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方寸天地蕴万象

时间:2024-05-04

李仰臣

浏览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记叙文阅读可谓“方寸天地蕴万象”,不仅选文都出自课外,突出一个“新”字,而且考查内容及形式上百花斗艳,主观题较多,分值也偏高,有效地检测了考生的迁移延伸能力和拓展探究能力。下面结合2018年中考记叙文典型试题作简要分析,揭示其命题规律,掌握解题的技巧。

一、梳理情节,理清思路

例1 (2018·浙江金华)阅读《明子出师》第7题: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简析】

此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的前提是整体感知选文内容,再根据题干中的情节提示,对相关的段落对应起来,然后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情节即可。选文在写“明子击斧”之前,先写的是三和尚请客,可用“师傅请客”概括;然后写分配给三和尚的出师任务,明子让黑罐先来,可用“黑罐斧击”来概括;最后明子出师了,是因为他完成了师傅的任务,三声斧响却只留下一道斧痕。

【参考答案】

(1)师傅请客(或“师傅设局”“师傅散徒”等)(2)黑罐斧击(或“黑罐三击”“黑罐砍墩”等)(3)明子三声斧响却只留下一道斧痕

【技法】

如何梳理故事情节?一要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过渡句等去分析梳理故事情节,一般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做何事”不能省略;二要抓住概括人物心情的关键词语,如悲伤、欣喜、激动等。

二、概括内容,归纳要点 

例2 (2018·广东广州)阅读《一只羊其实怎样》第20题: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答:

【简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先要围绕着“大绵羊”,整体感知相关内容的大意,再围绕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出所叙述的事件,但具体事件具体对待,最起码要概括出人物(事物)及事件(特点),最后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

【参考答案】

①大绵羊对拿棍子侮辱它的二哥抗议,追击到二哥投降为止;②大绵羊教训拿干粮渣捉弄它的邻居小伙子;③大绵羊在雪夜大叫提醒主人羊群逃跑;④大绵羊逃出羊栏趴在窗台偷看我。

【技法】

概括内容,首先采用六要素综合法,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其次可用段意合并法,即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用一两句话说出大致意思,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得到主要内容。再次可用特殊词句法,即注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或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据此概括内容要点。

三、分析段落,理解作用

例3 (2018·安徽)阅读第12题: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简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过渡句(段)作用的分析能力。题干部分已经明确答题思路,即结合文本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概括。这句话强调了“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这一事实,既表现了对自己之前戏弄歪儿的愧疚与忏悔,也表现了对歪儿回到游戏队伍中这一事实的喜悦与激动,考生据此便可作答了。

【参考答案】

①承上启下(过渡) ②承接上文写歪儿沉醉于玩“玩踢罐电报”的经过,引起下文大家对歪儿的理解与友爱。

【技法】

理解分析句(段)的作用,要根据其不同位置来答题,首先从内容上考虑:在篇首,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在文中,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在文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有时还有表达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作用。其次,从结构上理解: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对上文内容总结;前后呼应或首尾照应的作用。

四、品味语言,赏析特色

例4 (2018·湖北宜昌)阅读《清凉琐忆》第21题: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6)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穿堂风则像穿了隐身衣的顽童窜来窜去,不停地拂动墙上贴着的年画,弄出沙沙的响动。

答:

【简析】

此题旨在考查考生通过修辞手法赏析句子的能力。题目已经给出了赏析的方向,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解题时先要确定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作答,指出穿堂风的特点,明确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穿堂风的可爱与调皮,表现了夏风的凉爽与惬意。

【技法】

一般说来,解题时要紧扣目标段,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出作者使用的修辭手法,采用模式来分析表达效果:把……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五、分析人物,把握形象

例5 (2018·湖南邵阳)阅读《奶奶的第一次合影》第23题:根据第①段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奶奶的性格特点。

答:

【简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答题的前提是读懂文本的内容,第①段写奶奶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而且这种思想她坚持了一辈子。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体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从而概括出奶奶的迷信且固执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迷信  固执

【技法】

概括人物形象,可采用如下方法:一是从文本中找出能够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重点词语;二是通过关联人物的具体事例,来概括人物的个性品质;三是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各种描写,并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选择恰当的词句来表述答案,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四是结合环境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可以先分析景物特点,再分析它对人物性格的衬托作用。

六、品析手法,明晰作用

例6 (2018·湖南岳阳)阅读《半个奇遇》第16题: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对选文做批注。

答:

【简析】

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辨识及其作用的理解,同时培养考生做批注的能力。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内容和表现手法等进行注解、分析和点评。具体答题时,考生必先通读全文可知作者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手法,面对其他乘客的不文明状态,“我”感到郁闷、绝望、厌倦;而邻座的表現却很文明,让“我”的心情变得欣喜、愉悦起来,情感发展曲折起伏,两厢对比,鲜明地表达了文章主旨,也显得更加突出。

【参考答案】

示例一:全文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描述了“我”从“郁闷、绝望、厌倦”到“欣喜、愉悦”的心情变化过程,使文章波澜起伏。示例二:全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其他乘客的不文明状态和邻座的文明状态进行对比,使作者的观点更鲜明,主旨更突出。

【技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题目要求针对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考生先要了解对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等手法的特点。批注中,考生应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简析:第一步,明确手法,指明文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第二步,阐述运用,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某种表达技巧写了什么内容,手法是如何在文中运用的;第三步,分析效果,评价文中运用某种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主要分析评价其在中心思想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意境的营造和布局谋篇等方面收到什么效果。

七、顺序不同,妙用各异

例7 (2018·湖北襄阳)阅读《开在心里的橘子花》第18题: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去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

答:

【简析】

此题主要考查倒叙的辨识及其作用的分析。选文开头交待发现橘林的过程,第2段末尾有一个标志性的句子:“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表明下文要进行回忆,据此可知第①②段运用的是倒叙手法。题干中要求分析去掉第①②段后对文章表达效果的影响,这其实是要求考生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倒叙的作用。

【参考答案】

前两段运用倒叙手法;交待发现橘林的过程,自然引出下文;有悬念效果。

【技法】

辨识记叙顺序,注意时间先后上是否有错落现象或者“起因→经过→结果”这种模式是否有变动现象。如果有的话,就表明这里使用了倒叙或插叙,但是倒叙通常在文章开头;插叙却在顺叙之中,位置居中,以过渡句为特征。分析记叙顺序作用,如采用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产生悬念,引人入胜,还能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如采用插叙,能够补充交待某些内容,使内容更充实,也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八、写出启示,表明看法

例8 (2018·贵州安顺)阅读《对一只蝴蝶的关怀》第21题: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

【简析】

此题要求考生结合选文内容写出启示,考查他们阐述观点的能力。答题前,考生要“吃透”选文的内容,弄清其主旨。再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表明自己的感受,论述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参考答案】

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意思相近即可)

【技法】

命题者要求考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阅读启示。或者多针对文章的内容,或者述说其现实意义,或者抒发阅读感受,或者阐述哲理感受。一般来说,解答时先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你所理解的文章思想的现实意义,然后抓住文中的标志性词语(如“认为”“以为”“感到”之类),略作展开,谈感想,说启发。但是,要注意紧扣原文,忠于原文,从具体内容中引出感悟和启迪。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