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子舞的校园传承方式探索

时间:2024-05-0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重要记忆,也是文化不断弘扬光大的基地,更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载体,学校应积极利用非遗资源,促进非遗文化的发展,推进非遗在校园中的传播,使学校成为非遗传统文化的承载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随着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并得到创新,同时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拓展连接民族情感的方式,成为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目前,我国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已经在稳步进行中,如何更加有效保护我国的非遗文化,成为现阶段文化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

一、甘肃省永昌县节子舞来源及发展现状

赵定庄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新城子镇,这个村落只有约2 000人,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舞蹈,主要形式成为节子舞,每年传统节日四月初八的庙会都会表演,各个表演体现了节子舞的灵活性。除了赵定庄之外,周围十里八乡已经没有地方可以打传统的节子舞。

目前,节子舞的起源没有明确历史记录。有一种说法是节子舞又称霸王鞭,其出现与项羽有关。项羽武艺超群,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为了纪念项羽,人们根据当年的事件总结然后变成动作,成了今天的霸王鞭。霸王鞭的动作流畅复杂,在变化和行进过程当中体现潇洒气概,后来经过演变形成了节子舞。还有一种说法是,宋朝的一位将军被贬至赵定庄,受当地人的帮助,为了感谢当地人,使他们强身健体,保护自身不受侵犯,亲自教授给赵定庄人一套武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节子舞。

传统的节子舞一般由四到几十人表演,表演时有一人打鼓,一人敲锣,一人打钹。表演者每个人手中都有一只或一对节子,节子是指一个长二尺四寸(合0.8米)的木棍,用来表示二十四节气。节子两端有三个小洞,每个洞上挂满铜钱,代表十二个月。节子是红色的,代表日子的红火。两边各带一条绸带,绸带代表月亮和太阳。在传统的节子舞当中,每四个人组成一个阵,每个人负责一个方位,每人看守一个门,有一个人装扮成膏药匠的模样指挥,相当于神兵天降。表演者舞动手中的节子,迈着有力的步伐,从多个角度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和魅力。节子舞表演时有多种队形,整体变化莫测,动作本身和表演形式都能体现古人的聪明才智,在表演时气势震天。

二、永昌县节子舞校园传承的重要价值

节子是古代武将常用的一种兵器,身长二尺四寸,代表着中国人文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二十四节气,节子上还有四个洞孔,代表着一年四季。节子全身以红色为主,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红红火火、幸福美满的美好愿望。节子的两头又分别涂上红色和绿色,代表着太阳与月亮。无论是节子的外观形象还是其人文特征,均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中独有的意义与魅力。

节子舞是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艺术,作为甘肃省重要的本土文化,节子舞受到当地自然环境、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在历史的沉淀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文化内涵深厚,具有一定艺术水平和文化欣赏性,是甘肃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遗产的宝贵资料。因此,将节子舞以非遗的形式在校园中传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我们可通过将节子舞带入课堂、走进社会、走向世界的步骤设计,进一步推广永昌县节子舞的傳承范围,实现校园文化教育的价值体现,开辟出一条新的特色发展路径。教育者在设计校园教学课程过程中会注入更多精力,挖掘探索非遗文化背后的文化内涵,使非遗文化与校园建设充分结合,以达到促进节子舞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需求相互结合的目的,进一步使校园文化建设与非遗保护工作融为一体。

学校将节子舞带入文化课堂当中会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正向发展,也可促进学生主动寻求保护非遗文化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保护非遗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最终成为非遗文化传承工作的坚实力量。节子舞文化进入校园传承过程中,能促进校园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促进非遗文化进校园传承教育,同时对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节子舞的表演者,在丰富自身文化生活的同时,满足求知欲,自觉成为非遗文化艺术传承者与传播者。

三、永昌县节子舞的校园传承方法

若要传承并创新非遗舞蹈,各高校舞蹈教育工作应更多承担起传承非遗舞蹈的使命,要将我国民族特色舞蹈的艺术形式引入高校的舞蹈教学中,完善当下的舞蹈教学,让传统舞蹈艺术通过高校人才的发展走出校门、走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迷人风采。在此以非遗舞蹈节子舞传承入校园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以下几点传承方法。

(一)以非遗文化传承人带动节子舞文化传承

召集非遗文化传承人,使个体力量汇集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为传承工作贡献力量,以发挥其引领作用,实现以非遗文化传承人带动节子舞文化传承的目的。邀请节子舞的继承人到校园内现场提供指导,教授基本的节子舞知识,传播节子舞知识和艺术,并对学校的非遗传承方式方法进行指导,这也是帮助节子舞在教授中促进非遗文化弘扬并传承下去的途径之一。另外,可在校园内多开展非遗文化传承人的表演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增加互动环节,让传承人带领学生进入非遗文化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互联网+”的方式实现更加高效的传播

