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综合类高校戏剧通识教育课程浅析

时间:2024-05-04

在我国综合类高校现有的通识教育体系中,部分高校会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开设戏剧课程,但受到学生对戏剧艺术的接受程度、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此类课程的影响力往往只局限于小范围内,不能普遍地实现戏剧的审美与教育功能。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当前有必要探讨高校戏剧通识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目前,在我国综合类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中,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基本共识。通识教育可以帮助有既定专业培养方向的学生实现“专”与“通”之间的均衡发展,扩大获得科学、人文知识的途径,建立跨学科的视野广度,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近年来,高校课程综合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经过科学设计和有效管理,通识教育课程起到价值观引领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统一起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但如果不能有针对性地开设通识课程,在课程设置中不能实现各学科之间的平衡,不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就只能是补充和点缀,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戏剧艺术教育是人文综合素质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凡是人文艺术学科完备的高校,都应开设戏剧类通识选修课程。在影视艺术和游戏娱乐凭借网络传媒广泛流行的时代,虽然戏剧自身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挑战,但是无论载体与传播渠道如何变迁,观众的兴趣如何转换,当人们坐在在剧场中观看戏剧时,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直接交流始终有其独特的吸引力。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认为,这种交流是戏剧最核心的要素:“电影和电视不能从戏剧那里抢走的只有一个元素:接近活生生的人。”由于这种魅力的存在,戏剧艺术既具有审美功能,又具有教育功能。因此,如何完善戏剧通识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是现阶段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目前戏剧通识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戏剧通识教育课程在很多综合类高校都被划分在艺术鉴赏课的大类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形式

1.戏剧经典导读课

此类课程最为常见,综合类高校一般都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学研究传统与师资力量开设中外戏剧经典的导读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对戏剧经典的导读主要从文学角度出发,讲授分析作品的产生背景、作家的生平创作、以及作品的主题思想、戏剧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风格等特点。外国經典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中国经典如《西厢记》《牡丹亭》等,这些作品都可以通过专设的导读课程来进行鉴赏评论。

2.戏曲赏析课

部分有师资力量的高校开设有传统戏曲赏析课,传统戏曲中以影响广泛、爱好者众多的剧种为主,如京剧、昆曲等。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对名家名段的赏析、相关知识的介绍和个别唱段的试唱演练,实现入门级别的引领。以京剧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设京剧赏析课程的高校就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

3.戏剧史论和理论课

由于近些年来戏剧影视文学等相关专业的发展,部分综合类高校在通识课程中也开设有戏剧史论和理论课,如中外戏剧史和中外戏剧学,凭借有一定研究基础的教师,将本领域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大致展示给学生,专业性要求较强,现有的开课院校也较少。

(二)普遍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在已经取得的戏剧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成就之外,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1.课程设置单一

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每个学校的戏剧类课程只有一到两门,赏析、史论和表演难以兼顾。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学生面临的情况其实是:看了戏未必懂戏,学了戏不能唱戏。并且当今文化多样化的社会提供给人们更多选择,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分层次的,如果高校的戏剧教育不能在学生中形成爱戏、懂戏、演戏的阶梯式发展,推广戏剧文化的效果就会打折扣。

2.受众群体太小

一般说来,戏剧课的选课人数和受其影响的学生都很少,戏剧课被局限在少数专业学生和戏剧社团成员的范围里。在高校庞杂的通识课程系统中,如果戏剧课的专业设置门槛太高,就不能将更多的学生引入戏剧课堂,更不能从戏剧的教育功能中受惠。跳出小专业的圈子去宣传和推广戏剧,才是戏剧课走通识教育路线的最首要目的。

3.脱离舞台实践,戏剧意识不够全面

全面的戏剧意识是指在戏剧的舞台性这一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戏剧的表、导、演与剧本文学之间的关系,了解戏剧在剧场中表演时演员的表演与服装、化妆、道具、音响、灯光等各方面要素如何相互作用,了解戏剧的传播渠道对其特性会产生哪些影响。综合类高校的戏剧教师往往是跨专业教学,缺少剧本创作与舞台表演的背景,如果要指导学生写戏、演戏、唱戏,可能会不够专业和规范。剧作家孙惠柱曾在文章中指出:“现在教戏剧的教师几乎都是中文系转过来的,他们擅长讲理论、历史和剧作分析,但很少真正有能进行或者指导戏剧实践的,连编剧都未必在行,对表、导演、舞台美术就更陌生了,而这些方面恰恰是业余剧社的学生最需要的。”十几年后的今天,这种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加强我国戏剧教育专业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跨专业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戏剧意识,教学不能局限在只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二、开设戏剧通识课的几点建议

