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出生态和谐、共荣共生的鲜明观念。哈代的这种生态观构建起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一体性,人与自然应当和睦共生,相互依存。此外,在两性的生态关系上,哈代也表现出了对女性争取自由、平等、同权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
一、自然观
哈代的作品离不开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自然与生态,他的许多小说都蕴含着生态自然观。比如,哈代对于自然的关注就始终贯穿于《还乡》这部小说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哈代早期的成长环境以及哈代对于生活、自然的理解,他十分热爱和尊重大自然。以《绿荫下》为例,在这部小说中,哈代展现出一幅充满田园风的画面,使用荷兰派的田园画作为这部小说的副标题,由此可以看出哈代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推崇。在小说《绿荫下》中,哈代以绿荫下的农民欢歌鹊舞、庆祝丰收、欢度节日等画面,突出了农民在自然生态环境下与自然和睦相处,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的场景。因此,哈代的自然观是将人看作是自然中的一员,构建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关系。
二、生态伦理思想
从哈代的多部叙事小说可以看出,他始终认为大自然是一个原始的、永恒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共同体。在小说作品中,哈代主张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生命,尊重生态就是尊重人类社会本身,人类社会在发展中不能遗忘、更不能抛弃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哈代的这种生态伦理思想也在其文学作品中一一展现,如《还乡》中,他将爱敦荒原写成了具有生命力、雄伟壮丽的一片大地,这片荒原中孕育着无限的生命。山的高耸入云、大地的粗犷有力都向人们展现着大自然的魅力,也传达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还乡》中还包含大量哈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例如,哈代这样描述道,住在荒原上的人们以割草皮、编制草具为生,这样的生活方式亘古不变,在这样一片荒原中,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动植物都必须经历生长、腐烂、再生长,这就是这个荒原全部的面貌,也是这个荒原最为原始的面貌,不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生态都会经历这一过程。其实,哈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很明晰,其核心点在于只要背弃自然生态,不懂得、不尊重自然生态发展规律,不承认自然生态具有生命价值的一切,都将会被自然所抛弃。
三、威塞克斯与生态
在哈代的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读者可以洞察到哈代对于工业文明与生态的态度。工业文明在威塞克斯的世界中,对人类社会、生态自然造成了危害。哈代在威塞克斯系列的小说中传达出自己对大自然的关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在哈代的小说中,大自然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共同体,其中不仅包含人类社会,还包括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等生态环境。在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哈代表达出人的性格始终会受到自然、生态的影响,而人物的性格直接对其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作为整个自然生态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应当尊重所有的动植物生命,也应当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哈代认为,尊重生命、保护自然都应当以生命为基础。但是,工业文明推翻了哈代的生态观、自然观,改变了和谐的生态环境。在机械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浪潮之下,哈代仍旧寄托希望于自然,他希望人类社会最终能够与自然生态和睦共处。从哈代的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人们可以看出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能够看到工业机械化文明之下,自然生态环境逐步走向消亡,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已经不再是和谐的发展共处,人类在发展中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和谐,人与人的关系也开始冷漠,哈代在其作品中试图通过展现自己的生态观,唤醒人们内心对人与自然的重新思考。
一般而言,乡土作家的文学作品都会流露出一些对家乡土地、自然的热爱,其创作的文学作品也与乡土色彩有一定关联,这些乡土自然的元素为其创作带来了一定的灵感,也必然使得其文学作品中富含一定的自然与乡土色彩。值得注意的是,强烈的地域反差、文化反差又会让这些乡土色彩更加具有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的存在使得《德伯家的苔丝》这部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与乡土色彩更加具有魅力和吸引力,不论是繁华的美景,还是乡间的宁静,都展现出自然与乡土的色彩。《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自然与乡土色彩也是哈代家乡的真实写照,在切身经历了一切与家乡有关的自然景色后,哈代对家鄉的语言、习俗都有着充分的了解,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仿佛像自己的身体一样熟悉,这也正是哈代在其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无法抛开家乡色彩的主要原因。
自然乡土色彩是乡土小说创作环节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自然景色可以展现出小说中浓郁的地域色彩,在自然景色的环境下,小说的真实性更高,叙事感更为强烈。自然景色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也是哈代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以描绘自然乡土景色的方式,传达出内心对自然的向往、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这样描述苔丝家乡的景色——永恒的、清澈的水、高耸入云、粗犷的山脉,永远都不会泛黄的土地,使得自然山水都富有了生命力和生机,更加折射出了苔丝犹如是大自然的女儿,美丽且纯净。
四、生态女性主义
从女权运动开始,女性争取自由和权利的运动从未停止。西方的众多文学作品无不显露出女性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望和渴求,因此在现代生活中,女性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女性自身的特征会影响现实世界,甚至会影响人类下一代。而在这些特征里,女性思想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女性主义在新文化运动中传入中国,其还被翻译为女子主义、女权主义。有人宁愿用女性主义而对女权主义避之不及,可能是因为女性主义听起来温和,女权主义却显得激进。这或许映射出父权社会对将女性与权利相联系的警惕。在哈代的笔下,其展现的生态女性主义试图寻求一种不与自然分离而又追寻独立同权的新女性文化。旧时代女性主义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它很大程度上受到男性世界所制定的种种规范制约。无论是自然性发展还是社会构成,女性的个体生命都受到居于社会和家庭主导地位的男性中心意识的影响和制约。对当时的女性而言,个性解放、自我独立、人格完善成为更加迫切的需要。以经典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为例,哈代用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出女主人公内心的变化。苔丝的内心十分宁静,是一个淳朴的姑娘,这样的女主人公原本应该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但是现实世界往往是残酷的,苔丝由于生活的压力在现实世界中备受折磨和煎熬,这也使得苔丝胸前的玫瑰花凋落,帽子上的草莓不再散发诱人的香气。这种兼顾女性主义与自然的生态女性形象建构成为哈代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的经典代表。
在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由于出身于贫穷且普通的家庭,苔丝在少年时期过早地遭受到生活煎熬和不幸,但是她仍旧能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随遇而安。苔丝作为该部小说最重要的人物,经历了命运的重大转折,在受到亚雷的诱骗后,失去了贞操怀上了孩子;在被克莱尔抛弃后,由于失去挚爱,她沦为杀人犯;最终,苔丝在孤独和寂寞中走向了人生的终点。但是,在苔丝所经历的大起大落背后,读者可以依稀看到一个坚韧而独立的生态女性形象。苔丝始终保持着独立的思考,积极面对生活,与乡土自然为伴。从小说中对苔丝经历的描写就可以看出,哈代首先描述了苔丝在乡土自然中和谐而美好的生活,然后将苔丝放置于生活牢笼和无尽的痛苦中,以此将读者置于无限的愤怒和对苔丝的同情之中。其实在这些现象的背后,苔丝的灵魂深处仍旧保留着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和意识,这也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想要展现出的生态女性形象。
(三明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方明(1981-),男,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