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世间最美的微笑

时间:2024-05-04

任彦钧

微笑作为一种貌似简约、实则内涵极其丰赡的表情符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和优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把它誉为“天赐正能量”,有人把它誉为人生旅途“最好的身份证”。

早在一九四八年,世界精神卫生组织便将每年的五月八日,确立为世界微笑日(又称国际微笑日),这是人类唯一一个庆祝自己的行为表情的节日。遗憾的是,许多人对此闻所未闻。日常生活和工作里,大家似乎并不懂得也不重视微笑的魅力,往往只是在社交场合,嘴角才勉强挤出几丝礼貌的或者职业性的微笑;即使在网络世界,微笑也常常被人们忽略,腾讯公司一项统计显示,虽然微笑是该公司所设计的首选网络表情,但中国网民使用频率最高的,第一项是“咧嘴笑”,第二项则是“偷笑”。

这就有必要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现有成果出发,对微笑的功能与价值进行一番探究和观照。

对人类来说,科学家发现,一方面,微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体及免疫细胞的数目,能让副交感神经兴奋、降低肾上腺素水平,能让大脑释放出内啡肽,能降低皮质醇等压力激素的水平,能减轻对大脑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从而增强免疫功能,让血压保持正常状态,缓解压力、疲劳和疼痛,提升记忆力和专注力;另一方面,微笑又能调节人的心态,消除烦恼和痛苦,能传递诚信度、吸引力,让人摆脱尴尬,赢得别人的宽容,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微笑还能让人健康长寿:美国密歇根州州立韦恩大学收集了二百三十幅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参加全国棒球联赛的运动员照片,经调查发现,“不笑”的研究对象平均寿命七十二点九岁,“部分笑”即微笑时仅咧嘴的研究对象平均寿命七十五岁,“充分笑”即微笑时带动脸部各相关肌肉的研究对象平均寿命七十九点九岁。

什么样的微笑,才是世间最美的微笑?我们应该致力追求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微笑?

念及世间最美的微笑,首先想到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中那一缕神秘莫测、时隐时现的微笑。近年,据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和桑德兰大学学者研究,由于画家在这幅作品里,采取的是一种十分精妙的“晕涂法”,利用色彩混搭刺激了我们的周边视觉,只要注意力不是完全集中于蒙娜丽莎的嘴角,或者她的嘴角不被遮蔽,无论视野如何转换,她那谜一样的微笑都会在我们眼前清晰浮现。五百年来,有人觉得那微笑是温柔的,有人觉得那微笑是甜蜜的,有人觉得那微笑是哀伤的,有人觉得那微笑是揶揄的,有人觉得那微笑是轻蔑的……作家张爱玲在《谈画》一文里,还曾本着女性的柔情形象地写道,那“使人略感不安的美丽恍惚的”微笑,也许是“蓦地想到恋人的任何一个小动作,使他显得异常稚气,可爱又可怜,她突然充满了宽容,无限制地生长到自身之外去,荫庇了他的过去与将来,眼睛里就许有这样的苍茫的微笑”,也许是“她想起她的小孩今天早晨说的那句聪明的话——真是什么都懂得呢——到八月里才满四岁——就这样笑了起来,但又矜持着,因为画师在替她画像,贵妇人的笑是不作兴露牙齿的”。最令人信服的是,荷蘭阿姆斯特丹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的内容及比例:高兴百分之八十三,厌恶百分之九,恐惧百分之六,愤怒百分之二;德国弗赖堡大学学者则通过实验发现,认为她的表情很明显是“快乐”的人甚至达到百分之九十七。

在佛教徒心目中,世间最美的微笑,无疑当属佛菩萨的“举身微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云:“是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以天眼观视世界,举身微笑……尔时世尊举身毛孔皆亦微笑而放诸光,遍照三千大千国土,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济群法师在《真正的佛菩萨应该是一种什么神情?》一文里解释说:佛菩萨的“举身微笑”所流露的是一种“无限的喜悦”,“这种喜悦并非通常所说的快乐。因为快乐只是对痛苦的缓解,是建立在某种条件之上。当我们尝到某种快乐并产生执著后,一旦条件改变,对快乐形成的依赖就会落空,转而成为痛苦。所以,世间快乐都是短暂且有副作用的。而佛菩萨的喜悦是来自生命内在,是从全身弥漫而出,这也就是佛经所说的‘举身微笑。只有彻见无我的证悟者,才能使每个毛孔都洋溢着微笑,散发着喜悦”。

