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优化高职美术基础教育的策略分析

时间:2024-05-04

陈燕

素描、色彩、速写等美术基础知识是高职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唯有认真、耐心、扎实地掌握美术知识,才能为专业的艺术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形成开放式的创意思维,才能真正习得专业设计的精华。美术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速写等,是高职艺术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类知识进行学习与巩固,有利于高职生深入掌握造型设计语言,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丰富想象力,从而为其学习产品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及环艺设计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但当前,受社会人才招聘要求刺激,高职美术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美术软件教学,而忽视巩固高职生的美术基础。加之美术课程未与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师资力量薄弱,高职美术基础教育力度愈发薄弱。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从教学模式、专业衔接、师资力量三大视角出发,并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

一、引进新型教学模式,巩固美术基础知识

(一)workshop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美术教育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应用型的美术人才。但因高职院校模仿本科艺术教育模式,美术理论化教学现象严重,人才的美术技能偏弱。对此,笔者提出,将workshop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美术基础教育中,以夯实高职生的基础技能知识。就实质而言,workshop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主导,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美术教师根据素描、色彩、速写等具体课程内容,选择真实项目案例,要求高职生按照项目要求完成美术任务。例如,环艺设计方向的学生学习速写,笔者直接将系企业学院的室内设计真实项目作为速写任务,以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速写训练,最后进行四方评价(学生、教师、设计师、设计总监),得出此次课程的最终成绩,让学生在模拟现实的环境下学习,以一次次的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又如,在色彩基础课结束后,可以引用宫崎骏电影《小人艾莉缇》中的森林场景,要求学生运用水粉与电脑绘制进行色彩练习。在这种任务导入式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以兴趣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兴趣的前提下学习,使原本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能提高整体班级的绘画实力。实践证明,通过这种任务主导型的workshop教学模式,有利于极大地调动高职生学习美术基础知识的主动性,确保高职生高效掌握美术基础技能。

(二)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

高职美术基础理论课程,如中国美术史课、设计史课等本是枯燥的。特别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出现之前,高职美术理论教学主要以美术教师口头传授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大大降低了高职生的学习热情。直至信息化技术出现与应用,才完美地改变了这种状况。第一,信息化技术将枯燥的美术文字转变成了灵活的、可视的视频、图片与动画,大大激发了高职生的学习兴趣。加之信息化技术可以时间为横轴,历史事件为纵轴,清晰地梳理与展示美术历史发展过程,使之形成一条脉络完整的、灵活的记忆“线”,有力地为高职生记忆美术历史提供便利。第二,发达的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畅通,高职美术教师可直接在网络上下载美术历史演变视频、图片、动画给学生观看,改变以前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原本枯燥的理论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也有益于学生深刻记忆美术历史事件与演变过程。第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也使师生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后也可以随时互动交流。例如,学生的作业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上传,之后教师进行点评批阅,也可以将作业在平台上展示,全班投票或点赞。学生对于网络的敏感度远远大于教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课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笔者认为,在优化高职美术基础教育模式时,院校可适当引入信息化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灵活性,调动高职生学习高职美术理论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创造力,使高职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二、优化课程设置,妥善安排课程时间

(一)有效衔接课程与专业

素描教学、色彩教学、速写教学等美术基础知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高职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物体造型能力、细腻的明暗表现能力和专业的色彩表现能力,为后续学习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或服装设计做铺垫。然而,高职院校在设置美术基础课程时,仅将聚焦点集中在素描、色彩与速写等单一绘画形式上,未将课程与专业衔接,导致高职生的美术学习停留于单一绘画形式表层,无法在相关专业方面活用。对此,笔者认为,高职美术学院有必要进一步优化美术基础课程设置,使之与对应的专业能更加合理流畅地衔接。如针对广告设计专业的创意要求,在美术基础课程后期,可以适当侧重于加强学生的材质表现、创意表现(构图、造型、内容、色彩等方面);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透视规律要求,可重点加入著名建筑、村落、家具等物体的写生训练以及静物的专业结构训练;针对动画专业的线描要求,着重安排人物、动物或场景的线描练习课;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动态要求,设置人物动态、服饰细节练习课等。在前期的基础课程中,适当加入相关专业的基础设计训练,能使之与之后的设计课程衔接,避免学生开始专业设计课程学习时感到迷茫,或是在设计课程中创意能力很好但表现能力比较差。

(二)妥善安排课程时间

经调研,普遍高职院校的美术基础课程只安排4个学期,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并没有美术基础,而本科美术专业的学生都有较好的美术基础。所以,高职校的美术基础课时安排就显得尤为紧张。課时少,无基础,还必须按照进度进行,学生美术基础水平打得并不是很好。为有效提高高职生的美术基础能力,笔者通常在讲授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等专业技能时穿插素描、色彩与速写等基础知识,以便及时巩固高职生的美术基础。经过多个学期的测试,发现将美术基础课时分多学期讲授或是与专业课穿插进行,有利于夯实高职生的美术基础功底。

三、打造双师美术团队

目前,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师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老教师”,由中专院校晋升而来,另一种是“科院派”,由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考试选拔而来。这两种方式选拔的高职美术教师,都无企业工作经验,也不了解企业、行业的美术设计要求,因而其专业理念、美术技能、创意思维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在现有高职美术教师团队中,加强专业教师的美术基础能力,特别是设计类教师;组织年轻教师进行高级工和技师的考证,增强教师的软实力。另一方面,在原有教师的基础上纳入兼职美术教师团队,如企业的设计总监、有名的手工艺人、美术家等,打造真正意义上高素质的双师队伍。为确保兼职教师足够职业化,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与企业合作,筛选工作能力突出的兼职教师;二是要求兼职教师提供其美术项目成果或职称评定证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可邀请专门从事美术工作的企业精英到学校开展讲座,向美术教师、高职生宣导当前美术设计市场的需求与要求,从而使美术教师的基础教学、高职生的基础学习能及时跟进时代要求。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