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在爪哇岛上种水稻

时间:2024-05-04

◎ 沈希宏

我在爪哇岛上种水稻

印尼的稻子也好多,好多生活在火山灰泥里。印尼多火山,千万年来,火山喷发形成漫山遍野的黑土地,一脚踩上去,就会从脚趾缝里滋滋滋地冒出来,肥得流油。智者乐水,稻子们选择乐土。

印尼是个万岛之国。爪哇,是他的第四大岛,印尼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爪哇岛上。挺有意思的是,水稻分三种,籼稻,粳稻,爪哇稻。爪哇岛的水稻,种的却不是爪哇稻,而是典型的籼稻,如我国南方。爪哇岛地处赤道附近,阳光是一如既往的热烈,一年里什么时候都可以种植水稻,哪里都是,哪里都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栽培水稻,一年到头都是绿油油黄灿灿的。我们在亚威,刚开始插秧呢,十里之外的薄绒,稻子已经在开花欢呼了。再去看不远的山坳里,稻子已经饱满得垂好了头,农民们正在挥镰收割,笑容洋溢。在印尼其他几个大岛上,种植的却大多是农家品种,靠天吃饭,产出非常低。

我国还有南米北面这种说法。在印尼,几乎是百分之九十的人口,三餐都是米饭,米饭,米饭。重要的饭吃三遍。最常见的就是手抓饭了。大小餐馆,你总是可以看见印尼人民,一揉一捏的,用手抓着饭,轻轻送到嘴里,犹如点绛唇。有点情调的饭店里,把一团米饭倒扣成一个心形。在你的盘子里,会让你心里一暖。更深地说,稻米在印尼人眼里,是有灵魂的。印尼的神话故事里说,稻米是从眼睛里长出来的。带到田间地头的米饭,他们会用香蕉叶包好,休息的时候就一层层扒拉开来,像是打开一个礼物盒。人们一群一群地坐在树荫下,认真地用手抓一撮米饭,配以一撮鸡肉,吃得津津有味。稍微高级一点的,会做成一种糯米饭团,裹着细小的鸡肉丝,特别方便携带也特别好吃,适合写字楼里的白领。白天的温度,总会在30度上下,所以,也不存在冷饭一说。随时都是热乎乎的。我在印尼的酒店里,吃过一种象棋模样的饭丁,漂在酸辣汤汁里,也是别有风味。咬一口丢回汤里,又是周身浸满了酸辣,越吃越有味的。平日里,我最喜欢吃的还是一款,印尼话叫soto ayam,翻译过来是“速度啊呀”。三下五除二,呼哧呼哧两分钟吃完了。其实就是个菜泡饭,流点嫩黄的鸡汤。能不快吗?

还有,从祖辈开始闯荡南洋的吴先生家,开办大工厂流水线生产方便饭。咖哩牛肉饭,豆蔻鸡肉饭,微波两分钟,或者用自带的石灰小包加热,米饭的味道,就如刚刚收割的。鲜食如初。

历史上印尼有几个著名的水稻。一个叫皮泰,后来我知道是当地语言中的paddy的音译。Paddy,中文就是水稻的意思。这个皮泰,在1960年代,与一个来自我国台湾的水稻品种低脚乌尖,一个高个子,一个低个子,恋了爱结了婚,产生了著名的奇迹稻IR8。国际稻8,具有坚韧短健的稻秆,一粒种子可以长出很多分蘖,一时风靡东南亚。与矮秆小麦一道,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第一次绿色革命。还有一个叫印尼水田谷6号,与我自己的经历就非常近了。我的老师张慧廉先生,就是在这个水稻品种里,发掘了一种新的不育基因,从而创造出印水型杂交水稻,开花整齐旺盛,容易接受其他水稻的花粉,促进了我国杂交水稻的大发展。我跟着他,学到了不少杂交水稻技术的真金白银。那是一种种在泥里的科技。这么一看,我来印尼种稻子,是有渊源的。

