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父子村主任

时间:2024-05-04

印振武 黄金森

莲花塘是个小山村,一百多户人家,山多地少,十分贫困。村里有个张阿杜,今年五十五,肚子里墨水不多,胆子蛮大,很早就承包村里没人要的石塘山,办起了轧石场,凭勤劳先富起来。他还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每家一人进他的轧石场,打炮轧石子。

后来,张阿杜选出几个青年,送到县里去考驾驶员,自己掏腰包买了几辆货车给他们使用,日夜装运石子跑山外赚运费。

全村人都相信他,一致选他当村主任,而且一当就是好几届。这一来,他愈发起劲了,每年重阳节都从轧石场里拿出一笔钱发给全村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五百元。老人们激动地说:“阿杜真是好人呵。”

又到换届选举的时候了,按理说这村里张阿杜根本没有竞争对手,谁料今年却冒出一个人来竞选,谁?他儿子张小杜。乡亲们想不通,当老子的培养你读到大学毕业,你不去考公务员,却回到村里来跟老子争村主任?

张小杜有自己的想法:“我老爸靠挖山打炮,破坏了生态环境,把村子搞得乌烟瘴气,今后这条路走不通了,做儿子的有责任回来帮他……”

张阿杜听了,气呼呼地说:“好小子,你来帮我,怎么帮?山里人靠山吃山,我不挖山打炮,乡亲们也不同意!老实告诉你,光凭你讲环保大道理根本不可能被选上!”

张阿杜说得对,村里人不相信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拿老党员王老头的话来说:“不选张阿杜,难道想吃二遍苦?”

距投票日还有五天时间,张小杜没有什么大动静,无非是约几个大学同学到山里去兜风,然后在莲花塘坐上大半天谈天说地,吃吃喝喝,不知搞啥名堂。大家都说张小杜不懂人情世故,这样的小年轻能当村主任?

投票前一夜,张小杜没有回家,约了村里那些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几乎一家一个,进城包下一家大茶室,又是吃茶吃点心,又是唱卡拉OK,狂欢了一夜。

小伙伴们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劝各自的父母,年轻人点子多、脑子活络,很快就把家里的老人说服了。第二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高高兴兴地出门去了,不明就里的张阿杜还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了。

等到选举结果揭晓,村支书当众宣布:“张小杜高票当选!”

消息传到各家各户,把大家惊得目瞪口呆!

有人劝张小杜:“你小子存心跟你老子唱对台戏,那轧石场的钱今后你休想用。”

张小杜回敬道:“我不会再靠轧石场了,这家厂造成环境污染,快要关门了。”大家不以为然,你说关门就关门,即使你爸肯关门,全村人还不同意哩!

一个月后,县里领导带着一班人来莲花塘村,果然是来关停轧石场的,说是这些年大片绿山变成荒山,小山村一年到头被粉尘笼罩,空气重度污染,影响村民身体健康。他们还告诉村民:“这几年村里患呼吸道疾病、甚至得肺癌的人越来越多,这祸害源头就是轧石场呀!”

乡亲们一听,担心地问张小杜:“这个厂一停,家家户户断了财路,怎么办?”

张小杜说:“大家放心,我早就准备好了下一步。”

“下一步?”几十双眼睛盯着新村主任,要看他的下一步是什么。

没多久,张小杜请来了交通局长,一起看了莲花塘通往山外的唯一的路,早已被几十吨重的石子车碾压得坑坑洼洼。交通局长说:“明天就派机械设备进村。”

张小杜感激地对局长说:“帮忙帮到底,扶貧要精准,筑路工就不要派来了,让村里人挣点工钱。”

局长爽快地说:“行!你造册,包括运输和砂石料全由你们村里安排。”

回到家里,张小杜把好消息告诉老爸:“你那些轧石场工人包括汽车全部转到修路工地,这财路断不了吧。”

张阿杜点点头:“算你小子有本事。不过,这路修好后怎么办?”张小杜说:“老爸别急,我还有下一步。”

儿子忙着修路,老子却闲得慌,一个人沿着山路走。这村子尽头就是莲花塘,管全村人的饮用水和农田灌溉,再往里走就是一大片茂盛的毛竹林。本来这里静悄悄,不伐竹时很少有人进来,今天却全变了,不知什么时候搭起了一长溜的竹屋,就地取材用毛竹搭建的,屋里有桌子、椅子,一应俱全,也都是竹子做的。

这些竹屋形状各异,大小不等,一律盖上茅草。看架势像茶室,还没有开张。张阿杜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这么多年村主任当下来,也算有见识,他一看就知道,儿子说的下一步是想开发旅游业。但是,莲花塘有山却不峻,有水却不险,更没有出过什么名人,这样的小山沟千千万,能搞什么旅游?就凭这深山冷坳的几间小竹屋,也能吸引人来喝茶?

这天,在那最大的一间竹屋里,村支书正对着一屋子人在讲话,还有几个村里姑娘在泡茶。见老村主任来了,支书忙介绍道:“他们都是你儿子从城里请来的文化人,前些天访问了村里几位老人,挖掘出许多传说故事,正准备整理出书呢!”

张小杜和自己的那帮大学同学合股成立了“莲花塘休闲养生开发公司”,争取到了创业贷款后全面动工建设。也不管张阿杜愿意不愿意,非要聘请他为“顾问”。等建设得差不多了,张小杜和村支书一起,拉上了张阿杜去检查验收。

张阿杜一路上差点没认出来,只见那莲花塘内种上了从外地引进的名贵荷花品种,塘前竖着一块大理石碑,石碑上刻着莲花塘传说故事:“北宋年间,此塘中出了一条巨蟒,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把头露出水面,张开大嘴,吐出舌头,恰似一朵莲花,以此捕食。塘后莲花寺僧人趁机谋财害命,说观音莲花座接人升天,许多老人因此坐上莲花丧命。知县毛宝决心为民除害,并以事实教育百姓,于是假托自己母亲也要‘莲花升天’,却用砒霜和入面粉做成面人,让巨蟒吞下,巨蟒死了,同时严惩了恶僧,毛宝得到了杭州知府苏东坡的称赞……”

张阿杜一口气读完,连声叫好,说这故事从爷爷的爷爷那时就传下了,张小杜小时候也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

离开了莲花塘,朝山里毛竹林走去,沿途已变成一个“民俗饮食文化区”,把山里人自己吊烧酒、打年糕、做豆腐等传统原汁原味展示出来,让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再亲口尝一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儿子见老子全神贯注,看得津津有味,问老爸:“这一步走得怎么样?”张阿杜笑着点点头。

三年过去了,小山村变了,上海、杭州的游客陆续不断地到来,村民们家家户户准备了客房相待,民宿业遍地花开,农家乐喜气洋洋,莲花塘真的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了名副其实的富丽山村。

有人问张阿杜:“你们父子当村主任,谁强?”他理直气壮回答:“没有老子培养教育,他能强?”

一旁的支书笑着对大家说:“那上千万的开发资金,有一半是老村主任出的!”张阿杜笑着对大家说:“当年选举前正是老子教他的办法,否则能当选?”

大家一听,蒙了,问道:“你们父子俩是在演戏?”张阿杜一本正经地说:“不这样做,你们能让我这老脑筋退下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