“互联网+”技术是一种可以促进知识遗产保护发展的技术,也是现阶段非遗在校园传承的有效形式。营造体验空间,可以唤醒学生的文化传承情感,唤醒学生视听体验,因此是帮助学生体验非遗的一种方式。“互联网+”可以做到资源分享,因而要使用“互联网+”技术帮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随时随地了解非遗的知识,感受知识遗产的文化魅力。另外,当前科技迅速发展,还要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节子舞文化迅速传播。在网络的支持下,校园官网及校园电子图书馆等渠道均可以开设相应专题,整合相关资料和视频资源,便于校内师生随时随地观看学习。即使脱离校园,他们仍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共享校园资源。

(三)融合校园文化创新传承文化方式

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对节子舞传承方式进行创新,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的公益活动。组建校园节子舞演出队,鼓励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在大众面前展示这一项非遗文化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人了解此项非遗。同时,将非遗带入校园,与公益活动相结合,丰富非遗传承的文化和内涵。将节子舞带入群众当中,让群众了解节子舞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既可以提升非遗的传播程度,又将非遗带到群众当中,使学校的形象得到了提升,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四)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与实践相结合

非遗文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只有将实践操作结合课堂知识传授,才能更好地将其融入学生的学习意识中,让学生通过自身感悟去真正领悟非遗文化的精髓。因此,在校园建立非遗文化学生体验活动中心非常有必要。非遗体验中心与普通的博物馆有很大区别,它主要强调的是传承人对非遗文化艺术的动态展示,同时参与的人还可亲身体验。运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将非遗文化内涵看不着摸不着的一面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体验参观非遗文化的艺术一边融会课堂所学,感受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打造特色传承模式,以丰富活动形式助推文化传承

高校师生应树立民族文化意识。我国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遗舞蹈更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独特的传承方式及存在形式都是其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异彩的原因。非遗文化节子舞课堂教学是传承文化发展的有效渠道,想要在校园中实现传承发展,基于实际情况设置特色目标,打造特色教学课堂、激发学生传承的主动性极为重要。可利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设备打造声音、图像一体化的教学课堂,在声音和实际演练中唤醒学生对此类非遗文化技能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劲头。例如,在校园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小型节子舞表演会、节子舞文化座谈会等,从多方面向其传扬节子舞文化内涵,构建丰富的文化传承方式,这对于促进该项目实现持续传承有重要作用。

四、非遗舞蹈在校园传承中的注意事项

(一)应分层次把握好教育重点

在义务教育阶段,非遗文化应注重认知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将非遗文化传播出去,着力点应在普及推广方面。学前、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养成时期,其认知培养应以感性认知为主,侧重于非遗文化的初步了解和简单技能的接触上,使其明白非遗与自己的生活很近,养成学习兴趣。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编制符合其特点的非遗文化知識读本,并结合学校自身的地域文化特点,设置更易让学生接受的非遗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感悟非遗文化与其精神内涵。

(二)注重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

教师在学生学习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培养出专业素质强的非遗文化学科教师可对非遗校园推广的实施效果起到重要影响。从非遗文化传承的长远发展来看,应在全国范围内的师范类院校增设非遗专业,开设相关非遗文化知识的普及课程,培养出懂理论、懂文化、懂教学并在非遗文化艺术方面有一定造诣的师资力量。从非遗文化传承的近期发展来看,应多组织教育系统的教师参加集中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开展宣传推广非遗文化的能力,使他们先一步进入非遗文化教学。

(三)以合适的教材作为载体

非遗文化的教材编写关系着非遗校园推广能否开展得更全面、更容易让人接受。教材应包含各个学习阶段的非遗知识读本、非遗研究项目教材、新媒体课件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将教材编写得更系统、更通俗易懂。此外,还应充分重视让非遗传承人参与教材编写工作,由非遗研究者与非遗传承人共同梳理统筹编写教材。将教材重点放在非遗特性上,区分其与普通学科教材,侧重于新媒体视频及数字信息化课件,组织编写一批关于非遗文化重点内容的非遗视频

公开课。

五、结语

为促进非遗传承更有效率,帮助非遗文化传承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本文深入研究与分析了非遗文化传承的方法,如以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借助互联网技术、融合校园文化等方法,旨在帮助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更有效率,对非遗文化传承提供相应助力。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高职院校传承发展研究 (GSLY2021-B08)。

作者简介:丑晨(1989—),女,甘肃天水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电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