一阵风过来,稻子们也齐声点点头说,是。

我这次是来看望热带的旱季。

技术员阿立夫说,旱季的雨水会退去,河流清澈。稻子也因为没有了高湿的环境,毛病生得少,虫子也少。却是没想到,旱季不旱,河水依旧裹满泥巴。渡口的小船还得突突地靠机器,否则一柄木桨仍是撑不过河水的湍急。到的第三天,还给我来了个下马威。一夜的急雨,河水暴涨。在第四天上午10点,突然就漫过了河堤,瞬间淹没了我们的一片稻田,淹过了稻的脖子。圣博士和傅庄主正在田里查看苗情,就连撤退也来不及。一会就涨到了齐腰位置,卷起裤管涉水走了3个小时,全身滴滴答答地回到驻地。

看来全球变暖真不是说说的,这个身处茫茫海洋的万岛之国,也遇到了厄尔尼诺。

附近有些乡村遇灾了,有些人家进了水。一路上都是警察在救援。暂时管不了稻子了。一片汪洋中,稻子沾满了泥水,吃力地呼吸。一群鸭子在稻田里游泳,悠哉乐哉,它们倒是拥有了万千水波。孩子们也是不知深浅,在道路上玩耍嬉水,摸鱼儿,还一个劲嬉笑过往的行人车辆。我也是与几个蜷在水里嬉闹的小孩子打了个照面。嘿嘿,老外。啊哈。这时候我是什么都做不了,告诉同事安全第一。也只能求洪水尽快退去,稻子们能够还有力气抖擞精神,楚楚动人依然。

依旧每日奔走田间。记住许多乡村的名字。瓦鲁、大本、博格雅、苏克维尔,我们种植了很多新的田块。告诉村民,淹水之后怎么帮助水稻度过难关。告诉他们怎么拉花,各种应时的技术环节。对了,你没想到过水稻田可以有这么美丽的景致吧?拉花,是拉着稻花走。在正午,万万朵稻花一起盛开,用绳子一拉,能够看见一阵青烟袅绕。玄之又妙,如仙人架下的那朵云,也如挥一挥衣袖的你。

拉花升起一缕青烟

泥娃娃

一天的劳动会给人一种充满。每当日落而息,稻田之上,总有红彤彤的一片晚霞相伴,艳红无数。犹如一杯红酒,可以仰起头一饮而尽。

不听话,把你扔到爪哇岛去。小时候,大人是经常这么吓唬孩子的。

没想到,我真被扔到了爪哇。

爪哇岛,是印尼四大岛屿之一。首都雅加达,著名城市万隆、泗水都在这个大岛上。在国外罕见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城市三宝垄,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停靠地。巴厘岛也在爪哇的尾巴上。与长城、泰姬陵、吴哥窟齐名的东方四大奇迹之一,婆罗浮屠,位于其中的中爪哇省。爪哇岛上一百多座火山,有些在剧烈活动。最让人高兴的其实是,车子走一天到达基地,所经之处是一望无际的平展,生长满了水稻,全都是我们的专业用武之地,一下子有种来对了地方的感觉,就不再想,自己到底哪里不乖啥的了。

在印尼醒来。周围充斥着神秘,陌生的建筑物,头戴纱巾的女性,凌晨4点的穆斯林礼,见面的微笑。清晨的稻田,挂满了露珠,蜘蛛网密布。各种虫子此起彼伏地尖叫。我想想也是的,热带地区每天都是孟夏,有的是热情高涨。农民那么锄地种田,在田间地头休憩,割草回家喂羊。骑在牛背上的孩子,在泥地上光着脚丫踢足球,在稻田里打泥仗。火车也是恰好那么慢。整个生活状态,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小时候。不过这里的人们,却是天生就有一种安详感,生活不紧不慢,一脸世界不关我事的样子。连稻子都是,不想吃很多的肥料,不想很富饶。其实也是,水稻它自己懂得平衡与修复。肥多了,谁都受不了。所以要减肥,大家都是。

这个稻子好呀(印尼语)

去一处不怎么远的稻田,我情愿步行。每日一万五千步,有时是为了与乡村与河流见面,握手,与它们相识。去与这片土地亲近,建立一种相连。熟悉了才能什么都好说。所以哪怕语言不通,坐下来就跟当地农民交流。用肢体,用眼睛,说动他们种我们的稻子。在小城里住着,晚饭后也是向四面八方出发,漫无目的地走。走遍每一个可以交谈的角落。