(一)实行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双轨式”教学

通识课程的授课与考察方式相对而言更加灵活,要充分利用这种特点,改变传统课堂讲授加期末考察的模式,将课堂讲授与各种方式的舞台表演结合起来:可以通过与专业演员的合作以观看表演的方式授课,直接在舞台上介绍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表演来验收课堂教学的成果,作为考察给分的依据;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戏剧表演作为表达自己情感的体验。艺术类通识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的培养,在知识的学习之外,戏剧的观摩和表演更能引导学生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双轨并行,即使不能进行高质量的专业演出,也能够带来高质量的对戏剧艺术魅力的体验。

(二)大胆“走出去”,在剧场中获得直观的戏剧体验

近几年来,我国的戏剧市场处于稳定发展中,随着各种类型的场馆建设和戏剧文化活动的开展,现场观看戏剧演出的条件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已成熟。因此,戏剧类通识课程可以衍生出课外的实践部分,就是走进剧场看戏,直接体验戏剧的能量场。

目前的高校课堂上,戏剧的教学内容都是“过去时”的,即已经演出多年、成熟而有影响力的戏剧。这些戏剧的剧本、影像资源、相关评论和研究资料,就是进行课堂讲授的基础。但作为一种活态的艺术,戏剧本身是“现在时”的,是伴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发展而不断分化演进的。进入21世纪,戏剧早已不再拘泥于文本的表达、戏剧的构作或幻觉的营造,而加入很多新的理念。走进今天的剧场,既可以看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继续运作,也可以看到影像的镜头语言与剧场的结合;既有对皮影、木偶等传统方式的颠覆性运用,也有对经典的解构与反思;既有人反转了观演之间的关系,也有人彻底废除了文本与语言。有研究者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剧场”进行了分类:解构剧场、多媒体剧场、复辟性传统化与成规化剧场、姿势与动作剧场等。如此多样的剧场艺术,只有置身其中,才能真正触摸到当代戏剧艺术的脉络,找到符合自己审美价值观的戏剧方向。高校可以尝试与戏剧演出单位达成协议,以通识课程的开展为契机,给更多学生走进剧场看戏的机会,并且对戏剧艺术的公益普及教育和相关社会工作也是國有戏剧院团应当承担的责任,这为保证戏剧文化产业良性有序发展培养了可靠的观众基础。

(三)合理利用地方戏剧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保护相结合

我国的地方戏种类丰富,形态各异,但被引入大学通识教育的并不多。这并非意味着大学生对地方戏就不感兴趣。各地高校都有大量的本省生源,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对地方戏有一定的接受基础,地方戏中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民间传说故事、演唱时的方言唱腔和表演过程中体现出的民风民俗,也更容易得到这部分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因此,要尝试让各地的地方剧种、方言小戏也成为戏剧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地方戏课堂教学的开展,可以包括知识介绍、经典欣赏、试唱教学、时代新作、现代化传播尝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后三个方面的内容尤其有现实意义。近年来,在国家各种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各地的地方院团都在不断编创排演新作,有的还在国内的各项评比中拿了大奖。但受戏剧市场条件和演出条件的限制,这些剧作都很难走入青年学生的视野。通过大学课堂将它们传播出去,使剧作本身能实现更大的价值,使学生了解戏剧如何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在过去这十几年间,传统戏曲为了实现现代化生存而进行了各种尝试,如戏曲电影与电视剧、戏曲综艺、戏曲动画、戏曲互动游戏软件。这些都可以成为课堂介绍的内容,让学生见证戏曲这一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进程,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价值,树立文化自信。至于与各地地方戏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更离不开青年学子的参与和贡献,利用通识教育的课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脚步延伸到大学校园中,让大学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的搜集者、文化传播者、剧种研究者,引活水护源头,这就可以让学校的戏剧通识教育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三、结语

综合类高校的戏剧通识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应有内容,也是戏剧自身发展的契机。只有以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支撑起高校的戏剧通识教育,在欣赏和学习戏剧的过程中接受并创造出新的戏剧文化,努力使戏剧融入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才能使戏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兰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管弦(1984-),女,甘肃兰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