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玛多·马丁内斯 林非 译
体外生育“体外生育”的概念持续不断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 在1999 年风靡全球的电影《黑客帝国》里,就展示了人类幼体在类似蚕茧的空间里孕育生长的画面。
2017年4月,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称,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人造子宫”,并用8只羔羊幼体对这一设备进行了为期4周的培育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这些从“人造子宫”出生的羔羊都能正常地呼吸和吞咽,睁开眼睛,长出羊毛,也发育出了与其它正常出生的羔羊一样功能正常的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
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胎儿研究中心专家表示,他们开发“人造子宫”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而不完全是为了取代女性的怀孕过程。就目前来说,在24周之前出生的早产婴儿生存率仅为三分之一,这些早产儿即使存活下来,日后也有极高概率会患上慢性肺部疾病,或遇到其他一些因为出生时器官发育不成熟而导致的问题。而这项新的“人造子宫”技术,可以维持早产儿几个星期的生长,让他们体内器官发育成熟,避免日后患上严重的疾病。
“体外生育”这一概念最早在1924年由英国科学家约翰·霍尔顿提出,他曾大胆预测,到了2074年,只有30%的婴儿来自人类传统的生育方式,其他的都将来自“体外生育”。在此之后,“体外生育”的概念也一直不断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在电影《黑客帝国》中,出现了人类幼体在类似蚕茧的空间里孕育生长的画面。
这项看似天方夜谭的技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早在1996年,日本顺天堂大学的桑原博士就成功将山羊幼体放在模拟子宫中培育了3周,但当时因为过于依赖机械的血液供给装置,最后对山羊幼体造成了一定伤害。而上述提到的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在他们的“人造子宫”中通过将羔羊脐带连接到血液充氧装置上,以羔羊自体心脏血压实现血液的输氧循环,减轻了对羔羊幼体的伤害,证明了“体外生育”确实具有可行性。
据统计,全世界有近15%的夫妇无法正常怀上属于自己的孩子,只能依靠他人捐献精子或卵子的方式达成,还有一些癌症患者因放疗、化疗而暂时失去了生育能力。对他们来说的好消息是,未来的妊娠可能不仅不需要自然的子宫,甚至也不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就能完成。
2016年5月,英国剑桥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利用单个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小鼠胚胎,他们既没有用到精子,也没有用到卵子,只用了从另一个胚胎中提取的细胞。这项研究突破性地重新定义了如何创造生命,因为实验结果表明,不需要卵细胞也能培育出哺乳动物。同时,这项技术或许可以解决造成不孕不育的一个重要问题——胚胎无法在子宫内生长的问题。
与此同时,西班牙瓦伦西亚不孕不育研究所的科学主管卡洛斯·西蒙,在实验中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转化成为了生殖细胞。他们的研究团队在皮肤细胞中引入了一系列形成胚胎所需的基因,并对这些皮肤细胞进行了重新整合,一个月后,这些皮肤细胞便转化成了生殖细胞,可以继续发育成精子或卵子。不过,这些转化后的精子目前还无法使卵细胞受精。对此,西蒙表示:“它们的确是精子,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成熟过程,才能发育成真正可使卵细胞受精的精子。”这些和人类胚胎相关的技术,都还需要经历更多的测试实验,才能最终为不孕不育症患者带来福音。
2017年8月,由妇女与婴儿研究基金会、西澳大利亚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也成功地将羔羊幼体放在“人造子宫”中培育了一周,结果显示,从“人造子宫”里出生的羔羊十分健康,没有任何脑损伤的迹象。这种培育方法被称为“离体子宫环境”(EVE),即在人造子宫中充满羊水,模仿母体子宫内的状况,用循环系统作为子宫内气体交换的替代手段,將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用外部氧合器承担胎盘的呼吸功能,以此拯救那些因心肺系统损伤而无法正常呼吸的早产儿的生命。
国宝级医生西班牙瓦伦西亚的卡洛斯·西蒙医生是全世界最顶尖的生育学专家之一。
尽管EVE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要真正将这项技术运用于人体实验,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人造子宫”当前面临的最大阻碍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法律问题和伦理道德上的挑战。
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通过体外受精的婴儿路易斯·布朗降生后,“14天规则”随即被作为指导原则提了出来。该规则限定科学家只能在不满14天的人类胚胎上进行实验,因为不满14天的人类胚胎还未分化出神经等结构,尚不具备人的特征,所以不涉及到伦理问题。
过去,人类胚胎在实验室里的生存上限仅为7天,而如今,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来自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胚胎学家,已经使实验室里的人类胚胎的存活培育期增加到了第13天。体外培养胚胎技术在理论上已经完全可行,但因为受到“14天规则”的限制,还无法对“人造子宫”进行为期9个半月的人类胚胎妊娠实验,目前仍只能用羔羊幼体作为替代品。
有关生育权的争议2016 年5 月,西班牙女权组织Femen 在马德里组织了一场裸体抗议活动,以反对社会上日益增多的代理孕母现象。
随着“人造子宫”技术越来越成熟,除了涉及到法律上的问题以外,关于女性生育权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的社会争议,甚至在女权主义者内部,在看待女性生育权的问题上都产生了分歧。
“人造子宫”试验成功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胎儿研究中心用羔羊幼体成功地试验了“人造子宫”的功能,从这里面出生的羔羊都能正常地呼吸和吞咽,睁开眼睛,长出羊毛,发育出功能正常的神经系统。
一部分女权主义者认为,“人造子宫”的出现剥夺了女性的生育权,是一种不公平的現象,会进一步造成女性权利的弱化,也使女性更容易受到歧视。而且,非正常生育无法为女性带来荷尔蒙上的变化,缺少了十月怀胎的过程,不利于女性逐步培养作为母亲的责任感,也不利于亲子关系最初的建立。
但另一部分女权主义者认为,如果“人造子宫”能取代自然子宫实现孕育胎儿的整个过程,就可以将女性从繁琐、危险的生育过程中解脱出来,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对女性的解放。挪威奥斯陆大学的伦理学家安娜·斯麦多勒就对此观点表示支持,她坦言:“在一个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中,女性应该有权对任何会造成她痛苦和不愉快的事情说‘不,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怀孕和分娩。”
尽管仍有很多保守人士相信,母体的自然子宫才是最好的,出生自“人造子宫”的孩子一定不如传统分娩方式出生的孩子健康。但事实上,“人造子宫”会比自然子宫的状态更稳定。因为,“人造子宫”不会像一个母亲那样容易受到情绪、疾病、药物或营养状况的影响,也不存在抽烟、酗酒和药物成瘾等不良嗜好,所以,在强大的计算机、先进的生物技术和微观机器的辅助下,“人造子宫”中的妊娠过程将被进一步优化。
“人造子宫”技术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妊娠的发展方向,让我们期待这项技术会变得更加成熟吧。
自然的不一定就更好很多人都认为,出生自“人造子宫”的孩子一定不如传统分娩方式出生的孩子健康,但其实不然,因为“人造子宫”不像一个母亲那样容易受疾病或营养不良影响,也不会有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译自西班牙《真有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