走着走着,突然间对这土地产生了感情。会认真盯着,过往的一草一木。田野的色泽,也变得可以接近了。雨中还看到小孩跳绳奔跑。夕阳下稻田的倒影很美。

稻田的夜晚一点也不静悄悄。蛙鸣虫叫的。

我们是来帮助当地发展杂交水稻的。

我们种稻子的基地亚威,地处爪哇腹地。它的一绕是漫山遍地的远方田野,它的二绕是春暖花开的星辰大海。

可是,你真的以为远方的田野是个什么鬼吗?是一望无际的稻田,不停地行走,沾满了泥巴。路上也见不到你,你也不会突然地出现。仰望星辰,又是个什么鬼呢?走上我们居住的房顶,阿立夫告诉我,当头顶的大星星和大星星打了个十字的照面,雨季就会戛然停止。我认真仰望了几回,脖子有点酸。然后,蚊子也上屋顶来了。

孤独与幸福之间,也许只是相距一粒米。看到田里的稻子就什么都忘光了。你看阳光下的稻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好株型也。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好品质也。

正忙活着呢,抬眼一看,一场二十分钟的大雨,正从稻田那头下到这头,像是一个百米运动员。我也赶紧跑,这回对手不是风。一低头躲在就近一户人家屋檐下。主人打量我这个不速之客,也是无章可以循了。叽叽嘎嘎讲了几句,谁也不知道谁在讲什么,反正知道有人在躲雨。拿个大草帽给我,看我不走,又端一杯咖啡出来。哈哈。雨过泾渭分明,一片爽朗如洗。赶紧回家,好吧,没想到,不出一会又来一场。实在不想重复人在屋檐下,痛痛快快淋了一路瓢泼大雨。一觉醒来,是神仙般的酣畅。

机器轰鸣。安德利家的稻田收割了。每次收获,他家的地都是我们的开镰节,第一个开门红的。旁边的农户也都羡慕。安德利再次获得了好的收成。

我给了他一支烟。言语讲不通,我们就各自默默燃烧着。一会,他竟然说了一句好生硬的中文:“我——很——高——兴。”我看他拿着个手机,显然是刚查了这个美丽的中文词语。心里竟是一阵酸楚。我告诉他,高兴的还在后面。这么难的话他自然听不懂了。我指了指他身后。他傻笑。我也傻笑。给他竖个大拇指,Bagus(好样的)。我想说的是,以后干好了,高兴的多多。问他How old are you,他说,Fine。那么,好吧。

跟我们一起的一个印尼技术员,名叫Dadang,善于学习,掌握技术也快。我们来的几个中国人,就一起把他喊成:大唐IS BAGUS。大唐好样的,一句话三个词,包含了三国语言,很有意义。本身也很有意义。中国的杂交水稻,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种植都获得了非常好的结果,大面积增产了粮食。包括美国,包括东南亚很多国家。当地的一些农民,艰难地学会了几句中文说:

稻子,还是中国的种好。

没有米饭

南航飞东南亚的航食中,有一餐选择是,鸡肉米饭,或是牛肉土豆。我选了牛肉土豆,因为平时牛肉吃得比鸡肉少。打开一看,若干牛肉加两团土豆。米饭去哪了?正想问呢。空姐去到前面一排了,就听到她说,牛肉土豆,没有米饭。

没有米饭?听这一说,只见前面男子把拿好的牛肉土豆递了回去,说那要鸡肉米饭。我也不好意思囔囔着换,看来这餐没有米饭吃了。不过算了,这回算我有空,就吃点土豆,反正土豆也是主粮了。没有米饭,虽然会让人感觉中饭没吃过一样,但也不会饿着我。再说了,平时吃的说的做的,都是稻米相关。陷在米饭里走不出也不是事,正好在土豆堆里徜徉一会。

