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魏含聿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开播后,不爱抛头露面的演员杨蓉,突然对采访变得主动了。
这很难得。
出道20多年,杨蓉参演过的影视作品逾60部,微博粉丝千万,但关于她的采访却屈指可数。
外界对她的评价,大多是“佛系女演员”“万年女二”“戏红人不红”。杨蓉告诉南风窗,自己早已决定把精力都花在拍戏上。“我不需要让大家知道杨蓉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不重要。”
“但有时候人就是会矛盾。”她无奈地笑言,“就像《大山的女儿》开播以后,我真的好希望自己是流量明星啊!你能明白吗?因为我好希望这部剧能够被更多的观众看到,所以我就要去多做一些宣传,哪怕多一个人看到文秀书记的事迹,我都觉得很开心、很值得。”
文秀书记,全名叫黄文秀,是1989年出生于广西百色市,30岁因公殉职的扶贫书记。电视剧《大山的女儿》,改编自黄文秀的真实故事。
扮演黄文秀,杨蓉觉得自己很幸运。
杨蓉过去为观众所熟知的角色,从《陆贞传奇》到《千金女贼》再到《美人为陷》,大多为宫斗剧、架空剧中的反派女二,或是情感剧中的都市丽人。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对演员职业的思考和期待的变化,近几年,杨蓉越来越想去尝试现实主义题材,想扮演扎根在土地上的人物角色。
“在接这个剧本之前,我就听说过文秀书记的事迹,她是时代楷模,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毕业后放弃了北京高薪的工作和舒适的城市生活,回到山里建设家乡。她对待自己的青春、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工作的态度,很让人敬仰。”
作为同样生长于西南山城的姑娘,杨蓉11岁时便离家求学,她一直都向往大城市,想去更大的舞台。听了文秀书记的事迹以后,杨蓉才发现,原来人生还可以有这样的选择。
有村民跑到田间跟杨蓉说:“你扮得很像!我们专程开三小时车来这里,就是想看看你扮得像不像。”
面对一个由真人真事改编的角色和剧本,拥有20多年表演经验的杨蓉,第一次希望自己可以收敛起演技,用真诚的情绪去感受这个女孩子的所思所想,把已经逝去的黄文秀,真切地还原呈现给观众。
在进组前,杨蓉看了黄文秀大量的文字、影像材料。她去黄文秀的老家,与她的父母聊天;去黄文秀工作的地方,拜访同事、村民,踏过那里的山山水水。
剧组开机以后,片场周围时常有一些村民,远远地望着戴着眼镜、穿着红马甲扮演黄文秀的杨蓉。
拍摄间歇,有村民跑到田间跟杨蓉说:“你扮得很像!我们专程开三小时车来这里,就是想看看你扮得像不像。”
剧中那些干农活儿的群演也是当地的村民,很多次杨蓉从他们旁边走过,他们会自发地打招呼,还有人会说:“黄书记,到我们家来吃饭吧!”
“这不是剧组的人要求他们做、要求他们讲的,完全是他们自发的。所以我能感受到,虽然文秀书记离开了,但是当地的人民没有忘记她,那片土地没有忘记她。特别是我看到现在的百坭村基础建设基本上全部做完了,‘文秀幼儿园建好了,她一直很期望建的产业路全部都修通了,芒果的产业、枇杷的产业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文秀书记看到了会挺欣慰的。”
正是受感于这些实实在在的温暖,拍摄过程中,杨蓉越来越进入人物状态。
演过《大山的女儿》中黄文秀这般正义果敢的姑娘,也演过《千金女贼》中杜小寒那种为了利益无恶不作的女性,杨蓉有一点不变:在进组之前,她会给角色写一份小传,充分理解这些人物。
起初,杨蓉是拒绝接演杜小寒的。
因为《千金女贼》里杜小寒太坏了,坏到让人认为,这是为了制造戏剧矛盾,“为了坏而坏”。直到制片人用了半小时给她讲了这个人物的成长经历:妈妈是妓女,生了她但没有养、没有教、没有爱,她只能靠在街上骗吃骗喝长大,杨蓉对人物的行为选择有了人性层面的理解,才欣然进组。
“我不怕演反派,不怕被观众骂,因为戏剧里就是有多种多样的角色嘛。但如果是为坏而坏,会让我觉得毫无演她的理由和必要性,我就演不了。”
给反派角色找理由—杨蓉认为,这是很多人认为她早期的反派角色演得不够好的原因。但在她的认知中,没有人做事是无理由的,作为扮演者,也一定要找到人物性格的立足点,才能让角色立得住。
杨蓉不停地看纪录片,也观察身边各种人的生活。
即便是虚构的角色,对人物的创作仍然需要基于现实的感受和理解,可是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演员不太可能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各种生活经历。
于是,杨蓉不停地看纪录片,也观察身边各种人的生活。
但身处演艺圈之中,演员被镁光灯笼罩,向来是被观察者。她想同时成为观察者,难。所以杨蓉告诉自己,一定要保持简单的生活,保护纯粹的特质。