佛教传入中国后,最美的微笑,则是宋朝《联灯会要》等典籍所收录的禅门第一公案“拈花微笑”:“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则故事是中国佛教寻根问祖、追求合法化的结果。佛陀的拈花示众,是要弟子们明白,佛法的精髓,在于“以心传心”,即不重经教,专重当下的心证自悟,摩诃迦叶会心微笑,说明他已彻悟,于是,他也就被奉为佛陀圆寂之后“传灯”第一人,而且成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的西土祖师。在《禅学的黄金时代》一书里,台湾法学家吴经熊先生曾感叹道,正因有了这个故事的创造,“禅便在一朵花和一个微笑之间诞生了。你也许以为这故事太美了,可能不是真的,而我却认为它太美了,不可能是假的。禅的生命并不依靠历史的事实。无论是谁创造了这个故事,显然他已把握住禅的精神——因花微笑,由笑花开”。

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固然难以仿效,佛菩萨的“举身微笑”,更是凡夫俗子无法企及的境界。然而,我们可以发现:虽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快乐的,佛菩萨的微笑是无限喜悦的,二者有质的区别,但其共同之处在于,这种快乐也罢,无限喜悦也罢,实际均根植于其心——蒙娜丽莎的原型丽莎·乔宫多是佛罗伦萨一位贵妇人,衣食无忧,一颗心自然是惬意、安详的;佛菩萨是至纯至真、至善至美的大觉悟者,他们早已超越人世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以及五蕴炽盛(包括色、受、想、行、识)等“八苦”,而且“不为一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一颗心则通天彻地又纤尘不染,充满慈悲、智慧和光明。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启示:纵然微笑本质上与善良、仁爱、真诚、包容、旷达等心理品质有关,其内核恐怕还是要建基于一颗喜乐的心。这就是说,发自肺腑的喜乐的微笑,才是世间最美的微笑。endprint

一帆风顺之际,喜乐的微笑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日趋从容,面对逆境,喜乐的微笑也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淡定。梁文道在《佛像脸上微笑的意义》一文中,曾转述过他的哲学导师关子尹教授对微笑的认识:微笑是人类最蕴藉、最富深意的表达方式。“一个微笑,代表的就是把种种情感安置于‘自制的距离。‘在生命中许多如窘迫、羞辱、悲伤、苦恼和绝望等处境里,微笑都透显出超脱的可能。”

面带微笑不难,天天保持微笑却很难,自灵魂的深处释放出世间最美的微笑则更难——这就需要明心见性,并为此勤加修炼。禅宗讲求法喜和禅悦,在微笑练习方面,有一套卓见成效的法门。

台湾圣严法师是“微笑禅”的倡导者,在《圣严职场三书》里,他强调,微笑禅的练习诀窍,在于“放松身心,从头到脚将身体紧繃不舒服的感觉放掉,心情保持愉快、自然舒坦,没有压迫的感觉。保持清楚觉照的心,让嘴角微微上扬,露出喜悦的微笑。如有念头与不安升起时,任它来去,试着以全然开放的态度觉察它的存在与消散,但不去分别或停留,回到嘴角微微上扬的喜悦感觉。专注在微笑喜悦的感觉上,持续保持着。观察心里的感受,保持轻松的感觉,保持幸福的微笑。时时回归自己的微笑,并同时回到对当下全然的觉察,保持着喜悦、安定、清楚而放松”。

越南一行禅师在《正念的奇迹》一书里,传授了三十二种禅修入门的练习方式,其中许多环节都要求把握呼吸的同时微笑。比如,练习一至四是:“早晨醒来,微笑”,“闲暇的时候,微笑”,“听音乐的时候,微笑”,“嗔怒的时候,微笑”。练习五是“卧姿放松”,要求“把注意力只集中到呼吸和微笑上”。练习六是“坐姿放松”,要求“呼吸,同时保持微笑”。此外,练习十二、十三、十七、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八等,也都有“微笑”的要求。在一行禅师看来:“微笑意味着我们是自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拥有主权,意味着我们没有被淹没于无明当中。”

日常生活里,其实并不缺乏世间最美的微笑:母亲慈爱的微笑是美的,恋人美目盼兮的微笑是美的,知己之间心心相印的微笑是美的,游子回归故园恬然而眠的微笑是美的,陌生人街边邂逅明澈的微笑是美的,清晨眼望湖水在和风的吹拂中荡起涟漪的微笑是美的,春天里想象着大地的寒冰在阳光下一点点融化的微笑是美的……

我们会因心的喜乐而生发微笑,也会因微笑而永葆心的喜乐。明了微笑的真义,你的微笑,同样可能成为世间最美的微笑。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