“妈妈,飞机上的饭比家里好吃。”邻桌的小女孩,抬头望着妈妈。妈妈是有点不高兴啊。“是妈妈做的不好吃吗?”“不是,这个饭软软的。”话音里是一对来自岭南这边的母女。广东的籼米算是优质的,粒子也细长,不过还是偏硬了点。一般来说,籼米直链淀粉高,吃起来感觉会觉得硬;粳米直链淀粉低,口感就相对软稠。想来是柔软的粳米更容易让人口感喜欢。飞机航班上,选用的大多是粳米。我真想告诉小孩,我们正在研究一种长粒的粳稻,适宜在南方种植。宓宓长粳,也许会更好看好吃呢。还是忍住了。窃喜也是喜。

过道那边的一个美国人,看见他也要了chicken rice。那时我正在闲望,刚好打了个照面。美洲人照理不是主吃beef potato吗?下飞机站立等待的时候,忍不住问了他。他说,我在家里也爱吃米饭。哈哈。这真惊吓到我了。我问他会做饭吗?他说会啊,放米,放水,放锅里。很简单。为什么不会?哈哈,我想他不会煮成浆糊就好。

据我所知,美国的南部路州、田州、阿肯色州,还有西南部的德州、加州,种植水稻也不少,不过半数用于出口,本地居民很少食用。难道是有什么形势变化了吗。想想也许,我们正在将土豆主粮化,美国人也许在将稻米主粮化。五十年前,美国人人均一年吃米饭三公斤,现在已经吃到人均十公斤了。这是与引进中国的杂交水稻有关吗?还是受到遍布全美的中餐店影响?一种米饭,却可以配好多种菜肴,实在是多样美味。记得多年以前,在美国德州农工的水稻试验站里,我就在墙上看到过一个标语:“吃土豆长屁股,吃米饭长脸蛋。”科技改变生活,一碗饭也是。谁说不是呢?

我问了空姐,飞机上用的米饭和面食,一般会怎么配比呢。7饭:3面。还真是个黄金比,也比较适合国情。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我国有八亿人口是以稻米作为主食的。原来的南米北面格局,也在悄然的稍微发生着变化。东北种植的优质稻米越来越多,东北人也越来越爱吃米饭了。好多北方的朋友说,一天会吃上一顿米饭。

回国我还是选择了这个航班,这回毫不犹豫要了鸡肉米饭。上次吃的没有米饭,其实欸是,没有米,烦。

种稻他乡

我以为小时候的稻田都搬到印尼来了。

沿途所见皆是稻田。看这边一大片绿油油的,那边在插秧,那边又在割稻了。万岛之国印尼,横跨赤道两侧,人称是地球上的翡翠腰带。阳光雨水充足,草木葱茏,稻子也是随时随地生长。稻田里的镰刀与打稻机,勤劳的农人。也都似曾相识。

我来印尼种稻几年了,也是如燕归来。到了基地,就立马去了田间。看看中国的杂交水稻,种在印尼的表现如何。技术员大唐带我转了几处地方。有些很好,有些一般,但都超过了当地的普通品种。房东家今年也种了,拿个计算器哼哧哼哧一按,说是一公顷多收了1.4吨。产量增加不少。

房东一脸笑容,跟我竖个拇指说,密斯的,巴古斯。先生,好样的。因为语言不通,神情就是最直白的交流。南亚人的发音又喜欢往下压,T发成D就变成密斯的。我也是很高兴。我们来推广杂交水稻,当地有受益是最想看到的事。

印尼的水稻生长条件特别得好。爪哇岛上大片的土地是火山灰喷发形成的黑土地,富含矿物质,不怎么需要施肥。加上光温充足,一年可以种收三次,而且每一季的产量都不低。真是水稻的天堂。印尼政府也非常重视,积极引进中国的杂交水稻,希望提高产量满足印尼人民的主食需求。

杂交水稻虽然有优势,可也不是一帆风顺,几年来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旱与涝,穗发芽,病虫的发生又与国内不同等等,说到底农业还得靠天帮忙。更重要的是当地种植习惯,也要我们去熟悉去适应,然后才能去提高。想来总是农事随乡,不能操之过急。

与村长开会,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种,先把手牢牢握住。他说什么我说什么。不懂。然后他画多少,我画多少。他又画多少,我又画多少。约莫就谈成了。