说起做演员的初心,杨蓉笑着回忆道:“我十几岁去谢晋导演的影视学校学习的时候,谢晋导演问我,从云南那么远的地方来上海,爸妈不在身边,一待就是一年,为什么?我说我想当明星。当时年纪小,看到电视和杂志上的人好美好漂亮,就也想去试试,真的只是这些很肤浅的认知,完全不懂如何去做一个好演员。”
但她是幸运的,在求学中接受了老一辈艺术家们的教导,在谢晋导演的影视学校中,听的都是“要学演戏,先学做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对表演创作和演员职业都有了更高的认识。
大学毕业以后,她开始接触不同的剧组、不同风格的导演和创作题材。对杨蓉影响很深的一部戏叫《少年天子》,她的角色是佟妃—康熙的母亲、顺治的妃子。
“按整个40集电视剧来讲,戏份没有很多。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剧组的所有人都住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一住就是半年。导演刘恒老师有时候会来跟我们一起看片、一起开会。演员拍完了今天的戏,会去看看明天的戏份是什么,然后提前互相对台词、走位置,是非常严谨的创作环境。”
那是时代气候的滋养,也是演员杨蓉自己的努力。她在《少年天子》的戏份没有那么多,有很多空余的时间,当她看同组的演员邓超、郝蕾演得很好,便暗暗希望自己也能做好,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戏份里更充分地体现人物的变化和成长。
就是这样,杨蓉一步一步成长,从十几岁演到了41岁。
从配角到主角,从古装剧到现实主义题材,杨蓉时时刻刻准备好,“让自己像一张白纸一样,每个角色来了,都可以往上填”。
几年前,杨蓉在综艺节目上表示,“为了不被淘汰出局,30多岁的年纪还要努力维持少女人设”,不免令人唏嘘。
如今的杨蓉步入40岁阶段,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解,但行业大环境带来的焦虑,其实并没有完全褪去。只是,杨蓉更看得开了。
在圈子里待久了,看了很多人的起起落落,杨蓉发现,无论处在哪个高度的演员其实都会焦虑。“一夜爆红的人焦虑自己如何能保持在顶峰的位置,还没爆红的人焦虑自己何时能达到那个位置。我当然也有在那样的状态中摸爬过,慢慢就明白了,焦虑是无用的。”
现在的影视剧市场上,以中年女性为主要创作对象的作品还是少数,作为行业大势中的一位演员,影响力是很微弱的,只能被动地等待机会。而在等待的过程中,杨蓉时常问自己: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当机会来临时,你真的可以做到最好吗?
做演员不做流量明星,在物质方面没有大富大贵的要求,用拍戏赚来的钱养活自己并照顾家人,杨蓉觉得这样的“佛系”挺好。
“我一直觉得大家对‘佛系这个词有一些误解。我觉得我自己是佛系的,但我的佛系不代表我是躺平的,只是说我的心态很平和。”
在演艺事业上,杨蓉对自己的反思来自如何把一场戏演得更细致,而不是自己为什么还没有爆红。“对我来说,即便登上事业巅峰的那天始终没有来,但是我热爱我的工作,一路走来,我也对得起自己的每一步,我就没有遗憾。”
可人的情绪总是很微妙,想得再通透,内心也不会毫无波澜。
曾有一段时间,找到杨蓉的剧本很多,她一个戏接一个戏地拍,逢年过节都在剧组。时间久了,她发现自己没有机会充电,完全是按照惯性在创作,甚至没有兴奋和喜悦了,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果断叫停。
但在演艺行业,慢下来就会有压力。
“团队给压力,觉得你不能这样;市场也会给压力,比如原本可以接到多少个剧本,然后越来越少,到最后可能就没有人找你了。因为你没有作品播出,就慢慢地消失在了观众和制片人的眼里。不焦慮吗?肯定会焦虑啊。”杨蓉说。
从开始可以演S级的项目,到后来演个B级的项目都还需要去争取,这是一个肉眼可见的下滑过程。但对杨蓉来说,这并非不可接受,因为她给了自己更多思考的自由,她要静下心想清楚,自己还想演什么样的戏,真正做一个什么样的演员。
至于生活现状,做演员不做流量明星,在物质方面没有大富大贵的要求,用拍戏赚来的钱养活自己并照顾家人,杨蓉觉得这样的“佛系”挺好。
“我非常反感为了赶时尚,很多衣服穿一次就扔了,就因为你是演员,是被关注到的那个人,再穿第二次的时候,大家就会说东说西。可是,我为什么就要变成一个这样子的人呢?这件衣服明明还很新。除非是有很好的渠道把衣服回收捐赠,不然我觉得没有必要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为了别人觉得的光鲜亮丽,就白白浪费掉。”
不愿演为了坏而坏的反派,不愿为了光鲜而光鲜,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杨蓉都不愿意为了某些目的而放弃自己的初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