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温儒敏谈读书》看阅读在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中的意义

时间:2024-05-04

张莹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持续进行,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倡导以“读书为要”的语文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温儒敏在他的《温儒敏谈读书》一书中,以40余篇文章表达自己对语文教学和读书的认识,体现了他对“语文教学与读书”“通识教育与读书”“互联网时代经典阅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彰显了温儒敏以学者视角思考读书问题的大家风范。本文通过研究《温儒敏谈读书》中提出的读书目的和意义、读什么和怎么读、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改革等问题,探讨阅读在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令人忧虑。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读书和有限的课堂时间、考试之间存在矛盾,学生的阅读量达不到现行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读什么,怎么读”,也就不能真正做到“读书为要”;三是学生没能宏观地把握读书的目的和意义,对阅读存在轻视心理,致使读书的意义在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中不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温儒敏谈读书》一书,不仅对这三大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引导,还结合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谈读书,给出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建议读什么书。因此,《温儒敏谈读书》一书深刻地体现了阅读在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读书做人,陶冶情操

《中庸》曰:“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也就是说,读书首先是为了尊奉德行,为了更好地做人。国家开办学校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学习之地和受教育之地,让学生在学校学会读书做人,并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增长见识、丰厚学识、渊博学问、陶冶情操,从而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读书人。

一个真真正正的读书之人,一定是体味到了读书乐趣的人。读书带来的乐趣,不仅在于满足了阅读者的求知欲,还在于和活在书中的灵魂的精神交流和对话,更在于阅读者自身精神的充盈。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思索世界和人生,并且使这种思索始终处在活泼泼的灵动状态。在阅读过程中,与无形世界的有趣灵魂相逢,并与这些灵魂之间建立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这是一种超越种族和文化差异甚至超越生死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能够使学生的精神本能朝着丰盈、有趣、健康的方向发展。当学生浏览徘徊于书架之间时,当学生向孔子学习“仁”爱之时,当学生与弗洛伊德谈“梦的解析”之时,当学生与康德仰望头顶的星空并讨论崇高和道德律时,当学生与爱因斯坦交流宇宙的奥秘之时,当学生与莫言探讨制度与人性之时,他们已经将知识和学问沉淀了下来,并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在现阶段的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中,教师通过大量讲题、学生通过大量做题来提高语文成绩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业负担沉重,没有时间静心进行阅读,从教书育人角度来看,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大量的做题是拿来应付考试的,是被动的学习。阅读往往是学生从兴趣出发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动学习。前者纯粹是为了应试,后者则是为了“读书做人”。真正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在科学教育理念指导下、关于文化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这种创新既源于继承又勇于突破、既忠于科学又崇尚人文。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始终不能忘记教书育人这一初心,抓基础教育的目的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学生喜欢读书并且将读书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以题海战术的方式应付考试。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核心问题,努力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建立学生终身受用的正确阅读习惯,使学生有“终身阅读”的意识,从而在人生中积淀应对复杂社会生活的能力,获得终生的幸福感,做到“读书做人、陶冶情操”,这才是读书的终极目的。

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阅读是学习语文(不仅是学校、也是社会层面)的最基本的途径。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摆脱现有的知识灌输的僵化模式,回归文学之美,在“学以为己”的过程中浸润道德意识、彰显语文精神、完善语文素养。大量的阅读不仅让学生拥有高尚的情操、有趣的灵魂,而且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多益处。在《温儒敏谈读书》中,温儒敏还提到了阅读积累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关系。

首先,大量的阅读能使学生的心智得以启发,视野得以拓展,思维得以活跃,学生进行写作所需要的素材积少成多。同时,大量的阅读能使学生“操千曲而晓声”,一步步地培养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对各种文学体裁、文学风格表达方式的熟悉和掌握,无形中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而仅仅依靠掌握作文套路,并按照作文套路进行写作,就想提升写作能力的方式,无异于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作文套路不能取代阅读积累,作文学习的关键还是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

其次,写作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文化水平和知识储备,不是惯常的“作文套路”就可以应对的。只有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语文整体水平才能上去,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阅读能够不断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让他们在下笔时文思泉涌、笔下生花。总之,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是成正比的。

当前,怎样提升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作文能力呢?人们需要了解“读什么和怎么读”,温儒敏在《温儒敏谈读书》中就此有很详尽的论述。