每日就奔走在乡村稻田,去认识乡村,认识河流。相处时间久了,你会懂得道路的肌理,河流是什么时候湍急什么时候缓缓。土壤也是,相隔不远的土壤就会不同。有的土壤黏稠,稻田可以保持水分很久。有的就沙子比例高些,隔几天要灌溉。路上见到劳作的农人,就一个劲凑过去打招呼,说不上什么互相傻笑总可以吧。至少先让你知道,有个老外在这里种稻。

其实水稻,在印尼是深入人心的。虽然印尼种水稻的历史才一百多年,可是印尼人民一日三餐都吃米饭也很久了。印尼的国徽上就有一个稻穗,象征着富足。我们的技术员大唐,给团队设计了一个标识,挺好看的。我又一看咋的有点熟悉,稻穗和棉桃,原来是从印尼国徽上借鉴过来的。在乡村行走,经常看见村口的塑像,手持一把稻穗。在一个集市上,我甚至买到过一枚旧硬币,上面也印有一个饱满的稻穗。

爪哇岛上有一首民歌《割稻的时候》唱道:“种的那稻儿肥,一捆捆一扎扎,大家带回家。”还真是形象,印尼传统的割稻方式,是乌泱乌泱大伙一起劳作,在田里把稻子捆好,一捆捆头上顶着运到打稻机旁。爪哇岛上又有一种四行体的板顿诗,前两句起兴,后两句用意,简洁有韵。我就看见几首用稻谷起兴的。“天上的布谷哪里来?从树上飞到稻田里;心中的爱情从哪里来?从眉梢传到心坎里。”“石臼舂稻谷,瓦盆淘大米;孤儿何其苦,腰上晾湿衣。”诗歌与其他,都反映了历史不久却已经深入骨髓的稻作文化,有心酸亦有收获。

不过我终觉得,稻子在印尼是幸福的。白天有热带阳光照着,夜晚有蛙虫鸣叫相伴。阳光直射下,可以清楚地看见颖壳里头的小小米粒在灌浆增长。走在稻田中间,突然会有一只白鹭,在你前面扑棱棱飞起来。

而稻叶上的露珠,在太阳下山时候开始生长。

印尼稻田故事

印尼稻田多,稻田消息也多。传统水稻收成,中国良种在西爪哇喜获丰收。《印尼国际日报》接连地报道。佐科总统也发表了首次连任演讲,说必须将大型基础设施与稻田等顺畅连接起来。稻田在印尼,还是挺有分量的。

稻田是印尼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印尼的稻田分布广泛,角角落落都有零星栽种。我曾在一个河流沿岸见到,旱季河水降落而露出的一小块土地,早就有勤劳的农人捷足先登,适时栽上了秧苗。临水而居,强风吹拂,稻苗显得别有风采。有时去往山区,看见祖祖辈辈开垦的梯田众多,有些是那么陡峭。不免会替这样的耕作捏把汗。大家知道巴厘岛,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巴厘岛上的梯田灌溉系统,在2012年就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是的,就是五块稻田。

热带地区,光温条件充足。所以水稻在印尼,是可以常年不停种植的。而按照水稻的生育期计算,印尼的稻谷产量是不低的,相当于我国的早稻。不过中国杂交水稻,毕竟技高一筹,在当地深受欢迎。

我来印尼推广杂交水稻,也因此深受欢迎。在田间地头,不时的有人请你吃个手抓饭、煮熟的香蕉之类。也很多次被请去喝咖啡。有一个傍晚,我正在田埂上随意走走看看呢,被一个“不打你”(农民)看见了,以为我迷路了,非得用摩托车把我载回去。没有办法,我只好到了基地后重新出发。

而且很巧的是,印尼正在推广的杂交水稻,就有我的育种老师张慧廉先生选育的品种。真的是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张老师选育的系列杂交水稻,简单易种,米粒欣长,大幅度提高了种子产量,当年在国内也是名噪一时。如今在印尼重新焕发,甚是感慨。

杂交水稻有一套完备的技术系统。刚开始去的时候我们也着急,因为语言不通,颇为受阻。怎么办呢。下到田里,手把手教。你做什么,他跟着做什么。比如说教他们田间去除杂株。一番示范之后,他们会把杂株连根拔起来,举得高高的给你看。意思是说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我们的技术员大唐,就懂得学习。几年下来,已经成长为技术骨干。

