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 杨 烨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读了快20多年的石碑,不但找到了《开成石经》中《尔雅》《周礼》《左传》等关于我国犀牛的最早记录,还看见了碑林石刻艺术室中最重的国宝级文物献陵石犀——一尊体态巨大、造型生动、完全写实的石质犀牛。
这尊20世纪60年代从三原县北永合村唐高祖李渊献陵移过来的石头犀牛重约10吨,当时已经摔倒在土中,腿全部折断,工作人员运回来修复时发现了右前足上还刻有铭文“祖”“怀”“德”三字,如今只能看到半个“祖”字了。
献陵可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墓。身为开国皇帝,是一定要做个爱国爱民的好榜样的,毕竟暴淫骄奢会被人民赶下台,所以李渊在遗诏中专门讲到自己死后的陵寝“务从俭约,斟酌汉魏,以为规矩”。因此当年只是在陵园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四个神门外各刻了一对石虎,朱雀南门外立华表和犀牛各一对,东神门外设石佛龛一个。
真的是很节俭了,但是皇帝也总要夸威德于当世,不能让后代看着太寒碜。于是就将自己曾在掖庭宫豢养的“萌宠”——威武的大犀牛,这种中原已经不见的大型动物,用来给皇家争点脸面。石犀以巨大的体量和温驯优美的造型,体现了陵墓雕刻所追求的庄严肃穆气氛,再配上前足大气的铭文那就完美了,面子里子都有了!所以犀足雕刻的很可能是“高祖怀远之德”六个字。
不过李渊可能是真的喜欢这只犀牛。史书记载高祖晚年孤僻,爱独自弹琵琶于宫中,那陪伴他的是不是只有这只憨厚的犀牛了呢?须知对牛弹琴也是一种境界。
这件雕刻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的国宝石犀,通体长340厘米,身高209厘米,头部前伸,圆眼睛,双眼皮,嘴巴微张,一副萌萌的可爱相。鼻上有一个像肉瘤似的隆起的犀角,足有三趾,做缓步走动的姿态。因为石犀常年侧身倒伏在地,所以身体左侧清晰地刻有整齐的鳞甲纹和不规则的圈纹,右侧身体则风化磨损十分严重。
这件石犀体型高大,比例十分恰当,大小和样貌完全写实。那时的工匠一定是照着真实的犀牛,用陕西富平县重达2万多斤(约10吨)的整块巨大青石雕琢而成。
像献陵石犀这样高大而且写实的石质犀牛,在雕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反映了当时雕刻家对这种动物造型的整体把握,是雕刻家们精思妙想的心血凝结。所以无论从题材上,还是从雕刻技法上,它都无愧于“国之瑰宝”的美誉。
唐贞元十二年(796年)冬天,长安冷得出奇,还下了场大雪,“平地二尺”,很多竹柏被冻死。“人民诗人”白居易为皇家动物园一位新丧住客撰写了悼亡诗《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
驯犀生处南方热,
秋天白露冬无雪。
一入上林三四年,
又逢今岁苦寒月。
饮冰卧霰苦蜷踞,
角骨冻伤鳞甲蹜。
白居易要是看到死去的犀牛最后以如此逼真的献陵石犀的方式存在,当有怎样的感想?
话说“中国犀牛”是生长在中国的三种犀牛,即印度犀、苏门答腊犀、爪哇犀种群的统称。距今约7500至2500年前,它们曾广泛分布在大半个中国大地上,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皮肤又硬又黑,呈深灰带紫色,上面附有铆钉状的小结节,有的很像鳞片;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使身体看起来就像穿了一件盔甲;四肢粗大,与大象足很相似,足有三趾;雄性鼻子前端的角又粗又短,有的就像个圆疙瘩,而且十分坚硬,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圆帽巨犀”“大独角犀牛”。它们一般体长3米左右,高接近2米,重1吨以上。
殷商时期,中原大地上漫步着很多犀牛。它们最远能到达今内蒙古乌海一带,经六盘山往东,过子午岭、中条山、太行山,直至泰山北侧,行程长达1800多千米。殷墟中曾有犀牛头骨被发掘出来,甲骨文中也有关于殷商国王猎捕犀牛的记载。商代卜辞记载商王猎捕犀牛,少则1头,多则6头,有一次竟然猎捕到71头,可见犀牛在当时的中原多么繁盛。那是犀牛与人类接触最频繁的时代。
国宝级文物。原立于陕西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南神门外。利用富平青石雕刻而成,通长340厘米,身高209厘米,重约10吨。20世纪60年代初移入西安碑林,而它的另一位“孪生兄弟”现在还埋在献陵原地。
犀牛是陆地上仅次于大象的巨兽,自然界中其实没有太多的天敌。但在人类看来,犀牛恰好是最合适的狩猎目标,它庞大、笨拙,而且“全身都是宝”。加之自然气候的变冷和人类的开发活动对它们生活环境的不断破坏,使得它们的栖息地逐年迅速缩小,数量也急剧下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犀牛栖息地已缩减到了渭南山地、汉水上游、淮河流域直至长江下游。
最全的儒家经典——西安碑林《开成石经》中《周礼·冬官考工记·函人》记载:“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当时制作铠甲的主要原料就来自可怜的犀牛,三天一大仗、五天一小仗的春秋战国时代,以“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规模往死里造,犀牛也真的受不了了。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中原就已经很难见到犀牛的身影了。
犀牛角在中国宗教文化里有“犀照通灵”的记载,李商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典故就出于此。《神农本草经》也赋予了犀牛角神异的药效,认为它可以“杀邪气之虫”,是寄生虫的克星。晋代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说它不但能杀灭一切毒虫,还能清热解毒,让人精神百倍,简直就是神药。猎杀不断上演,甚至没等到李时珍出生,中国本土犀牛已所剩无几。然而现代药理学证实,犀牛角的成分主要是角质蛋白,和黄牛角、水牛角甚至人的指甲一样。种种神效,都是胡闹,真是冤枉死了这样一种本不该轻易灭绝的生灵。
在人类持续疯狂的猎杀下,1916年,最后一头双角苏门答腊犀被捕杀;1920年,最后一头印度犀被杀;1922年,最后一头爪哇犀被杀。此后,在中原大地上生存了几千年的犀牛就在中国彻底地绝迹了。
1993年,中国政府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中国境内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了野生的犀牛,因此也就没有犀牛种类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但是作为《国际野生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中国的最后一只犀牛于1922年被人类猎杀,因此国际上将每年的9月22日定为世界犀牛日。
今天,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里,当与这件注视着你的唐朝皇家萌宠相遇,你就会理解与我朝夕相伴的西安碑林为何也被称作“汉唐雕塑凝结的永恒史诗”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