温儒敏提出,引导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首先需要对学生读“闲书”予以允许和鼓励。他认为学生阅读量少的一个非常普遍的原因,是家长和教师不允许学生“看闲书”,即就是不允许学生看他们自己选择的课外书。事实上,读“闲书”是自主选择的阅读,是目的性不那么强的阅读,甚至是漫不经心、带有娱乐性的阅读。放手让学生读“闲书”,就等于把他们送到浩瀚的书海之中,让他们自由穿梭“历险”,这是引发阅读兴趣的最好方法。温儒敏以他著名学者的身份和地位,倡导学生多读“闲书”,这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温儒敏还提出,在读书过程中对学生“连滚带爬”的阅读方式要加以鼓励。不要每一本书都“抠字眼”,也不一定每本书都要以精读的方式进行。要容许学生“连滚带爬”地读相当部分的书,尽可能大地扩展阅读面,否则很难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温儒敏说:“小学生认字还不多时,要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不能碰到生字生词就查字典,可以根据前后文意思猜着那生字生词读下去,只要大致能读,就不要中断,最好一鼓作气读下去。这样才有读书的兴趣,也才读得快,读得多。想想,我们小时候读《西游记》等小说,不就是这样跳读、猜读的?”这是温儒敏自己的经验总结,这也是中国文化大家对读书的共同心得体会。不去计较学生错读几个字,而去关注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量,这样的阅读经验的确值得一线教师重视。

温儒敏还向教师介绍了“检视阅读”的重要经验。他说:“阅读一本书有方法,还可以训练。拿起一本书,要教给学生先要看书名扉页、提要简介、前言,等等,再翻一翻目录,或者挑选一两个与主旨联系密切的章节重点看看,跳着读,读几段,或者几页,最后要比较认真看看书的结尾部分,往往是对全书提要性的总结,或者还可以看看后记,很快就可以大致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甚至能判断写得怎么样,决定是否值得再细读精读。这叫‘检视阅读,或者叫‘检索阅读,是迅速读一本书的办法。”

温儒敏进一步提出,有些好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诗词,是需要引导学生下功夫去背诵的。在反复诵读并且读得滚瓜烂熟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致懂得写了什么,能在脑子里有画面感,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在诗词的主题思想、意义价值等方面做过度的阐释,或者设计太多的教学活动。温儒敏认为,“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一时说不清楚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他的这番见解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学者的读书智慧。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教改措施

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词。新课标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来说不是否定,而是进行一场语文教学改革,突出的是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上的改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语文特级教师王岱认为:“首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教育就是要育人为本,读好书,做好人。其次应该让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怎样去落实?一定要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寻找合适的方法,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活动去解决问题,在这种深度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增进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当然,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需要教师有效的点拨、引领、指导。”

温儒敏也认为:“现在语文核心素养变成我们学术界、语文界关心的一个概念。什么叫作语文核心素养?课标中提得很好,语言是基础,语文学的是语言背后的思维、审美、文化。这次高中的课标,对未来小学、初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一个推动,这个定位是合适的。语言是基础,是整个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特别是书面语的运用。这些年很注重口头语也是好的,但是书面语的运用是语文很基础的东西。思维很重要,通过语言训练思维。最近几年,课标把情趣、品位写进去了。语文核心素养,其实是把多年来我们语文教学比较随意性的内容确定下来了。到底要做什么,你说这样也可以,他说那样也可以,好像没有边界,现在稍微把边界、主要的功能搞清楚了,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个贡献,是有所推进的。”

可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将阅读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它强调阅读是形成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的基础;阅读是形成学生思维、审美、文化的基础。因此,温儒敏进一步就学生的读书观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阅读通识书目,各个学科都应该有所了解,有所掌握,不求成为各方面的专家,但是却应该对于各方面的知识都有广泛的涉猎;第二,应该阅读尽可能多的专业书籍,做学问,尤其是人文学科,学养深不深厚,知识渊博与否,见识是否广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书籍的多少,趁着年轻多读书,对于以后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第三,应该注重相关学科的阅读,毕竟一个人能在道路上走多远,起决定作用的還是他的‘底蕴是否足够深厚。”

对于推动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而言,《温儒敏谈读书》一书的出版非常及时,突破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读书难的问题。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会在系统地阅读完这本书后获得读书方法、语文学习方法、写作能力提升方法的一些启示。

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要靠书籍来储存和传播,人类只有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永远不停地取得进步和发展。季羡林曾说:“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因此,阅读是维系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客观需要。

(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