当地一个种粮大户,村长布哈迪,去年种植我们的杂交水稻,收入翻了一番。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三个女儿吃穿更好了。然而听说他今年不想种杂交水稻了。我就去拜访他,我还指望他起个带头作用呢。一经交谈,他说是田里老鼠多,政府又不同意稻田里拉电线来灭鼠。我说你种其他的水稻老鼠不是一样吃吗,吃多吃少,产量高的终归还是高。他说老鼠就吃这个稻子。好吧,根深叶茂的杂交水稻,连老鼠也喜欢。

后来布哈迪还是答允种植一部分。播种的时候我去了,看他小心翼翼地在稻种里拌了鲜花,寓意着有个好收成。阳光挥洒的秧田里,花自飘零水自流,我也不由地暗自祝愿。

我们也立足当地开展育种。印尼当地有个高高瘦瘦的水稻品种,叫做灰鼠。长得灰不溜秋,容易倒伏,产量又低,米饭硬硬的也不好吃。但就是有一个优点,“贼眉鼠眼”,它的柱头各个露出谷壳,特别有神。而且这个灰鼠的柱头存活时间很久,不会轻易消失。所以虽然其他一无是处,我也利用灰鼠做了几个杂交,希望能用上这个唯一的优点。

如果说丝绸之路是贵族的,那么稻米之路是大众的。不妨说句大话。原来我心里装的是14亿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去了印尼种稻,那是又多装了2.7亿。我肚子好大。

我还是在餐桌上等你

一日三餐,稻米是我国三分之二人口的主食。我国今天的水稻,常年种植面积4.5亿亩,产量超过2亿吨,有效保障了国内稻米需求。

历史上是水稻古国,地理上是水稻王国,资源上是水稻富国,生产上是水稻大国,科技上是水稻强国。我国已故著名核农学家徐冠仁先生曾经这么概括我们国家的稻情。事实如此。我国是水稻发源地,拥有稻种资源7万余份,全国各地都可以种植水稻。杂交水稻的发明,是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让现代中国水稻熠熠生辉。“东方魔稻”,多养活了我国7000万人口,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技术推广。

我国水稻科技的迅猛发展,有效驱动稻米供给的持续向好。近些年来,水稻基因组研究,基因克隆等基础研究领域,高水平顶尖论文频频发表。就在今天,南京农大和中国农科院合作,在《Science》发表了原创论文,第一次解释了籼粳杂种不育的科学问题,对经典孟德尔遗传规律提出了新的认识。育种与技术领域,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培育和推广超级稻,籼粳杂交稻。适宜我国稻作生产特点的技术轻简化、机械化、集成化、生态化,稻米产品的深加工也在持续深入。

未来可期,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记得有一年元旦,作为水稻人,我也在朋友圈表达了对水稻未来的期许:更美水稻,更好收获。是的,我国水稻科技和产业发展在较长时间内都保持了良好势头。照此以往,我斗胆预计,我也相信,从现在到2035年——

未来的水稻,更多好的基因被克隆和利用,产量、品质、抗性得到更好的解读和提高。未来的水稻,以分子育种技术为主培育的新品种会更新换代1~2次,超级稻、籼粳杂交稻、骨干亲本的进一步选育和大面积推广,适宜中低产田种植的氮磷高效品种改良,将带领我国未来的水稻产量稳步增长,均衡增产。而优质稻、香味米、软米、功能米、特种米、新类型水稻等高端优质稻米的研发将不断满足吃好吃健康的新需求。给你更多更好的选择。

未来的水稻,生物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都势必深深影响水稻产业,推进智能数字农业发展。以更少的成本,实现更多的增长。未来的水稻,因时因地制宜,有机械化种植,也保留传统农耕和美丽乡愁,多样性得到保护。未来的水稻,生产系统,加工系统,市场系统更加健康运行。田地保护得好。一部分土地可以休息。水稻芬芳依旧。未来的水稻,原来短圆的粳稻,平均粒长会变长,就像中国人在不断长高。

未来的水稻,会给世界更多震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