之中。

短短的八行诗句,出现了5种树,榆、柳、桃、李、桑。5个树种,在笔者看来,至少4个别有深意。

首先是榆、柳。“榆柳荫后檐”,提到了榆树和柳树。这两个树种很有特点。榆树又名春榆、白榆等,素有“榆木疙瘩”之称,叶、皮可以食用,树冠大,可以遮阴。而柳树属于广生态幅植物,喜光,喜湿,耐寒,枝条颀长,常被用来编制农家粮筐等载具。在农耕社会,这两个树种因为本身的特性经常出现在古诗之中,如“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和“细柳生堂北,长风发雁门”(吴均《咏柳诗》)。

但是诗人的用意显然没有停留于介绍绿化,他给这两种树一个很重要的功用。“荫”,这个字表面的意思是遮蔽,也就是榆树和柳树遮蔽着房屋的后檐,为房屋遮风挡雨。从修辞上来看,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那么问题来了,这两棵大树被拟成了什么人?有社会阅历的不难想象,也许诗人言下之意是目前处境安全着呢。而且从他的家世来看,他的曾祖是陶侃,东晋名将,曾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名显赫,死后被追赠大司马。他的祖父官至太守,他的父亲也是官场中人。到陶渊明这一辈,因父亲早早去世,家境败落,但陶家在东晋的影响还是在的。这也是理解“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这句话的背景信息。试想一下,他随随便便对亲朋一说“我想出去弄个官做做”,当地的官员听说了就主动给他一个县令做做?这官员的任命也太儿戏了。这只能说明陶家的人脉背景还是

雄厚的。

再看下一句“桃李罗堂前”。桃、李两种果树是农村常见的果树,兼具审美性与食用性,很早就出现于古诗文中,如《诗经·周南·桃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和《诗经·大雅·抑》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但是如同上一句一般,诗人在诗句中给这两个树种搭配使用了动词“罗”,从表面上看,这是指桃树、李树排列在房子前,但仔细一品,这两种果树有没有可能化身为他的门生,在他的庭院里谈笑风生呢?虽然说“桃李”两字在晋之后的隋唐就有了门生的意思,比如“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按照语言学的规律,隋唐以前“桃李”已经被用来指代门生。

最末是桑树。“鸡鸣桑树颠”,这里提到了桑树。桑树是优良的绿化及经济乔木,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是农村常见的绿化树种,也常见于农村题材的诗歌中,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虽未发现更多的寓意,但足见诗人对田园生活相当熟悉,选取的意象也极具代表性。

从诗人对于庭前屋后树的安排依稀可以感觉到,辞官之后,诗人除了表达对村居生活的热爱之外,一个“荫”字,一个“罗”字,却似在有意无意透露了身处之处有人庇护的优越感、门生满堂的愉悦感。

如果把整个村居图连贯起来看是否可以这样想:这里生活富足,此处淳朴自然,这里幸福自在,此处欢声笑语。这里活脱脱一个桃花源,如此佳处,如何不心生向往而长相居留呢?

这种喜悦的表露,似乎为其辞官归田给足了理由。事实如何呢?实际上,《归园田居·其三》无意中提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虽然是一个小地主,但他也要起早挂晚亲自参与劳动,如果不是天生爱劳动,恐怕经济情况也不是太好。

至于后来,遭遇大火,烧掉了草屋八九间,所居之处立刻就“环堵萧然,不敝风日”了。从贫困转回富足,何其艰难。如风调雨顺,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就“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他常常要靠朋友接济过日子。据说“性嗜酒”,但“家贫不能常得”。

两相比较之下可见,为了辩解,诗人对于处境的表述还是有所取舍的,舍的是早出晚归经济拮据的生活艰难,取的是无须为稻粮谋的闲云野鹤与回归自然。

二、胸有丘山难卑微

再来看他“为何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八句解释了辞官归田的原因。原因就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仅仅凭这两句,不少读者就贸然以为他一直是个洁身自好、甘于清贫、淡泊名利而又非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隐者。接下来两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更让人以为他是年轻不懂事,一不小心“误上贼船”(误入官场),“苦”尘世久矣。事实上,在他40岁以前,或者是出于施展抱负,或者是迫于家庭经济压力,他至少有4次出仕的经历,一次情有可原,多到4次,那说明并非与官场水火不容。从陶渊明的一生来看,他早年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满脑子经世治国思想,但因受出身和性格的限制,努力了十多年,只能做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小官,失望显然大于希望。所以,多次官场歷练之后,他深切体悟到自身率性而为、热爱自然的秉性难以融合于名缰利绳暗流涌动的官场,因而作出回归自然、回归天性的选择,这样的解释更合理些。

其实,如果我们回过头来品味一下他辞官时说的话,就会发现,他的确不适合官场。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意思是:我怎么能够为了五斗米(的县令薪俸),向乡野间的卑鄙小人卑躬屈膝。他把前来检查考核的上级官员称为“乡里小儿”,这个称呼很有意思。“乡里”两字,好比以前说别人是乡下人;“小儿”,这是对别人阅历与能力的双重蔑视。“乡里小儿”四个字,从骨子里散发着家世显赫的贵气,折射出满满的文人的清高自傲。从心理上来说,他还没有彻底认清家世败落的现实,依然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自傲;他对官场文化中的尊卑文化与行事规则基本持排斥态度,虽然此时他已年过不惑,但明显可见他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但是,此时还不能成熟,还有成长的空间吗?

三、虽出樊笼亦苦涩

但是,辩解的时候是不能把这些说出来。如同“归何处”一样,诗人对“为何归”的解释是避重就轻的,轻的是率性而为挂印而去的洒脱,重的是历练不足人性挣扎的苦涩。

但无论哪一种解释,诗人都给出了最华丽的、世人欲看到的最诗意的表述。“但使愿无违,复得返自然。”这是最美的,也是最难免俗的,很少有人想去听你的哭泣。陶渊明大概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把苦涩留给了自己,他作了一个诗意但难免俗的苦涩的辩解。

有了这个辩解,我们也不必徒劳无力地去替陶渊明辩解这些问题了:为什么不能认清现实委曲求全,为什么不能发挥能力济世救民而是消极归隐?透过这个辩解,我们从诗句的平淡悠远中能看到一个挣扎于经济生活与人格完美之间的,有率性也有苦涩、有喜悦也有掩饰的有血有肉的诗人,他不是一个完人。人各有志,各有所求,不必强求。笔者认为,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算真正读懂了

这首诗。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