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程永新
各位作家朋友,各位領导:
今年是《收获》创刊六十周年,按照中国的老话说是甲子年。六十年前,巴金先生和靳以先生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刊物,从此风雨兼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走到了今天。巴金给《收获》制定的办刊方针是“出人出作品”。巴老的话都是这样的简洁和朴素,比如“讲真话”,比如“把心交给读者”。年轻时不懂事,对这些话语并不过心,随着年龄增长,才渐悟这些话语中所蕴含的厚重分量。如果把《收获》比作一棵大树,赋予它灵魂的无疑就是巴金先生。今天,当我们在为《收获》庆生的时候,我们格外怀念巴金先生、靳以先生、肖岱先生、吴强先生等一批前辈知识分子,他们身上所展示的接续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良知、情怀和人格力量,犹如阳光和乳汁,不断增强和补充我们这些后辈身上的钙质,我们只有坚守家园,勤奋工作,砥砺奋进,才对得起这些前辈,对得起时代,对得起广大读者!
窗外是寒冬的萧瑟,可我们的心里是暖洋洋的,这么多优秀作家可以说是几代人,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在文学的名义下相聚,让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大楼熠熠生辉。巴老曾说“作品是刊物的生命”,是作家们总是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托付给《收获》,才能使这本杂志长盛不衰,活力永在。所以,作家们就是《收获》最好的朋友,是像亲人一样的朋友。此刻,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欢迎回家!
写作,就是回家。
文学,就是家园。
李小林老师说,我们请大家来,就像家人团聚。请大家聊聊美好的过往,展望一下文学的新时代,给我们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在未来的岁月里思绪更加凝聚,意志更加坚定,脚步更加沉稳,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在今天这个喜庆吉祥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要感谢作家朋友们长久以来对《收获》的不离不弃,要感谢各级领导对《收获》的厚爱和支持。上海市委宣传部两次给我们提高稿费补贴,使我们增加了竞争力,让更多优秀的原创文学作品诞生在上海。我们还要感谢读者,《收获》微信公众号里的粉丝也都是在座各位作家朋友的粉丝,他们对作品的点评留言,认真中肯真诚,水平丝毫不亚于专业作者。最后我想,应该感谢时代感谢生活,正是时代的一点点进步,正是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变,作家朋友们的才华和智慧才有机会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展现,《收获》才能历经风雨走到今天!
谢谢大家!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